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4 字数:3949
“这一想,确实有道理。”宋嬷嬷的话,那太符合了宋贵妃的心思。
大赵朝,燕京都,内城,宁国公府。
宁国公这一日下差后,还是传了幕僚。与其商量一些事情。
“陛下心狠。”宁国公感慨一回。
“妻族不得用,便是废之。心腹臣子,那也是当了刀子。”
在宁国公的嘴里,赵济世这一位新唐侯自然是刀子。
要知道新唐侯看着威风,可那又如何?这办了世家世族,还是一直替东宫冲锋在前,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大族。
待将来,可有的人在背后谋算了。
为何?
因为新唐侯办事,他哪怕随了圣意。有些人不敢恨天子,可敢恨办事的新唐侯。
人嘛,从来是抽刀向弱者。
真向皇权抽刀之辈?历代以来,少之又少。
无它,没那胆量。
当然,更可能也没有那一份见识。或者说,想也不敢多想的。
宁国公敢嘀咕。
那么,办事的新唐侯赵济世,那真的敢办事。
可谓是替天子冲锋在前。
只这等事情,赵济世办的认真。办的心甘情愿。
晚间,新唐侯府。
寝屋,夫妻夜话。赵济世揽了妻子,二人独处。
赵济世讲道:“珍珠妹妹,我们那一个不曾得缘见一见的孩子,他的仇,很快就能报了。”
“……”万珍珠听着这话时,她伸手,抚了自己的小腹。
这儿,确实曾有一个孩子的。
可惜,她没能守住孩子平安降生。万珍珠很遗憾的。
“济世哥哥,我们再努力一回。我相信,这个孩子与我们是有缘的。孩子一定会再投胎,再做了我们的孩儿。”
万珍珠搂着夫君的腰,她的话语里有期待。
“嗯。一定是这样的。”赵济世也愿意相信了妻子的话中之意。
“这一回,孔氏一族完了。”赵济世的唇畔带了笑意。
一个世家大族要完了。它的倒下,会肥了很多人。
新唐侯府当然也能吃一嘴。
“妹妹,这一回你也能收回一些损失。总归,补一补。”赵济世挺高兴的讲道。
“不必了。”
万珍珠揽着夫君的腰。
“济世哥哥,你一片忠贞为陛下。这等银钱之事,不必在意的。”
万珍珠这会儿很认真的讲道:“我只盼你好好的。那些钱财等身外之物,不是那么重要的。”
其实吧,在万珍珠的心里,钱财很重要。一直很重要。
可跟夫君一比,舍一些钱财,那真不要紧。
赵济世挺感动。因为是夫妻,他更了解枕边人。
瞧瞧,枕边人舍了爱的钱财,还是想维护了他。
这是什么?这是人间真情。
“好,全依你。”赵济世应了妻子的好意。
钱财什么的?
赵济世没想大吃一嘴。毕竟,有些利益交换了,更能拿了好处。
赵济世是冲锋在前,是办了一些事情。更可能得罪一些世家世族。
那又如何?
倒了孔氏一族,更可能拉拢一些利益联盟。毕竟实在的利益太动人心了。
赵济世不贪不占,他想拉揽人脉罢了。多结交盟友,多留退路。
赵济世怎么能算错呢?他只想保护妻儿罢了。
这会儿的赵济世揽着妻子,揽的更紧。
他俯下身。他的呼吸落于妻子的耳畔。
“珍珠妹妹,天晚了,我们今个就努力一回。总归要给安康添了弟弟妹妹。往日不成,今日好运,许是成了。”
赵济世笑道。
听着耳畔的话语,感受了温热的呼吸。万珍珠也笑了。
对于造小人这一件事情,万珍珠无异议的。
“好。”万珍珠应了。
赵济世吻了妻子的耳根子。
这会儿夫妻二人情意绵绵,夜更深,可谓是情正浓。
第101章
孔氏一族被下狱,抄家,关押,一切待上命。
哪怕孔氏一族落泥里,可宫里有一位孔皇后。
在世人眼中,万一呢?万一可能再崛起。
当然,也只是万一。
对于赵济世而言,他当然不会给敌人机会。
牢狱里。
赵济世亲自走一趟,他见一见孔家主。
至于跟随而来的护卫与狱中的狱卒,赵济世使了一个眼色。
贴身小厮给狱卒打赏。尔后,赵济世是客气的请狱卒暂时离开一会儿。
狱卒不傻,这等时候很识趣。拿着打赏,开开心心的告退。
至于护卫与小厮等,赵济世一样没留人。也是挥退了。
此时,这孔家主是被单独关押的。
谁让孔家主也是一方人物,应该有的体面,还是会有的。
毕竟孔皇后还是中宫,不是废后。
“见过国丈。”赵济世待孔家主的态度,那是十分客气。
“原来是新唐侯赵大人。”孔家主瞧见赵济世的拱手做礼,客气态度。
孔家主这会儿的心中生出来一点期冀。他问道:“可是陛下查明,孔氏一族,嫡脉冤枉。”
孔家主是家主,他这一脉,那肯定清清白白。
至于干坏事的?有。
这一点孔家主自己就很清楚。因为他是嫡脉,他是家主。
孔家主就要一份光鲜与体面。
可一个家族,不止是有光明的一面,还有阴暗的一面。
那么,谁去当阴影里的侩子手?
这不需要多想,指定是庶脉的人去脏了手。
嫡脉嘛,自然是清清白白,干干净净。
“国丈,何出此言。”赵济世轻轻摆手。
“孔氏一族,抄家关押,自然是人证物证俱全,不提触犯的大赵律法,只人命
官司就有十数桩。”
赵济世讲着这些话时,他停顿片刻。
人命官司,这问题严重吗?在黎庶百姓眼中,真的人命大如天。
毕竟死了,真就死了。
对于黎庶百姓而言,可盼着青天老爷做主的。
在燕京都的贵人圈子里,人命?人命如草芥,一点不值钱。
就说皇宫,哪一年,哪一月,那不是死些人头数。
可那又如何?
不明不白死了,便是死了。
主子们关心吗?那些主子在意的,当然很要紧。
可不在意的?
死了,也是白死。
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一条命,一捧灰。
孔家主不甘心。
赵济世瞧得出来,赵济世的嘴里还是念了几个名字。
这几个名字一念,孔家主的神色变幻,更是精彩。
那是孔氏一族伸手,伸进了禁军里的手。当然,还有伸进了泰一宫和东宫的人脉。
这些,才是孔氏一族真倒霉的真相。
因为孔氏一族让承顺帝不满意了。那把帝王当死人。
谋后路,这没错。
可有些事情,办得太露骨,让帝王不满意。
那么,可能真要死人,还要死很多人的。
赵济世做的不多,只是让孔氏一族的野心,以及有实现野心的能耐,那是一一摆在了承顺帝和东宫的面前。
毕竟宋国舅在里面出力良多。
查出来的,那全是宋国舅在捣鼓。宋国舅亲力亲为,也不为旁的。
只为东宫安稳。
在承顺帝的眼中,宋国舅没错。宋国舅替东宫盯紧了,做了东宫眼睛,那就是忠心。
甭管这一份忠心,那不是有私心。便是有私心,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宋国舅挖出了野心家。
“陛下全知道了。”孔家主讲话的声音很苦涩。
“国丈明鉴,陛下想知道的,自然会知道。”赵济世这回答,那自然是告知了孔家主,确实是天子意思。
“……”孔家主沉默。
“臣有罪。”孔家主这时候想通了。
承顺帝摆明了要收拾孔家。硬顶,那是顶不住。
说抄家,承顺帝真让人抄家了。
孔家主自己怕死吗?怕。
可孔家主更怕家族遭了大难。若有机会,孔家主还是想给家族留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孔家主跪下来,向着皇宫的方向跪下。
“看来国丈是想通了。”赵济世感慨一回。
“那么,便请国丈不要让陛下为难了。”赵济世平静的讲道。
讲罢,赵济世离开。
尔后,狱卒出现。赵济世瞧一眼狱卒,只道:“好好照顾国丈。”
赵济世离开时,孔国丈安好。
次日。
狱中传出消息,孔家主自尽而亡。死前,留有一道血书。
书于布帛之上,满是愧疚于自己的大罪。
罪在不能替帝王分忧,不能治家,以致于族中尽出无能之辈,犯罪之辈。
总而言之,在孔家主的认罪书里。出错的是孔家主与其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