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258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1:59      字数:3303
  如果真按裴康说的那样把官员置办齐备,至少也得五六十人,支出可不就是现在八个人那么少了。再加上逢年过节的赏赐,一年几千匹绢的财务窟窿找谁去填?除非老裴愿意报销……
  “你啊,真是没当过大官。”裴康轻蔑一笑,道:“别算计那点钱了。刘元海让裴家出人当官,不但没有俸禄,还得裴家出钱出粮。你看看人家怎么做的,你又是怎么做的?”
  邵勋失笑。
  胡人政权怎么就喜欢玩这个?
  他记得历史上北魏初期官吏无俸禄,任其搜刮。到了后来,朝廷发现这样搞损失更大,不得已定下了俸禄标准。
  “你那么大名声,颍川士人就没点进奉?”裴康恨铁不成钢地看着邵勋,道:“他们现在开始投靠你了,进奉在哪里?就连老夫都——”
  “罢了。”裴康摆了摆手,道:“你自己看着办吧。索要进奉名声不好听,但哪个不做?他们现在怕你,求着你,就该给进奉。光靠你出征缴获的那点钱绢,纵然一时够,长远来看也是不够的。”
  邵勋听完,立刻起身行了一礼,道:“请裴公就任鲁阳国友一职。”
  友,职掌陪侍国主左右,对国主有所进益和匡正。
  正如司马炎为诸王选友时所言:“昔韩起与田苏游而好善,宜必得其人。”
  这是个清望官,事少、钱多(六品),其实就是跟在国主身边出点子。如果看到国主有什么做得不对的,立刻进谏,匡正他的行为。
  老裴本来想拒绝的。
  我一个七十多岁的人,陪你二十多的人“游玩”,丢不起那脸。更何况你发俸禄的钱还是我送来的,这是要我自己花钱陪你“玩”?岂有此理!
  不过,裴氏、卢氏很快携手而至。
  老裴心中一动,遂叹道:“罢了,这把老骨头还要陪你折腾,真是——唉!”
  邵勋先是愕然。
  初看裴康脸色,以为他要拒绝呢,没想到突然间就同意了,发生了什么?他想做什么?
  邵勋突然间觉得,请裴康担任国友、“匡正”自己的行为不一定是好事……
  第八十一章 慵懒的年节
  因为裴康在棠梨院,邵勋没敢放肆,谈完正事后,怏怏不乐地离去了。
  范阳王妃卢氏乘坐马车,和他同行了一段路。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邵勋总觉得这女人在悄悄看他。
  行经流华院门口时,他让亲兵帮着搬运了一些家什入内。
  流华院内亦有家兵护卫,见到大名鼎鼎的鲁阳侯抵达时,呼啦啦全跪在了地上。
  有几人的身体甚至有些颤抖,似乎在恐惧着什么。
  “你在怕什么?”邵勋拿马鞭敲了敲其中一个人的背,问道。
  “君侯……”这人似是扛不住事,面如土色。
  邵勋看了一眼卢氏,卢氏微微点了点头。
  “拉下去拷讯。”邵勋一挥手,亲兵们一拥而上,将此人拉了下去。
  其他亲兵刀出鞘、弓上弦,死死盯着其他护卫。
  有的家兵面色坦然,无所畏惧。
  有的家兵甚至面露喜色,恨恨地看了一眼另外几人。
  另外一些人就脸色不太自然了。
  邵勋想了想,步入院中坐了一会。
  卢氏先是愣了一会,然后很快会意过来,问明邵勋的口味喜好后,亲手煮好了一壶茶,为他斟上。
  邵勋也不客气,端起茶碗,悠然自得地喝着。
  满府仆婢默不作声,静静看着。
  静静喝完一碗茶后,唐剑走了过来,轻声禀报一些。
  事情其实没什么,无非府中仆役、家兵上下勾结那点破事。暂时他们还没多大的胆子,只敢昧点钱,但将来谁知道呢?
  “下次给我做水引饼吃。”邵勋起身告辞。
  “嗯。”卢氏脸色微红,轻声应道。
  仆婢们头低得更厉害了。
  大队人马很快走了,与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流华院的十余名护卫、仆役。
  卢氏站在院门口,看着邵勋渐渐消失的背影,无声地叹了口气。
  ******
  途经广成宫时,邵勋没有停顿,直接回了绿柳园。
  他现在有些累了。
  周旋于几个女人之间,原来也这么累!
  如果是几十个女人甚至三千佳丽,他简直不敢想象。
  或许,到了最后就像司马炎一样,乘坐羊车。拉车的羊走向哪里,当天就在哪个嫔御那里过夜,并为之留下“羊车望幸”的典故。
  还好他悬崖勒马,没再招惹卢氏。
  回到绿柳园时已经是二十五日了,还有五天就过年。
  当他舒服地坐在躺椅上,听着岚姬柔顺的声音、母亲抱怨中带点关心的唠叨以及儿子满口的“咿咿呀呀”时,别提多放松了。
  这个时候若还有人喊他出征,绝对翻脸!
  “小虫,你现在一年要出征几个月?”母亲刘氏一边给长孙缝着衣服,一边问道。
  “三五个月总是要的,兴许半年。”邵勋闭着眼睛假寐,享受着宋祎柔嫩小手的按摩,嘴里说道:“再往后,出征的日子会越来越多。”
  刘氏欲言又止,最后忍不住问道:“能不能和王司徒说一声,朝廷就没有第二个会打仗的人了吗?我儿出征一趟,半年不得归家,若一年两年还好,年年如此,仗就打不完吗?”
  邵父在一旁咳嗽了下,开始发表高论:“王司徒乃天下名士,他召小虫出征,乃是着意栽培。若忤逆了他,或对小虫仕途不利。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乐岚姬眼里带着笑意,为邵勋捶腿的节奏都差点乱了。
  “王司徒?”邵勋抚摸着宋祎的俏脸,道:“阿娘你就别担心了,王司徒在我这的面子没那么大。儿率兵出征,其实是自愿的。明年匈奴若打来洛阳,哪怕朝廷未下旨,儿也会领兵北上拒敌,不要分文好处。”
  邵父哑然。
  刘氏下意识忽略了前面的话,关注起了重点,问道:“匈奴要南下?”
  “八九不离十。”邵勋说道:“刘元海这几个月在抓紧整顿平阳、河东二郡,理清内部、积蓄完钱粮后,多半就要南下了,十多万兵马总是有的,骑军不下五万。”
  刘氏不知道“五万骑军”是什么概念,但反正很多就是了,此时听到儿子的话,心神为之一垮,眼圈红了。
  邵父也有些沉默,叹息一声后,出门吹冷风去了。
  他年轻时参加过平吴之役,知道五万骑兵意味着什么。哪怕只是五万牧民牧子,至少他会骑在马上射箭、砍人吧?至少他跑得很快吧?抄截起你的粮道来,你怎么应对?
  这仗,凶险得很哪!几千万把精兵,一个不好,说不定就淹没在这些潮水般的胡兵里面了。
  “刘渊海这人真是……”刘氏将衣服放下,有些恼意。
  “刘渊,字元海。”邵勋纠正道。
  “刘海元这人……”
  “刘渊,字元海。”邵勋再一次纠正。
  刘氏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午饭吃了吗?”
  “吃过了,肉汁汤饼。”邵勋随口答道。
  “肯定没吃饱。”刘氏絮絮叨叨地出门了,给儿子准备点心。
  乐岚姬的手停了下来,问道:“军中还有汤饼?”
  “途经棠梨院时,东海王妃怜我是越府家将,出征日久,辛苦万分,故亲手做了汤饼,邀我享用。”邵勋看着乐岚姬的眼睛,说道。
  岚姬先有些惊讶,然后才反应过来男人是在骗他,噗嗤一笑,道:“美得你!”
  “不信就算了。”邵勋笑道。
  “东海王妃端庄大气,又是你的主母,哪有主母给臣子亲手做饭的道理?”岚姬白了他一眼,继续捶腿。
  邵勋嘿嘿一笑,不再争辩。
  岂止东海王妃一人,妯娌两个一起做饭,如果不是老裴那个电灯泡,鬼知道我今天晚上回不回家。
  说实话总是没人信!过两天去羊皇后那里喝粳米粥,弥补下失落的心情。
  不过,这样也是真的累啊。
  纵马驱驰,弯弓百战,打生打死,满身金创……到头来,还不是为了这几个女人的孩子在搏命。
  为x生为x死,为x操劳一辈子。
  呵,男人!
  母亲刘氏端来了一碗粳米粥,还有酸脆的咸菜,搭配起来非常可口,邵勋一会就吃完了。
  很好,羊皇后家不用去了。
  喝完粥后,他在汝水之畔信步徜徉。
  时近元旦,四野之中空寂无人。
  远近之间,到处是烟村庐舍。
  梁县的百姓,每一年都在增加。
  百姓的生活谈不上多富裕,但至少能勉强生活下去,能阖家团圆,这比什么都强。
  为x生为x死只是句玩笑话罢了,就算为了这平静的生活不被暴力打破,满身金创也是值得的。
  我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干刘渊海——不是,刘海元——也不是,为了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临近过年前一天,范阳王妃卢氏遣人送来了五百贯钱、一千匹绢,说是“谢礼”。
  乐岚姬不动声色地收下了,看邵勋的眼神也变得有些高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