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907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4 字数:3727
“操训所需之箭矢已有二万捆,刀枪剑戟若有损毁,可差人送至少府修理。明年或设军器监,少府不再管辖军械之事,届时会有专人前来交接……”
“另有草药、被服、鞋靴……”
卫展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侯飞虎只略略点头,然后将单子交给幕僚前去点验、交割。
“索头可有动静?”眼见着阴风怒号,天气寒冷,侯飞虎便准备入营了,随口问了一句。
“昨日有贺兰蔼头使者辗转而至,言其已于上月底进驻盛乐。五原郡公拓跋翳槐监国理政,以贺兰蔼头为辅相,多的就不知道了,将军入宫觐见之时,可询问大王。”卫展回道。
“竟有此事!”侯飞虎有些惊讶,也有些兴奋。
“谁说不是呢!”卫展笑道:“贺兰蔼头瞻前顾后,但终究抢在入冬前进入盛乐。据虏使所言,所过之处,无有抵抗。盛乐左近之鲜卑、匈奴、乌桓大人们纷纷入城庆贺,拓跋翳槐算是成气候了。”
“入冬之后,是不是就不能打了?”侯飞虎问道。
“草原多在夏日降雨、冬日降雪。一旦入冬,天寒地冻,或许能打,但多半十分艰难,故贺兰蔼头也是看准了时机才入的盛乐,就是赌拓跋贺傉冬天罢兵,对他不闻不问。”卫展说道:“而春来也不太适合用兵,如此,贺兰蔼头便有半年时间整顿内部,封官许愿,巩固权势,待到来年初夏,即便贺傉遣兵来攻,却也没那么容易了。”
“原来如此。”侯飞虎笑道:“蔼头却有几分小聪明。大王明年若攻伐代国,必然事半功倍,却不知粮草器械有无准备好。”
攻代国的话,考虑到要攻城、占地,以及大规模的野战,至少要出动四万以上的战兵,算上辅兵,差不多接近十万人了。
这十万人一个月要消耗三十万斛粮,如果准备一年的粮食,就是三百万斛。
而为将这三百万斛粮食从河南送到前线,你要准备一千五百万斛以上的粮豆、二十万以上的丁壮役徒,因为大部分粮食会消耗在路途上。
呃,还没考虑军中战马、役畜的消耗,那些畜生的胃口可是很大的。
你固然可以喂食草料,但不能一直这么做,出现紧急军情的时候,来不及牧马,就得喂粮食,没那么紧急的时候倒是可以外出牧马。
说难听点,这比单年河北赈灾消耗的粮食也不遑多让了。
觉得打仗需要粮食少的,恐怕只有那些不谙世事的士人子弟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侯飞虎的猜测,梁王未必会出动四五万战兵,因为还得防着匈奴和江东呢。
最终出战的规模会小不少,但消耗仍然很大,不下一次大规模赈灾。
侯飞虎最终在傍晚时分入营。
军营在城东的汾水之畔,这会河面上樯橹如林,大量收自河东、平阳乃至弘农三郡的粮食装船北运,输往晋阳。
战争是武人向上攀登的阶梯,这是邵师经常说的一句话,侯飞虎深以为然。
没有战争,他不会“开府仪同三司”。
没有战争,他不会得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美人。
没有战争,他不会住着高门大宅,家中奴仆成群。
没有战争,他和他的后人兴许会一直在东海种地,被人征发后辗转于沟壑之间。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他厮杀二十年,更有攻占敌国都城这种不世之功,到头来还没世家大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所能继承的家业大。
公平吗?公平,又不公平。
这些大族的祖先或许也曾立下过不世之功,火里来血里去,也曾是敢打敢拼的好汉子,他们又会经营家业,发展至今已然是让人窒息的庞然大物。
听起来很公平。
但他们的后人却干出灵前醉酒,赤身散发的荒唐之举,终日醉卧于林泉之间,挥霍享乐之处,让人震惊。
这又不公平了。
侯飞虎也要为自己的后人争取利益,他们家或许还需要几代人才能积累到如今世家大族的家业,或许永远不会,因为时代变了。
但不管怎样,东西就那么多,别人多吃一口,他就少吃一口,很明白的道理。
这就是他不愿与卫家之类大族搭上关系的主要原因。
刘妃出身新兴刘氏,汉光禄大夫之后、匈奴太保录尚书事刘殷的孙女,家学渊源,容貌秀丽,对他而言已经够了。
而新兴刘氏这个家族已经毁灭了。
新兴百里无人烟,祖产一朝尽丧。
平阳的家业也被收缴大半,剩下的供刘氏族人勉强度日,生活甚至谈不上富足,只是一般殷实人家罢了。
这样的女人,有才学,有容貌,有名气,却又没家族势力,对他而言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入夜之后,汾水两岸纤夫的号声彻夜不绝,从未停止过。
武人集团上升的阶梯再一次出现了。
在过去二十年,有太多一文不名之人登堂入室的传说了。
机会不常有,每出现一次就要死命抓住。
冬月初,草原再次传来消息:拓跋贺傉遣兵西攻盛乐,贺兰蔼头亲自领兵将其击退。
代国的内部矛盾,在长达两年的外部势力干涉下,终于演化到了实质阶段。
第七十五章 意见
漫天寒风之中,数千人出了岚谷,伐木筛土,忙碌不休。
养了一整个夏秋的马儿膘肥体壮,驰骋在草原上时,神骏无比。
骑士们一边射猎,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北方。
蔡畋搬了半天木料,看看脏兮兮的衣服,再看看几乎裂开的手指,突然间就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不过就是喝酒服散,不过就是在人家灵堂上披头散发,不过就是围着人家女眷跳裸舞,怎么就这样了?
一下子从养尊处优的大族子弟变成了配流边疆的罪人。
若非家里派人打点,押送的路上妻子就失身了。
这并不是结束,甚至只是开始。
流放的都是罪人,平日里会被监视,吃的也得自食其力。而在第一茬粮食收获之前,全靠上头发下粮食度日,可想而知多么艰难。
今日跟着大队北上伐木夯土,上头准备的粮草有限,活还很重,干了半日,肚子饿得咕咕叫,手还裂开了……
现在若有人把他捞出去,他绝对痛改前非,好好做人,再也不离经叛道了。
什么狗屁士人风度,当每天劳心劳力,疲倦欲死,一身是病的时候,你就什么风度都没有了。
他悟了,但是好像晚了。
“起来干活。”巡视的兵士走了过来。
因为上头交代过,他的态度还算不错,没有动粗。但军令就是军令,所有俘虏、罪人、奴隶悉发至草城川筑城,再照顾也不能违反这一条。
有不满给我憋着,有本事闹到刘府君面前去,看他怕不怕你。
蔡畋吃过亏,闻言擦了擦眼泪,回返林场,继续搬运木料。
刘昭策马奔了过来,身边围拢着数百骑士。
比起去年,装具有所改善,铁铠多了不少,皮甲数量也上来了,战斗力与日俱增。
“要落雪了……”刘昭抬头望天,叹道。
还好快完工了。
此番出动了男女老人万余人,外加奴隶罪人俘虏二千,出岚谷,至草城川中筑城。
前前后后忙活了大半月个月,再有五到十天,差不多就能完成城池轮廓。
城不大,也很粗糙,但已经具备粗浅的防御功能。
为了筑这座城,度支尚书荀绰遣人送来了五千匹绢。
刘昭收下了,但也嗤之以鼻。
五千匹绢是不够的,而且也没有大用,不如送些器械、日用品和粮食。
若非看在“姑夫”面子上,他压根不会动弹,谁稀罕这点绢帛啊?我又不在平阳或洛阳生活。
远处响起一阵铃铛声。
片刻之后,信使下马拜倒于地,道:“府君,今日只有寥寥十余骑窥视,已被驱散。”
刘昭闻言大笑:“贺兰蔼头与拓跋贺傉争来争去,真是自寻死路,待筑好此城,明年看他们怎么办。对了,此城何名?”
“大王赐名‘遮虏’。”
“遮虏城,当贼通路,好名字。”刘昭笑道:“我早眼热草城川这地方了,河流纵横,陂池遍地,平地也比宁武、静乐要多,若拿来种地放牧,诚为良区。”
遮虏城位于后世山西五寨县西北前五王城村一带,战国时便已有城池,后废弃。
此城四周有丘陵环绕,地势险要,可俯瞰水草丰美的草城川小盆地。一旦在此城囤积物资、驻扎兵马,鲜卑人就没法在草城川安心放牧了。
而在得知贺兰蔼头进据盛乐,与祁氏母子交恶后,邵勋就令岢岚太守刘昭前出,看看有无在草城川筑城的可能。
现在看来,敌人之间的争斗比想象中更激烈,以至于放弃了草城川这种外围草场,把部落、兵马迁徙到了别处,为战争做准备。
他们打得越狠,对晋军就越有利。
十一月底,遮虏城终于修筑完毕。
刘昭左看右看,打算再扩建两个仓城,令其与主城呈品字形,互相援应,顺便能囤积大量粮草、器械,无奈大雪连天,冻毙的奴隶、罪人数不胜数,每天都有僵硬的尸体被清理出来,壮丁健妇们也抱怨不已,于是只能就此作罢。
往这里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干草、奶酪、肉脯,并留兵千人戍守后,他又回到了天池。
对他而言,前出筑城成功,今年的任务就已经完成。
明年若爆发战争,遮虏城就将成为一路大军的总粮台,兴许会有南边来的民夫役徒将其扩建,但这就不关他的事了。
******
数百里之外的盛乐城内,贺兰蔼头志得意满。
甫一入城,先把先王遗留下来的妃子收了,日夜享用。
至于外甥拓跋翳槐么,先忍忍。过几天蔼头就再嫁一个妹妹给他,把小姨娶回家,知冷知热,会照顾人,多好。
这一日,贺兰蔼头在大队军士的护送下,入了宫城——说实话,这他妈的破宫殿和汉地土豪宅院差不多,还是得重修,贺兰蔼头已经打定主意了,明年就征发丁壮干这事,毕竟身为辅相,他也要入宫理政的。
抵达辅相府后,一群部落贵人已经等候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