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4 字数:3928
宋国舅倒了。
五望七姓,也是闹腾了一番。只最后,谁没料到,最后登台的成了唐国公。
这一回寒家子出身的国公,如今倒成了燕京都的实际掌权人。
变幻莫测的燕京都风云,只能说起起伏伏,哪一朵云彩变眼,真可谓是让人难揣测。
五望七姓,世家名门。
在燕京都的大局变幻里,掺合太深的五望,如今全倒了霉,个个都是被抄家。
至于七姓,瞧着掺合的不深。
那还是置身事外,瞧着依然是高门大姓,富贵荣华。
只能说跟皇权太近,可能富贵,更可能是落入深渊。
正统帝今个有两件事情得干。
一事是盖了玉玺,让唐国公晋位唐王的事情落定。
当然,唐王妃的册封,那也得落了印。
二事同样是落了玉玺,只这一回,那是盖了杀人印。
五望高门,如今嘛,正统帝也得杀了主脉,流放了旁枝庶脉的一些不成丁之辈。
至于成丁的男子,一个都逃不了,全得在皇权大戏里掉了脑袋。
狠不狠?
真狠。
可未来的唐王,赵济世这一位拿的证据够足。
这五望掺合进皇权之争,如今扣的罪名够大。
谋逆,不止谋逆,更是谋害了宋国舅这一位宰相。
只能说,只要罪名够大,能装下了很多的罪人。
罪名多了,死的人更多。
唐王想肃清朝堂,或者说想多杀一点敌辈,多给自己人清出来朝堂上的位置。
这一点事情不止是明亮的亮牌。只要不是瞎子,那都瞧得懂。
可谁让宋国舅死了。事情闹大发了。
前些日子,那一波又一波的大乱。燕京都死的人已经很多了。
再多死一些,也不过是陪葬罢了。
或者说赵济世挑的罪名够了,这些将死之辈,死得其所。
正统帝不想落印。一旦落了玉玺,唐王这一位摄政,那权臣上位,可谓是权势赫赫。
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宫廷之内,尽为唐王腹心。这事情瞒不了人。
正统帝一位小天子,他没兵权,在朝堂上一样没话语权,他改变不了什么。
当初的国舅,如今的唐王。
小天子只能干瞪眼。
特别是小天子从心腹那儿听来的一些话。他的皇弟们如今在献媚了唐王。
弟弟多了,这预备役就多。
正统帝也害怕,因为天子当不成天子,唯一条路,死而矣。
小天子正统帝不想让位给皇弟,对于皇弟,小天子更是恨得牙痒痒。
彼辈,真是皇子皇孙?如何在权臣面前献媚,真丢了皇室的威仪。
“啪”,大印落下。
这一声,更像是敲在了正统帝的心尖尖上。
帝王不想,可现实不能更改。
“往后,朝局托于唐王,朕无忧矣。”表面上的正统帝还是一幅
相信唐王是好权臣的模样。
至于心中,若可能的话,正统帝想食唐王的肉,扒唐王的皮。
可现实不允许。
于是帝王也得低头,也得逢场作戏,还得与唐王陪笑,夸了这一位权臣。
“臣领皇命,敢不效死。”赵济世也相信,他是一位好忠臣。
执权柄,自然是想做一番大业。
赵济世如今就是瞧着燕京都好风景,他心头畅快的紧。
往年的燕京都,那天子居。如今嘛,这是唐王的根基所在。
对于赵济世而言,燕京都可太重要了。
这儿的人心,赵济世可是要拿稳了。不止军心,不止腹心。
燕京都的民心,赵济世也是要争一争。
如今争?
赵济世与妻子可有商量,夫妻二人一心一意,那是要给唐王府争了一份民心。
不止为自个,更是为了儿孙。
凤仪宫。
万珍珠得了圣旨,听了封王妃的诏书。
这会儿的宋太后都是满面笑容的夸。夸了万珍珠的福气。
“王妃好福气。”宋太后的态度很殷勤。
万珍珠笑着,她心情真不错。以前要献给宋家的厚金钱财。
如今嘛,倒是省了。
万珍珠还做了唐王妃,往后,万珍珠更想执钱财,那是做了更多的事情。
瞧着,还有权势背书,这等时候,那生意自然是越做越大的好。
同样的,挣钱了,那不重要。拿着钱财,那谋划了一些向往的事情,那很重要。
唐王府。
万珍珠夫妻归来,自然是府上大喜。同庆贺,人人俱有赏。
牛二囡也高兴。替女婿高兴,替女儿高兴。
只唐王府高兴时。
燕京都里,也有暗流潜伏。只能说有人得意,自然有人失意。
彼辈里,也有人想着献媚唐王。
秋日,秋意浓浓。
万珍珠借着秋日好时节,商会在准备许多的年节礼。
这一回,唐王府想干一些事情。收买人心嘛,从来不嫌弃多。
大笔的钱财洒出去,万珍珠更在意了,那些钱财得花在实处。
燕京都,万珍珠是见得孤儿落难。养孤儿们,万珍珠最是乐意。
投资在孩子身上,万珍珠从来不嫌弃了花钱多。
一座城,不见孤儿落难。这里面的花销,万珍珠乐意承担。
只这等时候,万珍珠接到了消息。北边来的。
“什么?”
瞧过书信,万珍珠当场惊住。
北边出事,或者说浑江之地出事。挛堤一族灭了。
哪怕有逃出来的,也不过一些余荫。那一位挛鞮一族的小汗没逃出来。母子俱亡。
倒是万珍珠的大儿媳挛堤明珠逃出来。或者说这一位不太重要。
至少在草原上,一些人的眼中,也不算太重要。
于是挛堤明珠逃了出来,逃到北镇。
如今被人护送着来往燕京都的路途上。万珍珠得着书信。
这未来的儿媳妇要来了。
可这儿媳妇的家族势力没了,这联姻,未免少了一份助力。
万珍珠说没失望?那太假。
可如今的唐王府要脸,这订下的盟约,当然没有反悔的可能。
这一日,赵济世回府。
关于北面的书信,万珍珠递与枕边人。她道:“这消息来的太晚了。”
“不晚。”赵济世浑不在意。
“可挛堤一族没了。”万珍珠讲道:“往后,这一位未来的大儿媳的背后,可没了娘家的支持。未免势弱了许多。”
“唐王府够威风,也不必一些草原上的胡人支持。”赵济世的神情坚定。
“早前,草原有来信求救。我收到了,只不在意。”
赵济世说了详情。
“那会儿燕京都风云变幻,岂能分心二用。济世哥哥的做法,只有对,没有错。”万珍珠不觉得枕边人做错了。
自家都顾不得,岂能为了旁人去分心。
要知道燕京都的局,一旦输了,可会死全家的。
就像是皇宫,在夏日时节,可是血洗了几遍。
五望高门登台时,轮流坐庄那会儿,借口宋国舅的旧事,那是清洗过皇宫三回。
等着赵济世掌了权,一样的在皇宫清洗一遍。
等着万珍珠成了唐王妃,自然也是插手一回。
不为旁的,只为着失去的那一个孩子报复。
一些知道一点蛛丝马迹的,万珍珠都没有放过。
只结果,让万珍珠心凉。
当初,在皇家许是小事。万珍珠小产,也不过是落了旁人的局。
那是宫廷皇家的内斗,万珍珠不过是一颗小棋子,让夫君赵济世入局的小棋子。
可就那一点小事,就让万珍珠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当初的冤枉,那是不敢喊。
如今嘛,万珍珠有仇就报仇。
顺道再清洗一遍宫廷,也不过是想着让唐王府插手一个更干净的宫廷。
说白了,宋国舅的前车之鉴,万珍珠可盯得紧。
万珍珠乐意拿钱收买人,那得被收买者,那是一心向了唐王府。
或是二心,万珍珠宁可喂了忠心的狗子,也不乐意喂了彼辈的仇人。
“珍珠妹妹,早前,我在岳父当面时,也讲过要让妹妹的浑江公主封号名符其实。如今,时机到了。”
赵济世重提旧事。
当初,浑江之地让挛堤一族占着,那时候,赵济世的实力不足。
如今嘛,赵济世就想着给唐王府寻了更深的扎根之地。
浑江就不错。
那儿连着北镇之地。而北镇之地是唐王府的家乡。
一旦北镇之地与浑江连成一片,彼时,大片的土地可以养育更多的丁口。
那里的人认了唐王府的招牌,只记唐王府的恩,不记大赵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