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作者:千畅      更新:2025-09-10 08:38      字数:3274
  他扶着陆弘盛,忧切道:“爹可还疼?今日刚好是这一月许大夫登府看诊的日子,请他提前一时辰过来,替您把把脉。”
  好一会儿,陆弘盛慢悠悠道:“你若是少气我,哪里还会有心口疼这一毛病。”
  陆清梦:“……”
  顿时,陆清梦甩开了扶着陆弘盛的手。
  “您耍我。”他气得将头扭过一边,恼道,“娘,您管管爹。”
  荆丽玉一直看着这活宝似的两父子,捂着嘴发笑,听到儿子的话,她摇了摇头,玉簪的尾穗轻轻晃动。
  她收起了笑,柔声道:“我可不管。待你何时找到如意郎君,将人带来我跟前来,你说什么都管得住。”
  陆清梦:“……”
  好,连娘都跟爹是一伙。
  陆清梦哼了一声,难得在爹娘面前有点孩子脾气,话也不说了,起身又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
  端起那碗莲子羹汤,继续舀起一勺,慢慢的喝,眼神都不曾给陆弘盛一个。
  今日他得多喝些,莲子羹汤可是清热败火。
  陆弘盛见状,还想再说话,只是刚张开口,话还没说出来,就被陆清梦一句话打断了。
  “爹,食不言寝不语。”
  陆弘盛:“……”
  家里哪里来的这种规矩?
  但儿子明显恼了,要再说当真惹恼了儿子,夫人指不定又要与他生气,届时两人都生他的闷气,这日子没法过。
  实在是划不来。
  ——
  “公子身子康健,但近来多雨水,湿冷,寒气易入体,右腿会发疼、麻痛。”
  陆清梦手腕搭了一块丝帕,而许大夫就隔着这薄薄的一块帕子,给陆清梦诊脉。
  他摸了摸发白的胡子,那面容满是皱纹,历经了岁月的磨砺,但那双眼炯炯有神,透出他的神采奕奕。
  许大夫开了一道药方子。
  “还是按往回那般,拿着药方子去医馆抓药,抓八副药,早晚各拿一副药熬制烧开,再兑上温水浸泡一炷香时间。”
  “多谢许大夫。”陆清梦笑了笑,道,“盼春,领许大夫去账房取看诊费。”
  许大夫点了点头,收拾好药箱,跟在盼春身后出了院子。
  与此同时,一个小厮模样的人急匆匆的往院子跑,跟盼春、许大夫二人擦肩而过。
  盼春正想喊住他,告诉他不许在少爷院子里疯跑,要是冲撞到了人可不好,奈何她话还没开口,人早就消失在她眼前。
  她只好作罢,领着许大夫往账房走。
  “少爷,少爷!”
  一道急促的声音远远传来,惹得陆清梦皱起了眉,他原本是半躺在椅榻上,几个小丫鬟给他捶着腿。
  陆清梦坐直了身子,挥开了丫鬟,他看向跪在地上的奴仆,沉声道:“何事来报?”
  奴仆原是在府中做事,后被陆清梦选中赐了名,名叫福二,同其余十七人奴仆一道识字习书,后被派去各个酒楼做事。
  酒楼的管总账,比酒楼掌事权利低,但又比酒楼其他长工大厨、账房先生要高,直听令于陆清梦。
  福二连忙说道:“浔阳街美膳食楼旁,新开了一家酒楼,不是府县人士所开。现下正有师傅工人来来回回的忙活着,热闹极了,还有不少人围观。”
  “单是在我们酒楼吃饭的食客,都忍不住跑出去瞧热闹。”
  陆清梦食指戴了玉戒饰,他惯常爱用食指来敲椅榻、桌子,这是他的小习惯,而玉戒饰是荆丽玉知晓他的习惯,特意请了师傅打了七八个玉戒饰。
  他漫不经心的敲了敲椅榻,玉戒饰碰撞椅榻,发出清脆的‘咔哒咔哒’声。
  “建的是金府玉楼不成,怎地引上这般多的人去看。”
  福二急道:“少爷有所不知,那酒楼前,每日都有两位小童站着,说着讨喜的话,末了还说酒楼过半月就要开业。”
  “说到时开业三日内,到店者记名领牌子,凡花上一两银子吃饭,等结账时可记名,第二日可来领半两银子,或是抵来今日吃饭的花销,若是抵花销,可再多折一百文。一两折半两,二两折一两……花得多,折得多。”
  “第四日,第七日,第十一日,花上半两,送一盘小炒嫩蛋,五两送小炒肉,十两送鱼锅汤……诸如此类。”福二苦声道,“光是每日又说又唱,换着几个小童来演戏,半个府县都知晓美膳食楼旁边开了一个酒楼。”
  “连着来酒楼吃饭的食客,都在讨论着这事,只觉得新鲜。”
  陆清梦眼底带了一丝诧异,他疑道:“可知是何人所开?”
  福二摇头:“只打听到是赵姓,其余一概不清楚,经常出入的也只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像是酒楼的掌权者。”
  “赵姓。”陆清梦呢喃了一番,忽而懒散的靠坐在椅榻上,他挥了挥手,“此事我知晓了,你先回酒楼。”
  “是,少爷。”
  福二还以为少爷会责怪于他,没成想是他多想了,他松了一口气。
  等福二离开之后,陆清梦声音淡淡道:“巧慧,去找丁武、丁安,叫他们查清楚来跟我报。”
  巧慧立即应声,快步往外院去了。
  案几放了纯白的玉盏,没有掺杂一丝杂色,是玉盏中上等的佳品。
  陆清梦捏起了一盏,放在手中把玩,低头陷入了深思。
  开在他的酒楼旁,真是胆大要吞象。
  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罢,只怕是京城来的哪家,舍得离了京远来府县抢他的客源,玩些扮猪吃老虎的戏法。
  还会折腾些新花样来宣扬,手段是不错,比京城那些酒楼法子是新颖得多。
  他倒要看看,这赵姓,往后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第23章
  桌案放了一张图纸,将宽大的桌案都铺满了,边角用砚台压着。
  刘管家站在一旁,满脸慈祥笑意:“少爷,您看这图纸上还缺了什么?”
  图纸上,绘制出了屋院大致的模型,连屋檐处、墙角都勾绘得清晰,同后院一道并进来。
  柳树村的房屋大多没有后院,顶多是圈一小块地,用竹篱笆围起来,就算是一个小后院。
  后院一般拿来种菜,或是养鸡养鸭。
  赵钰特意买了屋后那块地皮,正好作后院,但后院得要青砖起成一堵墙,圈起来,再留一道小门可进出。
  那朝后院的那几扇窗都可支起来,不必常久紧闭着,怕来往的人往里头瞧。
  妹妹长待村中,又尚未出嫁,哪怕留了赵一、赵四二人在村中看守,他也仍是忧心。
  不止后院要以青砖砌墙,前院的竹篱笆要拆掉,砌上青砖筑墙,院门也要拆掉换上红漆双开的实木门。
  屋院各处皆得铺上青板地砖,再留几处出来,种上几棵树,日后好纳凉,赵钰想着要建一个小凉亭,屋后挖一个小池,放活水,养几条锦鲤。
  具体的,还是得看妹妹的想法。
  不过屋顶的瓦片得换一批新的,上月十七日回家时,赵钰见瓦片破旧,虽没漏水,但他要换上烧制得最好的瓦片。
  赵钰站在案桌前,端看了近一炷香的时间,提起笔在墙院角落添上一个花架,粗略的画个样子。
  “留着种几株凌霄花。”
  凌霄花易种、生性强健,又喜阳光,耐寒、耐半阴,种在前院此处最为合适。种上几株,怕是要不了两年就能攀爬至整个木架,极能成荫。
  花期长达半年,一般在三月到九月时开花,十月花落。
  赵钰对凌霄花喜爱一般,但还记着妹妹是爱好攀藤一类的花种,以前独属妹妹的院落是爬了满墙的花儿。
  凌霄花开满木架是极为好看的,只因那花儿尤为美艳,呈喇叭形状,会开出黄色、粉色,长在枝条的顶端聚集成花束。
  赵钰将图纸小心卷起,交由到刘管家手中,还有一封书信,是他今日一早起来写好的一页信。
  他道:“这信替我交给玉娘,图纸让她看看,要是她想改动,不妨碍图纸大致设计的就随她折腾去吧。”
  刘管家接过书信和图纸,妥帖的收好。
  “少爷,做活的短工一概是往村里挑,还是在镇上招专门做活的人?”
  赵钰想了好一会儿,才道:“都往村里挑罢,刘叔依着情况拿主意就好,但师傅必须是我在府县找的这几个老师傅,他们若是想带上徒弟前去,刘叔答应便是。”
  “是,少爷。”
  赵钰喊上了赵五,命他去赶着马车去接府县的几位老师傅和徒弟,一道跟刘管家回柳树村。
  不多时,赵二走进书房,来到主子身边低声耳语了一番。
  赵钰放下手中的毛笔,即刻起身离开,往正院厢房走去,书竹、书川二人紧跟在他身后。
  书竹轻声说道,“先前绣娘从布庄买了几匹锦衣布料,裁绣了三套,青色锦缎长袍那一套,您还未穿过呢。”
  “不必,给我换上那身素白华衣袍。”赵钰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