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906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4 字数:3955
祁济自言乃辽西贵种之后,苏恕延是不信的。
真正的乌桓贵人后裔,要么留在上谷、广宁,要么跟乌桓王库贤去了盛乐,像祁济这种流散至冀州的,多半是外围杂胡,假托乌桓罢了——呃,除了匈奴是正胡外,其他的好像都是杂胡。
“你是一点不给祁将军面子啊。”邵勋笑道:“我已令段末波率落雁军两千六百步骑北上中山牧马,祁济、到训副之,他若立了功,吾又何吝赏赐?英雄不问出处,君是乌桓贵胄,可也不能看不起牧奴。”
苏恕延曾经兼任过落雁军督军,不过现在已是段末波带兵了,主要是其中的两千骑兵。
该部还有六百步兵,都会骑马,由徐州土豪到训统率。
邵勋曾经试图把落雁军职业化,最后放弃了,该部到现在还是半职业。
该部北上中山后,还得自己牧马。至于吃饭,则由高阳郡接济,毛邦在那边干得还行,虽然没太多积蓄,但管两千多人吃几个月的饭还是可以的。
落雁军归陈有根指挥。
没法大举发兵的情况下,就只能这么辗转腾挪,东边弄一点,西边抠一点。
而在见识了河南士人的嘴脸后,邵勋准备“爱”河北人了。
年初河北的疫情其实挺严重的,远超河南,毕竟是洪水重灾区。
现在么,似乎苦难已经渐渐远去,逐步恢复之后,可以对冲一下河南。
河南多年不闻兵火,有点太城市化了。
“你对伐代之事,可有方略?”邵勋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仔细看着代、雁门二郡。
雁门关乎太原安危。
飞狐陉在代郡,若不拿在手中,冀州就是筛子。
这个四处漏风的边防体系,邵勋完全无法忍受,最低目标也要拿下广宁、代、雁门三郡,最好再攻取平城,将大同盆地作为缓冲区驻军。
最高目标则是全取阴山以南。
至于阴山以北,即便河南士族全力支持他,终究还是困难。
苻坚举三十万之众伐代,拓跋氏跑路到阴山以北的大草原上,也是没有办法。
现在的国力还是太虚弱了,除非有带路党帮忙,精准找到拓跋氏的牧地,一击斩首。
“春来大王可自新兴出兵,袭扰雁门,如此或能让王丰有些许喘息之机。”苏恕延建议道。
邵勋未置可否,只说了一句:“我令刘曷柱等镇将出兵,未给粮械,只给了绢帛。”
“原来如此。”苏恕延懂了。
刘曷柱的部落里当然是有吃食的,也能支持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征战。但如今这个时节,到底是绢帛好还是粮食、牲畜好,不言自明。
说难听点,你给了刘曷柱等人那么多绢帛,人家买什么呀?
王浚、刘琨驱使鲜卑助战,还给予大量铁铠、马甲、长槊呢,绢帛的作用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有没有祁氏母子的消息?”邵勋又问道:“雁门消息不通,难以打探。”
“据王丰小儿——”
“涿鹿县侯。”邵勋纠正道。
“据涿鹿县侯所言,七月间就到了东木根山,与独孤部前后脚。”苏恕延回道:“看样子是要定都于彼处了。代郡、广宁的战争不会停止,可能入冬后才会暂歇,祁氏肯定是要拓跋什翼犍的人头的。”
“却不知贺兰蔼头有没有趁势侵占盛乐。”邵勋说道。
“我料他还在观望,但多半忍不住诱惑。”苏恕延道:“盛乐乃旧党腹地,占之轻而易举,只看他敢不敢做罢了。一旦占据,拓跋翳槐可能不会立时自称代王,但一定会招降纳叛,时机成熟后,五原郡公就不被他放在眼里了。”
“此乃国士之见。”邵勋赞道:“为免贺兰蔼头逡巡不进,或许该加一把火。”
苏恕延疑惑地看向邵勋。
邵勋的手指在地图上一点,道:“新兴。”
“没钱粮就少出点兵。”邵勋笑道:“出多少兵不是关键,出不出兵更重要。或许最终证明此举没用,但总要试一试的。”
拓跋鲜卑还不爆发全面战争,急死人了。但先别急,人家又不是弱智,知道全面内战对所有人都没好处,最终结果定然是三输。目前的举动,仅仅只是贪欲驱使下的试探性战争,矛盾演化得还不够。
只有贺兰蔼头占据盛乐,拥外甥拓跋翳槐自立,才算踏出实质性一步。
总体而言,目前拓跋贺傉还是占据优势的,还不小。
“大王。”秘书监卢谌走了进来,行礼道。
“何事?”邵勋问道,待见到他手中的军报时,道:“念来听听。”
“鲜卑纥骨部兵围平舒,卫雄、姬澹与之战,不利。常山刘曷柱兵至温汤,鲜卑解围走,刘将军未敢追击。”卢谌禀道。
“达奚部轻取广宁大部,乌桓皆附,仅下洛一城未克。拔拔部与之战于桑干水,先胜后败。拔拔睿痛骂祁氏牝鸡司晨,愤而改姓,脱离拓跋十部,自称‘长孙部’。”
“代郡有传言,刘路孤反悔欲降祁氏,为左右劝阻。”
“幽州袁使君报,刘路孤、拔拔睿二部老弱妇孺多奔范阳。”
“冀州刘使君报,多有乌桓民人逃入常山、中山二郡。”
“丁零翟鼠于弹汗山战败后,王丰驱使不动,其人但掳掠,为封部(拾贲氏)追击之后,率部众奔窜中山。中护军陈有根遣使责问,翟鼠留部众于卢奴,复领兵入代郡,与蒲阳山镇将须卜岩共击鲜卑。”
“宇文氏南下劫掠幽州,易京镇将兰武奉命折向幽州增援。”
邵勋等了一阵,见卢谌不再汇报,自嘲道:“打得好热闹,竟全是败报。祁氏母子挺狠的,拓跋十部出动了两部,另有匈奴孑遗封部,还不算降附他的乌桓人。这仗打得王丰晕头转向,一败涂地。”
“大王,仆以为鲜卑只是占了先机,代郡、广宁乌桓叛乱者太多,一时手忙脚乱罢了。”苏恕延说道:“这仗其实还有得打。”
“能挺到冬天就行了。”邵勋说道。
说完,又对卢谌说道:“你去找王太尉,让他行文洛阳,给这帮人加官进爵,激励一下。”
第七十四章 阶梯
十月以后,第一批换防的府兵抵达平阳,是邵勋的心尖尖洛南杀才,连带部曲一共六千人。
义从军自黎阳赶至。
黑矟左营自河内来,银枪中营自汴梁来,替换银枪左右二营。
禁军右卫万人亦抵达河东。
换防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照例由陈、梁、南顿、新蔡四郡输粮支持。
由此看来,还是基本盘最好。河北赈灾时,收税收得麻利,官员们没有掣肘,将源源不断的粮食输往河北。
当然,天下何止二十郡,二十郡之中也有一堆窟窿要补,真正的大头还得来自其他地方。
十月二十日,洛南府兵抵达的第一天,就办了一件大案,让刚刚抵达的黑矟左营六千将士开了眼。
一群士人子弟灰头土脸,被府兵们押解着关入城外的军营内,准备配流岢岚,罪名是刺奸督邵璠提供的:私自酿醴,干犯禁令;灵堂醉酒,违逆人伦。
这七八个出身考城蔡氏、巨野闾丘氏、长社钟氏、北海逢氏、高阳许氏的子弟算是社死了。
襄陵贾氏家里死了老人,办丧事酿点酒很正常,刺奸督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打算管的。
奈何这七八个前来吊唁之人临行前醉酒,还吃了点五石散,跑到灵堂之后,再度狂饮一番,然后当着所有客人的面赤身裸体、披头散发、手舞足蹈。
到了最后,七八个裸男围着主人家的女眷跳起了舞……
不过没折腾多久,平阳县令刘芳就奉老长官邵璠之命,带兵上门,把这些人全抓走了,顺便也锁拿了主家贾氏的几个人。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士人子弟将收拾行囊,前往岢岚郡岚谷县定居,至于大赦能不能回来,还要看情况,总之不太乐观——优惠政策是家人情愿跟随者,任听,一并落籍岚谷。
抚军将军(正三品)侯飞虎听了,没什么表情。
他有开府之权,幕府低级幕僚多照顾给了老兄弟,或征辟了一些土豪、寒门子弟,但中高级幕僚需报吏部核准,故有几个大族子弟,所以他很清楚这些人的德行。
前阵子刚辞退了一个沛国刘氏子,原因是他参加聚会时,在酒桌上与主人家的妾侍交合,一群人还一起观摩点评,互相交流心得。
虽说此举在士人中间并不鲜见,但终究还是过于浮浪了,于是将其辞退。
侯飞虎心思敏锐,他感觉今天办这帮人不单单是因为列出来的罪名,更大的可能还是敲打世家大族。
在不破坏规矩的情况下,公平公正处罚,让人无话可说。
刺奸督邵璠那个人,多半早在暗中观察他们很久了。
“侯将军。”五兵尚书左丞卫展已等候多时,见侯飞虎下了马,立刻上前行礼。
别看侯飞虎只是正三品抚军将军,但别忘了,他是开府特权的。
在梁国官僚体系中,“开府仪同三司”是一个加衔、散官,位列从一品,这是奖励他攻取敌国都城的殊荣而给予,不可轻忽。
“卫公。”侯飞虎行了一礼。
“言重了。”卫展笑道:“将军可有表字?”
“元稔。”
“元稔将军,大王已为你准备好城中府邸,还是之前住过的那套宅院,王(雀儿)将军刚刚搬走,腾出来了,自今日起至明年腊月中,都为将军居所。”卫展说道:“府中一应用度齐全,将军若有家眷——”
“带来了。”侯飞虎点头道。
卫展心中疑惑,下意识看了眼被亲兵护卫着的车驾。
他打听过,侯飞虎比梁王略小,娶妻十年,有一子二女。
正妻小门小户,出身鲁阳土豪,大疫之中病殁了。
在野王办丧事的时候,可谓将校云集,河内、上党、汲郡等地的官员们也纷纷派人到场吊唁,十分夸张。
而今也快一年了,侯飞虎一直未娶新妻,很多人便动了心思。
卫展受尚书令裴邈暗示,打算嫁卫氏女予侯飞虎为妻,但还没开始动作,打算先试探一番。只不过,他今天带来的所谓家眷是谁?
侯飞虎心思细腻,对卫展的心思隐隐有所察觉。
其实没什么,他打算把小妾刘氏扶正。
刘氏就是梁王赐给他的刘聪妃子,已为他生下一子,他还是很喜欢刘妃的。
身边不是没有人劝谏,说以敌国后妃为妻影响前程,也不合礼制,但侯飞虎出身草根,有时候就太过重感情,铁了心要立刘妃为正妻,不打算新娶了。
好在邵师也没怪罪他,还遣人送了一份礼物。
以刘氏为妻,总比娶个世家大族女子好一些,他不想掺和太多破事。
卫展按下心思,又道:“营中已存有粟四万斛、麦二万斛、黍豆万余斛、干草五万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