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738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3 字数:3727
三月初产下一子的庾文君身体慢慢恢复了过来,听到夫君东征得胜的消息后,喜不自胜。她也没考虑太多军事、政治层面的问题,就是单纯地为夫君高兴。
夫君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他高兴,她就高兴。
与庾文君相比,庾琛、庾亮父子高兴的含义就各不相同了。
六月十二日,庾亮在汴梁新宅内大办宴席,招待宾客。
梁国原有前后左右四军将军,后增置轻车、武牙、虎威、材官四将军。
与前者相比,这四个将军充斥着一股杂号气息,但也不错了,毕竟是将军。
尤其是庾亮担任的材官将军,有营建宫城的重任,且梁公也曾任过此职,没那么杂。
今日庾府大宴,就是为庾亮操办的。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自庾夫人诞下子嗣后,靠拢庾家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态度也越来越恭敬。
庾亮一高兴,难免多喝了几杯。告罪离席之后,来到自家后院,喝了碗茶汤,压下了汹涌的酒意。
大将军西阁祭酒胡毋辅之、军谘祭酒温峤、参军尚志、记室督京禅、梁国卫尉陈眕、度支尚书殷羡、左民尚书枣嵩、侍中羊曼、黄门侍郎陈匡(原颍川太守)等人聚在这里,谈笑风生。
这些人里面,胡毋辅之、温峤、羊曼算是庾亮关系不错的友人。
尚志是他府中尚夫人的兄长,顿丘人。
京禅也是顿丘人,是庾琛担任汲郡太守时投靠过来的地方小士族。
庾亮另一位妾侍李氏同样出身顿丘,其伯父李寿现任顿丘太守。
汲、魏、顿丘三郡都是梁国疆域,庾琛、庾亮父子在这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明里暗里巴结的人非常多——大多数是庾琛打下的基础。
陈眕、陈匡兄弟是颍川士人,殷羡、枣嵩也是颍川士人。
说白了,这已是庾家在政治层面的核心圈子了。
大将军主簿袁能本来也在,不过送了份礼后就离开了,让庾亮有些遗憾。
袁氏乃陈郡豪门,袁冲是太仆,袁能是梁公妹婿,这个家族也不可小觑,都是豫州士族,今后还得多多亲近。
“元规,梁公全取青州,人望逾盛,听闻太尉请增封三郡,可有此事?”度支尚书殷羡打了个酒嗝,问道。
“有之。”庾亮也喝得满脸通红,说话有点飘:“青州拿下后,腹心之患顿消,梁公的基业是愈发稳了。君等今后可不能懈怠啊,一定要为我妹夫尽心。还有,我妹夫他——”
温峤喝得不多,闻言拍了庾亮一下,道:“元规!”
“太真,你不要吵。”庾亮大着舌头说道:“我妹夫——”
温峤又重重拍了一下,道:“元规,借我点钱。”
庾亮两次被打断,又不愿对温峤发怒,只能无奈道:“你要钱作甚?”
“娶妻。”温峤理所当然地说道:“你若不给,我只能去骗表妹了。”
“表妹?”庾亮一愣。
“嗯。”温峤点了点头,道:“表妹年纪不小了,姑姑人生地不熟,让我替她在汴梁寻个英才。我想了想,若真没钱娶妻的话,就肥水不流外人田,向姑姑自荐吧。”
庾亮狂笑不止,方才要说的话已忘得一干二净。
众人亦大笑。
温峤脸皮厚,不以为意,只听他说道:“而今天下英才皆聚于汴梁,唉,幸好我与表妹自幼相识,不然如何争得过哟。”
庾亮无语:“你都三十岁的人,如何与未出阁的表妹自幼相识?要点脸不?”
“因颠沛流离,表妹被耽误了,至今尚未成婚,其实她与庾夫人一般大。”温峤面无表情地说道。
庾亮噎住了。
温峤三十岁,表妹二十一岁。
梁公三十岁,庾夫人二十一岁。
梁公经常说和文君自幼相识。
你在笑谁?
“算了。”温峤摆了摆手,装作忧伤地说道:“知你不肯。实在不行,只能答应太尉了,娶琅琊王氏女为妻。人家不要钱,只要我这个人。青州已复,琅琊王氏子弟多半有生发之机,青徐一体之下,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我若娶王氏女,岂非平步青云?”
庾亮有些清醒了,对温峤行了一礼。
温峤不耐烦地起身,道:“恁多俗礼作甚?借钱。”
“你要娶表妹?”庾亮傻傻地问道。
“我去翻本。”温峤说道:“琅琊王氏女不但不要钱,还带大笔嫁妆过来,今后会还你的。”
说完,拱了拱手,道:“钱送我家里即可。不便久留,这就去了。”
看着温峤潇洒离去的背影,庾亮知道他已经决定娶王氏女为妻了。不过他俩的情分仍在,今日屡次出言提醒便是明证。
庾亮叹了口气。
枣嵩在一旁察言观色,说道:“元规何故嗟叹?梁公平定青州,大河南北无人敢捋其虎须。此等蒸蒸日上之势,正是我等用命之时啊。”
枣嵩是颍川长社人,但他们家族与颍川士族稍稍有点生疏,他本人更是在河北做官多年。而今梁公自河南崛起,枣嵩便急着重新融入颍川士人圈子,最近非常活跃。
“也是。”庾亮点了点头,道:“青州一下,远近振奋。汝南、汝阴、南阳等地本还有无知丑类与吴人暗通款曲,现在都没动静了。台产说得没错,正是我等用命之时啊。为梁公打理好地方,助其攻取并州,定鼎大业。”
说完,庾亮突然想到他只是个管理民夫的材官将军,顿时有些泄气。
及至今日,观风殿已经完工三分之二以上,黄女宫也完工一半了。
邵氏宗庙则已经完工,汴梁武学正在修建中。
梁宫的第三个建筑群凌波殿已经选址完毕,只待青州俘虏一来,便可打地基。
这是一个水景宫殿,庾亮与刘乔、庾敳多番商议,力求尽善尽美,甚至打算从洛阳移栽一些名贵花木过来,点缀殿宇。
事挺重要的,但不是他想干的事啊。
他瞄准的其实是六曹里的吏部尚书之职。此职一直没有合适人选——或许有,但梁公举棋不定——近一年来,该曹诸般事务由尚书令裴邈兼理。
近来有风声,前卫将军梁芬有可能出任此职。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人选。
西州士人在梁公麾下一直处于弱势,多集中于沔北幕府及大将军府。如果梁芬出任吏部曹尚书,那将是西州士人首次侵染梁国高层职位。
考虑到梁芬是西州士人领袖,这就更加意味深长了。
可——梁芬怎么会背弃天子,投靠梁公的呢?
再者,之前传闻他要当司隶校尉,后来此职为弘农太守杜尹获得——杜尹孙女嫁给了梁公之侄、新晋虎威将军邵慎——庾亮一度以为梁芬不愿出仕了呢。
没想到啊,这老货!
之前献出宛城时说得悲天悯人,也不知道他是真那么想,还是装的。总之梁公为他宣扬之后,此人名气大增,很多人为其品行折服,多有来往,其中包括很多河南士人。
烦躁!
怎么一个又一个人跳出来,和他们庾家乃至颍川士人打擂台呢?
近闻又有裴氏子弟潜奔汴梁,琅琊王氏亦有族人北返,这两家在一年内搞定了两桩联姻,合流的趋势非常明显。
庾亮有危机感了。
他觉得,颍川乃至豫州士人万不能大意。值此平定青州之时,还是得刷新振作一番,让梁公瞧瞧,他的根基终究还是豫州。
另外,外甥已经满百日了。虽说这个时候立世子还有些早,但也不是一定不可以啊。
想到这里,心中已有决定。
他固然只能继续苦逼地营建宫城,但可以让父亲出面,利用影响力在河南诸郡多多征集资粮、部曲,为梁公下一阶段北伐河内、汲郡乃至并州做好准备。
梁公全取青州,地盘是越来越大了。如果再不振作,豫州士人的统治地位或将动摇,世子的地位也将受到威胁。
第一百一十三章 抚理
邵勋在六月下旬经莱芜谷抵达了广固。
六月二十八日,银枪三营在广固城北列阵阅兵。
一时间,旌旗蔽日、盔甲闪亮,肃杀之气铺天盖地,震慑之威达于四野。
和上一次牵羊出降不同,被软禁在家的曹嶷让人找来了绳子,自缚出城,顿首请罪。
邵勋亲自上前,为曹嶷解开了绳索,温言道:“君何至于此?”
“仆不识大体,抗拒天威。罪孽深重之人,不敢多有奢望。今只愿罪止一身,其余胁从之辈,一无所问。”曹嶷拜倒在地,说道。
“速速请起。”邵勋将曹嶷扶起,道:“君镇青州数年,凡事镇之以静,并无残民之举。今后还多有借力之处,万勿自暴自弃。”
至此,曹嶷终于松了口气。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梁公亲口许诺还要再用他,应该不至于秋后算账吧?
麻利起身之后,亦步亦趋跟在邵勋后面,为他介绍归降的青州将佐。
待走到逢辟面前时,邵勋停顿了一下,赞道:“逢祭酒有机辩之才,我实爱之。唔,龙骧幕府西阁祭酒方回家居丧,不知逢君可愿来帮我?”
“明公英睿明敏,天下何人不愿效命?固所愿也。”逢辟心下暗喜,拜倒在地。
邵勋又将他扶起,笑道:“我不喜得青州,喜得逢君也。”
虽然知道是场面话,但逢辟依然感到了极大的满足,哽咽道:“明公风度,见之教人心折。从今往后,纵肝脑涂地,亦愿为明公效死。”
“什么死不死的?”邵勋不悦道,随后拉起逢辟的手,道:“我还要与逢君共富贵,何言死耶?”
逢辟用袍袖擦了擦眼泪,昂首挺胸跟在邵勋身后。
归降的青州将佐、诸郡士人见了,心下大定。
赦免曹嶷,甚至可能还会给他个官做,这代表了青州幕府将佐无事。
对逢辟赞誉有加,任用他为龙骧将军西阁祭酒,代表梁公看重青州士人,今后大家都有上进之途。
从一个注定失败的割据政权治下的官员、士族,摇身一变成为天下权势最显赫的梁公麾下的官员,如此转变,让所有人都振奋莫名。
联想到之前王玄召见众人时的暗示之语,再联想到梁公徐州人的身份,妥了!
青徐士人,也该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