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作者:
爱初会 更新:2025-09-09 09:40 字数:3280
“禛钰”也不恋战,不以杀敌为目的,而是牵走了他们的牛羊、焚烧了他们的粮草。
而后带领众人钻进了森林里,减了火把,下马步行,与狩猎的北戎人汇合。
胡塔嘎将夹馍饼发给了那些军奴,大家围圈而坐,刀就搁膝头,抓起饼狼吞虎咽起来,一碗碗水有序地在彼此手中流转,分毫未洒。
那种配合无间的默契,出奇一致的动作,每隔三息,必有一人抬眼四望,观察环境。
让黛玉瞬间感受到了什么叫训练有素,什么叫军纪严明。
偏偏这样一群“千里马”,却被贪功冒进的宣隆帝,拆分了去“拉破车”。
眼见月上中天,瓦剌人还在宫殿的断壁残垣间奔忙救火,虽然少了三千奴隶,但作为重要人质的宣隆帝和七皇子还在猪圈里,也就无人想夜渡长河去追击“鞑靼人”了。
“禛钰”吩咐道:“大家把铠甲卸下来交给胡塔嘎,改换行装,扮成瓦剌人,渡过鄂尔浑河,用火飞箭夜袭鞑靼牙帐,‘以报复鞑靼人劫掠牛羊、放跑奴隶,砍杀士兵的仇’。”
“殿下,也带我们去吧。”那些宁远兵吃了个半饱,也纷纷自告奋勇。
“禛钰”指着方才那个差点喊出暗语的士兵,说:“你来查验唇典暗语,对得上的,挑七百好手跟来。”
瓦剌人虽然与鞑靼人同种,但是他们居住在林中,比起在草原上游牧,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林中渔猎,因此他们肤色较白,更贴近黛玉手下的北戎人。
所以报复鞑靼的“瓦剌人”,不必着甲,普通渔猎打扮即可。
鞑靼的牙帐就在鄂尔浑河对岸,鄂尔浑河水浅,只有夏季才勉强能通过吃水浅的小船,一般瓦剌人用作流送木材使用。
瓦剌人正在哈拉和林修建宫殿,许多木材就漂浮在河道上,黛玉他们也不必准备船只了,在上游截留了一些木材。
直接将硝石、箭囊顶在头上,一人口衔火种照亮,其他人抱木渡河。
半个时辰后,八百人顺利渡河,宁远军的速度和行动隐蔽性,超出了黛玉的想象。
北戎人高喊口号为瓦剌部复仇,这一回可不是牵羊纵火那么简单,而是真正的袭营,是以消灭鞑靼有生力量为目的战斗。
丑时三刻,在宁远军的快速机动下,鞑靼人营地很快火光大亮。
面对突然发起攻击,鞑靼守军在睡梦中被惊醒,混乱之中,飞箭如雨,火种迸发,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
“瓦剌人”突然杀到,让鞑靼牙帐中的叶护岱钦没有任何防备,眼见营地乱成一锅粥。
一个名叫双乎日的探马来报:“叶护,大事不好,瓦剌人先遣部队三千人马已杀到,后续还有数万人马从西南、东北夹击而来。”
岱钦抬眼见鄂尔浑河上火把如龙,隐有船帆鼓动,见势不妙,只得率少数部下,往王廷赤勇城奔逃。
“禛钰”他们未曾骑马,因此来不及截杀岱钦,只得先下令射杀其他马匹,阻止更多鞑靼人逃窜。
宁远军砍瓜切菜一般,将鞑靼人打得溃不成军,天未亮前,已经消灭了三千余人。
“殿下,天快亮了,我们可以撤了。”
“禛钰”略一思忖,当即命令道:“刀未卷刃,就继续杀。降将留命,就地羁押,将来好换被掳掠的京城百姓。”
一夜过去,“禛钰”俘虏万余鞑靼人,获得牲畜八千头,可谓是大获全胜。
虽然未能截杀鞑靼主力战将岱钦,但歼敌不少,战果奇佳。
胡塔嘎激动不已,大肆夸耀起来:“萨满大人提步卒八百,深入牙帐,斩杀万虏,威振漠北,以少胜多古今未有,实乃用兵如神。”
“都是诸位配合无间的功劳,宁远军皆劲勇之士,他们才是出奇制胜的杀手锏。”
“禛钰”并不居功,他遥望东方渐起的朝阳,前方是一片尸山血海,烟焰余烬,心中浮起极为复杂的感情。
不知是高兴,抑或是悲伤。
她到底是借禛钰的手,学会了杀人,将来总有一天,她也会为国为家,斩关夺隘,亲手戮敌。
没什么好后悔的,亦不需要负疚,一切都是命运的牵引,使命的召唤。
见诸将陆续打扫完战场,黛玉收回目光,轻描淡写道:“拔营回城。”
留驻在林中的北戎人和两千宁远军,为了配合萨满行动,制造“瓦剌数万人马”即将渡河总攻的假象,在鄂尔浑河对岸摇动帐篷,点起火把来回跑动,成功吓跑了叶护岱钦。
看着列队成阵的宁远军和挤满了半个森林的牛羊骆驼,黛玉不由笑了。
“这次露宿狩猎,收获真的不小了。”
该怎么跟秃巴三十六骑解释呢?
算了,不解释了。
在林中休整了三个时辰,鄂毕城的猎手们满载而归。
面对几乎要将一楼挤成牛栏羊圈的牲畜,和那些一看就不好惹的精瘦汉子,图西格从骆驼的舌头下,艰难地别过脑袋,耳中全是牛羊的哞哞咩咩声。
“殿下,这些牛羊我就当是你猎来的好了,这些奴隶,又是何意?”
“禛钰”静静扫了他一眼,俊美淡漠的脸上难掩疲态,轻声道:“他们是我的人,从今往后共守鄂毕城。”
图西格眉毛拧得老高,危机感油然而生,莫非殿下不要他们了!
“殿下,殿下,我们,我们……”
眼见着太子登上楼去,图西格只能委委屈屈地淹没在牛羊群中。
黛玉一直在窗口等着禛钰的游隼,她不知宁远骑兵的名单及唇典,迟早会露馅的。而她也不会调禽,每次只能等到禛钰的游隼来,才能复信去问。
也许是心有灵犀,没过多久禛钰的游隼就飞来了,带来了茜香国的几桩好消息。
村镇学塾已经全面建成,儒师白天教授儿童,夜晚教授成丁,在三个月内,除了年迈眼花的老妪,已经初步实现了全境百姓识字的目标。
为了迅速补上技术领域的短板,学塾目前增加了不少以实用技术为导向的科目,直接为官私工场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在离柳及其他匠师的研发下,蒸汽动力已经全面应用到纺织、采矿、道路铺设上,以蒸汽动力为主的钢铁战舰,目前也已经在新船坞中秘密修造了。
讲完正事,后面还有一段话。
“女王的信从来都那样严谨,只讲国事,不谈相思。以至于我怀疑那信匣中的爱意,早已荡然无存。
可我想念您的心情,却像野草一样在莽原上蔓然疯长。
夜深人寂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心悸,相思泪下的愁郁,想要千里相会的冲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我深爱着一个姑娘。我只是忘了曾经的热爱,但始终牢记刹那的欢喜,一颗心始终为您鼓动着。
我们彼此是生死相依的战友,既然能将家国性命相托,那我有一腔相思欲寄,女王陛下收不收?”
信的末尾,仿佛流矢正中心房。
颤动的心,一下,两下,跳得十分不稳。
黛玉将信笺摁在胸前,抬眸看向夜幕,草原上夏夜的星空,明亮璀璨,牵动着人遐思遥想。
那一颗颗的星子闪烁着,代表着百样心情。一点悲伤,一点欣慰,一点苦闷,一点甜蜜,一点惘然,一点希望……
她们彼此交相辉映,酝酿出一湾银河烈酒,生生醉了她的神魂。
泪水无声从眼角滑落,她既能从病痛中重生,出离宅门的樊篱,迎接全新的人生。也该接受禛钰的重生,放下重重顾虑,悦纳全新的表哥。
与其去分辨新与旧的区别,过去与未来的殊异,不如就勇敢一回,重新来过。
她在写完了宁远骑兵的事后,只在信中写了一个“收”字。
翌日,当黛玉清晨醒来的时候,游隼已经停栖在窗台多时了。
竟然回信这么快!
一张是给图西格的信,让他请兀良哈首领蒙克,去京城参加乌兰楚伦可汗的九九全羊宴,以打探京畿布防。
一张是用米粒大的微楷,书写的五千宁远骑兵的名单及唇典暗语。
还有一张是万言情书,上面还有一段佶屈聱牙的咒语,那是呼唤游隼传讯的方法。
第179章
强羁縻鞑靼鸠众寇, 宣国威拒纳贡称臣
瓦剌与鞑靼因夜袭事件爆发了数次大规模的冲突。而鞑靼的叶护岱钦逃到赤勇城后,得到了可汗的调兵增援。
最后却发现瓦剌人的战力根本没有突袭时的悍勇。大呼上当的岱钦,即刻带领王廷兵马杀到哈拉和林, 掳走了瓦剌贵族的女眷,有草原第一美人之称的可敦苏丽尔也在其中。
瓦剌人吃了大亏, 可又百口莫辩, 他们并非没有怀疑, 有可能是鄂毕城的人从中作梗,可几次派兵捣巢,都无功而返。
作为守城的一员, 晴雯也屡次参与战斗, 为不暴露女儿身, 她也是身披重铠、头戴盔胄,将花样容颜藏在鬼面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