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作者: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3      字数:3944
  
  至少体面上好看些。这不,大赵朝准备派了使节去大晋朝。
  有些事情还是要活动活动。关于万内相的门路,大赵天子差的使节也要走一走门路。
  要知道大晋天子的心腹,万内相的亲闺女还是大赵朝的新唐县伯夫人。
  这里面的关系复杂着。
  有大赵天子承顺帝的一番吩咐,他的嫡妻,中宫皇后当然得依了帝王的心意办事。
  “皇后娘娘请宽心,应该备的贺礼,已经一一备好。只待皇后娘娘查阅了礼单子 。“陪嫁嬷嬷忙回话道。
  “礼单子,本宫确实要仔细的瞧一瞧。”皇后点头应允。
  “这事情可不能含糊了。”皇后心头自有计较的。
  大晋朝,镐京都,内城,浑江公主府。
  牛二囡听着夫君念了家书。从北镇而来,这家书千里万里,来的不容易。
  牛二囡一听着夫君念了最新的消息,她打断了夫君万忠良的话语。
  “珍珠怀孕了,太好了,祖宗保佑。”牛二囡是双手合十,她念念有词。
  对于牛二囡而言,她盼着女儿有喜,这是盼了太久。
  如今一朝成真,牛二囡只有高兴的份。
  “对,孩子有喜,今年,咱夫妻二人也是能见着孙辈降生。”万忠良笑着回话道。
  对于万忠良而言,一接着家书,一读过这喜讯时。
  万忠良也是高兴的很。
  “那得赶紧的备了礼物。不止给珍珠,还要给珍珠肚子里的孩子。”牛二囡当了外祖母。
  这做长辈的心思,那是千盼万盼,总算是盼来小宝贝。
  这不,往常早备着的礼,那还得往北镇送去。
  不止如此,牛二囡还要再多添了一份又一份的贺礼。
  毕竟落牛二囡的心底,自家的家财,那全留给孩子的。
  早早晚晚,早给是给,晚给还是给。还不如早给呢。
  牛二囡一番开心。万忠良附合一回。他不拒绝了妻子对于钱财等等的大搬家。
  反正搬来搬去,也是搬给自家的孩子。
  对于万忠良而言,他挣一个诺大的家业,那都是留给儿孙的。
  不留给儿孙,还能留给谁?
  “你高兴就好,随你整理。反正送礼时,咱大不了多差一些护送的侍从。”万忠良表示,有多少的贺礼都成。
  送礼的马车,送行的护从,万忠良表示一点不缺。
  牛二囡开心,她是寻着要办的事情。
  万忠良这儿还是打断了妻子的一时高兴。他道:“这家书还未读完呢,要不要继续听?”
  “要,要。”牛二囡笑道:“先听完了珍珠写的家书,这备贺礼的事情,不急。我可得仔细的琢磨琢磨。”
  牛二囡一心听一听家书的后续。
  待听罢了,牛二囡不开心。她说道:“女婿有政务军务,不可能常留北镇。这……”
  牛二囡说道:“那不是珍珠怀孕时,女婿还不在身边?”
  牛二囡不开心。她替女儿不开心。
  万忠良倒是坦然,他说道:“新唐县伯府也是家大业大,女婿当然是事业为重。”
  “再说,女婿忙碌一辈子,挣一个诺大家业。那还是咱们的孙辈继承。”万忠良想得开。
  “好男儿走四方,窝于一处,岂是英雄人物。”万忠良劝一回妻子。
  “当初珍珠嫁给女婿前,她就应该有了准备。想女婿从一介寒微,再奋斗至伯爷。这里面的辛苦自不必说。那一等狠劲儿,也肯定是利害的很。”
  万忠良的眼中,女婿是一个人物。
  不为旁的,只万忠良自己也是从底层爬上来的。
  想当年,哪怕是做了小黄门,想在太监堆里往上爬。万忠良也是付出良多。
  不拿命去赌,没可能有机会的。
  而且赌了,还得赌赢。赌输了,那就是命没了。
  在宫廷里,万忠良是见识过的。那等赌输之人的下场。
  宫廷内苑,那些嫔妃们的争斗也是。万忠良可能开了后门,可能添了柴火。
  但是,这些人自己的争斗,那是她们自个乐意走入局里。
  最繁华处,至高的皇权近旁。宫廷内苑一样,也是一个人吃人的地方。
  真想清白留人间,那就去死。
  唯此,带着一门子的清高去死,那才是清白留人间吗?
  不,那是埋土里。
  反正就万忠良瞧见的,只要做了赢家的。在皇权旁,谁都不是干净人。
  谁的手里都是双手血腥味,洗,那是洗不掉的。都已经腌进了灵魂深处。
  不过是有人装了表面功夫,那是装着一派慈悲。
  有人嘛,那是懒得装罢了。
  大赵朝,北镇,节度使府邸。
  万珍珠在花园子散步。春日,百花盛开。
  哪怕在北镇,也是瞧着花开朵朵,花香袅袅。
  “嫂嫂,你肚子里的侄子乖吗?”马小莲笑问道。
  这会儿的马小莲是搀扶了万珍珠散步。
  哪怕万珍珠拒绝了,可马小莲坚持。
  在马小莲的眼中,嫂嫂肚子里的侄子侄女,这太要紧了。
  “这孩子没降生,是男是女,尚不知可。二妹妹,这万一是侄女呢?”万珍珠打趣一回。
  对于是儿是女?万珍珠不介意。反正是亲骨肉,万珍珠一样爱。
  至于枕边人吗?万珍珠已经吹过风声,赵济世表示理解。
  用赵济世的话讲,他的女儿,那也是北镇明珠。
  在亲爹眼里,也是掌上宝贝,一样得着爹娘的疼爱。
  “嗯……”马小莲笑道:“先开花,后结果,一切是好事儿。”
  “我觉得甭管嫂嫂这一回是生了一个小侄儿,还是一个小侄女,都好。我可是要做了姑母的。”
  马小莲说话时,她是开开心心的情绪。
  在节度使府邸住久了。当初说小住,如今,得了嫂嫂和赵大哥的话。
  马小莲还得继续住下去。当然,这也是燕京都里哥哥马义和嫂嫂沈氏的意思。
  谁让大嫂嫂万氏怀孕了,马小莲这做妹妹的,那得留了节度使府邸里,一道帮衬了嫂嫂万氏一二。
  特别是嫂嫂万氏,这是长嫂如母。燕京都的亲哥马义还是把马小莲的婚事,那也托给赵济世夫妻二人。
  这不,马小莲小住变长住,这是有理由了。
  对此,赵济世也罢,万珍珠也罢,二人皆是同意的。
  赵济世是觉得马小莲是他的二妹妹,兄长帮衬妹妹,这天经地义。
  至于万珍珠这儿?
  万珍珠由于在这些日子接触下来,她发现马小莲挺单纯的。
  有话说话,这孩子一眼能望明白。
  比起万珍珠来,马小莲更是爱憎分明的一个人。
  待人好时,那也是信任的很。
  对于一个乐意信她的人,万珍珠很珍惜。
  这一日,晚间。
  夫妻二人歇下前,赵济世跟妻子又讲了一二事。
  “朝堂有旨意,燕京都会大军开拔。”赵济世也会跟枕边人说一说朝堂事宜。
  对于赵济世而言,妻子不止是妻子,还是信任之人。
  有些事情赵济世是不会瞒了万珍珠的。
  “这一回陛下会亲征,朝堂上已经有定论了。”赵济世这话一出。
  万珍珠很惊住一回。
  “各大臣能同意了陛下亲征?”万珍珠问道。
  “自然是反对声不断。可陛下心意已定。”赵济世讲道。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亲征,可不是儿戏啊。”万珍珠太了解,在古代帝王亲征从来不是小事。
  “这事情当然不是小事。奈何陛下有一番计较。”赵济世揽了妻子在怀中。
  赵济世细细的说一说旧事。
  从枕边人的嘴里,万珍珠知道了。枕边人会乐意回了北镇。
  不止是退一步那么简单。这未尝不是有帝王的谋划。
  “胡人与中原人,马背上的游牧之辈与农耕者。这两者不同的。”万珍珠说道:“那游牧之辈,居无定所。哪是容易抓住尾巴的。”
  “济世哥哥,从昭昭青史看,多少时候中原人跟胡人打交道,也没有收获到全功。纯粹是胡人跑得太快。”
  这是万珍珠的实话。
  历史上就是如此,为何胡人难打?不在于打的问题上。
  而是在于抓都抓不住,拿什么打?打空气嘛。
  “这一回不一样。”赵济世说的肯定。
  “胡人之内,有人做向导。朝廷不过是顺势而为。到时候……”赵济世话至此停顿一下。
  赵济世还是跟妻子又嘀咕几句。
  这一回万珍珠听懂了。朝廷是有把握的。特别是枕边人这里,那更是把握十足。
  “如此,我倒盼着济世哥哥立了大功劳,济世哥哥一定马到功成,名垂青史。”
  “哈哈哈……”赵济世高
  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