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作者:
爱初会 更新:2025-09-09 09:40 字数:3323
林海的管家万隆,还在苏家等着大小姐,一见到黛玉,满脸笑意地说:“大小姐,您备的整整一船盐和海带、紫菜,都如数送给滇南王夫妇了,他们欢喜得不得了。”
“那就好,滇南那里什么都好,就是缺盐,得瘿病的人不少。”
这也是滇南王在《滇南图记》中记载的内容,幸好她看了一遍就记住了这个。这一船盐,足够滇南百姓吃上半年了。
黛玉又问万隆:“今年咱们在南边的庄子收成如何?”
“也算是丰收了,比去年多了一千三百二十石。”万隆笑道。
黛玉不由想起禛钰头上的白发,心里萦纡着难以言喻的伤感,她压下这一股情绪,冷静地吩咐道:“万隆叔,从今天起,你每天想办法在江南维扬一带收购粮食,每天以两三万石计,陆续将林家在南边的所有地上仓廒改造成堡垒,建立秘密地下仓廒,争取明年夏至之前,屯足三百五十万石粮食,已备军储。”
万隆心中一凛,脸色骤变:“要打仗了吗?”这么大一批粮食,足够应天府百姓吃上半年了。
“明年年景不好,只怕漠北要闹饥荒了,有备无患。”黛玉神色凝重,幽幽一叹。
她吩咐晴雯让鲁雁、海青、吉祥、查虎四人将钱箱抬了出来,把钥匙交给了万隆。
“万幸不打仗的话,在春夏水旱不定的时节,这些粮食放出去,也能平抑市价,避免奸商投机,争抢粮源,哄抬价格。”
万隆接过钥匙,郑重地点了点头,“我这就着手去办。”
黛玉给他配了十二个北戎扈从,供他差遣,另有十二个影卫隐在暗处,既是监视也是保护。
草原三部之所以能横扫河中,是因为他们的战马耐力强,行军速度快,所以军需消耗少,攻城略地之后立马屠城劫掠粮食,以战养战。
黛玉考虑的是,与其让王师悬师北地,顶着朔风冷雪苦战,粮食也不断损耗在运输路上。万一敌军势不可挡,还不如北地坚壁清野,以长江为瓮,诱虎出山,迫使其势孤援绝,而后南北夹击,在水上与他们开展消耗战,方能永绝后患。
诚然,这是不到万不得已的策略,建立在北地陷落的前提下。
与万隆谈妥了大事,黛玉才进二门,与迎春会面。
迎春将黛玉接进上房,姊妹二人彼此打量了好一会儿,闲叙阔别温寒。谈及元春之逝,贾母之病,又难免伤感。
黛玉安慰了迎春一会儿,又见过了她儿子苏宣,送了他一架两尺高的木制摇摆马。
小苏宣一坐上去,就不肯下地了,牵住缰绳,口里“驾、驾”的喊个不停,实在稚气可爱。
“我此次来,一则来看望你,二来也是有事,要请表姐夫协助。”
迎春笑道:“今儿他刚好休沐,我带妹妹去花厅谈。”
如今的云骑尉苏信,已经升任金陵卫正四品指挥佥事了,负责应天府防务。
金陵卫不隶于五军都督府,行动上无有掣肘,这是黛玉要劳动苏信的原因。
成为父亲后的苏信,已经蓄了胡须,显得成熟了许多。
黛玉表明了来意,请他协助父亲林海追查薛家贩卖禁物,交通外夷的证据。
虽说父亲有抓捕私贩的权力,但他手下的人长期徼巡在长江沿线,许多不法商贩都记得他们的面目,容易打草惊蛇。
同理,黛玉手下的北戎人,形貌异于汉人,非常醒目,也无法担负此任。
苏信思忖了良久,同意抽调一个总旗的兵力来暗查此事,但出于谨慎,在抓捕疑犯之前,还需要得到陛下或太子的许可。
黛玉当即在纸上写了一则教令,当着苏信的面,从袖中取出太子印,蘸上印泥,给钤了上去。
苏信不由咋舌,想起从前他为了娶迎春,认了太子这个保山老爷,信誓旦旦地对太子说:“九子不忘媒,殿下隆德盛情,苏信永志不负。愿效犬马之劳,报君深恩。”
太子笑道:“你只把林姑娘当成我,尽心竭力报偿给她便好了。”
这话果然不假。
第156章
薛玄鱼急寻替死鬼, 林黛玉暗遣谍探人
当黛玉返回太仓市舶司后,才知道羁押在应天府大牢,亟待流放的哈尔不翼而飞了。
据目睹之人称, 劫囚之人武功高强,剑术不凡。
应天府尹看在哈尔是茜香国女王的扈从份上, 又未对黄莲心产生实质伤害, 所以并未将此案辑录在册。
再者言, 哈尔挨了一百杖也算重惩了,既然被女王的人救走了,理当卖女王一个人情。
晴雯猜想必是苏清源救走了哈尔, 为的是收买他。以苏清源风流不羁的做派, 为了笼络哈尔, 必然是带他去十里秦淮消遣去了。
即便如此,也不该失踪得这样彻底。黛玉怀疑事情没那么简单,苏清源意外插手哈尔之案, 只怕追查薛家走私生铁的事, 已经打草惊蛇了。
趁着苏清源消失不见的当下,黛玉迅速敲定了将向漠北、西宁安插间谍斥候的事。
一直负责看管钱箱的查虎、海青、鲁雁、吉祥四人, 极少露面, 便是本族人中对他们的印象也不深,恰是适宜派遣出去的人选。
“查虎, 你原名查干巴日。海青, 你原名双乎日,眼下我需要你二人换回旧名远赴漠北, 加入鞑靼部。成为我的眼线耳目, 刺探军情。如有机会能进入虏廷做官更好。”
“鲁雁,改回你的原名嘎鲁, 需要你远赴西宁,伪装成黑市买卖的掮客,与乌思藏的番僧接洽,并出入于各部族权要之门,收集情报。”
“吉祥,你用回旧名胡塔嘎,加入瓦剌部,倘若鞑靼与瓦剌有结盟共建或是联姻而居的迹象,你要想方设法破坏联盟,争取让他们兵戎相见。”
黛玉原本想让他们单身赴任,但考虑到哈尔的前车之鉴,年轻男人若少了妻子相伴,只怕会多是非。
她还是用商量的口吻,征询四人的意见。
“此去漠北,说来也是你们重归故里了。少说也要半载光阴,为了避免你们受部族权贵联姻牵制,你们也可以带上妻子儿女。倘若忧心妻儿的安全,也可以留他们在茜香国。你们考虑清楚后,再告诉我。”
四人面面相觑,思忖良久。女王的话,无异于给予了他们极大的信赖。
倘若他们带着妻儿回到故里,完全可以脱离女王的掌控,凭本事成为漠北的官僚,享受荣华富贵。但是相反,倘若他们的妻儿被漠北挟为人质,也未必能保障不对女王倒戈相向。
他们本就是年轻人,才新婚不久,孩子最大的也才半岁。若选择单身赴任,也意味着漠北权贵会用联姻、赐婚等手段辖制自己,若另外娶妻生子为官做宰,他们未必能忠于从前的家庭,乃至主人。
这无疑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
嘎鲁率先作出决定:“陛下,我作为掮客,需要与各方势力周旋,留妻子在身边易为掣肘,而况孩子太小,很可能不适应西宁的恶劣气候,我选择单身赴任。还请女王照顾我的妻儿。”
“你考虑得极是。”黛玉点点头,并郑重承诺道:“你的妻子儿女将得到妥善的照顾,直到你平安归来。”
胡塔嘎也表示说:“身为破坏者,我也不能有太多牵绊,还是将妻女托付给女王了。”
查干巴日与双乎日对视一眼,查干巴日打算携带妻儿远赴漠北,理由是若要在虏廷做官,一个有家庭的成熟男子,更容易取得可汗的信赖,也能避免联姻的麻烦。他有一对双生子,便留下一个孩子在茜香国。
而双乎日态度更为坚决,指天发誓说:“我只带贞兰去草原,儿子就留在茜香国为质,若我背叛了女王和萨满,女王大可将我儿子杀了祭旗。”
贞兰是他妻子的名字,原是茜香国人。
黛玉摇摇头说:“便是你们出于迫不得已的原因背叛了我,我也不会伤害你们的亲人。毕竟女人和孩子也是我的部曲,假如你们抛弃了他们,我也会给他们安排新的人生。
中原有句古话:国仇十世,犹可报也。若你们有勇气面对十年后夫妻反目,二十年后父子成仇,三十年后子孙相残的局面,大可投靠漠北。”
一番话说得四人具是眸色一凛,眉宇肃然。
这既是承诺也是威胁,一旦他们选择了投敌,从前的亲人不会枉死,却会变成自己最可怕的敌人。
很显然女王不允许一丝一毫的背叛,是在告诫他们不要为一时浮华所蒙蔽,她有打持久战的决定和毅力,直到最后的胜利为止。
借护送六名被拐姑娘回家的理由,四人乔装改扮,取道川甘,带上路引盘费资粮,在完成护送任务后。有的扶妻携幼北上草原,有的单人匹马远走西宁。
在太仓市舶司的朝贡贸易结束后,凤姐也满载回京向公主复命去了。茜香国的海船即将夜行转移到明州市舶司。
北戎扈从向女王禀报:“陛下,苏教头还没回来,我们要不要再等一等。万一他回来,又找不到女王,是要发脾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