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作者: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4      字数:3925
  
  毕竟是卖命钱,给足了,那么赵济世就是好统帅。
  甭管将来如何,下面卖命的士卒们,那认的就是唐王。
  晚间。
  赵济世难得的,那是关心了儿子后。再是与妻子单独相处。
  关于嫡长子赵绥那儿,赵济世今个是粗略的关心一二。
  至于歇一歇后,赵济世还要详细的关心了嫡长子。
  嫡长子赵绥是未来的唐王府继承人。
  赵济世是非常在意的。
  “济世哥哥风尘仆仆归来,辛苦了,瞧着,不止辛苦,又是黑了,瘦了。”万珍珠替枕边人换了在家的常服。
  “我乃一军统帅,不亲临一线杀阵。我这一点子苦头,那算不得苦。”赵济世真如此想法。
  “倒是燕京都里,大事小事,妹妹辛苦了。”
  赵济世执起妻子的手,又是小话一番。
  这是赵济世的真心话。燕京都这一边妻子盯得紧。
  真有要紧事,府上的家书不断。
  关于皇室的小动作,有多少人掺合,赵济世从几条线上,那是比对后,可谓是瞧得一清二楚。
  妻子这一边,那也是一条明晃晃的线。
  毕竟妻子真是觉察什么,可是家里书里写得明明白白。
  “那,夫君今个先歇一歇吧。你受累了。有事,明个再谈。”
  万珍珠劝道。
  “歇
  歇?“赵济世揽了妻子入怀。
  “我思妹妹,如饥似渴,这会儿可歇不下。”赵济世恨不能将妻子揉了进胸膛里。
  这会儿的赵济世想了鱼水之欢。
  关于夫妻那一点儿的情事,郎有情,妾有意。
  这不,自然是一把子火点了起来。
  次日,赵济世难得的,他是起晚了。
  万珍珠是陪了枕边人一道的起晚了。
  当天,袁家主私下拜会了唐王赵济世,还是送了厚礼。
  那礼很厚,能埋了某些大族。可谓是袁家主交的把柄。
  对此,赵济世笑纳了。
  关于这事情,赵济世没瞒了妻子。这不,当天,从宫廷里归来。
  赵济世就给妻子说一说这事情。
  “陛下想亲政,我当然同意了。袁家主想靠近,至于是不是真心,我不在意。”
  赵济世的眼中有冷光闪过。
  “一把火点了,也不防大一点。至于多少人想飞蛾赴火,我且等着。”
  赵济世握着兵权,他真不怕。
  有人想死,赵济世不拦着,当然是成全了对方。
  “我只不知,世家大族到了袁氏这份上,这也太不要脸。”
  万珍珠感慨一回。
  赵济世揽着妻子,夫妻二人拥在一处。赵济世享受着温情脉脉。
  “世家大族从来就是如此。真要脸,也不过装一装,糊裱一**面。真是要脸的,那做不成大事。”
  赵济世说得明明白白。
  就像赵济世自个,他也是装的。
  当然,有些事情装了,一旦装了一辈子。可能假的也成真。
  就像是一辈子守了一位妻子。赵济世对于嫡妻万氏妹妹,要说爱,真爱过。
  可这一份爱里,那也是掺杂了太多旁的。更有亲情。
  就像是这一辈子享受了权势,赵济世遇着的美人计不知凡几。
  真没动心过?
  有些美人儿太美,哪能不动心。
  可动心,也不过一瞬间。尔后呢?
  赵济世一辈子立得人设,那就是重诺。甭管真假。
  至少赵济世做到了。他承诺的,他都办到。
  就像是当年对岳父大人的承诺,如今的他也办到。
  一辈子守着枕边人万家妹妹过日子。
  那些一瞬间的,又可能的动心,赵济世过了,便是当过了。
  因为对于赵济世而言,人设立了一辈子的事情,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赵济世更在意了,他这人设,那是感动人心。
  感动的世人,如此,赵济世就是重情重义的君子。
  也凭着这一份人设,赵济世一步一步的爬到了如今的地位。
  一切来得太容易,赵济世不想推翻它。
  那么,美色重要吗?
  不重要的。
  至少在赵济世的眼中,有太多的东西比美色更重要。
  像是唐王一系的大业,像是未来的继承人。
  更像是青史之下,一定留了他赵济世的名姓。
  权势于赵济世而言,那才是最大的补品。美色,不过区区尔。
  赵济世想要一个家,如今有一个家。更有贤妻好儿。
  那么,在此之上。
  赵济世想爬得更高,想攀了青史之上的名姓。
  一切就要一个稳定的后方。
  家,便是最好的后方。
  家里,不止贤妻好,还有好的儿孙做继承人。
  对于嫡长子赵绥,赵济世只有最满意的。
  至于嫡次子赵纶,赵济世也是一腔爱意,当爹的,自然也喜爱了惹人疼的小儿子。
  在此时,赵济世对妻子讲道:“安康很好。”
  赵济世夸了嫡长子。不止夸,他对于嫡长子的未来更期许。
  “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就想敲敲打打,在七姓等望族的手里敲了好处。于朝廷添一些进益。”
  赵济世的眼中,还是挣了出征的军费要紧。
  “我想灭大晋,不是一日两日的念想。”赵济世执了妻子的细细描摩。
  “妹妹知晓的,我有雄心壮志,不想替儿孙留了烂摊子。”
  赵济世这话是摆明了讲。
  万珍珠听懂了。
  如今不留给儿孙烂摊子?那自然是不想留了权臣的后患。
  如何解决了后患,这当然是禅让了。
  “我是支持济世哥哥的。当初,我们可是说好了的。”
  万珍珠的唇畔含了笑意。
  “我等着那一日,待着济世哥哥在青史之上做了脚踩七彩祥云的大英雄,大圣人。”
  万珍珠笑道。
  情至浓处,夫妻二人当然是咬一咬耳朵。
  正统五年,初冬,一场小雪后。
  大晋使节来,割二州之地给予大赵。同时,正统帝收到了姑母的信。
  这一位大晋的李太后给亲侄儿写信了。
  在信中写了什么,除了帝王外,旁人不知。
  倒是入冬后,宋太后又病了。
  这一病,宋太后再没好过。
  泰一宫。
  对于正统帝而言,明明大喜,他亲政了。
  因为世家大族的支持,朝堂上,那貌似是压倒性的声音。
  至于唐王,唐王也是忠臣孝子的做派,也是觉得天子亲政好。
  这让正统帝都是怀疑了一番。
  “大伴,你说,朕是不是多思了。莫不成唐王还真成了忠臣孝子?”正统帝不信。
  正统帝的心底,唐王真不是什么好鸟。
  “陛下,甭管唐王所思所想,您亲政了,这才是大喜事。”
  全公公很想劝了帝王。
  这亲政了,不代表一切随了天子心意。
  要知道帝王高高在上,有时候也有迫不得已。
  可正统帝这等时候管不了那么多。毕竟大晋朝的使节来割地投子认输。
  这让帝王涨了脸面,同时,又亲政了。
  可谓是双喜临门,此时的正统帝只有欢喜。
  哪怕是亲娘宋太后病了,也一点不减了泰一宫主人的喜悦。
  “陛下,太医院呈上太后娘娘的脉案。”
  宫人来禀话。
  一听宋太后的事情,正统帝拿过来,亲阅一回。
  看过,正统帝的眉眼间,也是变了。少了欢喜,多了愁思。
  “陛下,太医院里有国手名医,自会治好了太后娘娘。陛下龙体为重。”
  全公公在劝话。
  可正统帝听进去的不多。他只道:“摆驾,朕要去瞧一瞧母后。”
  正统帝瞧过太医院呈上来的脉案。宋太后的情况不容乐观。
  事实也如此。
  三日后,宋太后薨逝。
  太后薨逝,国丧起。
  万珍珠的唐王妃身份,她当然要进宫去哭灵。
  身为超品的诰命,万珍珠这儿可是领头羊。
  盯着的人太多,万不能失了礼数。
  于是正统五年,冬。
  这一个冬于万珍珠而言,过得没多少滋味。
  因为太忙碌了。
  唐王赵济世有心,还想着更进一步。万珍珠要支持。
  如何支持?自然是银钱上的支持。
  这银钱如流水,哗哗的流出去。哪怕进帐再多。
  这一旦关系到了谋国之事,再多,也不算多,只有少了的份。
  这一日,唐王府。
  万珍珠与自家人赏一赏梅花,开一场小宴。
  没旁人,全是自家人。
  就是吃了梅花酿时。万珍珠听了万嬷嬷的禀话。
  “如此吗?”万珍珠惊讶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