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4 字数:3935
“见招拆招。”赵济世的答案很明白。事情来了,甭管是福是祸,挡不住,那就顺其自然。
“不提这些,珍珠妹妹,今个,我们早些歇息吧。”
这会儿的赵济世更想跟枕边人困觉。
此时天色渐晚,月明星稀。
次日。
万珍珠仔细收拾一番。这会儿的夫君早去衙门了。
万珍珠要进宫一趟。这不,此时先去亲娘院里坐一坐。
毕竟她要等一等弟妹沈氏。今日,她要跟弟妹一道进宫。
“娘。”万珍珠这一刚到亲娘的院里,一个小炮仗一样的好大儿往亲娘跟前冲上来。
一下子,没收住力的安康就是撞进亲娘的怀里。
好在万珍珠也练武,虽然吧,也就那样。
好歹身手还勉强凑合。
这不,一下子是抱住了好大儿。
“娘,你今天真漂亮。”安康夸了亲娘。
这话一讲,从还是从亲儿的嘴里讲出来。万珍珠受用的很。
“娘哪一日不漂亮了。”万珍珠笑道。
“可今天比往常更漂亮。”安康昂了头,仔细的打量一番亲娘,很认真的回道。
“瞧你打扮,甚是隆重。这合礼仪。”牛二囡这会儿也走上前,瞧见亲闺女穿着诰命服,带了冠。
此时,也是感慨三分。
“依娘看,安康没说错。今个,确实是气派。”牛二囡笑道。
一家三口,又是说说笑笑。
便是说得开心时,有丫鬟来报信。万珍珠一听是弟妹沈氏到了。
这会儿赶紧去迎一迎。
牛二囡领着好大孙安康跟随,在前院,见着沈氏。
相互之间见过礼。
此时,倒不好继续耽搁下去。万珍珠和沈氏一道跟牛二囡这一位长辈道别。
那当然,也免不得跟安康要道别一回。
“娘去哪?”安康这会儿倒是舍不得亲娘的样子。
“娘有事,要出门。等娘回来,给安康带礼物。”
万珍珠伸手,摸一摸好大儿的脑袋。
“安康在家里替爹娘照顾姥姥,好不好?”万珍珠哄了好大儿。
“安康陪姥姥,姥姥舍不得安康。”牛二囡这会儿也配合女儿,那是哄一哄好大孙。
瞧一瞧亲娘,再瞧一瞧姥姥。
“那娘早些回来。”安康一咬牙,还是认真的讲道。
“好,好。娘一定早些回来。”万珍珠应了。
等万珍珠坐上马车,她和弟妹沈氏一道离开后。
安康还在大门处守了许久,一直到马车的影子都是瞧不见。
“安康舍不得娘?”牛二囡问好大孙。
“爹不在,娘不在,我是
好儿郎,我要照顾姥姥。“安康牵着姥姥手。
他挺一挺小胸膛,装了小大人的模样。那是可爱的利害。
可这会儿,他还是装了坚强,他说道:“我想爹娘陪我。可是,爹娘有事,我不能当一个坏孩子。”
“我长大了,学好本事了,也要像爹娘一样。做利害的人。”
安康可是记性不错。有些爹娘说过的话,旁人可能忘记了,他还记得。
至于大人的话,他不一定懂。可他会学。
牛二囡瞧着聪慧的好大孙,她牵着好大孙的手,一道往府回去。
“安康聪慧,将来必是好儿郎。你爹娘以你为荣耀。”
牛二囡夸了好大孙。
走远的马车里。
沈氏跟万珍珠在说着小话,闲聊几句,也是气氛不错。
只待进宫后,二人却是守了规矩,不再多舌。
这等时候,也不必去凤仪宫。
因为孔皇后病了,凤仪宫不见客。二人见了掌宫权的宋贵妃。
得宋贵妃的话,又在宫人的带领下去了马昭仪的寝宫。
宫廷内苑。
等着万珍珠一行人到马昭仪的寝宫。领路的丫鬟得着赏,尔后,告退离开。
马昭仪,或者说马小莲见着二位嫂嫂,她的神色开心。
留了嫂嫂在殿内说话,侍候的宫人们却是被打发出去。
“本宫与嫂嫂们说些体己话,尔等退下吧。”
有马小莲的吩咐,宫人们见礼后,一一告退。
殿内,剩下姑嫂三人。
“许久不见二位嫂嫂,二位嫂嫂瘦了。”在马小莲眼中,嫂嫂们真的瘦了。
“许是苦夏吧。”万珍珠摸一摸自己的脸,笑着回道。
“娘娘瞧着也瘦了。”万珍珠又感慨一句道。
“本宫也许是苦夏吧,跟大嫂嫂一样。”马小莲回道。
“娘娘,这是府上的一点心意。”
沈氏这会儿拿了贴补给马小莲这一位小姑子的银钱。
万珍珠也一样,也是递了一份心意。
马小莲心头开心,毕竟,这做宫妃,有没有娘家的贴补,那真的是天上与地下的生活差别。
“二位嫂嫂,本宫在宫里倒是帮衬不上娘家什么。却也惭愧,一直让娘家的兄弟和嫂嫂破费了。”
拿了娘家太多好处,马小莲心中有数的很。
可她呢?
马小莲看着自己的境遇,不过一个虚名的昭仪娘娘。
实则嘛,膝下无嗣。
马小莲觉得她这一个昭仪,真跟一个牌坊似的。
“娘娘,您太自谦了。”万珍珠忙找补话。
“有娘娘在宫廷里镇着,您就是镇山的泰山石。您在,宫外谁不高看我等几眼。”万珍珠笑道:“说来,您还是我等的底气。”
也算添一二分的底气。
这有底气,或者说有些背景嘛,只要通了天。
那有跟没有,还是有差别的很。
至少万珍珠觉得马小莲这一个身份摆那儿,就是当菩萨供着,那也是好事儿。
只是马小莲本人,却也是可怜人儿。
宫廷里的嫔妃,无嗣的嫔妃,日子也是熬一熬。
特别是一旦皇帝驾崩,有嗣无嗣,那差别很大。
有子嗣,可随皇嗣出宫供养。
无皇嗣,那得去出家吃斋。在皇家的寺庙里,那日子过得凄凄惨惨。
反正搁一般的人,至少日子过得舒心的人。
没谁会觉得宫廷里的嫔妃是过了好日子。
天家的富贵,可不容易享受。光想想,一群的嫔妃争了一个帝王。
那日子哪可能真的好过?
反正万珍珠的眼中,昭仪娘娘的富贵,她是享受不来。只是尊敬着。
“娘娘,一家子骨肉,您在宫里安好。宫外的亲人们就安心。”沈氏这会儿也是宽慰话道。
听两个嫂嫂你一言,我一语,再三劝话。
马小莲收下了兄长们和嫂嫂的贴补。此时,马小莲请二位嫂嫂饮茶。
又闲话片刻,马小莲说了请嫂嫂们进宫来,这真有事情托付。
“娘娘,有事您尽管吩咐。”沈氏讲道。
万珍珠瞧着专门召见一回,心想,看来不是小事。
第104章
明明夏过,又是秋来。
九九重阳节,安康的四周岁生辰日。新唐侯府是小办一场。
没大办一场,不外乎,夫妻二人不想大办。
因着赵济世建议,万珍珠同意了。
这一日,晚间。
夫妻二人漫步于花园里,明明天暗,灯笼点亮。
此时,夫妻二人同行。
“安康大了,应该启蒙了。”在赵济世的眼中,儿子吃五岁的饭。
在这一个世道里,那得开始学着长大。不止学文,也得学武。
“是啊,安康一日大一日。”在万珍珠的眼中,想让好大儿浑玩,那当然不可能。
这一个世道里,半大的小子也得开始立业求前程。
毕竟不同的世道,在世人眼中要求长大的年纪不同。
在如今的世道里,男子十四、十五岁可成亲,可当父亲了。
十四、十五岁,不过是后世人眼中的半大孩子罢了。
可在如今的世道里,那就得学会顶门立户。
因为时代不同,规矩不同。
“我琢磨了许久,也给安康想了大名。绥。”赵济世笑着,拉了妻子的手。
尔后,他在妻子的掌中心写下了一个“绥”字。
“绥。”万珍珠念一回。
“赵绥。”
“惠以中原,以绥四方。”赵济世说了他对于长子的期望。
“赵绥。好名字。济世哥哥待安康也是一片期待。”万珍珠觉得这一个名字的喻意挺好。
夫妻二人这会儿还是议一议好大儿的名字。
这会儿的赵济世拉拢着妻子的手。
“珍珠妹妹……”赵济世似乎有些话想讲,最后,也没讲出来。
秋日。
明明好时光。这一日,皇宫,钟声长鸣。
新唐侯府,万珍珠听着此钟声,她愣神片刻。
“万嬷嬷。”尔后,万珍珠唤了身边的亲信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