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4 字数:3939
毕竟权势惹人眼,若是有机会碰一碰,摸一摸,谁又不起登临巅峰呢。
“唐王妃倒是贤内助,唐王不止内宅安宁,又是后继有人。世子能耐啊。”
有人夸,自然有人反驳。
“世子能耐,尚年少,往后的事情哪能料得料。至于唐王内宅,不过一妇人尔。非是唐王神威,区区一介阉人女,又岂配王妃尊位。”
“唐王过一阉人女渡日,太委屈了。”
有人替唐王赵济世叫委屈。这等时候自然会有人凑趣。
这等时候嘛,太多想巴结的人,那寻着门路也是想法子凑上去,凑着权势更近一些。
法子嘛,不怕招少。
自古以来,给上位者送美人的招数,可谓是数不胜数。
有这等美人计考验一下上位者,成不成的?
自然是多数还是成功了。
这不,又有人想着老招新用法。再是试一试。
大胜归来的赵济世,在离着燕京都有三十里外。
那有重臣相迎。
等着至燕京都时,帝王从墙楼下来,亲迎得胜归来的大军。
于众目睽睽之下,赵济世从来是恭敬臣子做派。
得给天子的尊严,那得做足。毕竟,他是忠臣孝子。
“请陛下阅军。”
赵济世亲近替帝王驾车,临时检阅得胜之军。
“大赵万胜,万胜,万胜。”
人一过万,无边无际。上过战场,真正在军阵里杀过人的兵卒,那是不一样的。
那一种煞气,冲天透阵。
小天子正统帝被这等惊呼给惊住。哪怕惊住。
小天子的心底还是豪气顿生。毕竟,这是大赵的大军。
只是瞧着驾马车的赵济世,正统帝的心里埋上了一份阴影。
在正统帝的心底,只恨这人早早没了才好。
得胜归来的大军,得重赏。
谁赏,当然是赵济世这一位摄政的唐王赏。
拿谁钱,吃人饭,听谁话。
这里面的干系很重要,赵济世太重视了。
不止他重视,他还拧了嫡长子赵绥随行。赏人嘛,给人好处的事情,给嫡长子做脸的时候,赵济世不会落下。
当然了,对于赵绥而言,还有一桩更重要的事情。
那是善后。
那些功臣里,许多普通的士卒的日子可不好过的。
毕竟,有人在战场上死了。
人死了,可事情没消。因为他们还有妻儿,还有父母。
这善后的事情如何办,给烧埋银子?
这钱谁送?当然是赵绥亲自来。他送钱,不止是送了烧埋银子,还要把唐王府对兵卒真正的关心落到实力。
或者说落在具体的某个人身上。
因为这一个世道里,讲了忠义二字。这是活着的世俗规矩。
赵绥得了亲爹的庇护,这是一份大大的潜在根基。
唐王世子不怕累,不怕苦。走遍四野八乡,亲自送了给战死士卒的烧埋银子。同时,若是留有了孤儿的,自然是由唐王府领归抚养,不让英雄流了血,还要流血。
不止如此,便是受伤的士卒应给的抚恤,唐王世子赵绥一样亲自上阵。
那亲自送出去的一份又一份银钱,那是银钱吗?
不,那是唐王府的大恩大德。
依着这一个世道人们的观念,君以重恩,唯报性命。
对于唐王府而言,对于唐王世子赵绥而言,这是收揽了一份又一份的人心。
从秋日到冬日,从冬日至年末。
忙碌了一季多的赵绥,那累得更瘦了。可他的精神又不同。
那是一种坚持入心底,百炼成钢的一位少年郎君长成记。
甭管是赵济世,还是万珍珠,这一对爹娘对于嫡长子的长成,那都是非常满意与欣慰的。
同时,也是替孩子骄傲,因为这一位少年郎他是真正的踏实办事,不怕苦,不叫累。
唐王府,内宅。
挛堤明珠亲自做了冬衣,她原来不会,可如今会了。
挛堤明珠在草原上揽了旧部,如今麾下自然有一批的腹心之人。
对于挛堤明珠而言,她复仇了。了一心结。
对于未来嘛,挛堤明珠的一颗心在情郎赵绥的身上。
因为前程也罢,还是一颗真心也罢,挛堤明珠就是搁在了未来的小夫郎身上。
“应是补一补,太瘦了。”挛堤明珠赠了冬衣给未来的小夫郎时,她的眼眸子里有心疼。
明明年少,可少女动心了。
许是这世道的少女,总归是心思成长的很快。
感情,更许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瘦了吗?”
赵绥笑一笑,回道:“我长高了,才显得瘦削。往后定是多食多锻炼,一定会长成一幅好身板。”
“瞧瞧,在街上瞧着的,知你喜欢这些小玩意儿。特意带回来予你。”
赵绥也是会哄了小未婚妻的少年郎。这不,归途之时,不忘记带了哄一哄小未婚妻的礼物。
当然,给了未婚妻的,肯定不能少了给二弟的。
不然,话唠的二弟一定多叨叨。
这当兄长嘛,得当了好兄长,同时,也得当了好夫郎。
赵绥觉得,他不难的。毕竟这一点小事,他妥妥的能办好。
心头欢喜,哪怕小夫郎给的一根草,带上了情意绵绵也让挛堤明珠欢喜。
“真有趣。”瞧着那糖人儿,多漂亮啊。
挛堤明珠很喜欢。
她接过来,开开心心的。
一时之间,二人相处,颇是欢喜萦绕。
唐王府的气氛甚好。
倒是宫廷之内,泰一宫。
赵济世见了帝王,他的身后跟随了心腹。同时,还是有人被拧着,拧往了泰一宫。
赵济世的阵仗,可谓是吓唬住了正统帝。
“唐王何故如此?”
在赵济世客气的问安后,正统帝问道。
哪怕心里有谱,可应该给帝王问安的礼,赵济世没省掉。
何必如此?
赵济世查出来正统帝背景的小动作,这些不重要。
只赵济世更想借此,在朝堂上清洗掉一些人。
对于赵济世而言,朝堂上嘛,那很有了一批地方的代言人。
这一回,对于一些能拿下的地方豪强与大族,赵济世不吝啬的。
毕竟权势这东西,那当然是滚雪球更好的。
赵济世更想一家独大。
“有人背叛大赵,勾连外邦,臣已经查明,人证物证俱全。”
赵济世要放大招的。
这一回,差腹心之辈拧来的,那便是人证。
就因为是人证,正统帝才心虚啊。
因为人证嘛,他太熟悉了。
“背叛大赵……”正统帝心抽抽。
要说正统帝的心中,谁是乱臣贼子?如今的赵济世这一位唐王排第一位。
第117章
“陛下何故谋反?”在正统帝听着赵济世这一位摄政王讲出这一句话时,正统帝愣在当场。
也便是不能爆粗口,不然,正统帝当场想骂娘。
正统帝真想问,唐王何故敢讲出此话?
这大赵天下,乃是正统帝的江山社稷,他谋反 ,谋哪一门子的反?
可这会儿的赵济世却是一幅不理解的神态。
要说演戏,倒有三分。
只是这演戏嘛,唐王赵济世就得演上了。
给正统帝扣帽子的事情,一旦拿着证据,那当然得扣实了。
谁让正统帝真干了卖自大军与家国的事情。
正统帝干的,赵济世自然就敢揭开了盖子来。
或者说打从宋国舅,还有五望那几家大姓的下场一出来。
赵济世就太懂,走到他今天的份上已经没退路。
不止他不想退,不想死全家。更主要是赵济世这一系的人马,没谁会让赵济世退的。
因为赵济世不止代表了他一人。一旦他出问题,属于他这一系的人马全得糟糕。
说白了,赵济世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派系的代言人。
非不是他想不想的。
从赵济世崛起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是一个符号。
集众者,于伟力于己身。从来不可能只拿好处,不沾因果。
赵济世就是唐王一系的代言人。
有这等觉悟的赵济世知晓,他这一辈子会不会走出那一步?
尚不可知。
可他得替儿孙考虑到前程。有些事情,赵济世不介意脏了自己的手。
反正青史评价从来不看脏手不脏手,而是看输家。
有觉悟的赵济世干大事小事,那从来不惜身。
就像是如今的做派一样。
这是赵济世在发出了某些信号,这是做给明眼人瞧的。
唐王一系的人很敞亮。可中间派?
赵济世自然要团结一些人。如今嘛,就想看一看哪一些人是识实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