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4 字数:3940
“吩咐下去,府中服素,不可逾矩。”万珍珠叹息一声,道:“陛下驾崩了,变天了。”
万嬷嬷也不傻,当然也听懂了钟声长鸣的涵意。
此时赶紧应下差遣。尔后,府上服素,此事情自然操办起来。
万珍珠与亲娘,好大儿安康赵绥,那也是换了身上的衣裳。
不见鲜亮,只是素色的衣裳。
在此时,万珍珠的心头有数,变天了,这真的要变天了。
大赵朝,燕京都,皇宫。
宫廷内苑,马小莲这一位昭仪的心头很慌。
可再慌,马小莲还得勉强自己莫慌。
给帝王哭灵,那就是哭灵。不如说,也是替自己哭一场。
明明天光白日,马小莲在这一日,那是从灵魂里感觉到了透心凉。
凤仪宫。
孔皇后已经病得起不了身。听到帝王驾崩一事,她的眼中有哀伤。
哀伤,不过是哀痛了帝王的去逝。同时,也是伤心了自己的前程与家族的命运。
“变天了。起风了。”
孔皇后呢喃一句。
真是起风了,这一日,燕京都里起了喊杀声。
赵济世也似乎卷进了一场旋涡里。皇宫,有人攻打了皇宫。
当然,那些有反心之辈自然没成功。只是被卷进去的人太多了。
高高的宫墙,高高的城门。
人,在这等血色之时,不像是人,更像是扎挣在命运下的棋子。
赵济世亲临指挥。他护的,不过是东宫的储君,未来的天子。
当然,打着的旗号嘛,那是宋国舅的主导。
宋国舅,这一位未来小天子的亲舅舅在这一日,那是挣得了顾命大臣的名份。
宋氏一族的希望,如今瞧着不止在未来的太子。
同样,也来自于宋国舅。
宋国舅的份量还不轻,那是在棋盘上占了狠狠的一角,镇压着棋局。
燕京都,新唐侯府。
万珍珠在前院,她在指挥着府内的亲信。也给了重重的赏。
付出一些钱财,给了一些允诺,在万珍珠心底,这些是应该给的。
因为府上的护从是护了她的性命,护了亲娘和好大儿的性命。
同时,也是护了夫君的退路。
待新唐侯府周边的喊杀声小时。这已经是杀退了第四波人马。
等着情况平静后,安排了人继续巡逻守护。
万珍珠回了后宅正院。
她去那儿安慰了亲娘和好大儿。
“娘。”赵绥小跑上前,扑进自己怀里。
万珍珠半蹲身,她接住了小儿郎。她道:“娘在。”
“娘。”赵绥又唤一声。
小儿郎似乎在确认什么似的。牛二囡在旁边瞧着这一切。
牛二囡的眼中也有担忧色。
“会没事儿的,对吧,珍珠?”牛二囡问了女儿。
“娘放心,你要相信了府上的护从们。全是夫君精心挑选的,万无一失。”
万珍珠宽慰了亲娘。
同时,万珍珠心头也明白。真到万一,也有退路。
因为府上有点密道。
那真是退路。
也只是临头了,没法子的退路。不到最后一步,当不用那一法子。
新唐侯府是勋贵,在这等时候是要压住府上的阵角。
牛二囡在此时当然是信女儿和女婿。
牛二囡也配合了亲闺女哄一哄好大孙赵绥。
四岁的儿郎,哪怕年少。其时已经会看脸色。
会瞧眉目高低,又听着喊杀声。
哪怕在后宅,赵缓小儿郎也会被气氛影响的。
有亲娘安慰,有姥姥安慰。小儿郎赵绥才是有心气儿,那是忽略一些外界的不好气氛。
在后宅正院。
万珍珠安慰亲娘、安慰亲儿子。可在万珍珠的心底,她更担忧了枕边人。
新唐侯府都是撕杀几回。
那么,守了燕京都,当了御林卫左统领的夫君呢?
那必在撕在的棋盘之上。
在心头,万珍珠是祈求了漫天的神佛,祈求了祖宗,更是祈求了地下有灵的亲
爹。
求了无数的无数,只盼着枕边人平安无恙的归来。
这一日,燕京都的不安稳,自然不止了新唐侯府。
太多的人投进去,投在杀局之中。那从龙之功。自然有许多人是想挣的。
宁国公府。
国公夫人在小佛堂里祈福。她不止祈福,她还是在祈福后,那让府中上下,也是森严的安规矩行事。
可这一份严肃,也不过是表面的功夫。
同样的国舅府。
何国舅,这一位承顺帝的亲舅舅,那一样入了局。
只是他的局,不太好。
在皇宫的宫门前,这一位何国舅死了,当在乱箭之中。
何国舅的国公府,一样的被人清洗了。
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又如何?在这一日,太多人只是无奈的一枚小棋子。
乱兵一起,刀戈相向。
崔氏一族也罢,何国舅的这一脉人马也罢。
很多人已经在棋盘上。
皇宫,高高的城墙上。宋国舅瞧着死了何国舅。
宋国舅是心头舒服一口气。
一代国舅换国舅,就像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宋国舅的前途里,那没有规划了何国舅的前程。
宋国舅不会忘记了,有人在耳边的献言。
顾命大臣,承顺帝满意的之人有何国舅。同时,何国舅一脉,更得帝王信任。
可宋国舅呢?
宋国舅不想两代国舅凑一张桌上吃饭。何国舅不体面。
宋国舅就送对方去体面。
这不,一点散波出去的消息,给一些人行一点方便。
对,就是给孔氏一族的余孽行一些方便。
这不,钓来了大鱼。
何国舅就是大鱼之一。对此,宋国舅是满意的。
燕京都的盘子就那么大,何国舅多占三分。
那自然要踢除一些人出局。
赵济世只是从龙之功里,那当了从龙之臣的高位之一。
拿什么献给新天子做忠心,当然是一些人的头颅。
这一日,在喊杀声结束后。
有些人永远的消失了。有些家族,也是损失惨重。
赵济世是得利的一方。哪怕头顶上又添了一位宋国舅。
添了一个宋氏一族的崛起。那又如何?
虽然承顺帝留的顾命大臣有四位。可这里面,三人给出局了。
宋国舅独占一位。
次日,钦天监测算。又在重臣们的叩首规劝下。
太子哪怕年少,于灵前就皇帝位。
新天子尊宋贵妃为皇太后,命宋国舅为宰相。
一时之间,宋氏一族在风口之上,掌了大赵的命运起伏。
论功行赏。
护驾有功,有从龙之功的赵济世,也是得了恩赏的一人。
赵济世,得天子命,加封邑,就国公位。即唐国公。
新唐侯府,不,打从这一日开始,应该唐国公府。
做为新出炉的国公夫人。
万珍珠有些日子没见着归府的丈夫。等着天使来降旨后。
当晚,真的很晚,亲娘和好大儿已经睡下时。
万珍珠没歇下,还留着一盏灯。
那时候天暗了,夫君归来。
瞧着貌似瘦了许多,却精神满满的枕边人。
万珍珠迎了上去。
“济世哥哥。”
“这些日子辛苦妹妹了。”赵济世担住妻子的手。
归来时,赵济世又听过管事详细讲了,那一日,天变时,府上发生的大小事宜。
特别是有一波人,冲得太利害。那一波,已经冲破府门。
好歹,被拦在了前院。
后来,还是杀退了贼子。可真的很凶险。
赵济世握着妻子的手,仔细的打量一番。
“妹妹,怕吗?”赵济世关切的问道。
他记得,他听着管事讲,枕边人亲自拿箭上阵,射杀敌人时。
赵济世心跳的加速,那等担心,无可述说了。
第105章
“怕的。”万珍珠说出来心底真话。
“我也怕的。”赵济世半是哄了心上人,半是真心。
可怕,那也得上。
有些时候,决断一下,不能退后。退后一步,可能就是深渊。
“……”此时此刻,夫妻二人无言,却是彼此握着对方的手。
一时之间,此时无声胜有声。
承顺四年,新帝登基。
对于大赵而言,自然是划入新的一页。
有人上位,有人倒台,同时,宋氏一族被抬了上来。
大赵朝,燕京都,内城。
承顺帝的亲姨丈,宁国公府的常国公在家中跟幕僚感慨。
“本国公得赞叹一回,宋氏一族倒是好运道。只这般的烈火烹油,也不怕运道不够,运数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