第204章
作者:见微知春      更新:2025-09-08 10:11      字数:3666
  
  当他们看到大周的光武大将军竟然是个“小少年”的时候,都非常惊讶,待他们知晓眼前的小少年便是宿天知府谢怀安嫡子之后,不再惊讶了。
  云杨离云林不远,只有两百多里的路程。
  他们早就听过,谢彦连中六元、被当今圣上以及太子所器重的奇迹了。
  百姓们纷纷跟谢彦吐槽,说他们心系大周,压根就不想跟着顺康王谋反,只是世世代代生长在云杨,遇到顺康王这样的反贼,纯属无奈……
  他们让谢彦带话给圣上和太子,让谢彦把他们的心声上达天听。
  谢彦连声答应。
  “砰!”的一声响,惊扰了这和谐的画面。
  众人转头看到远处一枚手榴弹炸开了……
  谢彦身边的亲卫军立即分成了两组,一组保护谢彦,另外一组跑到了手榴弹炸开的地方去探查了。
  很快,亲卫军把三个人五花大绑的绑到了谢彦面前。
  当中最亮眼的是一个锦衣少年,只见他低着头一声不吭。
  其余两个人是中年百姓,他俩昂首挺胸的抬着头,看到谢彦之后,迫不及待的跟谢彦陈情。
  谢彦从两个中年男子断断续续的陈情中,得知这少年偷偷摸摸的想要扔手榴弹炸谢彦,被他们发现后,便想把手榴弹扔了逃跑。
  “好在我扑了过去,打了一下这小子的手,否则……”一个中年男子说了“半句话”,眼神中明显的想要邀功。
  另外一个中年男子却很直接:“这小子穿着锦衣华服,一看就跟顺康王家有渊源,谢大将军跟将士们说过……若是抓住反贼能奖赏一千两银子,若他是反贼,能不能奖赏我们一千两银子啊?”
  谢彦没有回他的话,而是径直的朝那少年走了过去……
  他走到了少年面前,从鼻子里哼了声:“抬起头来。”
  少年并没有听从谢彦的话,而是把头压低的更厉害了。
  一旁的亲卫军上前拎着他的头发,把他的头给硬“抬”了起来。
  “谢子瑜!”谢彦忍不住叫出了声。
  眼前的少年正是数年前无缘无故失踪的谢子瑜!
  几年不见,谢子瑜长高了,长壮实了,但眉眼和脸型都没大的变动,所以谢彦能一眼认出来。
  此刻的谢子瑜正怒视着谢彦……
  “别拎着他的头了!”谢彦对亲卫军道。
  亲卫军闻声放了谢子瑜的头发。
  谢子瑜的头得到“自由”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朝谢彦的脸上吐吐沫,谢彦躲闪不及,脸上被吐了个正着,只好让亲卫军继续固定住了谢子瑜的头,不让他随意活动。
  谢彦从怀里拿出手帕轻轻擦掉了脸上的吐沫,然后扔掉了手帕。
  “你父亲在云林以及云林周边找了你和你母亲好几年没找到,你们为什么跑到云杨来了?”
  谢子瑜没有做声,只是瞪视着谢彦,来表达心中对谢彦的仇恨。
  “你恨我?”谢彦冷笑了一声。
  当年方如玉千方百计的置他于死地,若不是他“运气”好,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方如玉污蔑他偷盗毁他声誉,最终被屈学政审出来,反而连累了谢子瑜不能科举……
  谢彦府试结束后,回到云林县,发现谢子瑜和他的母亲方如玉都消失不见了。
  当时,谢怀安还是典史,发疯似的寻找他们,找了很多年都没找到……
  往事的一幕幕重新回到了谢彦的脑海。
  “你那可恶的母亲呢?”谢彦冷笑着问道。
  谢子瑜终于开口了,“你杀了我吧!”
  谢彦对他挥了挥手,“大周自有大周的刑法,杀不杀你不是我说了算,等衙门审过之后自然会帮你定罪。”
  老百姓见有人刺杀谢彦,谢彦不记私仇,而是坚持依法治国,都对谢彦竖起了大拇指。
  此刻人群中站出来一个群众,他指着谢子瑜道:“我认得他,他就是顺康王家的那个‘外子’,顺康王外室跟别的男人生的儿子!”
  “胡说八道!”谢子瑜朝那人大吼了一声,“我娘才不是什么外室呢!”
  那人坚持道:“我认的没错,你是那个叫什么‘玉儿’家的外子,顺康王给你们在凤祥街安了家……”
  “胡说八道!胡说八道……”谢子瑜辩白的很是无力,他忍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
  他声嘶力竭:“谢彦!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都是你!”
  “我?”谢彦冷笑:“我让你们跑到云杨来的吗?我让你母亲来做外室的吗?”
  谢彦说着拎了拎谢子瑜身上的丝绸衣服:“在云杨过的不错啊,享受了人家提供的物质,不去埋怨你母亲下贱,反而迁怒于我一个毫不相干的人,书都被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讨要一千两赏银的中年男子笑呵呵的对谢彦道:“谢大将军,他是反贼家的外子,又企图刺杀您,算不算反贼啊?”
  谢彦点了点头,“赏你俩每人一千两银子。”
  周边的老百姓见谢彦如此说,一窝蜂的跑开了。
  谢彦:“这…………”
  一旁的亲卫军尴尬的对谢彦道:“将军,您的赏赐也太厚了!他们都去抢着抓那个凤祥街的‘外室’去了!若是他们‘一起’抓到了那个外室,每人一千两银子,您拿几万两银子给他们都不够……”
  谢彦拍了拍脑门,方才的赏赐的确欠考虑。
  一旁的谢子瑜闻言之后,双眼一翻,晕了过去。
  第151章
  太子登基称帝
  顺康王自戕。
  顺康王的妻妾以及投诚顺康王的大臣、幕僚都被活捉了, 当然也包括方如玉和谢子瑜。
  谢彦把他们关进了郢丹城的牢狱里,等候发落。
  他知道顺康王的府邸里定然有大量的钱财,便封闭了顺康王的府邸, 派了士兵好生在门外看守,不准任何人进入。
  郢丹城的巡抚衙门旁是个大的练兵场, 谢彦在练兵场上亲点了都司、都检以及普通士兵。
  他让都司把伤亡和存活的具体数字给报上来, 以便抚恤和论功行赏。
  除了驿站报捷, 谢彦还让两个都司每人带三个士兵快马加鞭去京城报捷……
  谢彦用手指掰着,算了一下日期。
  太子刚走了六天,从此处到京城少说也得十天。也就是说, 此时此刻, 太子还在回京的途中。
  谢彦笑了笑, 战争捷报几乎跟太子一起回京,算是送给太子登基最好的礼物了!
  忙了一天,已到傍晚时分。
  谢彦让人打扫了郢丹城的巡抚衙门, 跟亲卫军一起住了进去……
  虽然胜利了, 但顺康王在云杨树大根深,定然还有很多“余逆”没有清除干净。
  若是任由这些余逆发展, 会对以后大周的发展造成威胁。
  于是, 谢彦连夜在巡抚衙门内对都司和都检开了会议,让他们配合彻底铲除郢丹城以及整个云杨境内的逆贼。
  谢彦拿着地图, 一个个的为他们分派了任务……
  他想要彻底清除逆贼、稳定南方。
  次日开始, 谢彦便忙着平定民心。
  几日的功夫,郢丹城内又抓了一批逆贼, 云杨境内也铲除了几个逆贼的窝点。
  年关将近, 谢彦忙的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过年。
  太子终于在大年初一那天登基称帝了, 为周景帝,年号隆颐,大赦天下,除了谋逆以及死刑犯外,都得以放归。
  大年初一这天,谢彦带着士兵们在训练场上举行了盛大的仪式,祝拜新帝登基……
  正月初六,谢怀安到郢丹城来看谢彦了。
  谢彦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来为方氏和谢子瑜求情来的。
  但是这方氏是“自作孽,不可活”,犯的可是谋逆的大罪,罪不容诛。
  谢彦看到谢怀安进门,便迎接了上去,破天荒的主动叫了一声“爹”,然后亲自扶着谢怀安进了小会客厅,让谢怀安坐到了茶几旁。
  他让亲卫军为谢怀安上了瓜果点心,自己则亲自为谢怀安泡了一杯上好的红茶。
  谢怀安见亲卫军离开,便想开口。
  “桂姨怎么没来?还有两个小弟弟,定然非常可爱了!会叫你爹,会叫桂姨娘了吧?”谢彦笑着适时打断了谢怀安。
  他说这话是有用意的,目的是提醒谢怀安:你已经有了新的老婆和孩子,你得为他们多加考虑,不要替逆贼求情,还是免开尊口吧。
  谢怀安当然听懂了谢彦的话,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拿起谢彦泡的茶轻啜了一口,然后把茶杯放上了茶几。
  “不错不错!”他指着红茶赞叹道:“这茶不错。”
  谢彦见他不提方氏和谢子瑜,心中暗自吁了口气,仔细的询问起桂香以及谢怀安的两个幼娃……
  提起两个幼娃,谢怀安眼中便放出了光彩,直言不讳的说自己“非常爱他们”。
  谢彦知道自己抓住了谢怀安心中的“柔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