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4 字数:3941
全公公这会儿可不敢说宰相宋国舅的坏话。
至少不能让人抓着把柄。要知道,宋太后相信自己的哥哥。
“但是……”
全公公的但是二字一出,那又语气不同。
“宰相大人威望太重,下面的奴婢担忧,也不是空穴来风。”
全公公小心谨慎的回道:“奴婢抖胆,也替下面人说一句公道话。他们也难。”
“陛下,您是不知道。如今内库的年收入不足先帝时的三成。”
全公公这话一出,正统帝的神色变了。
莫看小皇帝年岁小,可这内库是他的私库。
内库收入少了,那就意味着皇帝的私房钱少了。
“谁敢偷朕的钱?”正统帝怒了。
小皇帝的神色阴沉,那冷的,真的是怒极了。
“陛下,偷您钱的太多。下面人哪一个都得罪不起。”
全公公借着今个的时候,把一些事情也摊开来。
也免得将来出祸事,还让宫廷里的自己人背锅。
这不,先推了背锅的出来。
正统帝这会儿很上心,他很在意自己的钱。
小小年纪的正统帝,那不是瞎子聋子。有些事情帝王做久了,或者说在皇家久了,那也懂得一些道理。
正统帝太知道了,朝廷缺钱,那意味着什么。
或者说着,小皇帝上朝就是摆着的牌位。那又如何?
小皇帝应该瞧懂的一些事情,那还是瞧懂了。
或者说承顺帝留下来的人,那安插在正统帝跟前侍候的。
那真有人才。
泰一宫里。
正统帝听了全大伴的坦言。小皇帝听完了一番话,那是拳头握紧。
此时此刻,帝王觉得他这皇帝做的憋屈。
“舅舅,他究竟想要干什么?”正统帝忍不住问一句。
不怪正统帝也是置疑了宋国舅的立场。实在是宋舅连打带削,那干掉的全是围在皇权身边的人物。
甭管是宗室里倒台的那些人,那明面上,这些人全是一直支撑着大赵皇室的一批人。
如今剩下来的小猫三两只,全是不得力的。
如今的宗室,就只能当一当气氛组,没实力了。
世家世族里嘛,如今剩下来的全是围着国舅爷转。
至于当初的,那些跟正统帝这一边攀了关系。
或者说东宫这一系的人脉。
如今嘛,不攀着国舅爷高枝的,不向宋太后献媚的。
那在几拔的清洗里,也是清洗干净了。
宋国舅下的狠手,可不一点不手软。
当然,唐国公府嘛,也是下手的一员。或者说燕京都的权利斗兽场便是这样。
不坐餐桌前,就在餐桌上。
不当食客,就是猎物。总而言之,这里没什么人是干净的。
因为干净的,那只能成为被吃的食物。
“陛下,请您一定要孝顺了太后娘娘。太后娘娘那儿想必能安抚了宰相大爷这一位国舅爷。”
全公公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
总而言之,让全公公正面去对上宋国舅,全公公真不是敢。
凭的便是宋太后的态度。
宋太后信她的亲兄长宋国舅。宫廷内苑的宫人们想斗,那真的斗不赢。
“母后……”正统帝的神情这一刻变得复杂了。
“母后真的心疼朕吗?若是心疼朕,如何让舅舅把内库的收入尽数搬去了宋家。”
正统帝在听了全公公的算帐后。
在正统帝的心
里,那是留了印象来。少了几成收入。
要么因为正统帝的收拾,下面人的势力大损。
如今收不上来了。
说白了,没那份实力,那财富就是流转了。
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宦官被打压了。属于宦官的势力不行。
那么世家世族的势力就会扩容。于是一些利益自然被投靠了宋国舅的人给占了。
天子这儿有如今的收入,那也是宫廷里的下面人在力保。
毕竟宋太后对于娘家很大方的。许多的好处,那是直接许给了娘家的亲人。
宋家得了好处,挖了皇家的墙角。这不,正统帝的财源又受了一大块的损失。
“陛下,您是太后娘娘的亲子。若您彩衣娱亲,再跟太后娘娘哭述一二……”
全公公又小心的提了一二建议。
正统帝沉默片刻,还是点点头。小小的天子,他也有自己的烦恼。
正统元年。
三十六营里,赵济世结束今日的巡营,回了住处歇息。
府上来信,赵济世一收到,便是细细阅读。
这一读,又是读了几分风雨将来的味道。
“谁会赢?”
“应该说,谁是输家。”赵济世无声自语。
对于赵济世而言,赢家不赢家的,这有一些重要。
可不能站输家这一边,那就很重要。
站了输家这一头,那可能会输得惨不忍睹。
至于不站立场?那更不可能。
因为没有立场的墙头草,在风暴来时,更容易当了典型。
赵济世如今的身份,他得有立场。
想到这些时,赵济世提笔给府上写了回信。
正统元年,冬。
一场雪后。万珍珠陪着亲娘赏雪。
不,更准备的说法是万珍珠陪着亲娘一起做了冬日的雪酿。
“想什么?”牛二囡瞧着女儿走神,关切的问一回。
“想一些小事。”万珍珠笑道:“无大碍,娘,我们还是商量一二节庆的事情吧。”
“济世哥哥可写了家书,到时候要回府休沐。”
万珍珠笑道。
“那得仔细准备,女婿也是难得回府一回。”
牛二囡的目光落在女儿身上。
“你们夫妻聚少离多,娘也是盼着你们夫妻感情好。所以,这女婿回府一事,总得多重视。”
牛二囡很在意的说道。
“娘说的在理。济世哥哥在府上的日子少。安康安福,他们兄弟也是念着爹爹的。”
万珍珠提了两个孩子。
“安康年岁大了,这孩子学业好。女婿安排的先生好。”
牛二囡笑道:“只安福,如今还是吃奶的娃。”
“安福一天一天长大,一番年,又是长一岁。”万珍珠笑道。
母女二人提着孩子事,这一提,此时屋时传来“哇哇”声。
原是睡着的安福醒了。
万珍珠亲去哄一哄孩子,这不,哄一哄,抱到外屋里。
牛二囡瞧着小孙子,心情很不错的。
这会儿牛二囡只有一感慨,也是一种遗憾。
牛二囡就是遗憾了夫君万忠良去的太早。
若是夫君能瞧着如今的两个孙子,那就是一桩最好的事情。
在万珍珠哄了小儿子时,丫鬟来报信。
万珍珠这会儿是收到夫君的家书。对此,她很在意的。
一封家书,几许关心。
赵济世的家书里,更多的是关心了家人们。
那当然,也是再讲一讲他会回府休沐一事。
当然,更是提前给枕边人招呼一声。还要给义弟们的府上递消息。
到时候请义弟与弟妹、小侄子小侄女们来府上聚一聚。
常常走动,更显热闹与亲情嘛。
待节庆时,赵济世归府。唐国公府很热闹,一时气氛好。
大赵朝,宫廷内苑。
凤仪宫里,宋太后的心情很不好。
或者说不是如今才心情不好。而是很早前,便是如此。
因为正统帝在母后跟前,也是哭过两场。
皇帝儿子私下向亲娘哭一回。虽是偷偷的,可宋太后还是心疼亲儿子的。
奈何亲儿子不说,为了什么?
可亲儿子跟前会给宋太后讲小话。免不得宋太后跟前侍候的嬷嬷宫女们,那也是递一些小话。
一两句时,宋太后不爱听。
等着时间一久,日子一常。宋太后一副琢磨着。
宋太后还真是琢磨出来一些事情。
这不,等着娘家人再进宫,再向宋太后请安时。
宋太后总会多瞧几眼。她在打量了嫂嫂与侄女们。
免不得又提了侄儿的事情。
在嫂嫂嘴里,侄儿万好。可宋太后听过下面人的禀报。
她那侄儿可是了不得。
如今世家世族的贵女,也是进了宰相府做妾。
就这,在嫂嫂的嘴里,也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这倒罢,那些世家世族向宋府献媚。可这投孝的银钱,那是挖了内库的墙角。
亲儿子的肉,那是贴到娘家身上。宋太后往常不在意。
可如今呢?
宫廷内苑,花销太多。如今内库紧张了。
下面人的汇报,皇帝儿子的哀哭。还要朝堂上,宋太后瞧着亲哥哥的跋扈。
宋太后又想到了,嬷嬷提的几段青史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