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作者:
栖云舟 更新:2025-09-10 09:29 字数:3731
穗穗见状也收回眼神,她看向树下的梁照儿和沈度,只见二人还在一旁僵持不下。
“外头晒,我要回亭子去了。”梁照儿淡淡说道,她转身便朝亭子那头走去。
沈度连忙亦步亦趋地跟在她后头。
梁照儿不耐烦地将采的野花往沈度身上掷,“不许跟着我。”
沈度笑着说:“外头太晒了,我也回去。”
“你这人莫不是个鹦鹉,专门学舌?”梁照儿没好气道。
沈度压根不恼,上前用衣袖替梁照儿擦了擦石凳上的灰尘,拉着她坐下。
他跪在她的膝前,仰头望向她,“我上次的话唐突了你,给你赔不是。”
梁照儿并不理他。
沈度见状又道:“你若仍不同我说话,只叫旁人传话,若未亲自使唤个够本岂非亏了?”
他声音里隐隐带着丝祈求,极大程度上取悦了梁照儿。她用脚尖轻轻踢了踢沈度的膝盖,手指划过他的肩膀,“哼,这是自然,你还欠着我银子呢。”
沈度见梁照儿肯同他讲话,心中欢喜,“既然同我讲话了,那从前的事就都过去了。”
“那你弄疼我了
可怎么算呢?“梁照儿问。
沈度将背对向她,佯装忍痛道:“那你便动手打我罢,保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梁照儿见状双足在他背上轻轻踹了好几下,见他哭天喊地地求饶才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可是不恼了?”沈度问。
梁照儿淡淡地应了一声。
众人趁着日落之前回了如意馆,梁照儿便立刻着手处理起到手的藕带。
泡藕带易做,且仅需放上大半天便能食用。
燕环和穗穗帮着将藕带洗净,梁照儿将藕带切成小拇指长的小段,再将其放入加了少量盐的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黑。架锅烧水,加入一勺盐、两三滴油,水开后倒入藕带,略煮两分钟便移入凉水中冷却。
做泡菜最重要的便是料汁,泡菜好不好吃全仰赖于此。
因着辣椒尚未传入,梁照儿只好用茱萸和胡椒代替,加上生姜、蒜瓣、小米辣、糖、盐和醋调配成料汁倒入煮过的藕带中,再加水没过食材。
梁照儿将预备好的泡藕带倒入被沸水煮过的陶罐中,用黄泥封好后放进水里镇着。
她又如法炮制了菘菜、萝卜、芥菜和春笋等,一时间井里起起伏伏地卧着好几只陶罐,每只陶罐肚子都大大的,瞧着分外可爱。
李瘸子很赞成此举,“如今天热了,桌上再摆那些大鱼大肉倒没人乐意吃。”
梁照儿亦点头道:“泡菜爽口解腻,只是不知他们会否喜欢这新汁子的味道。”
本朝常吃的泡菜与后世口味倒有些不同,料汁多以马芹、茴香、杂酒、醋水等调配,带着一股浓厚的香料味。除了卤味,梁照儿并不便好食材中加过多香料掩盖食物本味,故而将马芹和茴香去掉了。
足足将泡菜放了一天后,刚一打烊,众人皆迫不及待地将陶罐都捞了上来解封试吃。
藕带经过泡制发酵,散出一股清爽宜人的酸气,勾的人食欲大动。用筷子夹起一块藕带,藕带表面微软,内里质地脆嫩,咬起来“嘎吱”作响,口感十分美妙。藕带本身没什么特殊的风味,多亏了调制的汁料,增添了不少丰富的层次。
众人吃了一块接一块,半晌都停不下来。齿尖微动便能获得如此满足感,简直叫人欲罢不能。
李瘸子称赞说:“从前也没吃过这样的做法,味道却很清爽。”
他又提出要用泡藕带和其他肉类例如牛肉、鸡肉等一同炒着吃,嫩滑的肉与脆爽的藕带再合适不过了。
梁照儿内心忍不住感叹:李瘸子不愧为名厨,举一反三的能力真不是盖的。自己若非占着后世许多新巧,在他面前可真不够看的。
眼见小范围的试吃会还算成功,梁照儿便又做了几大坛预备在如意馆里上新。
泡菜常被本朝人民用来配各类主食,例如炊饼、汤饼之流。不少食客眼见如意馆新上了好几种泡菜,便纷纷点了来试试。
望着晶莹剔透的泡菜,一食客立刻搛了一筷子塞进嘴里,却发现这泡菜的味道与他平常所吃的不同。
泡菜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受欢迎,口碑反倒有些两极分化。大家对于泡藕带的接受度还算不错,其销量略微领先其余几个,不过也是矮子里头拔高个。
梁照儿只好自认倒霉。
做生意还是不能太过唯心,自己喜欢吃的并不一定符合大众品味和顾客期望,下次出新品之前还得做好市场调查,只可惜浪费了这些菜。
玉梳安慰说:“即便是人,也总有人喜欢总有人厌的,何况是吃食,他们不肯吃,咱们留着自己吃囖!”
梁照儿捏了捏玉梳的手,示意她自己没事。
正当梁照儿准备将新挂上的各色泡菜的木牌取下来时,只见一位小沙弥从外头走了进来。
他今日奉师叔之名下山采买些药品,回寺里之前一时间被扬州城的繁华迷住了眼,沿街问了几个百姓如今城中有没有什么新鲜吃食花样才被推荐来了这里。
本朝经济繁荣,寺庙和尚也会做些买卖补贴寺里。汴京城相国寺的和尚们常作些手链、佛珠之类的东西售卖,甚至还开设了饭堂,名叫“烧朱院”,不少官员都会差家仆去买回来吃。
在这种情况下偶遇和尚来打牙祭也不算什么罕事。
那小沙弥问:“善女怎的将这牌子取下来了?”
梁照儿抱歉道:“卖得不好便取下来了,往后兴许不再做了。”
小沙弥惊讶道:“不知可还有余下的?出家人出门在外想用些素食。”
“自是有的,上师且等一会,奴去端来。”梁照儿冲他微微欠了欠身,转身去后头端菜。
穗穗引着那沙弥进来坐下,替他斟茶看座。和尚双手合十,点头道谢后环顾起四周来。
这小馆古朴典雅,环境还算不错。
见泡菜端了上来,小沙弥又要了一碗米饭,便就着泡菜开动了起来。
他吃相极佳,慢条斯理的品着,丝毫不见狼吞虎咽之状,用完后双手捧起茶杯小啜了几口茶,发出一声谓叹,“清淡有味,善女好手艺。”
寺庙中饮食清淡,这泡菜歪打正着地很符合小沙弥的口味。
他又问:“不知娘子可否将这方子卖与小僧?”
第54章
梁照儿一怔,随即点头同意了小沙弥的请求。这泡菜本就反响平平,即便加以改进,也需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再去试验。何况泡菜的做法本就不算技术含量很高的那类,只要是有心琢磨,她这方子也不算什么玄秘。
倒不如趁此机会把方子卖了小赚一笔。
“上师若是喜欢,倒是这泡菜有佛缘。”
梁照儿捧场地笑了笑,却未主动要价,在出家人面前提银钱总仿佛亵渎了人家一般。
小沙弥倒很直爽,笔出三根手指问:“三两银子,善女意下如何?”
见梁照儿半晌没说话,他又弱弱地伸出两根手指:“那么......五两呢?”
这五两银子是他余下的所有银钱,有一部分还是从给师叔买纸笔的预算中黑下来的。
“自然够了。”梁照儿笑着说。
早知这小沙弥能加到五两银子,她就再拖延上片刻,说不准还能卖个更高的价钱。
小沙弥庆幸地舒了一口气。
梁照儿将小沙弥递过来的银子收进匣子中,又与他攀谈起来:“不知上师买这方子作甚?”
小沙弥耐心地解答道:“寺庙不仅靠香客信徒进的香火钱,也会种些田地、办些斋宴赚取银钱维持经营。”
梁照儿闻言点了点头。
上次她和燕环去建隆寺游玩时,便听蔡宣季说过从前寺庙僧人课闲时偶尔也需帮忙种地喂鸡。不过现如今主持已经将寺庙不少田地租借出去给附近农户耕种,只收取少量租金或以粮食折现。
寺庙中的斋菜大多寡淡无味,多半都是用水煮过后只加少许盐调味。小沙弥想着若引进些更好吃的斋菜,也能吸引更多香客上山拜佛,多赚些香火钱才好替佛祖每年重塑金身。
临走前小沙弥又问:“不知善女处可否逐时施行索唤?小僧想买下余下的泡菜却孤身乏术,不便提行。”
梁照儿一时间未理解这沙弥所言含义,有些疑惑地望向他。
经由小沙弥解释后,梁照儿才恍然大悟。
“逐时施行索唤”意思是食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点单,再与食肆约定送货上门的时间,最后食肆按照食客的要求及时将食物送到指定地点。
这不就是外卖服务吗!
“自然有的,”梁照儿一把将沈度抓了过来,用拳头显摆似地捶了捶沈度的胸口,“您瞧瞧奴家的伙计,力壮如牛,身轻如燕,不管您住在哪儿都能送去。”
沈度配合梁照儿冲小沙弥勉强露出一个微笑。小沙弥见他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忍不住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