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作者:闻笛解酒      更新:2025-09-09 09:43      字数:3319
  小宝洗好了榛蘑,凑近一闻,“好香啊!”
  “这还没熟呢。”柳婆婆笑道。
  这时加足量水没过鸡肉,再倒入榛蘑,便可盖好锅盖小火慢炖。
  红玉注意到她刚刚往锅中加的并不是纯水,而是泡过榛蘑的水,若有所思道:“用榛蘑水代替普通泉水,能够更好地把菌香融入进鸡肉当中。婆婆此法,甚妙!”
  柳婆婆道:“我也是道听途说的。”
  那已经初见端倪的肉香钻进鼻腔,红玉笑道:“做饭嘛,可不就是道听途说,取长补短。”
  半个时辰过后,一股浓烈的鸡肉香蘑菇香从锅中喷薄而出,柳婆婆掀开锅盖,向锅内加鸡粉、淋入适量的芝麻香油,又撒上少许小香葱,这才出锅装了盘。
  香嫩的鸡肉和浓香的榛蘑组合在一起,菌香四溢,肉香味鲜,简直是完美搭配。
  三个人很快便将这一锅小鸡炖蘑菇吃了个一干二净。
  红玉揉着肚子道:“婆婆,我住东屋,你和小宝住西屋。西屋更大些。”
  小宝嚼着鸡肉嘟嘟囔囔,“我住哪屋都行!”
  吃过饭,洗了碗,又玩了一会儿,三人便各回各屋睡觉了。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刚一到摊位,又有好消息传来。
  第53章 野菜羹
  小冯依旧是一头秀发胡乱飞扬地跑了过来, “柳婆婆,有消息了!常德大街的刘铁匠要卖店铺!”
  原来这刘铁匠祖孙三代做制铁生意,家底殷实, 觉得响水乡太小,施展不开手脚, 便卖了店铺, 到更大的地方去施展手脚了。
  因为急着出售, 再加上并不缺钱,店铺售价并不高昂,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平价, 任谁看了都要说一句天大的便宜。
  这天大的便宜便让柳婆婆给捡了。
  柳婆婆喜道:“太好了!”
  她从怀中掏出一叠子散碎银钱, 对小冯道:“麻烦你先把这定金交与那刘铁匠, 过几日我再将剩下的钱补上。”
  小冯笑呵呵道:“好说好说!”
  自然不能让他白忙活这一趟,柳婆婆又从怀中掏出另一件物什,红通通的, 是个红包。
  “小冯啊, 这几日你忙里忙外的辛苦了,拿着这钱去买些好吃的, 别跟老婆子客气!”
  还没塞过去, 小冯就连连摆手道:“要说好吃的,这四里八街全算上, 除了您家的糖水点心之外, 还有谁敢称第一?您给我钱,倒不如给我几包果干更让我高兴!”
  柳婆婆笑道:“这可是你说的!”转过身去, 仔仔细细给他挑了几包蜜饯果干。
  小冯接过果干, 拿在手里看了看,笑眯眯道:“糖渍橙皮、山楂糕、脆芋头片……都是我爱吃的。柳婆婆您可真会挑。”
  柳婆婆笑笑不说话。
  红玉心想, 哪里是会挑,完全是因为柳婆婆把他的喜好记下来罢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柳婆婆年岁大了,记不住事,光凭脑力已无法记清每一个食客的口味爱好,便用笔写在纸上,每日看一遍,一来二去的也就记住了。
  令红玉惊讶的是,柳婆婆居然连小冯这种“稀客”的口味都能记住。
  房都尉掌管十里八乡的房屋卖买之事,坐落于几个乡村的中心地带,响水乡偏远,是以二者距离并不算近。完全是因为糖水小铺口碑过高,小冯才翻山越岭来买过几次。
  不过短短几次交易,柳婆婆居然也能记得住。平心而论,红玉觉得自己做不到。
  柳婆婆可真是……前途无量!
  半日过后,半下午的时候,买柳婆婆房院那人果然亲自登门把钱送了过来。
  见来人是个小姑娘,红玉不禁暗自咋舌:“这姑娘年纪虽小,居然如此有钱。”——完全忘了她自己也是个富婆。
  这卖房的钱还没在柳婆婆手里捂热,转头便送去房督尉小冯那里,补齐了剩下的余款。收拾行李,搬家,简单装潢……如此过了几天,柳婆婆和小宝终于如愿以偿地搬进了店铺。
  店铺后宅面积虽然没有原来的院子大,但也是个方方正正小四间。红玉甫一进去,便觉得这地形很是眼熟,有点像后来的四合院,夸道:“院子不错!”
  柳婆婆正拿着扫帚扫地,闻言道:“是啊,到时候你就住西屋,方便。”
  红玉却还惦记着她那块菜地,“我先理理菜园子,过几天再搬过来和您一起住。”
  “那红玉姐姐,你动作可要快点哦!”小宝在一旁说。
  红玉笑着应了。
  又过了几天,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响水乡村民有个习俗,在小满这一天要去地里挖野菜吃。柳婆婆这个地道的当地人自然也不能免俗,当天就拉着小宝和红玉一起来到野菜地里。
  挖野菜,工具必不可少,铁铲是最佳选择。这次无法再自制铁铲,正准备去买一把时,柳婆婆却突然从家里翻出几把,不禁笑道:“还得说是铁匠的铺子,随手一翻都能翻出工具来。”
  就这样,她们三人带着这几把天降工具,来到了小崮子山。
  正值春夏之交,雨水丰沛,是野菜生长的旺盛时期。小崮子山池塘边,沐浴过水汽的田地,尽是一派勃勃生机。
  山坡坳谷间,零零散散蹲着好些人,都是来挖野菜的。柳婆婆见状催促道:“快挖,不然的话一会儿都被人挖没了。”
  这可真是与时间赛跑啊……
  柳婆婆问红玉:“可识得哪种野菜能吃吗?”
  红玉点头:“认得。”作为种植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认出可食用野菜自然是不在话下!
  “那好。”柳婆婆道:“你帮我看着小宝!”说完便蹲下身子,马不停蹄加入到挖野菜大军。
  话音刚落,低头一看,小宝果然好奇地巴望着她:“红玉姐姐,哪种野菜能吃啊?”
  红玉便为他一一介绍:这是荠菜,这是马兰头,这是金花菜,这是雪里蕻,这是艾草……一边说一边挖,没过多久,篮子里就装满了翠绿鲜嫩的野菜。
  在她的指点之下,小宝也挖了不少,特别是灰灰菜,简直对它。
  红玉好奇,问他:“你为什么只挖灰灰菜?”
  “因为它名字好听!”小宝答道。
  红玉一想,嗯,灰灰菜,听起来确实挺可爱的。
  灰灰菜不仅名字有趣,味道在野菜之中也是出类拔萃,热水烫熟后,用蒜末、酱油、油辣椒和香醋简单一拌,味道清新爽口,脆生生、水嫩嫩,口感极佳,一点不输种植菜。
  又拿着铁铲奋战几回合,直到篮子里满到装不下了,这才停手。那边,柳婆婆显然也已经完成了任务,正满面笑容地朝她们走过来,看了看红玉怀中的战利品,满意道:
  “回家!”
  野菜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炒、煮、凉拌,不一而同,凉拌是最简单的。把洗干净的马兰头过水焯熟、捞起、沥干,然后浇上酱油、香油,拌以蒜末、辣椒等佐料,一碟色香味俱全的凉拌马兰头便呈现在眼前,尝一口,鲜美爽口。
  看着那鲜嫩的荠菜,红玉突发奇想,决定仿照西湖牛肉羹的做法,做一道野菜羹。
  荠菜切碎,豆腐、香菇、胡萝卜切末,水烧开后放所有食材小火慢煮,调入盐、白胡椒粉,倒入水淀粉勾芡,再加一颗蛋清搅拌成絮状,最后撒少许香菜,淋上香油。
  入口爽滑,汤浓菜鲜,鲜美可口。前有西湖牛肉羹,红玉觉得,她这道野菜羹也能起个名字,就叫“响水乡野菜羹”!
  主食则选不老不嫩的艾青叶子,做成青团。艾叶用石灰水汆烫去除苦涩味,打碎,捏成小块后放蒸锅大火蒸熟。蒸出来的艾叶青团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包进菜馅煎着吃。
  红玉是个不怕麻烦的人,又准备了以腌菜丁、豆腐丁、五花肉丁、笋丁为原料的馅料,挨个包进青团里,接着便上锅开煎。咸口青团经过煎制之后,结出一层脆脆的锅巴,油香四溢,味道更香更好吃。
  最后再用野葱快手炒了道野葱抱蛋,这顿“野菜宴”便做得了。
  艾叶青团做得比较多,留出够自己和柳婆婆吃的,还剩下不少,红玉包好送去隔壁。
  既然对方已经来到隔壁和她做了邻居,打好关系必不可少。
  门一打开,露出一张略显面熟的脸,却并不是那日来送钱的年轻少女。
  而是一个身着青衫的翩翩公子。
  甫一见她,那男子愣了一愣,接着便微微一笑,“原来姑娘竟成了在下的邻居了。”
  听这话里的意思,倒像是与她相识。
  红玉略一思忖,终于想起来,这人就是那日来买酸枣糕时,说自己还没娶妻的那一位青衫公子。
  她颔首道:“原来是公子。”还以为自己会和那位小姑娘做邻居,心下顿时觉得有些可惜。
  那人解释道:“姑娘那日看见的正是舍妹。那日我正好不在家,便由她代劳,把钱送来给柳婆婆了。”
  “原来如此。”红玉客客气气道:“今日小满,多做了些野菜团子,还请公子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