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作者:爱初会      更新:2025-09-09 09:40      字数:3323
  晴雯并未窥探到邢岫烟的心声,但是站在她的角度思忖了片刻,也找到了关窍所在,陈明自己“夺位”的动机。
  “长林园是有主之地,却无主寄身,还安排了大量的人手来守护,实则是一种无谓的消耗。依我之见,与其空留少数女人与孩子住在这里,不如在这里兴置大学堂,对外开放,延请名师在此聚徒讲学,揆文奋武。”
  这原也是黛玉的想法,奈何晴雯不能依靠黛玉之势“夺取”长林园,便也未提女王之名。
  身为老师邢岫烟也深知“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她充其量也只能做一位蒙师,而无法引到更多的人提升学问,走向更开阔更辉煌的人生。
  晴雯的意思,是要将这里的孩子培养成社会栋梁,男孩可以走中原仕途,女孩可以赴茜香,终归是比困囿在围城之中要好得多。
  想到这一层,邢岫烟也举起了手,鹤童妻唱夫随,也举了手。
  至此,晴雯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而史湘云从一开始的糊涂懵愕,到眼下的惶愧不安,看到那些眼熟却叫不出名字的人,纷纷为晴雯呐喊鼓劲,而自己节节败退,眼泪不觉模糊了眼眶。
  她秉持着侯门千金的体统,始终与那些牛高马大的北戎人保持着一定距离,很少调遣他们,最多心无芥蒂地与孩子们玩笑一会儿。
  但凡有事,都是借鹤童夫妇之手处理。与他们相处一年之久,竟比不过晴雯到来的三天。
  史湘云眼见局面难以挽回,也只能勉强接受了这个现实,胡乱揩了揩眼泪,强颜欢笑道:“恭喜晴雯姐姐了。”
  这时候,一道清冷的声音传了过来。
  “我不同意。”
  笑意盈盈的晴雯看到女王驾到,心中蓦然一动,权力的核心人物在这里,她的一句话足以让自己前功尽弃。
  面对嗡声四起的动摇之音,晴雯攥紧了拳头。这不是真的“反对”,而是老师给她的最后考验。
  在子夜将尽之前,她要战胜自己的主人,才能完成任务。
  晴雯闭上了眼睛,深呼了一口气,睁开眼来,缓步走向黛玉。
  趁众人的注意力都在她与女王身上的时候,她手里的银针,出其不意地射向了站在女王身侧的太子。
  禛钰还来不及反应,两眼一翻,后仰向地,黛玉抓之不及,二人扑倒在地。
  得手之后,晴雯极为冷静地说:“您若不同意,太子只能长眠了。”
  机会间不容发,却只能以摇撼主仆信任的方式来达成。
  黛玉着实被吓了一跳,站起身来,喜忧参半地看了她一眼。
  晴雯这妮子果然有做宰相的潜质。这是公然向禛钰挑衅,除了女王,她并无第二个主子。太子于她而言,只要女王需要,是可以不经思考,瞬间击杀的目标。
  黛玉掸了掸裙上的灰,无奈道:“我同意了。尚未封台拜相之前,还请晴司长高抬贵手,救一救我的情郎。”
  第161章
  薛家覆灭金桂得财, 宝钗舂米雨村求玉
  眼见衙门就要开印,薛家走私生铁一案,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然而黛玉安插在鞑靼的谍探查虎已经传来消息,虏庭近日收到了一批赤铁。这说明金陵卫的兵丁仍未准确探知交接运输生铁的方式, 这让指挥佥事苏信难免焦灼。
  据派遣下去的兵丁说, 运送砖沙石瓦的营缮队伍, 在过哨卡的时候,基本没有语言交流,彼此工匠苦役闲时说话, 也是南腔北调, 鸡同鸭讲。并不存在什么话, 有可能会是交接暗号。
  而夏金桂在家中胡搅了几日,也未挑出薛蝌的纰漏来,这生铁到底是怎么运出去的呢?
  薛蝌对镜整装, 对心浮气粗的夏金桂说:“你放心闹罢, 我不同你分证,若不想待在咱们家, 你只管出了这门子。”
  夏金桂气怔了一会儿, 冲出门去刷牙,看到井边, 有个铺子管事的女人把井作镜, 抿了抿头发。
  她探头看向井口,却见里头映出了薛蝌的腰身, 立时瞪眼叉腰骂了起来:“好娼妇, 天天过来看什么看,你家汉子死了么?”
  那女人白了她一眼, 转身摇摇摆摆地走了。
  待薛蝌出去应酬后,夏金桂干嚼了几块油炸鸡骨头,仍觉不够味。
  忽然想到那个管事女人,天天大清早都在井口边晃悠,莫非是通过镜子折射到井口的影像,睄一眼薛蝌的腰身?这其中必有蹊跷。
  于是她一边啃骨头,一面嚷嚷着要买醋。又往管事女人屋里探头探脑,发现她在给外出的男人缝衣服,粗针大线的,颜色也不配,纫得十分潦草。她男人也不计较,穿上衣服就出门了。
  夏金桂忙扔了鸡骨头,拎着醋瓶悄悄跟上去,在街上逛了两圈,看到管事进了京城营缮司。
  京城营缮司的营缮郎,恰是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只见他抓起管事的衣摆看了两眼,就招呼修治燕山宫府的主事过来。
  吴天佑挽起袖子,殷殷叮嘱办事的人道:“列位可提点儿心,别再出了岔子。上回进永安宫修缮,就被贾老娘娘看出苗头。若非贵妃娘娘出手,这事可不能善了。”
  他口里的贾老娘娘,就是从前的贤德太贵人贾元春。敢情她折在吴贵妃手里,还有这一段隐情。
  说来最初的“铁生金”的机密是掌握在贾府蓉大奶奶手里的,而今被薛、吴两家悄悄夺了去,又没有分赃的意思。
  怪不得贾元春窥出影迹,要找吴贵妃理论,不幸把命丢了。
  夏金桂恍然大悟,又盯梢了几天,证实了自己的猜想。赶紧摸到街边的一个皮货店里,对那人高马大的掌柜说:“要一张波浪形花的猾子皮,不能霉不能皱。”
  掌柜的撩开眼皮,漫不经心地竖起三根指头说:“只有流水形花的,三张起卖。”
  夏金桂道:“做顶帽子一张都嫌多,若是三天宰剥的青滑子,再做身袍子倒也罢了。”
  “您瞧瞧,正是青猾皮,毛细光亮着呐。你稍坐,慢看。”掌柜的捧出一块皮子来,将夏金桂往里边引。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禛钰才捂着脖子出来,昨儿遭了晴雯暗算,而今喉结以下还是麻的。
  夏金桂见到正主来了,忙将自己的发现对他讲了。
  “殿下,我瞧出眉目来了。薛蝌每天早起对镜穿衣的时候,都有管事女人对着井口猫腰照影,她们看的是镜中薛蝌配的银銙蹀躞带。
  出货的时候,他带上系了小刀、火石、算盘、招文袋,不出货的时候带上就什么都不挂。管事女人看到后,就回去给男人补衣服,营缮司的人又是根据补衣的针脚,来判断何时出货,走哪条道。”
  “他们有几条道,探出来了么?”禛钰又问。
  夏金桂道:“我到底是女人家,出来逛个街也就罢了,哪里出得了顺天府。只从前听说贾家兄弟都喜欢跑平安州。贾府的蓉大奶奶和梅家的荣大奶奶,大半嫁妆都是从平安州采办的。”
  禛钰点了点头,道:“知道了,你先回去吧。若能一举拿赃,薛家侵吞你的嫁妆就能讨回来,你夏家花局自然还能往宫里供货。”
  “多谢殿下了!”夏金桂喜不自禁地福了福身。
  根据夏金桂提供的线索,禛钰立刻飞书指示苏信重新部署兵丁,在平安州至西宁卫沿线设哨卡,严密监查。
  再让锦衣卫指挥使柳湘莲扮作道爷,在燕山修缮的宫府里,领着一班假道士,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等着漠北草原来人取货,守株待兔。
  七八日后,薛家走私案告破,人赃俱获。锦衣卫不但擒住了两个漠北来取生铁的特勤,还证实了西宁王里通外国,倒卖漏舶珠贝的形迹。两京营缮郎吴天佑、梅跃荣双双被捕。
  薛蝌收到风声,正欲卷包逃走,又被夏金桂堵在了房门前……
  正月二十一日,府衙开印。薛家勾连西宁王走私禁榷军需及漏舶珠贝一案,正式由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审理。大理寺卿严必显是主审官。
  在诏狱中囚困了大半月的薛宝钗,在二十五岁生日这天,被押上了公堂受审。夏金桂作为苦主及人证再次与薛家人对簿公堂。
  这一回太子给夏金桂聘了一位极厉害的刀笔讼师,不但帮她解除了婚姻,夺回了嫁妆及家产,还索得了许多赔偿。从此,皇商夏家又得以重出江湖。
  审到“慈善乡君”薛宝钗诈捐资敌的时候,黛玉作为真正援款赈灾的人出现在了公堂,众人这才知道当年太子抗击佛朗机人时,赈济海啸的真相。
  薛蝌为了自保,也拼命将薛宝钗依附北静王的事牵扯出来,极力渲染。
  滞留在京城的贾政夫妻,唯恐薛宝钗服罪带累了贾家,作为人证出堂时,贾政言之凿凿地宣称要休弃了这个无耻败德的儿媳。王夫人更是声泪俱下地控诉宝钗的伪诈之行,誓与薛家割席。
  听了姨娘的一番话,宝钗气笑了,她自诩外拙内巧,力求与姨娘姨父贴心贴肝,为他们劝宝玉读书上进,结交权贵。而在他夫妻眼中,自己却是个憨傻无能的商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