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614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2      字数:2930
  在这熟悉又陌生的大殿里,乐岚姬发现自己没有太多感慨。
  邺城的某些记忆,竟然有点模糊了。
  相反,被邵勋抱在怀中,轻怜蜜爱的记忆却愈发深刻。
  每每夜中辗转反侧,她就喜欢回忆金门坞的那一晚。
  她趴在窗台上看着玉带似的河流。
  潮涨潮落,渐渐映入了脑海深处,再也难以忘怀。
  又或者,她与邵勋一起泛舟湖上,看着满天星河,躺在船舱内,十指紧扣。
  这样的人生,挺好。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一开始就嫁给他。
  乐岚姬收拾心情,轻抚小腹,又说道:“昨日往事,皆不可追。诸君还是要向前看。陈公用人不拘一格,君等无虑也。若有疑难,自可寻卢子道。实在难解之事的话,妾也会帮着转圜。”
  众人一听,纷纷行礼,神色轻松不少。
  卢志深得陈公信任,找他当然可以。
  但太弟妃的作用也不可轻忽,更不可缺少。
  男人和女人的作用,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卢志在陈公身边,并不完全保险,但太弟妃也在,就好太多了。
  尤其是——
  有些人又看向乐岚姬隆起的小腹,若有所思。
  陈公长子是太弟妃所出,若这次再生个儿子,那可真不得了了,怕是许昌那位也要坐不住。
  再加上传闻陈公要在邺城建霸府,那就更有搞头了。
  当年继承袁本初大位的是谁来着……
  ******
  “子道此番可帮了我大忙了啊。”当日晚间,邵勋亲自设宴招待卢志。
  陪同他的还有从孙卢晏,曾任司马颖大将军府掾。
  卢志听了,心下很是受用。
  没有我,陈公还得在河北虚耗数年时光。
  “明公但逐刘曜可也,河北交给老夫便是。”卢志当仁不让地说道。
  路上的时候,他得知邵勋又从河南征发了三万人,分批抵达河北,替换出征已久的南阳兵、关西兵、洛南丁壮、屯田军。
  如今这些人已经抵达了,粮草军资也在囤积之中,大概要不了几天,陈公就要再度西征了。
  将匈奴势力逐走乃至击败,河北就彻底安稳下来。
  今天他还见了枣嵩,曾经的大将军府记室督,了解了下幽州的内情。
  在他看来,王浚自高自大,四面树敌,离败亡已是不远。
  派枣嵩南下招抚冀州势力,更是属于看不清自己的狂妄之举。
  对这种人,他有的是办法。
  想到这里,他放下酒碗,略带微醺地说道:“明公打退匈奴后,但安坐邺城,老夫遣人回范阳一趟,早晚让你进幽州。”
  卢晏悄悄扯了扯从祖的袍摆。
  邵勋却哈哈大笑,道:“有子道,何事不可成?”
  “幽冀在手,先不用急着动平州。”卢志说道:“先把幽州群胡拿下,然后驱使数万骑,与匈奴大战。”
  邵勋点了点头。
  这其实是历史上石勒的路线。
  幽州看着比冀州小,户口、财富也大大不如,但当地胡人太多了,极大充实了石勒的骑兵兵源。
  在刘聪死后,石勒的实力已不弱于拥有并州、雍州的匈奴。
  但拿幽州也是有隐患的,可能会让他陷入无休止的战争中,与乌桓、拓跋鲜卑、段部鲜卑甚至慕容鲜卑大打出手。
  还是得谨慎一点。
  留着“骷髅王”一般的王浚在幽州,不见得是坏事。
  首要目标还是刘汉。卢子道今天真是喝多了,有点得意忘形,乱出主意。
  邵勋暗笑一声,复劝卢志饮酒。
  外间响起了一阵脚步声,未几,亲兵来报:“刘曜致书于明公。”
  第二百一十章 檄文
  书信很快呈了上来。
  邵勋取出信件,打开看了一下,笑道:“此乃刘曜应刘聪之命,给我下套。”
  说完,递给卢志。
  卢志好奇地接过,一开始还没什么,待看到刘聪、邵勋一人“帝于西方”,一人“帝于东方”,二帝并立时,眉头挑了挑。
  “此信何来?”他问道。
  “刘曜遣游骑于涉县、武安、安阳、林虑等地,箭射入城内,拾者众多。”邵勋说道。
  “那岂不是人尽皆知?”卢志失声叫道。
  “自然人尽皆知了。”邵勋说道。
  这么多地方,射了得有几百封,不可能全部拦截住,消息肯定会传出去的。
  信中说得很清楚,双方可于涉县“会盟”,各自罢兵,东西二帝并立。
  信中还提及,闻石勒妻子失陷,刘聪以宗女妻之,邵勋若能罢兵息戈,刘聪将把妹妹嫁给他,双方永结盟好。
  这当然是扯淡的。
  匈奴不可能让他舒舒服服拿稳河北,必然会反复骚扰,让河北局势动荡下去,人心得不到稳固,无法调用其力量。
  什么东西二帝并立,不过是增加他的政治道德负担,给他添点乱子罢了。
  洛阳天子得知后,可能会惊慌失措。
  天下士人闻知,别管他有没有投靠过来,心里总是会有微妙的变化。
  他的敌人或潜在竞争者们,也会拿此做文章,增加自己伟光正的形象,为将来下一步的动作打好基础。
  无聊!
  “明公,此事还需慎重对待。若有人抄录至洛阳,必堕其奸计。”卢志说道。
  “天子会怎样?”邵勋站起身,挥手让信使离去,然后问道。
  卢志默默想了下,说道:“天子必会惊慌失措,会怎样老夫也说不准。实在不行,让本月上番的殿中将军吓唬一番?”
  邵勋突然笑了。
  满朝文武之中,卢志大概是对天子最不客气的几个人之一了。动不动吓唬,动不动恶言相向,史官记入实录之中,千百年后却不知道后人会怎么看,不过他似乎也不怎么在乎就是了。
  “天子爱怎样,就怎样吧。”邵勋无奈道:“我不去招惹他便是。”
  卢志闻言,立刻问道:“明公可是要建霸府?”
  邵勋试探道:“我若建霸府,可行?”
  卢志皱眉思索,邵勋耐心等着。
  等了许久之后,卢志摇了摇头,道:“我亦不知。”
  邵勋无语。
  不过他也知道卢志说的是事实。谁都知道他邵某人击败石勒,夺取邺城,河北十一郡国相继来附,功莫大焉。但这个功劳,能够支持他建立霸府吗?谁都不知道。
  “实在不行,试探一下好了。”卢志出了个主意。
  “怎么个试探法?”
  “明公可传檄天下,夸耀武功,历数文治。然后再找几个人起头吹捧,引得众人注意。到了适当时候,可让王夷甫出面……”卢志仔细说了一番。
  这是他擅长的,包装人设嘛。
  “檄文?”
  “正好应着此事,回应刘聪、刘曜,同时让天下人看看。”卢志思索道。
  邵勋背着手,在屋里走着,静静思考。
  卢志二人对视一眼,酒意顿消,神色也有些激动了起来。
  数月前攻邺城,陈公当众提及“山河共永,夷夏俱安”,便已让天下有识之士了解了他的志向。此番若借着回应匈奴的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那真是极好的,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试探众人反应的机会。
  “也罢。”邵勋顿住了脚步,道:“子道可能为我写一份檄文?”
  “可。”卢志直接应下了。
  邵勋拍了拍手,自有亲兵上来问询,片刻之后,他们搬来了案几和笔墨纸砚。
  “吾闻奉天地之大统者,必上应天心;荷祖宗之眷佑者,必下顺人情。”
  “刘聪本为颖府掾属,履职期间,伪布诚恳;去任之后,背恩作乱。”
  “长平之战,杀我栋梁;大阳之役,戮我征人。”
  “黎民百姓,久陷凶残;军中老幼,愁叹无归。”
  “殿陛之间,杀兄篡位;宫闱之内,淫烝其母。”
  “此谓行亏天性,义绝人伦!”
  说到这里,邵勋顿了一下,等待卢志写完。
  卢晏在一旁傻傻地看着,陈公骂起人来,一套一套的,专门揭人伤疤,够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