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作者:栖云舟      更新:2025-09-10 09:30      字数:3766
  
  他知晓沈度与玉松截获的那些书信,早已做了完全之策应对,只是他却不知崔璋也私底下一直在查。
  盐场图纸和联名状纸倒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不过也好,他尽可借力打力,铲除相奉这枚废棋。
  龙椅上的官家轻敲玉圭,殿内瞬间静了下来,两侧官员或挺腰怒视,或垂首缄默。
  蔡相虽已打定主意抛弃相奉这枚废棋,但并不想在面对自己一手提拔的下属的时候显得太过不近人情。故而他开口求情道:“相转运使曾是微臣举荐,臣相信他绝非此种奸人,若刑部与御史台查明真与他有干系,还请陛下从严处治。”
  官家指尖重重叩击龙椅扶手,看向刑部尚书,“刑部即刻挑选精干官员,与监察御史严查转运司上下,凡牵涉其中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臣遵旨!”刑部尚书躬身领命,又道,“陛下,盐商私贩网络恐已盘根错节,需调江南按察使司协助,方能彻底清剿私盐窝点。”
  “准!”官家果断应允,又看向韩知州,“江南盐价上涨,户部需即刻从官盐储备中调拨十万斤盐,运往扬州府平价售卖以安抚百姓。”
  一连串旨意,砸的众臣晕头转向,再迟钝之人也瞧出来了这般缜密的安排绝非一昔可得,只怕早有布局。
  只是相奉仍心存幻想,他听蔡相所言,只以为他必然是有所把握和退路才大言不惭地要求彻查,必能保他无虞。
  蔡宣季淡淡瞥了相奉一眼,心中暗骂了一声蠢货,相奉也就是生的时候好再加上幸运才混到这个位置上来,论心眼子,他在这朝堂上压根排不上位。
  侍卫从门外而入,将相奉架着往外拖着下狱审问。相奉这才反应过来,手脚并用地大声呼喊求饶:“陛下,微臣是冤枉的,请您切莫听信小人谗言啊!”
  此种戏码在大殿上早已见怪不怪,多少佞臣落马是皆是这般说辞自保。
  大朝会结束后,今日弹劾相奉几人被留下,其余人等告退。
  崔璋镇定自若地站在原地,感受着人流从自己边上擦肩而过,低头不语。
  他的背后早已被汗水濡湿,这还是他头一遭在大殿之上行此举,难免有些后怕。
  孔有得上前请了崔璋到侧殿去,他抬头一看才发现殿内已空,便跟着前头几位大官一道去了。
  崔璋站在末尾,不卑不亢地等候着官家发问。
  官家望着底下众臣,又问:“方才朝堂上工部侍郎所言也有几分道理,不知诸位卿家有何看法?”
  崔璋微微摇了摇头,如果允许私人买井煮盐,就不可能没有私下交易。只有把所有私井都填塞掉而运官井的盐,使盐全部由官府发售,这是减少刑罚、收归利益的一个办法。
  众人皆未应答,似乎在思量官家问此话背后的意图。
  几位大官说了些不痛不痒的话,蔡宣季眼见是个绝佳的时机,给蔡相递了个眼神后冲着官家道:“私盐泛滥,臣以为应当全部收归朝廷,以钞换盐。”
  官家闻言思忖良久,又问其余等人意见。
  蔡相立刻道:“小蔡大人年轻有为,于治国之道上颇有见地,臣以为此法可详细探讨。”
  众人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对此亦不置可否。
  崔璋总觉着有哪里不对劲,却又始终说不出个原委来,只得沉默地站在一边。
  官家注意到末尾的崔璋,和善问道:“崔卿家可是另有高见?”
  “并无,陛下。”崔璋躬身回道。
  蔡宣季胜券在握地笑笑,回列毕恭毕敬地站好。
  官家又指着蔡宣季与崔璋道:“朕记着你二人似是前后脚中的进士,而后入仕。”
  蔡宣季谦逊道:“陛下日理万机还能记得此等小事,微臣受宠若惊。崔大人少年英杰,一举夺得状元,臣较之差的远了。”
  “蔡大人过誉了。”崔璋为人刚直,两人既已分道扬镳,便不欲与他虚与委蛇地说些场面话,只淡淡道。
  官家饶有兴致道:“蔡相与蔡卿家同姓蔡,莫不是本家?”
  蔡相立刻回道:“正是,说了也是巧,前几日微臣才得知小蔡大人是臣的远房侄子。”
  崔璋冷眼旁观着这两人登台搭戏。
  “本家后生出息,蔡相是该好好提拔着。”官家言语之中似有敲打之意。
  蔡相惶恐道:“这...官员任命需由吏部考核,微臣纵有心力,也得合规合矩才是。”
  一番话既不过分撇清关系显得虚假,也不冒进试探,而是以退为进,让座上的九五至尊放心。
  又议事片刻后,官家便让几人退下,批阅起奏折来。
  蔡宣季本欲和崔璋说些什么缓和关系,可见他那一副冷冰冰的死人脸,气便不打一处来,也歇了这心思。
  蔡相在背后阴恻恻道:“你与崔璋从前焦不离孟的,竟不知他也在查此事,还谋篇布局了这么久?”
  “确实不知。”蔡宣季嘲讽一笑,“许是与他家事有关罢。”
  崔璋只说他变了,可如今瞧来自己也不甚了解他。
  蔡相冷冷道:“盐钞一事你做的不错,还算有点用处。”
  若能将印制盐钞的权利攥在自己手上,印盐钞收手续费,比以漕运从江南一带转运私盐利润更为客观。毕竟中间的种种环节皆被省去了,只需坐等收利便是。
  宫门处,各家马车已候着。
  韩知州上了马车,韩景彦连忙问道:“今日怎得留了这许久?”
  “盐铁一事非同小可,自然也就久留了些,”韩知州眼中似有考量,转而又问,“你与起居郎乃是同场考生,又一同进京,可知他与蔡相是本家?”
  韩景彦惊讶道:“从未听闻过,但瞧着他吃穿用度皆不俗,只以为是那个富商家的孩子。”
  “这小子不简单,依之前说的这婚事还是作罢为好。”韩知州沉吟片刻道。
  第126章
  自打宝绮知晓婚事作废了,心情好转了不少,再瞧见曾氏所出的二姑娘宝绫都多了几分笑脸。
  那宝绫生得圆乎乎的,见人咧嘴就笑,像个小弥勒佛,都说有福气。
  宝绫一见宝绮上前逗她,便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还伸出软软的小手去抓宝绮,惹得宝绮将生母给的嫁妆中的一个赤螭璎珞项圈都给了宝绫,连带着与曾氏的母女关系也融洽了不少。
  毕竟没人会对待自己孩子好的人冷脸。
  嫣然却有些生气,眼看着曾氏的身体日渐恢复如常,管家之权很快由要还给曾氏,连宝绮也见风使舵开始巴结起曾氏,这叫她如何不生气!
  宝绮见她冷淡,恐兄长在其中为难,又加上打小长大的情分,便也送了些东西去嫣然院子里哄着。
  谁知嫣然不仅没收宝绮送去的宫花珠钗,反倒将拂柳请了出去。
  拂柳气鼓鼓地回了宝绮屋子,将在嫣然房里受的气愤愤不平地说了,也惹得宝绮一阵恼。她无人可说,想起梁照儿,便冲到了如意楼来。
  宝绮伏在桌上痛哭一场:“……嫂嫂也不知站在我的角度想想,我失了生母,又未出阁,若不对继母好些,该如何在这家里自处呢?我与她这么多年的情谊,反倒不如与梁姐姐了,若非那日在余府梁姐姐点醒我,只怕我到现在还是那个犟驴性子。”
  “杜娘子许是也
  有难言之隐,你们打小的交情,自不是旁人能比的。“梁照儿一听这话,连忙给宝绮倒了杯热茶,安抚道。她唯恐这话被有心人听去了说她在其中挑拨离间。
  宝绮点了点头,仍有些抽噎,趴在桌上胸腔不断起伏着。
  梁照儿给绿蕊使了个眼色,绿蕊立刻从厨房端来一碟牛乳藕粉菱糕和一小盘茉莉花酥。
  “尝尝这茉莉花酥,新做的式样,你可是第一个尝的贵客。”梁照儿笑着说道。
  宝绮这才抬头,腮边挂着几滴粉泪。
  梁照儿补充说:“糖和油都少,定是和你的口味的。”
  宝绮捻起一小块茉莉花酥,只见其层次分明,花型饱满,四色油酥发的极好,轻轻一咬酥皮便簌簌散在口里。内馅是用茉莉花酱、熟糯米粉和熟花生碎制成的,口感丰富,带着一股清新的茉莉花香。
  “这倒真像将茉莉花吃进肚子里了。”宝绮毫不吝啬地赞道。
  梁照儿打着扇子骄傲道:“这油酥用了四种染了色的面团才做出这般模样,颜色由浅入深,拟出茉莉花的形态,很是费功夫。”
  宝绮叹了口气道:“梁姐姐别怪我之前冷待了你,实在是心力不佳。瞧着你这食肆如今已成规模,我打心底里替你高兴。”
  梁照儿并不深究宝绮内心深处的想法,见她面上诚恳,也摆摆手说:“宝姑娘肯跟我说这样的话已让我受宠若惊,若不嫌弃,只管来如意楼坐坐,或是我送些时兴的点心去也使得。”
  宝绮见她心胸豁达,人也随和开阔,心下也更喜欢了几分。
  从前梁照儿也就是一破落食肆的小厨娘,如今如意楼成了官家正店,还开到汴京来了,宝绮也高看了她几眼,觉得与之相交并不跌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