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4 字数:3921
“家族办事,如今张扬,致本宫于何地?”孔皇后不高兴。
陪嫁嬷嬷做为皇后心腹,对于皇后心思,那了解的很。
可陪嫁嬷嬷还有家人,家人也是依附于孔氏一族。
这会儿的陪嫁嬷嬷小心讲道:“皇后娘娘,那依您的意思是……”
“依本宫之意,父亲就当老实。以待天意,以待皇恩。”
孔皇后的心里,一动不如一静。
她的将来,保准一个皇太后的位置。如此,安居高位,守住高位,那才是要紧的。
乱动做什么?
真当承顺帝这一位天子病了,便是真龙不是真龙,成了病虎。
那谁都敢张牙舞爪,胡乱伸手不成?
对于家族的胆大,孔皇后很不开心。毕竟家族想要与洪氏一族走近。
更想掺合了夺嫡之争?
这让孔皇后想骂人,骂家族的昏聩之辈,那是鬼迷心窍,糊涂透顶。
要知道如今瞧着帝王病重。孔皇后睡觉都不敢踏实。
就差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了。因为这等时候的帝王很危险。
孔皇后太怕,怕帝王一心狠,拉了哪些人陪葬了。
孔皇后有未来的尊荣等着享受,可不想做了皇权,不,应该是将死天子的陪葬品。
“嬷嬷,给家族递话,让父亲约束族中。如今一切待天子裁决。做忠贞孝子,才是好臣子。”
孔皇后说得急言厉色。
陪嫁嬷嬷给吓唬一跳,忙是应下。
凤仪宫里发生这一桩事,让孔皇后的心情更坏了。
皇宫,泰一宫。
承顺帝醒来,也听着身边的大伴全公公禀明了燕京都与皇宫的关键事。
至少全公公觉得有必要的,一定会禀明了天子。
特别是关乎了东宫与皇子的事情,全公公可不敢懈怠。
于是孔氏一族的一些小动作,下面人查清楚后。
全公公早早禀明了天子。
如今再讲,不过是讲了孔皇后的态度。
“哈哈哈……”承顺帝捂嘴笑一回。笑罢,又是咳嗽一回。
“朕瞧,皇后与家族不是一样心思。有趣,有趣。”
承顺帝对于孔皇后考校了太多回。
不得不承认,皇后是识趣人。
至于孔氏一族吗?
想着妻族,承顺帝的眼中有冷光闪过。
“世家世族,真是华表贵冠,心思远见,筹谋未来。”承顺帝越讲话,声音越冷。
“可彼辈,当朕是死人啊。”
这话一出,全公公听着帝王之言,他背后都冒了冷汗出来。
第100章
大赵朝,燕京都,皇宫,泰一宫。
承顺帝看着面前的臣子,宋国舅心在颤抖。
而赵济世很冷静。
“臣愿意效劳。”赵济世恭敬回话,道:“请陛下给予臣机会,让臣尽忠。”
承顺帝的目光落在赵济世的身上,尔后,又瞧一眼宋国舅。
在心头,承顺帝一声叹息。
这一个东宫太子的亲舅舅,是胆气不足?还是不想得罪人?
此时,承顺帝的目光落在新唐侯的身后。又是感慨,道:“赵爱卿忠贞一片,朕是相信的。”
“去吧。”
承顺帝应下赵济世的请词。
“你去替朕办妥这一桩事情。”承顺帝的目光落在赵济世的身上。
至于宋国舅,承顺帝深深看了一眼,尔后,收回目光。
“朕乏了,尔等退下吧。”
这时候的承顺帝摆摆手。
“臣告退。”赵济世和宋国舅恭敬离开。
等臣子离开后,承顺帝一下坚持不住了。
他捂了胸口,咳嗽起来。
“药。”承顺帝唤一声。
此时,承顺帝跟前侍候的全公公赶紧递上药。
那药早备好,只待帝王接见了臣子后,便是呈上去。
如今的承顺帝离不得药。没这药,他真没精力接见了臣子。
如今不过是靠着药来吊着生机罢了。
泰一宫外。
宋国舅瞧着赵济世,他道:“赵兄,今遭,累你一回。”
在心头,宋国舅真感激。
这时候的宋国舅感激自己之前的醒神。那是跟赵济世一道拜见天子。
若不然的话,今天的大黑锅任务,那肯定落自己头上。
宋国舅可不想掺合。或者说,他真没那胆量。
毕竟如今的宋氏一族已经富贵在望。
只要老实的等着,前程无量。这等时候的宋国舅是巴不得等等。
让宋国舅冒头去大事,宋国舅不敢。当然,了支使别人去干嘛,宋国舅是挺敢的。
在宋国舅的心底,今个这一桩事情嘛,会闹大。
宋国舅早早出了不少力。
只见着如今的结果,让帝王大怒,要下狠手。
面上宋国舅还是担忧。
在心底,宋国舅可开心了。他真想大笑一场。
笑曰:孔氏一族,该。
“我不过尽些臣子本份。陛下天恩,唯以报之。”
赵济世说的干脆利落。
“国舅爷。”这会儿的赵济世又压低了声音。
“这等事情,我去办。也是替太子殿下一解忧难。您不成,您是太子殿下的母族舅舅。您若插手,容易引了非议。”
赵济世是一幅替宋国舅分忧的态度。
“我知,赵兄,你是好人呐。”在宋国舅的眼底,他真这般认为。
赵济世听着这话,只是平静。
好人吗?
这一个标签咋的,赵济世一点不在乎。
或者说今日的一切,宋国舅有推动。可点火之人,那是赵济世。
最开始给宋国舅暗中支了招的是赵济世。只是他隐了自己的主意。
不让人知道他是点火之辈。
宋国舅是乐意的,还是大大方方,努力的把火燃了,燃得更大。
当然,这些事情会出现,不外乎,那是孔氏一族真有漏。
凭白污人,那不成的。
真当承顺帝这一位帝王是任人摆布不成?
只有真相,才可能让帝王相信。
因为真相,有时候比虚假更伤人,更让人难以接受的。
而帝王嘛,一言裁决天下。
让帝王感受到了威胁时,特别是一位将死的帝王。
那后果,谁偿,谁知道。
这时候的赵济世告别了宋国
舅,他要去办事。
掌御林卫左统领一职。赵济世想办事,在燕京都里,那是手拿把掐。
越是如此,越要拿了圣旨。
这不,赵济世还要去写奏本,呈明宋氏一族的罪。
人证物证,样样俱全。
这些,全公公给赵济世送了样。
或者说不需要全公公给送样,赵济世早查着。
毕竟宋国舅拿着的证据,赵济世可是帮衬着递了线索。
等上命的时候,赵济世心情还不错。毕竟大仇将报。
那一个没能降生的孩儿,还有暗杀妻儿的举动。
这等不死不休的仇怨,赵济世可记得。一直记得。
承顺四年,燕京都出了大事。
新唐侯呈奏本,状告孔氏一族谋逆之举。尔后,帝命严查。
新唐侯得圣意,先围孔族。再查罪证。
一时之间,燕京都里,人心浮动。
大赵朝,燕京都,皇宫,泰一宫。
承顺帝本来睡着了,一醒来,全公公向帝王禀报消息。
“陛下,皇后娘娘脱簪谢罪,如今跪于泰一宫的大殿外。”
全公公赶紧的说了目前的情况。
承顺帝听了,只是静静的听着。
“皇后想跪,便让她跪吧。”
承顺帝不想理会。
帝王不想见皇后,全公公当然是一个好的天子心腹。
那肯定顺着天子心意办事。
于是这一日,请罪的孔皇后是跪昏厥了过去。
宫廷内苑。
宋贵妃听着心腹宋嬷嬷讲了这一桩事情。只听了一回热闹。
“哼,凤仪宫也有今天。”宋贵妃心头可开心了。
毕竟孔皇后落难,孔氏一族完了。
光想想,宋贵妃就开心的很。
“嬷嬷,你说皇后会不会被废掉?”宋贵妃问道。
在宋贵妃的心里,她太想做皇后了。当了皇后,再当太后。
那就是更名正言顺的皇太后。毕竟,不与人共尊。
独享了未来的皇太后尊荣,光想想,宋贵妃就太开心了。
一直以来,世家出身的孔皇后压一头。宋贵妃的心里可不得劲儿的很。
“孔氏一族大逆不道,想必陛下看在太子殿下的脸面上。一定会废后。这天下,舍娘娘,还有谁能添居了中宫之位?”
宋嬷嬷一派与有荣焉的样子。
在宋嬷嬷的心底,也是盼着自家主子荣登皇后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