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作者: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4      字数:3943
  
  万方有罪,罪在臣躬。
  大赵朝,燕京都,内城,新唐侯府。
  哪怕是女眷呢,万珍珠还是知道了最新的消息。
  孔家主死了。
  不止如此,待夫君归来后,从夫君嘴里,万珍珠还知道宫廷内苑的消息。
  孔皇后重病。
  孔氏一族瞧着,那是前途不妙的很。在这等时候,孔氏一族也是风雨飘渺。
  这一日,夕食特香。至少万珍珠用着,那是香满口。
  于是这一日的夕食,万珍珠还是多用了小半碗饭。
  待夕食罢。
  一家人消消食。赵济世陪着好大儿安康玩耍一会子。
  牛二囡留了女儿说话。
  牛二囡的目光落在女儿的肚子上,仔细的瞅几眼。
  “瞧你,胃口好。那月事可不迟了,是不是有喜了?”牛二囡以过来人的身份,关切的问一问亲闺女。
  “……”万珍珠尴尬一回。
  “娘,这没怀上。”万珍珠肯定的回道。
  “……”牛二囡一听女儿这话,她的眼中,有一抹的失望。
  “瞧着安康一天大一天。小孩儿长得快,一阵子一个模样。”牛二囡数一数好大孙的情况。
  “趁着年青,你和女婿的感情好,你们夫妻可得多生几个孩子。”牛二囡笑道:“娘啊,最盼着孙儿辈们多多。”
  “……”万珍珠听着亲娘又催生。她听一听。
  反正亲娘讲话,她不反驳,就是听一听。
  偶尔,再是吱应几声。让亲娘说的开开心心。
  笑一笑,十年少。指不定亲娘的寿数还能多多。
  待着消好食。
  安康留了姥姥的院子歇息。于是万珍珠和夫君一道,便是二人漫步回了正院。
  夫妻漫步,赏月赏景,更是欣赏了枕边人。
  此时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娘又催我,让我赶紧的给安**了弟弟妹妹。”万珍珠笑语晏晏。
  “是我无能,没能让珍珠妹妹快些怀了孩子。如此,才会让岳母大人心里忧虑。”赵济世的话中带着笑意。
  “今个晚,我与妹妹再努力。”赵济世握着妻子的手,还是握一握。
  “好。”万珍珠应了。
  等着真回寝院。
  二人还是先沐浴,这一回,自然是洗一回鸳鸯浴。
  老夫老妻,也是配合。
  只不过是一回的沐浴,稍稍多用了一些的时间。
  那热水,也是叫了两回。
  等沐浴好。
  二人换了衣裳,再是回了寝屋。
  此时,二人一道躺于榻上,二人相拥。万珍珠的头枕在夫君的怀中。
  万珍珠能听见了夫君的心跳声。噗通噗通,很有力。
  此时的月夜下,夫妻二人单独相处着。屋内,烛光微亮。
  烛光之下,夫妻二人的相处颇是温馨与暧昧。
  可这般的温情里,赵济世有心情跟妻子说说笑笑。
  说一说府中趣事。再然后,赵济世提到了燕京都的大小事。
  “孔国丈死了。”赵济世说道:“他死了,孔氏一族注定翻不身的。”
  “人证物证,哼,这一回,孔氏一族一定要吃了大挂落。”
  赵济世很肯定。
  因为在孔家主死后,赵济世干的事情不多。
  不外乎,透过宋国舅的嘴,让宋氏一族给宋贵妃吹了耳旁风。
  有家族的吹风,宋贵妃便是向承顺帝吹一吹枕旁风。
  有些话,宫廷内苑的嫔妃讲了,很具有杀伤力的。
  特别是宋贵妃的身份还不同,她是东宫太子的生母。
  宋贵妃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那拱着东宫太子做牌坊。
  “贵妃向陛下进言,孔国丈死的惨,就怕皇后心生怨对。”
  赵济世说了宋贵妃的话。
  宫廷内苑,贵妃之言,赵济世能知道。当然不是赵济世在泰一宫安插什么人手。
  而是这些话,那就是赵济世差人在宋国舅那儿嘀咕的蛐蛐之语。
  版本最初,在宋国舅那儿。
  等到了宋贵妃的耳朵时,那是
  二版了。
  至于进了承顺帝的耳朵,那是好几个版本之后的事情。
  “皇后怨对不怨对,那不要紧。要紧的是陛下在意了。”
  赵济世说的淡然。
  “济世哥哥之方,很有道理。”万珍珠感慨一回。
  “贵妃娘娘是太子生母。贵妃娘娘心忧太子安稳,实属一片慈母之心。毕竟有血缘关系跟没有血缘关系,那大不同。”
  万珍珠这般跟夫君讲道。
  “是啊,也不知道陛下如何想法?”赵济世在猜测。
  对于承顺帝后续的做法,赵济世很关注。
  因为赵济世和万珍珠这一对夫妻,那就想踩掉孔氏一族。
  不止孔氏一族,还有孔皇后。
  因为孔皇后不倒台,孔氏一族真是绝地翻身。
  那赵济世和万珍珠这一对夫妻绝对会很遭心的。
  踩敌人嘛,那肯定是踩死为好。
  第102章
  大赵朝,燕京都,内城,宁国公府。
  国公夫人听着陪嫁嬷嬷的话,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新唐侯夫人确实是识趣人。”她笑着一指旁边的礼单子,道:“瞧瞧,一场聚会,府上是主办的。新唐侯夫人借着机会,还是送了重礼。”
  “这一回孔氏一族倒台,新唐侯是亲自操办之辈。这里面的油水多丰厚,不眼瞎的,尽能猜测一二。”
  在宁国公夫人的心里,新唐侯替天子办事。还是办了孔氏一族这样的世家世族。
  那上下齐手,在里面办事,又岂有吃亏的道理。
  赵济世当然按着潜规则是拿了不少好处。
  可那些好处,赵济世没用在新唐侯府半分。
  而是分润了。
  做人做事,对于赵济世而言,钱财虽好,拉拢盟友更重要。
  这不,宁国公府得了重礼,也是拉拢的一环。
  毕竟,真在孔氏一族的倒台里吃一嘴。将来,那里面的文章可有说道。
  总之,在孔氏一族的倒台里,一旦拿了好处。
  那么,没人会想让孔氏一族东山再起。
  因为利益拿了,再吐出去?一般人是办不到的。
  赵济世能办到,那是他还有更大的奢望。若不然,赵济世也不是什么舍自己,为旁人的大圣人。
  这一厢,宁国公夫人夸一回新唐侯夫人。
  那一厢,归府后,万珍珠便是去了亲娘的院子坐一坐。
  在万珍珠的心中,这些日子忙碌着去各府送礼。
  走女眷与夫人路线,那是各处陪了笑脸,送了好处。当了散财女神。
  问万珍珠什么心情?
  心情还不错。毕竟这是借花献佛。只是油水过一手。
  对此,万珍珠早有心里准备的。
  钱财,她爱之。可若是能报仇的话,踩了仇人,让对方十辈子都爬不起来的话。
  万珍珠不介意在钱财上损失的大一点。
  反正钱财嘛,财来财去,总归会挣回来的。
  可仇人一日不踩下去,万珍珠一日不心安。
  “瞧你今个回来,气色不错。心情挺好。”牛二囡瞧着闺女言笑晏晏的模样,她打趣一回。
  “来娘这里吃一盏茶,我们娘儿俩说说话,我心里高兴。”万珍珠吃吃茶,跟亲娘嘀咕一番燕京都的趣事。
  这时候是岁月静好,她当然欢喜的很。
  “娘。”
  安康这会儿也凑上来,凑亲娘跟前。
  “你瞧,我写的大字。”安康巴巴的递上自己写的字。
  小孩儿就一样想法,想得了亲娘的夸赞。
  “唉呀,瞧瞧,我家大孙安康这一张大字写的真好。”牛二囡在旁边瞅一眼,赶紧夸一回好大孙儿。
  万珍珠拿过好大儿的大字,她也仔细的瞧一回。
  大字,真的大大的字。个个是顶顶的大。
  一张大字,不过几字。
  要说多好?真不至于。可小孩儿年岁小,今年秋,便是满四周岁的生辰。
  在这等年纪,写了大字,写的清楚。在万珍珠眼中,确实不错了。
  “好。”万珍珠夸一回。
  夸罢,还是摸一摸好大儿的头。她笑道:“等你爹回来,可得让你爹夸一夸。我家安康,也是识字的儿郎了。”
  “娘,我不止识字。”安康挺一挺小胸膛。小孩儿可骄傲的模样。
  “我会算数。”安康眨巴眨巴大眼睛,还是一幅亲娘考一考的模样。
  “对,安康会算数。今个,娘就考一考安康。”
  万珍珠这会儿乐得考一考孩子。
  “一加二,等于几?”万珍珠跟小孩儿问道。
  安康一个不满四岁的宝宝,他一听亲娘问话。
  这不,扳指头数一数,大声回道:“一加二等于三。”
  “三加三,等于几?”万珍珠继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