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作者:爱初会      更新:2025-09-09 09:41      字数:3299
  “也不知玉子老师的课,是怎么教的,你这副一本正经的模样,倒是越发有柳下惠之风了。”
  黛玉将他重新打量一番,无奈笑着摇头,“她自己不做尼姑了,倒是害你清心寡欲,要做和尚去了。”
  黄昏的余晖落在少年的面庞上,他似乎哭过了一场,眼尾还有一丝红痕,浮动着难以掩饰的悲怆,却让他越发显得俊美如画。
  好似庭院中酷似枫叶的红槭树,为温柔旖旎的暮春之景,增添了一些萧瑟的秋情。
  天空最后一瞬的光沉入水中,英吉没有像往常一样躲闪,迎着林帝调侃的笑意,第一次笃定地深望她。
  他的夜视能力极好,势要将她的温柔、灵秀、美丽一一刻入眼中。
  这辈子都不想退而求其次,那就只能为她赴汤滔火,至死不渝了。
  黛玉起初无觉,直到点亮了灯笼,才知道自己被他注视了很久。
  见少年的眼神从明澈无畏到错综复杂,最后是朗然一笑的释然。
  她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有一点点莫名的感动。
  黛玉提灯笑问:“你是不是一直觉得我和永龄,乃至玉子的行事出言,常在规矩之外。是不是觉得女儿家应该贞静自守,一旦逾矩恐失尊重,大谈情旨有碍观瞻?”
  英吉点头又摇头,与其说是害怕她逾矩,更是担心她太过恣意的人生,超然物外的想法,以及不与人同的行为,会引来庸俗大众的嫉恨与仇怨。
  她除了原则底线,从来也不受规矩、道理、观念的束缚,这是林帝最让他羡慕的自由。
  黛玉猜不透他的想法,笑道:“只顾着道理和规矩,人生岂不寂寞?”
  她想起了从前套在淑女样板里的宝钗,开口道理闭口规矩,无情至极。而今她的人生唯余贫穷与寂寞了。
  “是啊,陛下说得很对,是英吉作茧自缚了。”他以为自己一直固守着扈从的规矩,可是心早已逾越了本分。
  十六夜月徐徐升起,映衬着满开的樱花,摇摇欲坠的花朵儿,一眨眼就要离枝飘飞。
  此时黛玉才讶然发现,英吉在哭。
  少年置身于漫天花雨中无声而泣,给人一种入坠仙境的瑰丽感,好似他与这些终将逝去的樱花一样,会悄然凋零在冷夜风中。
  黛玉有些莫名的怔忡,心中无限狐疑乱逆,又不肯表露出来,忙裹住披风,向他招手道:“有点儿冷了,咱们回去吧。”
  少年凝望她一眼,后退半步,单膝跪下,抱拳道:“陛下,英吉想去漠北,为您驻守边庭!”
  第205章
  太子登基光复中原, 御驾亲征捣巢漠北
  黛玉心知英吉不是一个善变的人,他从一开始坚持要做自己的扈从,到而今发心去漠北戍边, 必是因为妙玉对他说了些什么。许是图西格带来的千名年轻的刀斧手,让他有了危机感吧。
  “大概是玉子告诉你的, 我派了查虎他们四个人去草原和西宁, 不但是为了深入敌后, 刺探军情,也是为中原开疆拓边做准备。
  消弭战争最好的办法不是以战止战,而是壮大正义的力量, 通过增进华夷之间的交流与互信, 消除文化隔阂, 促进南北发展,实现世界大同。
  你有这样的志向很好,让朕十分欣慰。”
  见到林帝笑着点头, 英吉心中已有了一个笃定的答案, 他的此番选择是符合陛下期许的。
  “谢陛下成全!”
  黛玉主动说明自己的目标,原本她尊重英吉的想法, 允许他继续留在自己身边做扈从, 毕竟他还年轻,再履任十载也没问题。
  既然他认识到了在漠北更有发展前提, 那也应当支持。
  只是黛玉并没有轻易答应他, 又补充了一句:“你若想跟着大司马为茜香建功立业,鼓勇王师, 我二话不说就让你去了。可你若是想远赴漠北, 为我戍守草原,你得先找一位妻子才行。”
  “为什么?”英吉眸中微愕, 有几分不解又有几分抵触。若要携妻离去,他远赴草原还有什么意义?
  黛玉注视着他道:“少年人一旦热血沸腾起来,甘为一个目标抛头颅洒热血,容易奋不顾身。朕可不想见到自己的亲卫埋骨沙场,无有归处。
  有个妻子的牵绊,你多少有所顾忌,就不会那么拼命,打仗要为生而战,而不是为死而战。你瞧,查虎鲁雁他们几个可都是有妻子的人。”
  英吉咬了咬唇,心中很是犹豫,这与他预想的不一样。陛下似乎已经看出自己抱着“必死之心”才提出这样的条件。
  “方才还坚定不移,这会子又踌躇起来了。”黛玉见他又面露难色,不由笑道:“你不是已有了心爱的姑娘,还犹豫什么呢?”
  心酸难耐的英吉闻言一怔,视线触及陛下盈盈的笑意,胸中更是透出寂寞的哀愁,他低垂着眼眸道:“她已经有喜欢的人了,我没有机会……”
  “哦……”黛玉遗憾地叹了一口气。
  心中不由想,英吉一路跟随着永龄从长林园来到苍梧乡。又一直在她手下做虎贲,他爱恋的那个姑娘,莫非就是永龄?
  所以他才对柳新十分不满,一次将人揽锁在宫门外,一次失魂落魄地举告私通。他或许无法接受永龄已经和柳新在一起的事实,只能背负痛苦,远走北疆。
  思及此,黛玉又是一叹,爱而不得恰是人间最莫可奈何的事。这样一来,自己劝他成婚,倒成了徒增烦恼,惹人厌恶的事了。
  黛玉满是歉疚地看向英吉,柔声安慰道:“你还年轻,成婚之事也不急于一时,还有很多机会去邂逅让你再次心动的女子。
  等太子平定中原,稳定边庭,三年五载后,你的心意若还未变,无论有没有找到合意的妻子,我都会允你去漠北的。”
  少年轻轻“嗯”了一声,取过林帝手里的灯笼,照在石阶上,“陛下,我们回去吧。”
  一阵长风吹过,暮春未尽之夜,残樱满地,无有归处。
  五天后扶桑四岛,最大的本州岛已经在源狐姬的控制之下,只剩下北端的虾夷地、南端的伊予岛以及九州岛。
  黛玉与图西格、永龄二人在舰船上商讨如何拿下这三个岛。
  她指着舆图上最北端的虾夷岛说:“生活在虾夷地岛上的原住民,属阿伊努族,与扶桑和族人言语不通。如果源狐姬顺利夺取了政权,缺少武器的阿伊努人望风而靡,及可能选择附降,因此不足为虑。
  我将舰船驶入九州与伊予岛中间最狭窄的丰予海峡,两边协力。你们凭借舰船之势,各带八百精兵,可否在半个月内,攻下九州及伊予二岛?”
  永龄剑指丰予海峡,道:“有花木兰号做后盾,用焕英炮打头阵,不出七天,我茜红女儿军就可以攻下伊予岛。”
  图西格踏前一步,看了永龄一眼,笑道:“我只用五天就能夺取九州岛。”
  “知道你有帅才,心思如水银泻地,敏捷似星流霆击。既然你承诺五日夺岛,那朕就拭目以待了。”黛玉笑道。
  永龄睨了图西格一眼,重重地将剑掷在桌上,似乎有些烦躁,转眸冷笑:“他别的本事没有,快倒是快得很。”
  图西格顿时眸露窘色,看向永龄,眉峰紧皱,没好气道:“行军如飚风之疾,不是理所应当?总比你性如烈火,一点耐心也无要好。”
  “我怎么没耐性了,是你自己不中用,没战两下就拖枪倒戈,输了还放赖。”永龄气得磨牙,握住剑柄,扭脸不看他。
  图西格也是气怔无语,两只拳头捏得死紧,手背上的青筋都要爆了似的。
  黛玉见他二人夹枪带棒互怼了半天,也不知较的什么劲儿,不由笑道:“有什么火气到战场上消去,夺槊陷阵也好,习射破闷也罢,两口子可别在这儿争雄。”
  “快休提习射二字,连我都替他羞死了,发十枪都上不了靶。”
  永龄哼了两下,“铮”的一声提剑归鞘:“依我的话,陛下倒是让他下舰的好,仔细堕了我茜红女儿军的威名。”
  身为男人,图西格再大度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羞辱,满腹郁愤拂袖而去。
  经过六个昼夜的战斗,竟是永龄带领的茜红女儿军,率先拿下了伊予岛,举着敌人的乞降书先行登舰。
  只是有一个十人先锋小旗,因大雨失路被困岛上,尚未回来。永龄返舰复命后,又带人前去搜寻。
  偏偏大雨阻隔之下,永龄她们与被困女兵汇合后,也被困了,给舰船发出的彩烟弹也因雨哑火。
  幸而图西格得胜归来之时,发现了树梢上的茜红龙旗,猜到是求救信号,单枪匹马游过海峡,将她们两拨人给救了出来。
  脱困的女兵回舰后,一人打了一根五彩长穗绦,赠送给了图西格,以表谢意。而大司马永龄送出口的只有一句干巴巴地“谢谢”。
  原本提前完成了夺岛的目标,又全员无损,战利丰厚,本该大肆庆祝一番的时候。
  两员战将却是互不理睬,舰艇内的氛围竟然越发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