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976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5 字数:3973
六月二十九,他让手下人带着牲畜、皮革、美珠、马匹南返,自带贴身随从,一人数马,取道岢岚,于七月初十返回了平阳。
七月十一,邵勋于上林苑召见。
******
“你说普部多了不少果园、菜畦、农田?”邵勋对别的不感兴趣,甚至对如今正在爆发的战争都只简略地问了两句,但对代人生产生活上发生的变化兴趣极大。
“是。”毌丘禄答道:“仆在新平住了两日,参观了普骨闾之子普骨听的巨帐。帐内多了屏风、书案、镜台、香炉、珠帘等物,随车带的江南桃笙等乐器,亦被其买去。听闻普骨闾父子住在城内的时日比在城外多多了,曾经一度想拆掉野外的那个巨帐。”
“帐有多大?”邵勋问道。
“可容数百人。”
“看来是普骨闾的部族大帐,连这个都拆掉的话,入吾彀中矣。”邵勋抚掌而笑。
新平附近是普部的牧地。
这个部落原本以游牧、游耕为主,现在算是固定下来了。
这也是邵勋的意思,各个部落各自划分牧场,尽量不要越界乱跑。
划界之后,再教给他们农技,一点点将其固定住。
跑不了部落很容易拿捏,不值一提!
当然,就目前看来,普部如果狠下心来迁徙,还是可以走的。
需要一点时间、一点耐心,一点点让普部沦陷,最后变得和那些乌桓人一样,部落解体,往豪族方向发展。
“官私学校如何?”邵勋又问道。
“官学有数十小童学认字。私学有几家,其以诸葛从事的学馆门徒最多,听闻有近二十人,多为习得文字的乌桓、鲜卑贵人子弟。学得怎样还不甚清楚,看着不太行。”毌丘禄答道。
“可以了。”邵勋说道:“凡事不能太过着急。这才一年,早呢。”
有句话邵勋没说,这可是代国新党核心区,本就有一定程度的汉化。如果是盛乐那种旧党扎堆的地方,就要难上许多了。
“可有代国太夫人的消息?”邵勋问这话时,面色、音调不变,好像在问一个不相干之人似的。
毌丘禄却下意识一抖,道:“王夫人闻索头大举来袭,自长春宫回返,召见尚未出战的诸部大人,令其拣选部众,与贼人大战。”
“王丰在做什么?”邵勋奇道。
“王夫人建议他回代郡征发丁壮、牛羊马匹。”
“去了吗?”
“去了,尚未回返。”
“这个王丰,蠢得可以!”邵勋嗤笑一声。
关键时刻,回代郡老巢筹集人马钱粮,平城众人闻知有援兵,心思能稳定不少。而在平城做主的又是王氏,将来如果击退敌人,功劳主要是她的。
当然,如果吃了大败仗,责任也是她的,但她就是赌了。
邵勋并不是很担心北边的战局。
就整体而言,盛乐方向钱粮少、人少,铠甲器械等物资生产不足,越打越少,唯一可恃的就是战斗力强一些。
但平城方面也有几个敢打敢拼的游牧部落,野性未消,悍不畏死,得了甲胄、器械相助,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再加上他们有城池,有义从军、捉生军,有武周、高柳二镇军相助,甚至岢岚郡都派了兵马从侧翼袭击索头,代郡方向还能动员至少两万骑的援兵……
贺兰蔼头气势汹汹地出动了约五万骑,但作死般地兵分三路,如果开头三板斧没能取得较大的战果,后面气势一泄,撤退时怕是要吃大亏。
那么,他们到底有没有战果呢?
目前还没太多的消息,代国马邑郡的地方土豪兵损失了不少,郁鞠统率的亲军侍卫也吃了一次败仗,损失不详。东木根上多为小败,另有几个小部落临阵倒戈,损失可能稍多一些。
但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索头开始发动战争的前半个月取得的战果。
半个月后,几乎没什么像样的战果了,还在马邑方向吃了败仗。
这说明什么?说明代国“触底反弹”,稳住阵脚了。
平城有相持的能力,盛乐却没这个能力。
邵勋下意识看向桌案上的一封信,那是王氏写给他的,主要就一个意思:求援。
邵勋没直接拒绝,但也只派了落雁军三千步骑北上,另遣太原方向发二十万斛夏麦至马邑、云中。
这便是全部的支持了。
鲜卑人还需要继续厮杀,自己杀自己,杀得越厉害越好。
今年这般大杀一阵后,明年春天再袭扰一波,加深盛乐的经济困难,随后再用政治攻势瓦解其联盟。
等到夏天,差不多就可以集结大军,给其致命一击了。
第一百四十章 改制(上)
毌丘禄很快离开了平阳,又亡命般地赶到汴梁,处理一桩特殊事务。
不过,他才刚开始干,就被陈留太守刘泌叫停了。
他在汴梁一直等到八月中旬,依然没个准讯,于是便前往沙海、牧泽一带巡视。
去年从代国弄回来数万匹马,养了几个月后初步缓了过来。过了一个冬天后,又有点掉膘,于是再养,现在基本恢复膘肥体壮的状态了。
这批马本来打算与河南士人做交易的,但晋阳论道之后,又暂停了。
毌丘禄奉命将这批马分批出售,换取粮食,暂存于汴梁、荥阳、河内等地,但刚谈妥了一部分,出售了约千余匹马给颍川士族,很快又被陈留太守刘泌叫停。
他也很是无奈。
不过在抵达牧泽后,似乎有点明白了。
牧泽旁边的吹台龙骧府军城大门洞开,一队队府兵自各处集结而来,似有行动。而城外本来就驻扎了不少府兵,他们来自洛南,领军之人颇让人感到意外,乃梁王之侄邵慎。
“邵将军。”毌丘禄上前行礼。
“原来是你啊。”邵慎本来没想回礼,转念一想,毌丘氏乃庾氏附庸,于是便回了个礼。
“将军这是……”毌丘禄指了指集结而至的洛南府兵,问道。
“陈留有些不稳,临时统带而来。”邵慎说道:“洛南府兵统编为左骁骑卫,我以游击将军之职领左骁骑卫,事了即罢。”
“左骁骑卫?”毌丘禄有些不解。
邵慎简单解释了下。
梁王下令将洛南府兵约4200人改为骑军。
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但洛南府兵历史悠久,人人有马,很多人闲时练习过骑战,多年下来,倒也颇为可观。
更准确地说,这帮人有点步骑两便的意思。
下马可以当重甲步兵,上马可以与敌人比划一下骑战,更可以骑马机动,然后再下马厮杀,比一般的步兵速度快多了,战场爆发能力强。
另外,禁军骁骑军还有约两千骑兵,邵勋打算将其整编为右骁骑卫,但目前缺乏部曲,暂未施行,只是先做好计划而已。
左骁骑卫辖下四个龙骧府,也被称为“军府”。
龙骧府各有官长,最多1200人,平日散在乡村自己操练,农闲时集结起来,练一练军阵、战术。
随着改制的深入,府兵的规矩也越来越严。
首先,无令不得出本县地界,违者杖五十——本来规定是龙骧府地界,但太苛刻了,稍稍放宽了一些。
其次,各龙骧府自部曲督以下将校,无令不得召集府兵,违令者严查定罪。
第三,府兵诸卫与龙骧府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
以左骁骑卫为例,卫府在平阳有个办公衙署,最高长官是游击将军。
游击将军平日里只能管理兵籍以及训练,即下令卫府辖下的四个龙骧府在当地集结操练,练完解散,其他时候没有指挥权、调动权。
就单个龙骧府而言,最高长官部曲督与辖下四防别部司马之间也无隶属关系。
他们相互间肯定是熟人,但从制度上来说,部曲督只能管理兵籍以及每年定期集结操练,其他时候府兵散在各防,无令不得召集。
最基层的别部司马管理得是比较多的,三百人的兵籍、操练以及武器库等等,很多事情——但也就三百人而已,还不能出境,消解到这个程度,完全可以了。
出征之时,卫府最高长官带队。
比如左骁骑卫就由游击将军邵慎带队,但一般而言,出征的可能不止这么些人,诸卫将军上面还有临时指派的大都督,战时指挥权在大都督手里。
大都督、诸卫将军、龙骧府部曲督、别部司马四级之间,无固定隶属,本质上是一种相互监督的关系。
假设天子派某人统领四卫府兵出征,此人若想造反,帐下的诸卫将军与他不熟,很可能不执行命令,甚至把他宰了——说白了就是极大增加了造反的成本和风险。
左骁骑卫是新设的,基本已经确定游击将军统领——大晋朝一堆没有实际执掌的将军算是派上用场了。
陈留府兵也改制了。
总计9600人被编为左金吾卫,取汉代“执金吾”之名,由新提拔的左军将军(正四品)常粲管理日常事务——左金吾卫府有长史等佐官。
太原府兵9600人,整编为右金吾卫,由禁军左卫三部督、现右军将军黄彪管理——三部督之职由瑕楼龙骧府部曲督余安接替。
高平、东平府兵9600人,整编为左飞龙卫——时人将才智杰出之士称为“龙驹凤雏”,如陆云就曾被这么称呼,而高大神骏的马匹在传说中是龙与马诞下的后代,故这批敢打敢拼、人人有马的老牙门军被整编为“左飞龙卫”,以示其能骑马长途行军,来去如风。
左飞龙卫最高长官是原禁军左卫将军、现梁国前军将军徐朗,这也是跟随邵勋多年的老人了——徐朗走后,禁军取消左右卫,整体缩编为几个营一万多人。
截至八月,完成整编的就这四卫、三万余府兵。
四卫府兵在不出征时有一项重要任务,即上京宿卫,原则上由诸卫分别抽调一部分人马,各自值守一部分区域,如左金吾卫一部守平阳北城的大夏门,右金吾卫一部分知助守;左骁骑卫一部守苑林,左飞龙卫一部分知助守;再有就是某卫掌京城昼夜巡警等等。
银枪军之类的募兵不再担负城防任务,而是在平阳以外的其他郊县屯驻。
府兵诸卫之间也不存在隶属关系,各自独立。
传递命令时,需得有邵勋签发的命令(圣旨)、五兵曹调兵文书,并召集该地所有将校,当众宣读、勘合兵符。
几大条件有一个不符合,府兵不得出动。
其实基本就是隋唐府兵的管理制度,做了适应时代的微调而已。
这次邵慎就是接到了命令,率左骁骑卫4200府兵东行,在汴梁郊外屯驻,原因是该地有小士族叛乱。
“虞家胆子不小,明明有子弟在幕府做官,居然还公然辱骂大王,非议度田之事。”解释完府兵制度后,邵慎骂道。
“啊?”毌丘禄有些惊讶,问道:“是不是弄错了?没听到消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