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作者:
栖云舟 更新:2025-09-10 09:29 字数:3719
阳知州见沈度上前问候,笑着说:“你们这有什么?”
沈度见状更加确信此人是临街食肆派来的商业间谍,先是偷学店面布局,现在还要来抄菜单,简直岂有此理!
阳知州见沈度脸青一阵红一阵的,满脸疑惑,又问:“不知老板娘在何处?”
沈度脸更黑了,这厮居然还要来抢掌柜的!
他将脖子上的汗巾子一把抽下缠在拳头上,“在下就是老板娘,您有何贵干?”
阳知州一脸震惊:“啊?”
他这学生许久未见,怎得发展出了龙阳之好不成?方才街边的百姓不是说如意馆的掌柜的是位美娇娘么,这位瞧着不美不娇也不娘啊!
玉梳见状连忙从柜台里头出来,用眼神示意沈度别抄家伙。本来如意馆不是黑店,被他这么一弄倒还真有些像黑店。
“你去替掌柜的炸胡饼,叫她过来瞧瞧罢。”玉梳说道。
她又对着阳知州道:“这位客官是坐散桌还是包厢?”
阳知州回说:“不知还有没有包厢可坐?我还有一老仆在外头买胡饼。”
玉梳朝里头一望,笑着说:“您来得巧,刚好剩下一间满庭芳,我这就叫人引您过去。”
她抬手唤来了燕环,只见燕环娇娆地扭身走了过来,柔声见过阳知州。
玉梳小声道:“跟你讲了多少次,咱们现在做的是正经生意,不是在翠袖坊哩。”
“我省得了,一时半会难得改过来呀,”燕环又对阳知州道,“客官这边请。”
阳知州吓得一激灵,他这辈子洁身自好,还没怎么去过秦楼楚馆,鲜少见到燕环这种脂粉气重的女子。他感觉被自家倒霉学生骗了,这店真的是正经店吗?
燕环引着他到了满庭芳门口,将门一推,“客官您瞧,虽说这房间小了点么,可景致真真是好极了呀,外头就是江水,不要太有雅性了!”
阳知州点了点头,包厢名和外头的景色都尽展江南烟水柔情。
他又问:“借问娘子,翠袖坊朝何处去?听说如今扬州城里的红姑最善唱曲,在下也想去一饱耳福。”
燕环不屑道:“红姑么,原先我在的时候哪还轮得到她!嗓子条件也就一般般,没变声前粗声粗气的,还赶不上我三分。”
见梁照儿进来了,燕环又转身出去接待其他客人。
“奴便是这如意馆的掌柜,不知您所谓何事?”梁照儿笑着提了一壶茶替阳知州倒上。
阳知州观这女子虽不是一等一出挑的美人,但身上却自有一股姿态让人见之难忘。只见她眉宇间宜喜宜嗔,十分鲜活,身姿挺拔,更显精神。
他答道:“某听启旸所说,此处膳食鲜美,恰逢有机会来扬州,便想来试试。”
梁照儿闻言长舒了一口气,方才被沈度那么一说,害她也担心起此人莫不是有什么不安分的想法。如今见是蔡宣季熟识之人,心总算放下了半分。
她道:“您既与蔡郎君交往,想必也是人品贵重之人。请您稍候片刻,我去取册子来,尽管拣些爱吃的点上,厨房马上就给您送上来。”
阳知州见她处事妥帖得当,面上笑意更深三分,“劳烦掌柜的。”
梁照儿出去拿菜单时,老管家气喘吁吁地进来了,他说:“排了好一阵才买上,您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
老管家又想起在油锅前炸胡饼的那位冷面郎君,下筷那叫一个快准狠,背后忽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阳知州问:“你怎么了?”
老管家摇头,“没...没事。”
阳知州又说:“这里没旁人,你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坐下一起吃罢。”
老管家头摇得更厉害,“多谢主人,老奴站在边上就行。”
阳知州拗不过老管家,只得接过那胡饼大快朵颐起来。胡饼汁水充沛,外壳酥脆,双重滋味在口腔之中撞了个满怀,不愧是这么多老百姓排队也要买来吃的。
他擦了擦嘴角的油渍,接过梁照儿递过来的册子,心中更多了几分期待。
翻开那册子一看,里头的菜名通俗易懂,没起那些从名字上都看不出来是什么食材做的菜名。部分菜品前头画了一个叉,阳知州指着那叉问:“为何这道菜前头有一个叉?”
梁照儿瞧见那叉便来气,昨日她让沈度和李瘸子去将从渔船上订的几样河鲜拿回来,结果两个和尚抬水,水洒了一地,损失了大半食材。她又不想弄些残次品来糊弄食客,只得暂且先不提供用这几种食材做的菜。
“今日没寻摸到好的食材,若是您在扬州城里停留的日子多些,下次来保准让您吃到。”梁照儿赔笑说。
阳知州点了点头,不错,不以次充好,倒是个实心的店家。
他翻到后面,如意馆趁春日新推出了几道时令菜,上头写着三个大字,春日宴。
阳知州指了指这一页,“这一页的都上上来罢。”
梁照儿点了点头,伸手将那册子接过夹在腋下,“您且坐坐,稍后便来。”
她一出门便见沈度站在门口,梁照儿道:“倒不是同行,说是蔡郎君熟识的人。”
沈度仍是满脸怀疑:“认识蔡宣季的人可不少,各个来了都说认识,再一问都只是听说过。近些时候,这条街和后面那条街不少食肆都派了探子来打探,小心些总没错。”
梁照儿闻言也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没错,去告诉李瘸子被一桌春日宴上来,糕点便换成碧涧豆儿糕罢。”
第43章
李瘸子站在厨房里对着梁照儿说:“那碧涧豆儿糕你自己来做罢,我这暂且腾不开手,再者你将那食笺七改八改,我一时间记不全你那做法。”
梁照儿笑着说:“哪就七改八改了,不过多加了几种食材罢了。”
她将预先泡过三四个时辰的绿豆和白芸豆脱皮下蒸笼蒸上片刻,再从蒸笼里将豆子取出来时一捻便散。将蒸好的豆子倒在两个海碗里,分别碾成豆蓉,梁照儿仍觉不够细,又用筛面粉的细筛和刷子将豆蓉又过了一遍筛才作罢。
做完这一套准备流程,她已经累得满额是汗。古代没有
破壁机,全靠手动,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给绿豆去皮,简直剥得她怀疑人生。
李瘸子道:“非要剥皮费那劲做甚么,人家都是直接蒸了用,偏你不一样。”
梁照儿只说:“豆皮口感太过生硬,又很难被舂碎,吃到口里还容易黏到牙齿上,影响美观。”
李瘸子嘴上虽说着责怪的话,但心中却是对梁照儿的一片认可。她这般年轻,却肯沉下心来在一边拨好几个时辰的豆子,真叫人刮目相看。若是多加磨练,假以时日必成大才。
将磨好的两种豆蓉混在一起后,梁照儿又加了抹茶粉和新酿好的槐花蜜,搅拌均匀后糕粉便呈淡淡的绿色。这其中最为关窍的便是加多少槐花蜜,加多了糕点过甜,加少了糕体便不够润。好在她做的是苏式糕点,食客们不怕甜,且如今糖油一类是珍贵物,故而便照多了放。
取一小团糕胚捏紧实压入模具脱模后便得了这碧涧豆儿糕,通俗地叫法就是抹茶绿豆糕。豆儿糕整体莹润富有光泽,散发出抹茶粉和槐花蜜所带来的淡淡清香。
梁照儿将豆儿糕放在冰室里稍稍镇上片刻,再拿出来悠悠冒着冷气,呈在青瓷盅里更显得玲珑可爱。
恰好此时李瘸子将菜做好了,主菜是用上次崔璋送来的农家咸肉做成的腌笃鲜,还做了一道芦笋马蹄炒虾仁。主食是一碗做法简单,味道却不简单的阳春面,汤品则是玉带羹。
沈度早在门口候着了,梁照儿跟在他身后将食盒提了进去。那食盒是特地用陶瓷做的温盘,上下两层,侧端有注水孔,注入热水既可起到保温的功能。梁照儿提出要做保温食盒之前还思虑再三,才小心翼翼地提出这个自认为无理的要求,不料却被如意馆里头的其他人白了一眼。
燕环道:“这样的东西早就有了呀,有甚么好支支吾吾不肯说的。”
玉梳解围:“你别说她啦,她以前哪见过这些东西,都有第一遭的。”
梁照儿一听玉梳这话,更不知作何表情,她以前怎么没发现玉梳也是个嘴毒的?
她无奈说:“只当我乡下人进城,头一遭罢!”
沈度亦摇摇头,拍了拍她的肩膀。
不过马上梁照儿就不是最后一个知道还有这种新奇物件的人了。
阳知州问:“这食盒倒不寻常。”
梁照儿连忙给他解释了一通。
言毕还得意洋洋地看了沈度一眼,意思是怎么样,不认识的人多着了,我不认识算不得什么。沈度觉得她这样活像只贪蜜吃的小鼠,偷得了二两蜜便急不可耐地给鼠大王进贡。
二人将菜布好后,沈度便悄声退了出去。
梁照儿留下替阳知州介绍:“这便是您点的春日宴了,拢共五样,两道菜,一例汤,一份主食,一盘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