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616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2 字数:3170
那时候,她的心头微微泛起涟漪。以苍生为重者,方为真英雄、大丈夫。
为了河南百姓的生计,她能毫不犹豫地献出王家的私藏农书。
为了河北百姓的性命,他能压下一切反对意见,打开私囊,赎买人命。
他们的看法如此相近,他们的灵魂高度契合,他们的心意彼此相通……
只是,此番重读旧信,激赏之余,还有那淡淡的惆怅,怎么都挥之不去。
王惠风觉得浑身无力,伏倒在案上。
和姐姐王景风不一样,她不是矫揉造作的女子,不会动不动哭闹不休,她只是伏在案上,大大的眼睛失去了焦距,浑身仿佛被抽空了精气神一般。
良久之后,若无若无的叹息声响起。
王惠风收拾好心情,先将邵勋的回信抚平,放回信封,装入木盒。
“啪嗒。”木盒锁好后,王惠风愣愣地看了许久。
片刻之后,她不再犹豫,起身将木盒放入了柜子深处,然后来到案几之前,整理来自徐州的消息。
******
铜爵园之内,大军云集。
银枪左营六千士卒征战半年之久,还维持了相当的士气,虽然他们很想回乡与家人团聚。
但职业募兵嘛,提头卖命,吃的就是这碗饭,没什么话可说的。
君不见后世蔡贼当兵,还远赴黔中。只要有人招募,出钱出粮,按时发饷,士兵们没那么多情绪。
但没有工资的征兵就不一样了,所以邵勋从河南征发了三万人前来替换。
真搞成那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回家之后屋宇倾颓、遍生荆棘,煮了饭都不知道和谁一起吃的场面,那也太惨了。
侯飞虎已被委任为前军都督,自领涉县、鼓山、武安、安阳各路守军,以及新派过去的义从军一部,总计约两万步骑,与刘曜大战。
邵勋自督后续兵马,计步骑六万余众,以刘伏都为先锋,于十月二十八日出发。
用罢早饭之后,刘伏都部一千五百骑率先出城。
两个时辰后,渤海高氏、平原刘氏的六千兵出发。
吃过午饭后,义从军一部、河南坞堡丁壮万余步骑亦自西明门出城,消失在风雪中。
申时,轮到邵勋带着亲军、银枪左营及上万河南坞堡民出发了。
临行之际,他来到铜雀台上,与王衍、卢志、庾琛等人告别。
“你准备怎么办?”一一寒暄过后,众人散去,王衍拉住了邵勋,问道。
“什么怎么准备?”邵勋不解,老登到底问的哪方面啊?
“此战若胜,老夫打算上疏朝廷,请以陈、梁、南顿、新蔡、汝南、颍川、襄城、荥阳、陈留、济阳十郡为梁国,汝为梁公,如何?”王衍低声说道。
很显然,这不是一郡之公了。十郡之地为国,这就是公国,国主曰‘梁公’。
“太尉,你怎么一下子……”邵勋有点惊讶。
这不是你的风格啊,一下子比庾琛、卢志等人还急切,你方寸乱了啊。
“收复邺城,得十余郡,这个功劳够了。”王衍说道:“若天下分崩离析,这已经相当于灭了一国。”
邵勋看了看王衍,笑了。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确实灭了一国。至少,历史上自称“赵王”的石勒是起不来了。
“先等等,观望下风色。”邵勋说道:“太尉你消息灵通,探得士人看法之后,让惠风整理成文,发给我便是。”
王衍闻言,沉默许久,道:“惠风不会再给你写信了。”
“什么?”邵勋疑惑地看了下王衍,又扭头看了下殿室。
王景风那傻妞站在二楼露台上,悄悄向他挥手。
邵勋挤了点笑容,点头示意。
昨天私会,又搂搂抱抱摸摸,不能太无情。
只是——罢了,王惠风之事,回来再处理。
你不写信,我写!
垃圾邮件塞满你邮箱,看你扛得住不?
“太尉可以先回洛阳了。”打定主意后,邵勋注意力重回正事,说道:“你不用出面,找几个人办几场宴会,探听下风向。”
“这些事还用你教我?”王衍心中不太爽利,硬邦邦地说道。
他狗腿子众多,随便点几个中层官员,让他们故意引导话题即可。
另外,还可以找几个他看重的后辈子弟,办几场清谈会。
这都是探听士人风向的良机。
他不会一开始就下场的,就连上疏裂土封公之事,都不会由他挑头,愿意冲锋陷阵的人多着哪。
什么事情都是一步步来的。
比如他一开始绝不会提“录尚书事”。
仅仅只是裂土封公,阻力固然大,但并非不可能成功,毕竟这十个郡和朝廷已经没啥关系了啊,都是陈公牢牢控制在手里的。
但“录尚书事”就侵犯到朝官及士族高门的利益了,还得观望一番再说。
“唉,老夫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最后,王衍无奈地看了眼邵勋,说道:“‘失鹿难追’、‘瞻乌糜止’这种事能随便说的吗?你是在赌啊,赌所有人都熟视无睹,赌一切风平浪静,赌没有人阻止你。”
“若真出了事,不是还有太尉你嘛。”邵勋笑道。
“我凭什么帮你?”王衍悻悻道。
“哈哈。”邵勋一笑,走了。
铜雀台外,风雪漫天。
大军从早到晚,过个不停。
一直到第二天午后,最后一支兵马才走干净。
第二百一十二章 注解
充作先锋的义从军四千骑走得很快。
二十七日,该部抵达武安,获得补给之后,继续前进。
二十九日中午,进入滏口陉山区,离涉县仅一步之遥。
这个时候,黑矟军也离开鼓山大营,借着骑兵打开的前路,不再以车阵龟速进兵,而是轻兵疾进。
这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为这是十分冒险的行为。
当天晚上,在得知涉县敌军已经没多少人的时候,他们才放弃了冒进,就地屯驻,等待辎重部队赶上来。
二十九日夜,当隆隆的马蹄声响彻涉县城南的时候,整个战场完全活了起来。
事实上接手防务的郗鉴没有下令开城,而是自己带着数名随从,自城头缒下,与援军汇合。
“城中还有几人?”义从军副督乔洪问道。
“不足四千。”郗鉴说这话时也有些感慨。
五十个日日夜夜,血与火的炼狱。
城外的三千人已经覆灭了,毕竟没有城墙遮护,再加上石勒降兵杀到最后扛不住了,大部溃散,少部分反戈一击,这三千人死得可惜。
城内也战死了两千人。
城墙多有破损,以至于拆民房修补。
箭矢、刀枪、铠甲、守具等等,打到最后,已经是凑合着使用了。甚至要趁夜出城收取箭矢、武器,竭尽全力补充。
按照正常情况,他们还能打一个月。咬咬牙,恐吓一下百姓,征发壮丁健妇上城,或可坚持两个月,再长就够呛了。
经历此战,郗鉴也感慨万千。
没有谁天生会打仗。高平之战前,他已在关注邵勋,学习他的军事战术。高平之战时,带领兖州豪族兵马大战匈奴。
此番又坚守涉县五十日,体验了一把守城战。
后面再找机会学学攻城战,或者去管管后勤,就更加全面了。
“可能再战?”乔洪指了指城西的清漳水,问道。
涉县城下已经没什么匈奴兵了。在他们大举出动的那一刻,武安、鼓山一带的匈奴骑兵就且战且退,接着涉县城下的匈奴人也撤得一干二净。
但他们并没有走远,而是到了清漳水西岸扎营,并毁去了河面上的桥梁,收走了所有船只。
大营就扎在水浅易涉的对岸,阻河而拒。
应该说,刘曜是有水平的。
即便要与邵勋大战,也得找个利于厮杀的战场,双方隔河对峙,互相攻杀是最好的方式。
“还能挤出一两千人渡河杀贼。”郗鉴说道。
“罢了,这么点人不够的。”乔洪一笑。
此番北伐,连战连胜,只折了一员大将,即义从军副督阴奇。
与骑军相比,步军却舒服多了,中下级军官或有不少战死的,但高级别的将领都活着呢。
“给我找几个向导。”乔洪说道:“明日我找地方过河,摸一摸匈奴人的虚实,别就只剩一个空营了,还让我等如临大敌。”
“好。”郗鉴拱了拱手,转身回了涉县。
即便已经证实来的是援军,今晚也不会开城门,这是规矩。
郗鉴不会破坏这个规矩,乔洪也不会强迫他们违规。
四千骑利用城外的壕沟、土墙搭起了简易帐篷。
城头不断有人缒下,送来了许多御寒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