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作者:九牛一毛      更新:2025-09-09 10:57      字数:3717
  
  山长看着眼前这把长弓,心里也颇为感慨,他缓缓接过长弓,以手轻轻拂拭,
  “其实说来不怕你笑话,虽然前朝杂记上记载我曾祖父能开四石弓,可我心里总是怀疑是不是真的,是不是野史夸大了。毕竟我也是习武出身,这开四石弓,人的单只手臂要拉动五百斤之数,这听起来已经超出人的身体极限了!
  但我今日见了你,终于解惑了,我明白了,我曾祖真的开过四石弓。我自己做不到,不意味着别人做不到。
  这么多年,它只能当个装饰,挂在墙上,太可惜了!都说宝剑配英雄,这把弓也应该重新找个新主人了,让它不至明珠蒙尘。今日老夫就将它转赠于你,望你将来用它保家卫国。”他说着就将长弓又递到岳展怀里。
  “这个,太贵重了,我不能收。”岳展赶忙推拒。
  “哎,年轻人,这把长弓老夫拉不开,于我只是个念想,不如物尽其用,你既然能拉开,就是这把弓的有缘人,想必我曾祖父在天有灵,也一定赞许我今日这个决定。”
  听他这样说,岳展双手恭敬接过长弓,百里山长送出后,捋着胡须笑得开怀,他看着这个年轻的后生,在他身上似乎能看到当年曾祖父的影子。
  一朝解开困扰他多年的疑惑,百里衡觉得今天最是畅快!他既钦佩曾祖父的本事,又觉得面前这个少年人了不得,不由感慨道,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呀!岳展,希望你将来执此弓,立封狼居胥之功!”
  “先生,您说笑了,我以文举取仕,将来即便有幸入仕,也是居庙堂之上,上哪儿立这封狼居胥之功呀!”
  百里山长听了也不恼,“哈哈,岳展,人这一生很长,千万不要把自己框住,未来你会面对无数的情形,也会有无限的可能,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别像我一样,被自己的认知框住了。”
  岳展执弓回去的路上,整个人都是恍惚的,他不过是去靶场练个箭,就被人送了一把好弓,而且是前朝名将百里义康用过的弓,这可是有价无市的宝贝,而对方就这么拱手相送,他感觉太受宠若惊了。
  他也确实没有一把趁手的弓箭,一石两石的弓店里就有售卖的,而且价格也不贵。这种四石弓还得专门订做,若是材质精良,手艺精湛那就得花费上百两银子购置了。以前他手里的零花可不宽裕,更不用说买弓了。若不是这次发了笔小财,到现在还囊中羞涩呢!
  同伴们看岳展不仅没有被责备,反而被山长送了一把好弓,都艳羡不已,不过谁让人家有本事呢!这个真是羡慕不来的。
  嵩阳书院的学子却是眼红的不行,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弓的来历,这弓唤名将军弓,正儿八经的百里将军用过的长弓,乃是嵩阳书院的镇院之宝。
  那偷弓的恨不能把自己的手剁了,悔得肠子都要青了,这平白给别人做了嫁衣裳,让对方将嵩阳书院的镇院之宝给截胡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把弓可为岳展招了不少恨,嵩阳书院的学子也是暗戳戳想使坏,射箭比不了他,就想在别的地方给岳展个下马威,好叫他知道他们嵩阳书院也不是浪得虚名。于是岳展的交流学习生活开始逐渐“丰富”起来,这个就是后话了。因为与那相比,陈府现在更热闹一些。
  第102章 老蚌生珠 陈府这边呢,陈仁诚……
  陈府这边呢, 陈仁诚送走了喜得的爱子,又将长女除族,次女嫁人后, 家里空旷了不少。
  向氏自向晚出嫁后, 心情低落了不少,每每想到自己女儿所嫁非人就痛彻心扉。那贱人的女儿倒是除族了,但是也解不了她心头之恨。她本来计划着趁她除族当天派人悄悄跟上,拍晕过去,将她卖到南方最低贱的暗娼子里去,谁曾想派去的人竟然跟丢了, 真是一群废物。
  她此刻穿着如意云纹衫,坐在厅堂的座椅上, 低头欣赏着指甲上新涂的寇丹, 但是若是此时仔细端详,就会发现此时她的脸上的表情有些扭曲。她心里正在盘算着怎样才能将那除族的继女给揪出来。跑得了和尚, 跑不了庙。她只要派人去嵩阳城秦氏的嫁妆庄子旁等着, 来个守株待兔不就行了。这一次,保管她插翅难飞。
  还有那去岳麓书院求学的小崽子,以为跑到千里之外就安全了, 真是笑话, 离着长大还远呢, 放心,她一定不会让他看到自己长大的样子, 这点手段她还是有的, 不然也走不到这一步。不着急,慢慢来,一个一个来, 她女儿向晚所受的苦她一定要报应到他们姐弟身上,方解心头之恨……
  正想着,身上又犯起了一阵恶心,她忙拿起帕子掩住口。最近这是第几次了,她以为是因为女儿嫁人她伤心的身体不适,可这症状越来越明显。正巧这一幕被回来的陈仁诚看到。他的眉头皱了皱,
  “我看你最近身体不适,怎么没叫大夫来看看?”
  “应该不碍事,叫什么大夫。”见她没当回事,陈仁诚眉头皱的更紧了。
  “你一向贤惠,在请大夫这件事上从来都是父母有点头疼脑热就连忙请人,到自己的时候怎么就不爱惜身体了?”随即不由分说,让林管事拿自己的帖子去请前太医院御医王太医。王大夫卸任御医以来,一直给些达官贵人看病,因为医术了得,等闲人家是请不到的。
  “不用请王太医,我这只是身体一点小状况而已,何必去请王太医来?”
  “夫人此言差矣,你打理整个陈府,劳苦功高,不过是请个小小的太医,还当不得吗?”
  向氏听后面上先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而后满脸情意,眼神缱绻。
  见他这样紧张自己,她心里颇为妥帖,这么看,上次那件事应该过去了,再说那都是嫁给他之前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她当初跟那辛一啸也是被迫的,由不得她,后头她也没想要她夫君的命。
  向氏心里这样劝慰自己,但她是真没想吗?让一个土匪去教训自己的夫君,去教训自己的继女,她内心深处肯定想到了最坏的结局,还假装自己有副菩萨心肠!
  没等多久,林管事就带着大夫来了,只是向氏一眼看过去,那大夫却不是王太医,是个眼生的大夫,林管事上前解释,他去请王大夫的时候不巧,王大夫去给忠勇候府的老太君请平安脉了。他带来的这位小王大夫是王太医的侄儿,也是得了王太医的真传。
  向氏看那大夫虽是叫小王大夫,年纪也不年轻了,有四十岁左右,看着颇为稳重。
  既然这大夫来都来了,总不好再给人赶出去吧,又不是什么大病,只是诊一诊脉而已。陈仁诚虽百般不愿,还是让小王大夫给夫人把了脉。他自己也没走,就在一旁看着。
  只见那小王大夫熟练的给向氏搭上脉,他先是闭目感知脉搏,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眼睛睁开,眼里精光一闪,脸上皆是喜意,
  “可要恭喜老爷了,贵夫人这不是病了,这是有喜了,只是时日有些短,现在还不稳当,需得好生静养,切记多思,多虑。”
  向氏听后,整个人先是懵了,而后陷入巨大的欣喜之中,忙从床上坐起来,又急又喜,
  “王大夫,确定是喜脉吗?”她一问出口,就见王大夫脸上的眉头略略皱了皱,她多会察言观色的一个人,随即立刻找补道,“王大夫我不是置疑您的医术,实在是多年前我生孩子的时候身体遭了些罪,后来找了很多大夫调理都不见起色,都说以后不易受孕,这没想当,今天,今天~”她说着都哽咽了。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不过这确实是喜脉无疑。”
  一旁的陈仁诚听到这个消息也高兴坏了,时人都是喜欢多子多福,他更是觉得自己子嗣太少,恨不能向氏一次给他添上两个儿子才好。于是对着小王大夫又是一番感谢,临走还让林管事给封了一个大红封。
  陈府上下一片喜气洋洋,向氏也一扫之前的郁气,天天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甜,她这些年处心积虑,过得寝食难安,不就是因为缺一个儿子吗?现在好了,她终于又怀孕了。这一胎若是一举得男,那以后陈府就是她儿子的了,谁还能跟她抢?谁能越得过她儿子去?
  向氏现在被巨大的幸福包围着,天天想的是怎么保养让自己这一胎顺顺利利一举得男,至于那嫁出去的女儿,只要她给向晚生个兄弟,向晚的以后也就终身有靠了,儿子靠不住,还可以靠娘家,自觉这样对得住女儿了,随把嫁出去的女儿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只可怜陈向晚才豆蔻年华就被父母安排,突然嫁给比自己大十岁的赵秀才。心里的恐惧无人诉说,幸好相处下来发现,夫婿是个会疼人的,公婆也明事理。放下了初来乍到的拘谨,渐渐人也活泼了不少。
  只是她刚成婚还没开怀,她娘先一步老蚌生珠,叫她在夫家面前好不尴尬。她倒是回过一趟家,可娘满心满眼里都是她肚子里的宝贝儿子,还叮嘱她,现在年纪太小,千万不要怀孕,又告诉了她几个避孕的办法。说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先跟女婿相处几年看看再说。总之要孩子前必得跟她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