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作者:九牛一毛      更新:2025-09-09 10:58      字数:3687
  
  卢夫人听到此话感觉更心塞了,当年是谁嫌岳展出身寒微,右臂残疾,不堪相配的,又哭又闹的非要换一个后生,这才换了承霄。怎么又成了她这个当娘的错!劝她跟着女婿上任都这么费劲,她何德何能,能劝着她跟岳展成婚?
  再说,退一万步讲,承霄也不差啊!人细心又周到,如今还做了官。
  这几年,她冷眼看着,若不是静儿做的太过,承霄也不会置气纳了竹影。
  其实婚姻要靠双方经营的,哪有从开始就哪儿哪儿都合自己心意的对象。都是磨合的过程中,相互扶持,相互成就,共同到达顶峰的。
  这个道理显然跟女儿也讲不通的。来的时候有多希冀,走的时候就有多失望,卢夫人到底没有说服女儿,最后岳承霄还是带着通房竹影去蜀地就任了。倒不是卢初静有多大方,他一个大老爷们总得有个房内人照顾。与其等他去蜀地找个不知道什么路数的,还不如自己派一个现成的过去。
  随着岳承霄的走马上任,夫妻二人从此相隔千里,卢静初守着儿子在济阳县城。丈夫则远在蜀地为官。时间久了,夫妻两人真正生分起来……
  而同一时间,新科探花高览也已经回到桐江府省亲了。自来高中以后省亲就是惯例,是朝廷对进士们的恩赐。
  可对高览来说,这种恩赐并不是他想要的。若是可以,他一生都不想归家,这个家哪里是他的家呀,跟牢笼也差不多,如今他凭实力摆脱了牢笼,却要还要回到这里,为这里增光添彩,着实可笑。
  作为盐运司副使的高父,最近既开心又难受,开心的是高览出息,为府里带来了荣光,甭管是弟弟还是儿子,只要他能为府里带来好处就好。
  难受的是,都知道都知道高览还没有订下亲事。那些个媒婆纷至沓来,还有平时往来的同僚、上峰也纷纷做起了保媒拉纤的活计,介绍的亲事一个比一个好。看得他都心动不已。
  奈何那头死驴以前撂下狠话了,那崽子跟他娘一样,看着平日温和的一人,实际上有一股狠劲儿,他也是真怕他鱼死网破。
  毕竟高览手里捏着有他们高家的把柄,若是真拿出来公之于众,高家可真是要遗臭万年了。跟那些比起来,这亲事倒显得不那么让人眼馋了。
  可是推拒这些亲事,可不就要得罪人嘛!同僚,下属,亲戚这些介绍的都好说,关键是他那些上峰,他可不就是有一个得罪一个。这死孩子~想想就让他火大不已~~
  高览在高家没待几天,敬告了列祖列宗,就一个人悄悄北上,往舟山府赶去。
  他星夜不停的赶路。算算时间,距离上一次的见面,他跟欣姐儿已经小半年没见面了。省亲以后,他就得留在京城做官了,以后更不得自由,想回来看一眼佳人都难了,想到这里,他心里就不是滋味。
  外人只看到他金榜题名,高中榜眼,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哪里晓得他心里的苦。
  他原想着发愤图强,争取亲手给未来夫人遮一片天,所以这一年来拼尽全力去备考。没想到用力过猛,竟让他摘了个探花,阴错阳差的留在了京城,反倒离佳人更远了。
  若是能选择,他宁愿跟三甲里的某一位同进士换换名次。听说那位被赐了舟山府一处县衙任县令。他知道了就艳羡不已~
  到了舟山府,他先找了家客栈将自己从头到家收拾了个干净。这几日风尘仆仆的,他怕一见到欣姐儿,对方再把他认成了个野人。更想着,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
  一番收拾停当后,高览就顶着红红的眼圈出门了,这几日着急赶路没有休息好,不过好在夏日的清晨,透着沁人心脾的凉爽之气。他在这晨光里,反而精神奕奕。
  到了门口,他上前敲门,但是敲了半响里面却久无应答。他抬头看看日头,现在时辰尚早,她应该不会这么早出门吧!
  正想着,门竟然吱嘎一声开了。开门的是他朝思暮想的佳人,只见她穿着一件简单的秋香色的裙,长发用玉簪轻挽,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端的是秀丽无匹。只是此刻看她的眼圈,跟兔只儿眼一样红红的。
  高览不知道,他的眼睛此刻也不遑多让,眼圈红得像火烧云。
  岳欣儿一见是高览,笑得梨涡深陷,“高大哥,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我正想着你呢,你竟然来了。”
  高览一听岳欣儿这样说,心跳似停了一拍,而后如擂鼓般快速震动着。面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
  岳欣儿说着边将他往里迎边兴奋的说道,“高大哥,你快来看看,我的手稿今早终于写完了,正想着若是你在就好了,可以帮我审审看,看看哪里有错漏。你可不就来了~”
  脸笑得要咧到耳根的某人,闻言脚步一顿,踉跄了一下,面上的笑容跟凝固了一样,僵了一息,复又失笑的摇摇头,他应该庆幸自己对她有用。这样想着赶紧跟了上去。
  待到了客厅,就见桌上摆着厚厚的一摞稿纸,每张纸上都写的满满当当的。再看字迹,不得不说这一手力透纸背、沉稳大气的楷书,比一些举人也不差了。若是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写下这些字的是一个女子呢!
  厚厚的一摞稿纸,足有三寸厚。算算时间,从她告诉他开始着手到现在,这些稿纸前前后后应该写了足足两年多了。
  他拿起那书稿,惦着都有点压手,可想而知作为一笔一笔写下来的人,她付出了多少。
  高览此刻看着这些书稿,眼睛里满是赞许,嘴里也毫不吝啬夸奖道,“欣姐儿,你真是太厉害了。若是大魏朝的女子都如你这般坚毅,来日朝堂上都得有女子的一席之地了。我等男儿真是自愧弗如啊!”
  岳欣儿听到高览这么高的评价,谦虚的连连摆手道,“高大哥,我写的还有很多不足,能提笔写下这些,还得多赖你当时给我打气呢!”
  她欣赏高览的一点就是从不扫兴,总会给她捧场。从最开始对她干这一行的尊重,到后来她的一句信口开河想写书,他不仅没有嗤笑,觉得她是天方夜谭,反而认真思量,给她鼓励。
  她又赧然一笑,“就是到了现在,还得麻烦高大哥,帮我审审书稿。就是不知道~不知道~您这位探花郎如今有没有时间啊。对了,我还没有恭喜你高中探花呢!在这里恭喜了,探花郎。”说着做了一个恭喜的抱拳手势。
  她知道他中探花以后肯定比往日会忙,但是除了他,她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比他更合适。
  这些稿件不稀奇,但她拿出去让人帮忙审稿,就难免被人非议。毕竟在大魏朝还没有女子专门著书立说。
  再者,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审稿的,那人多少要通些医术药理,刚巧高览博学广记,什么都略懂一些。所以她只能硬着头皮开口了。
  没成想,那头高览答应的倒爽快,只见他眼眸一弯,一双桃花眼荡出粼粼笑意,“这有何难,如今朝廷给我两个月的假,除去来回抛费的时间,还有前几日浪费的时间,至少还有半个月,时间应该是尽够了。能帮上我回来一趟也算不虚此行。”
  于是打从这天起,高览晚上回客栈休息,白日就在岳欣儿家给她审书稿。岳欣儿呢,白日则还要出去忙活营生去。
  午后,高览坐在厅堂的桌案前提笔在岳欣儿的字旁略添了几笔,纸张空间有限,他的笔墨与她的有了些许重叠,里面有说不出的缱绻。
  他抬眼望向窗外,夏日的阳光透过藤萝架,在地上勾勒出倒影来。墙角不知名的几朵黄白小花正在盛开着。夏蝉躲在树叶下欢快的叫着。这一刻,家突然就具像化了,这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家的样子。
  晚间,待岳欣儿归家,还没推门呢,就闻到了家里传出来了阵阵菜香。她推门一看,就见水缸里已经被灌满了水。
  看到灶房的烟囱往外冒着烟,她过去一看,高览可不就在灶房里忙活呢。
  她急忙要上前,“高大哥,你是客人,怎么能让你忙活呢!你快出来,我来烧火。”说出去谁信呀!那堂堂探花郎此刻拿着柴火棒子在她家炉灶下添柴哩。
  高览见她回来了,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这么热的天,他怎么能舍得她守着个火炉子呢,随没给她让位,“饭菜都已经做好了,我再烧开这一锅水,晚间你就不用再烧了。”
  总之说什么也不让她就在灶房,岳欣儿只得出来,这才发现饭菜已经被摆放在饭桌上了,一道清炒豆腐,一道土豆烧肉,还有一道凉拌的小菜,看着清清爽爽的,粥是夏日消暑止渴的绿豆汤。
  待高览忙活完,已经汗流浃背,夏天就是这样,一动弹就是一身汗,更何况是在灶房里一待就是一个多时辰。
  等两人都落座,她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跟想象中的一样好吃。听她说着好吃,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脸虽热的通红,但他却觉得跟喝了凉饮一样畅快。
  “你什么时候学的庖厨?科举不是很难考吗?怎么还有精力捣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