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8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1:56      字数:3454
  想到两个多月前游艺会上看到的那群莺莺燕燕,再回想起自己在徐州见到的那些军户女子,他就很无语。
  士族女子不干农活,皮肤好,保养好。
  从小营养充足,身材好。
  她们的老爹更容易占有美女,基因好,整体更漂亮一些。
  更别说教育方面了,军户女子九成九是文盲,才艺更是没有,没法比。
  当然,事情也没那么绝对。
  如今都什么时候了?很多规矩在慢慢打破中。神出鬼没的糜晃几天前来了一次,观阅完军士操练后,非常满意,闲谈时问及邵勋的婚事。
  他隐约提及,从几年前开始,因为政局时常变化,一大群官员获罪,夷三族的都不在少数。有些士族女子嫁人了,本应随夫家一起处死,但因为娘家有关系,死罪得免,被接回去了。
  但这些女子一时间也没人敢娶。
  比如赵王司马伦篡位被杀后,伪太子妃刘氏(伪太子司马荂之妻)就没事,因为她的弟弟刘琨受到齐王司马冏的赏识。
  但刘氏这种人,别看她是罪人,还是寡妇,也不是邵勋能得手的,他的地位还是太低了。不过比刘氏差一些的罪官家眷却并非不可能。
  但他觉得这事不能操之过急,再等等。况且东海还有家人呢,这事也得问问他们的意见。
  “困难啊……”邵勋用粗糙的大手搓了搓脸:“这脸怕是用护肤品都救不回来了。仪容、风姿算是毁了。”
  别笑,仪容、风姿是选官的重要标准。
  邵勋身材高大,孔武有力,首先就不符合士大夫“尚柔”的风气,给人第一印象就不好——事实上他也很诧异为啥裴妃没觉得他“丑”。
  其次,这日晒雨淋的脸、常年使用弓刀的手,哪一点符合标准?
  完犊子!
  有时候挺泄气的,并州匈奴人就对中原骁勇之士十分友好,给钱、给房子、给女人,妈的待遇不要太好。
  若非后世穿越而来的他还有点民族大义,径直去投匈奴算球,就凭他弓马娴熟的本事,混个小帅问题不大。
  可以说,绝大多数困难都是先天出身带来的。
  血统论之下,后天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改变。
  “沙沙……”邵勋用树枝将“困难”两字划了个七零八落,仿佛在发泄心中的不满一样。
  这狗屁朝廷,还有保的必要吗?
  ******
  三伏热如火,笼窗开北牖。
  六月很快到来,裴妃穿了一件清凉的两裆衫,外罩纱衣,乘坐马车来到了田间地头。
  两裆本是汉时甲胄,后来演化成了衣服,乃贴身内衣的一种。及至晋太康年间,士女流行内衣外穿,两裆衫大行其道,成了夏日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裴妃这种身材穿两裆衫,那真是好顶赞,让人吉尔不得放假。
  她却毫不在意外人的目光,只看着一垄垄收割完毕的小麦,面露笑容。
  邵勋带着十名士卒护卫在侧,他也带着欣慰的目光看着那些奋力挥舞镰刀的年老世兵们——唔,杨宝那厮似乎正在田中干活。
  “总要种地的……”他不自觉地想起了之前听到的这句话。
  乱世之中,这大概是非常提振士气的事情了吧?
  看老兵们的样子,似乎也更喜欢收获粮食,而不是上阵打打杀杀。
  那么,到底是谁造成了如今这一切的混乱,以至于要让百姓来买单呢?
  那些人心中就没点愧疚吗?
  最气人的是,他们这会还在醉生梦死,嗑药清谈,大鱼大肉,美女环绕。
  把北方折腾残了以后,见事不可为,干脆拍拍屁股南下。
  在江南,他们有辉煌的宅第,有连片的土地,有成群的农奴,可以放心地偏安一隅,继续门户私计之类的丑恶勾当。
  邵勋后世读史之时,看到的都是士大夫们的风花雪月,看到的多是士大夫们的魏晋风度,一度还觉得挺美好、挺文艺、挺浪漫,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让人沉醉不已。
  但穿越过来后,却无法代入士大夫的视角了。
  他现在觉得这些人都是有原罪的,需要改造。但悲哀的是,他还需要仰他们的鼻息过活,甚至巴结他们、迎合他们。
  人啊,可能就是这样不断取舍、不断妥协的。最终磨平了棱角,被涛涛大潮所淹没。
  “督伯似有所感?”裴妃好奇地看了他一眼,问道。
  “夫战,资粮之重,当为首位。”邵勋回道:“而今天下诸州、郡、征、镇战乱不休,夫不得耕,妇不得织,百姓辗转沟壑,井邑化为废墟,长此以往,军馈定然不继。王妃打理潘园,诸事井井有条,仆佩服之至。上下近千军民,亦深感王妃之德。”
  “你倒是挺会说话。”裴妃淡淡一笑:“那日也是这般与梁兰璧、庾文君说的吧?”
  邵勋愕然。
  裴妃放下车帘,一时沉默了下来。
  “启程去洛阳吧。”稍顷,她吩咐道。
  “诺。”邵勋让人牵来马匹,翻身而上。
  其他九人亦纷纷上马,散开在马车四周。
  车驾缓缓而行,一路向西。
  时值正午,日头正毒,只一小会,裴妃就又把车帘掀起透透气。
  “梁兰璧之父、卫将军梁芬乃西州(关西)士人,与天水阎鼎等人相识,时常相聚。”辚辚车声中,裴妃温婉清丽的声音缓缓传出:“你既与糜晃糜子恢交好,就当谨慎从事。现时或没什么,可一旦局势有变,河南、河北、西州乃至吴地士人未必能意见一致,届时就会有影响了。你——稍稍注意点。”
  邵勋悚然一惊,立刻答道:“谢王妃提点。”
  果然,天下士人是有畛域之分的。
  他其实隐约有这个意识,但没想到隔阂这么深。
  衣冠南渡之时,好像河北(黄河以北)士人南下的就很少,河南士人南下的则很多。
  至于关西士人,他还真不太清楚。
  但似乎洛阳告破后,关西士人——主要是天水人阎鼎、武威人贾疋——将司马邺(晋愍帝)护送到长安,拥立为帝。
  当时很多关东士人不愿去长安,要不要这样啊?
  如果王妃不提醒,他还真可能踩这个雷。虽然未必会有多少负面影响,但他不是士族,对错误的冗余度很低,真没必要这样。
  随后一路无话,在日头偏西之时,马车经上东门入城,直入司空府。
  第十九章 火中取栗
  “哈哈哈……”司空府内,高朋满座,欢声笑语不断。
  确实,最近几个月司马越舔得很厉害。
  用文雅点的词语来形容叫“恭俭退让”,用难听的话形容就是“阿谀奉承”。
  但不管怎样,他舔到了。
  司马乂非常高兴。
  邺城的司马颖也没使绊子,甚至称赞过司马越几句,因为司马越暗中支持他担任皇太弟。
  这就是左右逢源,墙头草,关键是还没暴露,不得不说是一种本事。
  舔狗舔狗,舔到最后,应有尽有。
  这不,范阳王司马虓已经被任命为征南将军,即将率军南下,处理荆州乱局。如果他有手段,当可趁势在荆州安插心腹。
  司马虓、司马模、司马腾、司马越同为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关系自然不一般,绝对算是司马越的外援了。
  至于原本的荆州都督司马歆,因为军队多派往蜀中,无兵可用,刚被农民军大败于樊城,死。
  “征南将军一至,张昌贼党不死何待?”
  “声势闹得挺大的,荆、扬、豫、徐、江五州之地,皆有波及,赶紧平灭了事,迟则生灵涂炭。”
  “江南诸州,武备废弛,也不知道在搞些什么,官军一触即溃,竟连流民都打不过。”
  “武帝削郡兵,地方仅有武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罢了,不用过苛。”
  “如今这个世道,该重建郡兵了。”
  ……
  众人七嘴八舌,谈得很尽兴。
  司马越频频举觞劝酒,众皆酣然。
  王导放下酒樽,随口应付着他人,心中默默思考。
  最近,堂兄王衍又召集在京王家子孙,举行了一次密会,王导去了。
  会中,王敦指出朝廷威望日衰,诸州有方镇化的趋势,且不可逆。既如此,不如派自己人去各州,攫取地方权力,以为奥援。
  王衍基本同意这个看法,并对在场的王导、王敦、王澄寄予厚望,认为他们三个是琅琊王氏这一代中比较出色的族人,要勇挑重任,为家业的兴旺发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王导对堂兄王衍比较尊敬,因为堂兄愿意留在洛阳这个龙潭虎穴,把弟弟们都送出去。
  按照王氏子弟的规划,王导往徐州那个方向努力,争取自己出任刺史。如果做不到,就弄个宗王顶在前面,自己幕后操控一切。
  王导选了好友司马睿。
  司马景文至少从外表、性格来看,比较容易操控,是最适合的前台幌子。
  但问题也存在着,闻喜裴氏的裴盾似乎对徐州刺史很感兴趣,这就面临着强大的竞争了。
  王导最近心情的阴郁,一大半来源于此。
  这会酒席上又听到范阳王司马虓担任征南将军,南下荆州平乱,心情就更是郁闷了。
  征南征南,征完南之后呢?会不会派个心腹出任荆州刺史、都督?那样的话,荆州可就归司马越一系了。
  烦躁!司马乂、司马颖就没点反应吗?
  “咳咳。”司马越清了清嗓子。
  众人见了,纷纷放下酒樽,坐回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