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3 字数:3949
谁让太上皇子是亲爹,承顺帝继承的龙椅,那也是从亲爹那里继承过来的。
举了旗帜,再想反悔,从来没容易的。承顺帝也要注意影响的。
大赵,燕京都。
刚下差的赵济世得着新消息,太上皇病了。
“太上皇……”多久前的大人物。赵济世对于这一位,一时间知道了新消息,也是惊讶一回。
惊讶一回,尔后,便是忽视了。
对于赵济世而言,他更在意了。这一个年节。
他们一家三口,那是在燕京都的新唐侯府过新年。
万珍珠坐着马车,她抱着自家的崽崽,那是踏足了燕京都的土地。
“安康,瞧瞧,外面是燕京都。”万珍珠抱着亲儿子,哄一哄。
也甭管小孩儿听懂,还是听不懂。
万珍珠就爱跟亲生的孩子说说话,也算是先教会了孩子如何说话。
至于说感了人?
如今的小婴儿太小,教导那些,比如说话什么的。
太早了,一切还太早了。
“终于归来。”万珍珠心头也开心的。
“夫人。”熟悉的声音,在车外响起。
明明刚进了燕京都的外城。大道上,能听着如此耳熟的声音。
万珍珠是撩开了车窗帘子。尔后,她瞧见面骑大马,那是一身简装的丈夫。
“济世哥哥。”
万珍珠唤一声,心头欢喜。此时,她抱着儿子,说道:“安康,唤爹爹,爹爹。”
被亲娘叨叨太回多。安康听着爹爹二字,他习惯了顺着亲娘的目光扭过一下小身子。
“等回府再述旧。珍珠妹妹,路上说话不便。”
赵济世笑道。
“嗯,全听济世哥哥的。”万珍珠同意了,又放下了车窗帘子。
可瞧过外面热闹的安康还是哼哼叽叽。
显然,对于不一样的风景,小婴儿有兴致。
只这会儿万珍珠不是有兴趣继续给儿子教一教说话。
万珍珠更想领着儿子早早回府上,回自家去。
金窝银窝,倒底不如自己的狗窝。
哒哒的马啼声远去。
在街道上,在内城,繁华处处。崔八姑娘领着妹妹,也恰好
的瞧过新唐侯府的马车队伍远远而去。
只是恰好的,就是瞧见一回。
“新唐侯一家人全回燕京都了。”崔九姑娘感慨一回。
“遇上了国孝。若不然,各府的聚会,怕是又多着。”崔九姑娘又讲道。
“姐姐的婚事,也是延后了。”崔九姑娘更在意了自家姐姐的婚事。
这被拖着,真是无奈。没法子,谁让遇着皇后娘娘的丧期。
常二公子与崔八姑娘的婚事,自然是缓一缓。
请一个更吉利的好日子。
“姐姐,您这能在家里多松快一些时日。我觉得真好。真舍不得姐姐出嫁了。”崔九姑娘说着心底真心话。
“傻妹妹,我们是亲人,一辈子血脉相连的亲人。”崔八姑娘哄一哄亲妹妹。
姐妹二人说说话。
这会儿的崔九姑娘又小声说道:“姐姐,我听说,好些人在蛐蛐了新唐侯夫人。都说,她是会钻营的。跟她爹一样。”
在崔九姑娘这儿,崔八姑娘听着好些的事情。
关于新唐侯夫人万珍珠的身世,如今摆在台面上。
会如此?
不过是有人羡慕嫉妒罢了。
谁让新唐侯这一位新贵,那是真的显贵。
新唐侯夫人嘛,那一直又不在燕京都。人不在,免不得非议些。
“想来,待新唐侯夫人多举办一些宴会。熟悉后,别人就知她的好。”崔八姑娘讲一回心底话。
第83章
大赵朝,燕京都,内城,新唐侯府。
万珍珠一行回到了家。
这里万珍珠熟悉,一去再归,心情别恙。
至于小婴儿安康,他睡得的很熟悉。对于其它的一切,他不在乎。
燕京都,内城,马宅。
沈氏接到了消息,嫂嫂回来了,大侄儿安康回来了。
这是新唐侯府差人送来的消息,不止如此。
侯府有了主母,自然也是一家人聚一聚。
这里面的一家人指着赵济世与结义弟弟们,这十三家人是聚一聚。
沈氏对此,当然没二话同意的。
大晋朝,镐京都,皇宫,泰和宫。
洪福帝卧病在床。帝王又是病一场。这是入冬后,帝王的一场突然染病。
李皇后在侍疾。
李皇后侍候了帝王用过药汤后,此时,洪福帝简单的漱一漱口。
精神头并不算太好。洪福帝的心情很坏。
帝王病了,还在担忧社稷与江山。毕竟是自家的基业。
“辛苦皇后了。”洪福帝对中宫皇后李淑阳讲道。
“陛下,不过份内事。这哪有辛苦的。如今,唯盼陛下早日康复。”
对于李皇后而言,她是盼着帝王康复的。
帝王安在,朝堂安稳,李皇后可以更好的稳住宫廷内外。
谁让李皇后上位的时间太短,又是大赵朝的和亲公主上位。
对于李皇后而言,在大晋朝,她的根基太浅了。
“朕准备册立太子。”洪福帝唯一的儿子三皇子,哪怕不是太子。
其时也跟太子没两样的,谁也不敢怠慢。
“陛下裁决即可。”李皇后语气温柔。
“此事,其时不重要。陛下早日痊愈,这才是头等大事。”李皇后讲了她眼中的大事。
反正在李皇后瞧来,洪福帝活着的就一儿一女。
这皇位,除了三皇子外,再无其它的继承人竞争。
“朕是想着册立太子,同时,册立太子妃。”洪福帝说了他的打算。
“原来如此。”李皇后太懂了。
“可太子妃,这还没得着大赵的允可,两朝联姻,尚待消息。”李皇后对于册立太子妃什么的,她是满意的。
特别是太子妃如果是她的亲侄女,她就更开心。
“使节已往大赵去求亲,待联姻成了,再是操办大典不迟。”洪福帝说了他的安排与打算。
李皇后听罢,自然是赞同的。
大赵朝,冬日寒凉。
在这等日子,万珍珠听着外面的消息。大晋来使节团。
万珍珠心底是关心着大晋朝的浑江公主府,又或者说是住了公主府里的爹娘。
使节团的到来,又勾起了万珍珠的思念亲人的思绪。
“嬷嬷,我得给爹娘备了年礼,早早差人送去的。”
万珍珠讲道。
“殿下,您放心,年礼已经按着的您要求备下。就差你复核一回,即可安排送往镐京都去。”
万嬷嬷回话道。
“昨个吩咐嬷嬷备礼,今个就备好了。嬷嬷办事,真是利落。”万珍珠夸一回。
“原来接章程办事,一切是殿下管辖的好。”万嬷嬷夸一回。话里话外,夸的全是万珍珠这一位揽总的负责人。
又是听人捧一捧,听着好话入耳。
万珍珠的心情真的不错。
于是万珍珠这会儿就是复核一回给爹娘的年礼单子。
确诊无误,万珍珠交代一回。差人立马安排上,往镐京都的浑江公主府送去。
关于走年礼的事情,给爹娘那一边安排上了。
旁的,像是人情往来,甭管是未来的儿媳处,还是各位义弟等亲人的府上。
再或者有人情往来的,夫君的人脉联络等等。
这些人情往来,万珍珠得张罗好。
这是新唐侯夫人要忙碌的事情。这不,今个的料理一番。
尔后,万珍珠准备歇一歇,歇了眼睛,歇了精神。
算是养一养,让自己舒坦一点。就这会儿,万珍珠瞧着一直睡觉的儿子安康醒来。
小孩儿醒来,亲娘哄一哄。
这小孩儿太小,万珍珠抱一抱,在怀里也是瞧着可可爱爱。
“嬷嬷,瞧瞧,安康这一张脸,这眉眼越来越像极了孩子他爹。”
万珍珠的目光落在大儿子脸蛋儿上,满眼笑意的讲道。
“奴婢一瞧,殿下讲的太对了。小世子跟侯爷简直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样。”万嬷嬷笑着附合一回话道。
“只说不一样的,怕是小世子的模样更俊俏些。”万嬷嬷的眼中,小世子就是精致了七分的小号新唐侯。
当然,这小世子嘛,也有捡了亲娘浑江公主的地方。
像是那一张唇,那嘴巴像极了亲娘。
万嬷嬷附合着侍候的主子,这会儿说说笑笑的。
“嬷嬷,雪香四人,她们的年华正好,不可耽搁了。”
万珍珠和万嬷嬷闲谈一会子,万珍珠讲到了跟前的四个大丫鬟。
雪香等四人是万珍珠的陪嫁丫鬟。也是亲爹给挑的心腹。
万珍珠自然是信任的。
只是女儿家的年华,最好就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