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作者:
爱初会 更新:2025-09-09 09:39 字数:3290
待一切前缘尽了,他一定会倾己所有,来弥补对表妹的种种亏欠,而今留给他偷期缱绻、风流交会的机会屈指可数,而他还要靠这些熬过十年。
若不先诱她情动,再断相思,如何与她交换伤心之泪,改命换运?
渺渺道人高一脚低一脚地跟在后面追撵,扬手问他:“你真要让她忘记对你的一番情意,为她代偿十年眼泪,亲手将她送给贾瑛做新娘?”
“别说了,渺渺别说了!”
从来只有他对人吐诛心之言,而今自己生受了,才知道这是个什么滋味儿。
禛钰带着一丝求饶的意思,捂着心口弯下腰来,哀声道:“别说了,我的心也是会痛的……”
渺渺真人见他这样痛苦,急得杵了杵拐杖,咬牙切齿地说:“哎呀,都说了你没有心,鸿蒙怎么能有心呢,有心即错,动心即过……”
第98章
天星郎将扬帆出征, 潇湘妃子经营部曲
天将夜时,禛钰回到瓮山泊驻地,让章明替王公子, 在平素交往的各家好友间,传一则极荒唐的消息。
太医王家的王禛钰, 因与地痞争风吃醋, 又赌钱输了账目, 被人拿绳子吊在了瓮山泊里,若是今夜不拿一千两银子来赎人,难保他不少胳膊少腿。王禛钰不敢跟家里人说, 只得求助这几个“友人”了。
等到月上中天的时候, 理国公曾孙柳新、定城侯之孙谢鲸、景天侯之孙裘良、锦乡侯公子韩奇四人举着火把, 骑马而来。
禛钰悄悄地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人缘还不差,除了冯紫英、卫若兰未至, 其他人都来了。
当他一身太子冠服,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四人面面相觑, 差点惊掉了下巴。
还是已有官身的京营游击谢鲸、五城兵马司裘良, 先跪下来,异口同声地说:“卑职叩见太子殿下。”
柳新与韩奇二人也慌忙倒身跪下。
“抱歉, 是孤骗了你们!”太子将他们一一扶起, 微笑道:“禛钰即将远征粤海,来不及跟你们告别, 临行前想见你们一面, 只有用这种方式’请‘你们过来了。”
裘良性子粗犷,不拘小节, 最先开口道:“我本想带几个人过来震吓那些地痞,又怕你是诓我出来夜游,就带着银子自己过来了。竟不知是你是太子,试一试我们的交情来了。”
一听这话,韩奇挤眉弄眼表情扭曲,唯恐他一个大老粗说错话,这会子明知是太子试他们,也要装作不清楚才好呀。
谁知太子不以为意,坦诚相告:“孤的确有心试一试你们,我未在官场走动,不曾签书公事。世人大多不认得我,孤这才借了王家的身份,与你们常往来。幸而你们几个还认我这个朋友,不辞辛苦地来’救‘我了。”
见太子态度可亲,把话说开后,大家也都松弛了下来。虽说与之前勾肩搭背,觥筹交错的亲密感生疏了一层,到底年轻心热,能与储君私交一段,也是荣光自豪的事。
只要把握好了这次良机,将来家族再兴不是奢望了。
韩奇料想,太子在出征的节骨眼下把他们召过来,莫不是要他们誓死追随?他暗自酝酿几句激昂台词,好表忠心。
谁知柳新抢先一步,抱拳道:“柳新拙于言词,只一身武艺尚可,祈请追随殿下南征,赴汤蹈火但凭驱遣,别无二话。”
韩奇等人也纷纷附声表态。
禛钰笑道:“不急,将来有的是机会。我请你们来是有要事相托。”
他将一枚玉牌交予柳新,“我料定北静王叛党余孽将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待我南下后,我希望你们代替孤,拱卫京畿。现将玄真观五百道众,交付你们统辖,若皇城有难,还请应机提调,凭此玉牌救驾勤王。”
四人郑重领命,联袂高唱凯歌,与太子践行。
黛玉回到林家,将她在鸳鸯冢发现北戎后裔的事,告诉了父亲。希望他能为这些人筹办户籍,让他们成为林家部曲。
林海听黛玉讲述禛钰是如何一步步收服这些北戎人,感慨之余也思量了许久。
“你表哥说得不错,如今局势不稳,林家人口单薄,的确有暗置部曲的必要。问题是这些北戎人可不可靠,万一他们见利忘义,倒戈相向,岂不是引狼入室?”
黛玉道:“父亲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也不必过虑。李唐王朝起用的异族将领不知凡几,他们中有契丹族、沙陀族、铁勒族,甚至还有高句丽人。只要任用得当,调遣得宜,他们一样能为中原竭肱骨之力。
我观察过这些北戎人的后裔,他们自汉时就避世不出,所求不过饱食暖衣。北戎人体格健壮且性格单纯、行事谨慎、守信重诺,懂得知恩图报,即便面对人口日渐凋零的危机,依旧固守人伦,长幼有序。这样的族群,恰是最好的部曲。我想绝不会有安禄山叛唐的事发生。”
“也好,”林海听女儿自有一番见地,心知她主意已定,便鼓励说:“既然玉儿你学了《治国方略》,又亲见你表哥是如何统御雄豪,那就试试吧,等你拿到北戎人的花名册,我就替他们安排户籍。”
黛玉伏案书写,须得先理一个头绪出来,才好合理安排这些人。
重中之重是要立明规矩,在北戎与中原文明中求同存异,如何解决思想信仰文化上的冲突,如何文教德化,使之归附中原。
其次是人口安排,她如今的能独立掌控的资产是长林园、几个田庄和二十万两银子,长林园的面积与荣宁两府加起来差不多大,安置千余人口是没问题的。
但在外祖母离世前,林家与贾家在未触及核心利益分歧时,不宜公开决裂。
也就意味着,目前还不能挑明,自己是长林园主人的事实,最多也只能安排二十多个姑娘进去,替她看护潇湘馆罢了。
林府这边能容纳二百余人,应该安置家庭人口为主,一家人在一起工作生活,最为稳定。
为了让北戎的青少年,更多的接触中原文化,在林府中开辟学堂是必要的。而况北戎孩童也不多,两间课堂,十间宿舍即可。
有了学堂必然就要有先生,她不打算请那些老儒学究来授业,只为蒙学,还不如请两个女塾师来。文课就由邢岫烟来教,武课还是许七娘来教。
剩下的青壮劳力,需要划分成四类。
孔武有力者,闲时为佃农,战时为兵勇;机敏练达者,闲时为商贾,战时为斥候;能工巧匠者,闲时为技工,战时制武器;仁心仁术者,闲时为大夫,战时为军医。如此,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而这些远离自己视线外,且具备一定武装力量的人,则需要借鹤童之手来进行管理。
最后就是庄园、商铺的经营管理问题,钱可以买到资产,但要让钱永续生钱,养活这些人,还需要研究市产货殖、关税地租、定造簿册,没有几个懂书算的账房是不行的。
这是养部曲的切要机密,万不能交与外人,便由她亲自带着晴雯、紫鹃两个学着打理。
黛玉这边理清了思路,与晴雯、紫鹃、永龄、雪雁几个交了底,鹤童那边就带着族人名单寻上门来了。
书桌上摆着一幅细致图样,正是黛玉擘画的经营图景。
听到黛玉的妥善安排,鹤童也是深佩不已,两人先就如何立规矩一事,探讨了一整天,最后删繁就简,拟定了条款,若今后再遇争议,众人共议,再行商讨。
黛玉不得不申明一点:“只是而今中原已不闻北戎之名,若要改换户籍,你们的名字都需要捐弃旧姓,改成汉名,并且束发易服,学说京中官话。”
“这是自然,我们清楚。等拿到户籍,我就会隔三差五地送些族人出谷,遵照你的安排,送他们去合适的地方。”鹤童十分理解地点了点头,他左顾右盼了一会儿,红着脸问:“云岫姑娘因何不见?”
黛玉指着方才图景上的长林园,笑道:“云岫姑娘住在这里呢,等你把孩子们送来,我就请她来林府当老师。”
“哦……”鹤童不好意思的笑了,指着桌上的图纸说,“我想把这张图带回去,跟他们好好讲讲。”
“我这里还有一张备用的,藏在伞柄中,请你务必收好,不要让人窥见。”黛玉拿出一把伞来递给他。
毕竟阴养私兵,在任何帝王眼里都是犯忌讳的事。
为了让鹤童熟悉林府的人,黛玉又将晴雯紫鹃雪雁永龄叫了过来,彼此介绍了一番。
“我们姑娘还备了些汉人的衣物,你带了回去,让他们换了再来,也省得奇装异服,被人盘问。”
鹤童忙跟着晴雯到了一处耳房里,只见堆了一炕的东西,晴雯先打开柜子一一说给他听:“这里有五六十套半新的衣裳,都是随常款式,你先挑拣一些带回去,给合适的人穿。再拿皮尺量下众人的身段,二回取数来,我们再按男女尺寸做。”
“林姑娘想的可真周到。”鹤童又见晴雯拿了一个大包袱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