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7开始 第32节
作者:你为什么忧伤      更新:2025-09-10 11:40      字数:3928
  这可还是大年初四,而且还是八十年代,为啥这里这么热闹?
  批发街上的喧闹,让叶怀安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己来到了二十年后服装批发街。
  但是当叶怀安仔细打量后,才确定自己此时处在的年代,的确是八八年。
  这里的店铺,大多都规模不大,摊位上的服装,款式参差不齐,大多都是粤省一带几年前淘汰的款式。
  不少店铺里,还夹杂着七八十年代最常见的黑灰蓝色调,街上的行人,大多穿着也挺朴素,远没有后世服装批发市场那种引领时尚的新奇感觉。
  叶怀安把整个批发街逛了一圈后,得出一个结论,服装批发市场的潜力,大有可为!
  叶怀安看到的满眼繁华喧嚣,的确是真实的,这大街上店铺中的款式老旧也是真实的。
  为啥这么老旧的款式,依旧还有这么大的人流量?
  叶怀安逛了一圈后,心中渐渐有了一个答案!
  这个答案很简单,因为人们压抑太久了!
  虽然79年就改革开放了,但是内地私人经济活络起来,也就是这两年开始的,八三年还有八大王事件,到了这两年,上面才开始明确支持发展经济。
  而今年,恒市决定建一个服装鞋帽批发市场,便是上面对私人经济最大的肯定。
  有了上面的肯定,人们的压抑许久热情,才真正有了释放的口子,而这里,便是这个口子。
  大伙需要漂亮的衣服穿,年轻人需要更多的色彩,有了上面的肯定,商人在这里尝到甜头,胆子自然就大了起来,蜂拥而至,造就这里的繁华,毫不奇怪!
  整个恒市数百万人口,却只有这一个还算知名的批发街,在这样的前提下,上面的领导,自然会抓住机会,建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服装鞋帽批发市场!
  尽管这里的服装款式,和这个时代的主流潮流还有些脱轨,但是大伙依旧热情似火,就算是粤省几年前流行过的服饰,在大家心目中,依旧代表最时尚的颜色。
  对于叶怀安来说,这,就是机会!
  一个可以改变这个市场格局的机会!
  第48章 报纸上的信息
  花了两天时间,叶怀安仔细打听了整个恒市服装批发行业的大致情况。
  原本他心里已经有了些想法,准备去拜访一下纺织厂的刘副厂长。
  去询问一下能不能和纺织厂下面的制衣厂合作!
  但是这两天他开始犹豫不定,想着制衣厂的事,要不要先缓一缓。
  就在昨天早上,他无意间,在报刊亭买了两份早报,在上面看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
  自从年前,叶怀安在那拾荒老人那,经过一次信息洗刷后,叶怀安也随即对这个时代的报纸,也有了一些兴趣。
  来市里这两天,每天早上,他都必定买上两份报纸,随意看看。
  他到不是为了怀念什么,而是这个时代的报纸上,有很多信息,能把他脑海中,很多早已经深藏忽视的信息重新唤醒!
  他只是一个重生人士,也不是神仙,虽然知道未来三四十年很多大致信息,但是具体到某一年某一月的很多信息,早已经被大脑中深藏了。
  昨天早上报纸上的信息很简单,上面的新闻,是一个记者采访了魔都一个妇女。
  妇女对记者抱怨这几年物价飞涨,特别去年到今年,光猪肉的价格,短短一年时间不到,猪肉价格就上涨百分三十。
  对,就是这一个短短的文字版块新闻,一下就引动了叶怀安脑海中深藏的记忆。
  今年是哪年?
  1988!
  如果叶怀安重生前,知道自己会穿越到这一年,他脑海中一定会记下一些信息。
  1988年,国家开放价格双轨制,实行物价大闯关,短短半年时间,物价上涨幅度,是新中国1950年以来,涨幅最大的一年。
  新闻上那个妇女,抱怨的猪肉价格上涨,这才只是一个刚刚开始而已,到了今年五月,包含猪肉之类的肉类价格,短短两个月,便上涨幅度超过百分之七十。
  这样的物价上涨幅度,对于已经精打细算几十年的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引发的后果,无疑是惨烈的。
  后世很多大妈为了抢板蓝根,抢食盐,抢购几年都吃不完的量,在这个年代,啥也不是!
  很多老百姓为了抢生活用品,大打出手,为了抢一包毛线,差点闹出过人命。
  叶怀安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新闻,为了把自己手里的钱花出去,一个老婆婆抢购了一家人一百年都用不完的卫生纸,还有抢购了三代人都用不完的毛巾等等。
  总之,这场疯抢行动,从三月的魔都开始,到了五月,开始蔓延到全国,全民疯抢购物潮开始。
  直到十月,上面终于察觉不对,开始重新制定政策,控制物价,物价才慢慢恢复正常。
  但是再如何控制,六七十年代,那种一分钱掰开两半花的时代,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进入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开始彻底放开,短短二十年,物价上涨幅度,已经让很多人看不懂了。
  叶怀安之所以没想起这茬,是因为前世的他,八八年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怎么可能在乎什么物价上涨?
  物价上涨,对于这个时代的个人和国家,是一场难以言喻的灾难,而对于叶怀安这种重生人士来说,却是是一场机遇。
  他完全可以借助这次机遇,玩一场血腥游戏,比如联合一群人,囤积商品,再高价卖出。
  叶怀安思虑许久,最终还是放弃这场投机行为。
  当看到这则物价上涨的新闻,叶怀安脑海中第一时间,便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他可以联合某些人,用低价囤积那些国企积压的库存,等物价上涨后,再进行抛售。
  而且他还清楚物价上涨最疯狂的月份,甚至哪些商品会疯抢,他都一清二楚,只要布局合理,完全可以赚到天价利润。
  这个计划在他脑海中过滤了一遍后,最终还是放弃了。
  不是说这个计划不赚钱,也不是说这个计划不会成功。
  要是他真的实施,他可以保证这个计划,会大赚特赚,甚至有可能改变恒市一些格局,甚至他还有可能,凭借这次机会,结交恒市真正的大人物。
  至于这个盘子是否能做大,叶怀安一点也不担心。
  别把某些人想得太伟大,某些人的胃口,比你想象中大多了,叶怀安上辈子早就见识过了。
  自己只需要借助李晓明这种小人物一个推荐,叶怀安便能把恒市无数大人物拉下水。
  要是叶怀安真实施这个计划,他完全可以用两个月时间,让恒市那些大人物,见识到自己真正的本事,吸引他们上钩,最后把他们都拉上船。
  但是上船容易,下船难!
  所以,叶怀安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计划。
  因为这个计划一旦实施,造成的后果,难以控制,到时自己肯定会进入有心人的眼中。
  你想一想,那时候,上面的大佬为了物价疯涨而烦透了心,为了解决这次物价问题,正在想尽一切办法。
  那时候,他们突然接到下面一个消息,恒市一些企业,在物价上涨之前,便囤积了大量积压物资,而且在物价最高的时候,进行大规模抛售,造成市场恐慌,引起公愤…
  要是叶怀安真那样干,估计他的名字,彻底上了很多人的黑名单,秋后算账,只是迟早的问题。
  说到底,那就是原罪,沾不得!
  所以那个计划,叶怀安在脑海中过滤了一遍,很快便放弃。
  叶怀安犹豫了两天后,终于还是下定决心,按照原计划进行,先搞一个小制衣厂,按照自己的计划来。
  至于涨价这事,对于叶怀安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赚钱的机遇,不过这得等尘埃落定之后再作打算!
  等今年过后,他手上有了一笔钱,明年,后年或许有大用。
  叶怀安记忆中还有一段信息,今年物价上涨时期,上面为了控制物价,便让企业,开始加班加点生产海量商品,投放到市场上去平复物价。
  这样的办法的确有效,市场上商品供应足,价格被控制住了,老百姓那股恐慌抢购情绪,自然就平复了。
  但是,这也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对于很多国企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因为生产太多商品了,刚刚生产的商品,转眼便成了库存,换不了钱,工人发不了工资,这种情况下,对于上面决策者来说,又将是一场艰难的抉择!
  而那时候,便是叶怀安的机会,他完全可以用最少的代价,搞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等那时候,自己完全可以小鱼吃大鱼,甚至完成最原始的资本积累!
  一个重生者,要在这个时代投机,机会太多了。
  可叶怀安心中隐隐约约对这些投机行为,有些反感,因为那种风格和他前世一些行为太像了。
  有时候,一旦你开了一个头,便彻底回不了头!
  叶怀安思前虑后两天,最终还是压下心中的邪恶,决定遵循心中的想法,用自己的方法赚钱!
  初八,肖春兰便打听到一则消息,有一家国企被服厂已经停工两个月了,他們有意承包出去。
  叶怀安听到这个消息,决定先去考察一下!
  第49章 患得患失
  等叶怀安到达那个被服厂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初十了。
  前天他拜访了李晓明,两人吃了顿饭,谈了一些事,也得到了李晓明一些指点。
  昨天他又去拜访了纺织厂的刘副厂长,两人虽然都没吃饭,但是也聊了半小时。
  叶怀安在一旁也随意打听了一些纺织厂旗下制衣厂的情况。
  待一打听,叶怀安便放弃想承包纺织厂旗下的制衣厂了。
  原因很简单,对方三产公司有两个制衣厂,最小的一个制衣厂都有三百多员工。
  这些人基本都是纺织厂的家属,七大姑八大姨,年龄大部分都四五十岁,甚至还有不少退休的,要想承包制衣厂,必须把这些工人都接收过去。
  还有关键一点,这两个工厂都已经拖欠工资半年了,如果有人要承包,光付清工资,都得是一笔巨款。
  叶怀安手里那点钱,让他顿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叶怀安手头现在的资金的确有点尴尬了,原本他手上有两千块,加上二舅张立军的资金,也就三千左右了。
  沈朵儿已经住院治疗了,目前情况还不太好,因为长期生活环境太差,现在除了小儿麻痹症,还感染了其他疾病,暂时要花钱的地方还太多。
  叶怀安现在已经给沈艳清六百了,这点钱,显然还是不够,在任何时代,重病都得掏空一家人。
  如果沈朵儿那病得长期治疗,叶怀安都怀疑自己这点钱够不够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