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作者:
九牛一毛 更新:2025-09-09 10:57 字数:3732
“真是妇人之见!你只看到表面。”
“那你倒是说出点深刻的东西,让我这个肤浅无知妇人也开开眼呀!”
林正松真是拿夫人没办法,他说的是实话。双姐儿看似找了个猎户,人家叔叔那是能说的吗,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存在!再说林姐儿,她相公年纪轻轻就是举人了。怡姐儿的未婚夫也是童生了,人家以后朝中有人,只要能考上功名,东风一来就能平步青云。再说嘉年,他那岳父能在舟山府开镖局,那是谁都能开的吗?有银子都办不来,这家大业大的,以后不都是小两口的吗?只是展儿着实可惜,原本前程比他们几个都好的。
他当商人能将买卖做到舟山府,就是靠着走一步看十步的眼光,就是这选夫人的眼光上不怎么好,当时打了眼儿,选了个赝品,中看不中用!
第126章 被相看上 林正松不欲与她多讲……
林正松不欲与她多讲, 这说了她也不明白,跟鸡同鸭讲话一样费劲。
唐氏以为自己说得他哑口无言了,跟一个获胜的将军一样, 总结道, “你啊,就是看人不准。”
林正松罕见的点头附和,“是啊,我看人一向不准,你也是其中一个。”
“你还死鸭子嘴硬。没将宝贝闺女许给个残废,你就偷着乐吧!”
他听夫人说的如此难听, 立刻皱眉申斥,“你别一口一个残废残废的。我倒要看看你能给芷兰找个什么样的青年才俊。”
“哎~你还别说, 我还真有人选了。”提到这个, 唐氏言语之间颇为得意。
“哪家的?”林正松抬头惊疑的望向她。这娘们丁点屁事就闹得人尽皆知的主,把他清汤寡水的日子, 天天搅和的风生水起, 这次竟然没有透露半点风声?她是怎么憋住的。
“总之,你先别管,我还得再相看相看着。”她不想现在跟他透露太多, 免得坏她好事。
“欣姐儿不是还没定下亲事吗?她在舟山府天天租房住, 花费也不老少, 你看我娘家辰哥儿怎么样?嫁给他,房子都是现成的。”她把话头引到了欣姐儿身上。
“辰哥儿?”他目光阴沉, 双眉紧锁。“不怎样。”
“你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唐氏气他对她侄儿评价不高。
“他总得有的吐我才能吐出来, 他有什么,吃喝嫖赌无一不干,前些日子不是还把丫鬟的肚子搞大了吗?
好好的家业都快让他败光了, 他是想娶欣姐儿吗?这是听说欣姐儿能赚不少银子,想给自己找个娘,继续养他吧!这哪里是要找媳妇儿。”
“她没出阁就干稳婆,连个好名声都没有。还不兴图她点什么吗?”
“那你娘家怎么迎娶人家进门?这没进门就要当娘?”
“那不正好省了她的分娩之痛,还不耽误她出去接活计赚钱。”唐氏自觉有理,他们家考虑的多周到呀!
“你~你~”,他指着她的鼻子,气得手直哆嗦。
“你听听你说的是人话吗?这不是你闺女,这要是你闺女,你会让她嫁进去?进门就给人当后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休要再提这个事儿,你要是敢对我妹家提,休怪我将你赶回你娘家去。”说完把唐氏晾在一旁,甩袖离去。
唐氏撇撇嘴,至于生这么大气吗?说的好像他外甥女有多金贵一样,一个破落户的闺女,还当了产婆子,她娘家娶她那是她前世修来的福气。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这说起来,为什么想撮合这门婚事还不是因为前段时间,她远房的一个表妹回来了。
说起她的表妹也是苦命人,原来嫁的丈夫病死了,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后来以寡妇之身再嫁,这回竟叫她攀了个高枝,嫁到了京城景家。嫁的人是位有名的大儒,虽然人家有腿疾,但是耐不住家里富得流油。一进门就是当家阔太太,这不,才多久,又添了个大胖小子。
洗三的时候她还去了,门口停着一溜烟儿的马车,送礼的人络绎不绝,都是奔着那大儒去的,一场洗三宴真是要多风光有多风光。
孩子的小名叫“等等”,据说是孩子是个急脾气,等不到进舟山府就要生,生下来后景先生觉得得用个名字压压这孩子的猴儿性,这才有了这个名字。
她吃席的时候听说生产的时候颇为凶险,得亏一个姓岳的产婆给把人救回来了。姓岳?这一打听,可不就是她那便宜外甥女儿。她觉得丢人,可不好认那是她外甥女。只听了一嘴,说这接生婆一次就得了三十两银钱。三十两?这可不老少了,够普通人家三年嚼用了。她不到一天就赚,这要是一个月呢?简直不敢想她一个月能赚多少银钱。
她回娘家的时候顺嘴提了提,结果娘家嫂子还上心了,这才有了后面这一出。
至于芷兰成亲对象的人选也是从她这儿得来的。
表妹的夫君是京城有名的大儒,这来拜会的青年才俊数不胜数。她让表妹帮忙留意一二,没成想没几天就有了下文。
据表妹说,她打听了好几个,不是家里已经订下亲事就是已经成婚。这也能理解,那钟灵毓秀的少年郎君,都是从小就出类拔萃的,仨猫儿六个眼儿都盯着呢。等轮到他们,黄花菜都凉了。
再说她也提了要求,她想找已经有功名,以后还有前途的学子。这就更难了,这种青年俊才属于只要周边人眼睛不瞎,都能看出来当官指日可待的,还能跟路边的野花一样,随时恭候她们娘俩来采?
她预想到了有难度,毕竟她也给闺女留意了一两年了,没想到表妹的速度竟然这样快,这才几天就来信儿了。
那人是个桐江府来的学子,夫君很看好他,说他学问做的扎实,如日方升,他日定非池中之物。而且除了学识,少年温文儒雅又人品贵重。夫君很少夸人,这是出京后除了岳展以外的第二人,所以她就记下了。
通过赵夫子打听,才知这书生唤名高览,是桐江府府城人,已考取秀才功名,今年刚满十九岁,还没有订下婚事。
他的父亲是从五品的盐运司副史。这可是个肥缺中的肥缺,只是母亲早亡,现在当家的是他的姨母,至于更多的就无从得知了。
唐氏一边听一边点头,这高秀才自己学业不错,年轻有为,出身也不俗,只可惜家里母亲过世太早,但是这找人家哪有十全十美的。要她说,这婆婆不是正经婆婆也好,到时候怕这半路的儿子离了心,也不敢怎么磋磨儿媳妇。如是想着,当真是一门好亲了。
只不知道那少年长相如何,女儿喜不喜欢呢!她那小女儿当真是被她惯坏了,说自己没别的要求,就一个要有眼缘。还不是丑的不要,矮的不要,不知礼的不要,学问差的不要。出去都说她挑剔,哪儿是她挑剔呀,是她这小女儿,眼睛往上长,一二般的真的入不了眼。
但是这相看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安排的,不得家里长辈同意,安排下才能相看,可这少年可并非舟山府人,这安排可不好安排,必得费一番周章。
未免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唐氏只能说出了自己的请求,就是哪天等那少年郎再上门的时候派人提前通知一下她,她带着女儿悄悄看一眼,她想着若是女儿看中了,就偷偷制造机会让他们相识,她女儿长得如花似玉的姑娘,不得把他迷的五迷三道,走不动路了?到时候去桐江府说动家里来提亲,就水到渠成了。
景川夫人自是不太愿意这样,这说相看不是相看,成了女方单方面挑人了。再说大魏朝礼教森严,这于礼不合,若是传出去对儿女的名声都不好。可是禁不住她那表姐磨呀!最后只得同意。
其实答应了以后她就后悔了,她又不敢告诉夫君,夫君这个人别看平时好说话,其实骨子里传统的很。若是知道人家一心来求学的学子被像菜贩子摆放在地上的黄瓜一样相看,估计会大发雷霆。
但是已经答应了,她只得硬着头皮帮这个忙了,正巧这天赵夫子带着他的得意门生高览又上门了,她就悄悄安排人去表姐家通风报信,一直等到赵夫子带着人走,唐氏母女才悄悄通过厢房的窗户看到了那少年郎。长相端的是一派清朗俊逸。能不俊逸吗?若不是这番长相,也不会迷得前世的刘七巧要挟恩图报。
也是因为这芝兰玉树的长相,前世那土匪砍他砍的是最狠的,那土匪寻思凭啥老天把俺生成个矮矬穷瓜蛋子,把你生成的人模狗样的。
老子要是有这身皮,还用得着落草为寇,早能迷得前婆娘跟老子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了,哪儿会便宜了那小白脸,让他把婆娘拐跑了。最后他气不过,费了不少波折打听那对奸夫□□的居所,然后一鼓作气杀了这对狗男女。身上背了人命官司,这才逼上梁山~~~
唐氏看后自是满意的不行,看女儿一副娇羞的摸样,这还用说,一准儿是可心的。只要女儿喜欢,这就好办了。
景川夫人看表姐行事不按套路来,是决计不再蹚这浑水了。往后几天,只要她登门就推说孩子晚上闹人,没睡好在补觉,要不就是在身上不舒服,总之就是不见面。唐氏心里吐槽,真是浑身贴膏药,毛病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