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961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5      字数:4275
  并州府兵次多,分散在太原、新兴、雁门三郡,计1.44万人;
  司州第三,分散在平阳及洛南地区,约6600人;
  青州第四,济北郡有两个龙骧府2400人;
  豫州襄城、颍川共有一个龙骧府1200人;
  冀州六郡设置府兵后,将超过司州,一跃而排第三,计7200人。
  全国府兵总数五万余人,不过装备、战力参差不齐。
  最强的洛南府兵向称精锐,比银枪军也丝毫不差,最烂的比农兵强得有限——但提升空间比农兵大多了。
  府兵设置到现在,差不多也到一个阶段性节点了。
  接下来只会小规模零散设一些,一口气设置五六个龙骧府的情况不会常见了,这是出于多方面考虑而做出的决定。
  “汝父在高阳做得不错,招徕亡散,安置流民,远近称赞。”刘翰说道:“甚至有不少乌桓、丁零、鲜卑人举家投奔,汝父一一编户授田,此为夯实王之根基。做完今年,若不出岔子,明年定能入朝。”
  “不一定。”毛修苦笑道:“家父说,他已在幽州、冀州当过太守,接下来可能要去并州再干几年。”
  “并州有合适的地方吗?”刘翰凝眉思索。
  像毛邦这种人,非士族豪强出身,不是什么地方的太守都能当的。
  当年燕尚未除国,毛邦任内史,彼时是靠他出面打招呼,各项事务才能推行下去,但其实还是有点浮于表面。
  他真正掌握一郡事务,还是去了一河之隔的高阳以后。
  说句难听的,没有三年洪水外加一年疫情——遭灾重的地方,疫情特别严重,死人尤其多——他也未必能在高阳干得多好。
  现在么,高阳诸县一盘散沙,全都被编户齐民了,残存的几个豪族也老老实实,配合官府丈量田亩、点计户口。
  掌握了人和地,再有人帮你做事,才敢说真正号令全郡。
  并州诸地,看样子没合适的地方。
  不过他也没多想,而是就着这个话头,谈起了武学生们。
  “陆荣陆从仙前为中牟令,现在也调走了吧?”他问道。
  “正是。”毛修答道:“他去河内了。郡丞程公未能接任,远赴北平任太守,河内由陆府君接掌。”
  “程元谭是广平程氏子弟。”刘翰说道:“他去北平,总能寻着点人脉,却比陆荣容易多了。河内在匈奴手中之时,几为牧场,而今民众多为迁移而来,又有黑矟军坐镇,陆荣乃梁王门生,接掌此地顺理成章,亦能大刀阔斧做事。现今有几个人做到太守了?”
  刘翰问的显然是武学生了。
  “河内太守陆荣、西河太守田茂以及家父,就此三人。”毛修答道。
  “还有马邑郡丞、单于府东阁祭酒王辉、大将军主簿郑隆、单于府西曹掾季真以及那个骑督段良的小儿子,叫何名来着,老夫一时想不起来了。”
  “龙骧幕府户曹掾段戎。”
  “正是此人。”刘翰笑了笑,道:“梁、许昌、汴梁武学开办以来,竟有三个太守、四个幕府僚佐。令长有几人?”
  “听家父说,应不到三十之数。”毛修说道:“令长以下,人数不详。”
  “成才了这么多人,委实让人惊讶。”刘翰摇了摇头,道:“却不知真才实学如何。”
  “大王便是要提拔门生,亦得有说得过去的功劳。”毛修说道:“不然连一县令长都上不去,此七人应都有一郡之能。”
  刘翰不置可否。
  在他看来,那些人或许勉强能治理一县、一郡之地,但才学还是有所欠缺。
  梁县武学办的时间最长,教来教去,无非读书识字、公文写作、执筹计算、武艺兵略等等,非正道也,更有些速成的感觉。
  五年就出师,能有多少真本事?人家读书二十年,还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呢。
  二十年出了七个郡守之才,说实话夸张了,梁王故意提拔的成分很大。
  “你父既然把你送到老夫这边,就好好学。”刘翰说道:“或许你有许多玩伴入了武学,五年后就去坞堡管事,或至军中担任队主、队副,但他们才学不足,越往高处走,越感到力不从心,还得回过头来读书。你不同,一开始就要打好根基,先从练字开始。字不好,吏部考察‘书’这一项就过不去。”
  “是。”毛修深施一礼,应道。
  “今年是不是还要开办新武学?”刘翰来到一块大青石前,问道。
  毛修连忙上前,仔细擦了擦,回道:“三月就开学了,乃晋阳武学。”
  刘翰坐了下来,叹道:“武学只能培育县吏、小校,当不得大用。梁王若有心,还是得办官学啊。”
  理论上来说,武学就是官学,只不过这是速成班罢了,教的内容也很单一,且更侧重于军伍。
  历年学生中,从军的比从政的要多。
  梁国二十郡基层中,武学生的比例一年比一年高,渐渐充斥于县一级,尤其是那些曾经被打成白地或反复清理过的县份,无需多硬的背景就能胜任,更是武学生扎堆的地方。
  正如刘翰所说,武学生能力是有缺陷的,短板比较严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升不上去,最终局限于一县之内。
  不擅经营家业的,甚至连豪强都不是。
  现在已经出现那种第一代是武学生,到第二代连武学都没能挤进去,只能在家务农的情况。不过,一个团体大了,混得好的有,混得差的也有,本就很正常。
  不过,最近邵勋招募了一大批十五六岁的武学生子侄,编入宁朔宫侍卫之中,与他的东海老乡分典防务,甚至有一些进宫中各个部门当杂役的,也算是一条出路了,且用起来也放心,减少被人暗算的可能。
  “老夫四月要去晋阳,你就在这里好好温习功课。”刘翰说道:“若有不懂的,自问其他人便是。他们进学已久,当可为你解惑。”
  “是。”毛修应道。
  父亲把他送来此处,便是要他拜得名师,好好学习。同时多多接触同窗,与他们结下情谊,将来都用得上。
  毛氏的籍贯已经落在河南郡,待学成之后,便可回洛阳参与士人聚会,请郡中正点评一番,打出名气。
  朝中高官大将,多与父亲有旧,或有机会为其征辟,先从幕僚做起,再转任地方。
  河南毛氏走的路,乃传统诗书传家的士人路线,与其他人却不太一样。而这,其实也是得到梁王许可的,原因不得而知。
  其实这样也不错,将来能走到哪一步,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商路
  二月春播之后,天气渐暖。
  熬过了一整个寒冬的丞相庾琛又病倒了,直到该月下旬才重新视事。
  “当年居然还想去江东。这身子骨去了那边怕是三天两头生病,没几年就水土不服暴卒了。”丞相府中,庾琛对着来客苦笑道。
  客人来自荥阳,乃李矩的外甥郭诵。
  这个出身平阳的家族现在已经落籍荥阳,标标准准的河南人了。而他们,毫无疑问是丞相庾琛的人,在此之前曾投靠过司马越。
  司马越死后,李矩、郭诵这对舅甥面临着两个选择,是继续和越府旧人搅在一起,还是另择门路。
  很显然,他们选择了颍川庾氏。
  郭诵现在是密县长,干了好些年了,却无门路升迁,每次到上面一考察,各种条件不符合,十分憋屈。
  像他们这种出身条件差的人,必须得上面有人,想办法让吏部忽略其门第、风姿、仪容、学识等减分项,通过考察,并且安排一个好位置。
  如果是士人,这方面的烦恼就要少很多了,正常考核都能通过,盖因这项制度本就是为了士族量身打造的。
  你不是士族,非要挤进官场,可不就得有贵人提携才行?这还是如今条件宽松了,换二十年前,梁王都得去抓了司马乂才能察孝廉。
  “光中所请之事,老夫已经知晓。”庾琛坐在氤氲水汽之后,面色有些疲惫,道:“你想从军,却有些难。下月会新建黑矟右营,首番募兵三千。这三千人却不是你能进的,即便你武艺不错。如果强要说的话,捉生军可能是个不错的门路,该部现已移驻雁门,接下来可能要去马邑,正在招兵买马。但他们不是募兵,要放牧牛羊杂畜的,朝廷也只是贴补少许罢了。你若愿去,老夫倒是能安排一下,若不愿去,密县长不比当武夫强吗?多少人想当令长还没机会呢。”
  “捉生军就捉生军,请丞相成全。”郭诵恳切道:“我愿率部曲百骑从军。”
  “世回(李矩)知道这事吗?”
  “舅父亦劝我不要轻举妄动。”
  庾琛笑了笑,道:“此番召你来,实有他事。”
  “丞相请说。”郭诵道。
  “不急。”庾琛唤来一名相府舍人,让他将另外一人请进来。
  “姑夫。”大将军府金曹掾毌丘禄快步走了进来,行礼道。
  庾琛指了指屋内的一张独坐榻,让他坐下,然后说道:“大王欲与平城做买卖,宗儒你前番与岢岚酋豪买卖过牛羊,你说说,难点在何处?”
  毌丘禄一听,自己专业领域的东西啊,立刻胸有成竹地说道:“姑夫——”
  庾琛敲了敲高足案几。
  毌丘禄立刻改口:“丞相,难在中途。”
  “牛羊过境,需食大量草料。若都走同一条路,第一批牛羊过境之后,牧草来不及生长,又有第二批来了,便不够吃。吃不饱就掉膘乃至倒毙,那就亏了。”
  “光边走边吃还不够。即便人长途跋涉,顿顿有吃,时日长了也需休整,牲畜同理,故需有催肥地作为中途休整之所。催肥地需常年准备大量草料,雇专人照料牲畜,把丢失的膘养回来,以便继续上路。”
  “如此,这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仆至今也只是建起了一条路,即自秀容至河东之路。沿途拉部落贵人入伙,一起分润好处,这才勉强支应得开。”
  庾琛嗯了一声。
  做这个买卖,不拉着很多人一起入伙是不可能的。
  毌丘禄本身是幕府官员,在外多半也扯了丞相虎皮,这才能摆平各种难事,顺利建立了一条买卖牲畜的道路——这条路,肯定还不允许别人走,因为担心别人家的牛羊把草吃光了。
  毌丘禄之外,据庾琛所知,惠皇后羊氏的宾客也建立起了一条自太原至平阳的“畜道”。谁都知道,羊献容是在为梁王赚钱,故没人敢阻拦,也顺利运转起来了。
  其他人就有点麻烦了。
  很多草场是有主的,即便无主,当地人也不喜欢看到外地人赶着牛羊吃他们的草。
  任何东西都有价值,哪怕是荒草。
  “秀容至河东这条线,交给族人吧。”庾琛说道:“接下来你去趟平城。”
  “平城?”毌丘禄有些担忧。
  “放心,元度与你一起去。”庾琛说道:“想想办法,建一条自平城至汴梁的牲畜商路。河南其实很缺牲畜,至今牛车、羊车都不足,别说马车了。今年春耕,甚至有十几家共用一头耕牛,以至牛累得倒毙的,简直骇人听闻。这条路建起,既可缓解河南牲畜不足的窘境,亦可将河南货品售卖至草原,两相得利。”
  毌丘禄想了想,道:“似有些长了。”
  “确实长,但你可想想办法,譬如中途建个牧场,反正荒地很多。”庾琛说道:“自云中郡南下,经马邑、雁门、新兴、太原、上党、河内、荥阳八郡,最终抵达陈留。”
  说到这里,庾琛看向郭诵,道:“光中,今日召你来便是此事,荥阳那边需得你出力。”
  郭诵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事!搞得他以为自己被丞相看中,要提拔了呢。
  当下说道:“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