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994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5      字数:3710
  “哇……”孩子响亮的啼哭声响起。
  拓拔什翼健吓了一跳,连忙规规矩矩地坐回了案几之后,脸色阴晴不定。
  王氏自中堂内走了过来,轻柔的抱起孩儿,一边摇晃着,一边说道:“诸位自有许多难处。但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辅相王丰、苏忠义、长孙睿、卫雄、四镇将军、左右将军等代国核心高层跟了进来,齐声道:“可敦请讲。”
  “征战两年了,若无中朝大国相助,可能维持至今?”王氏问道。
  力真被母亲抱入怀中后,砸吧了下嘴,神奇地安静了下来。
  众人无言以对。
  “开春以来,很多人吃的是粮食,其中不乏中原送来的粟麦,而不是干酪。”王氏说道:“金将军狂飙突进,杀至善无城下,勇武决绝之处,令人震撼。我一介不通兵事的妇人亦知此等良机,万不能放过。公等疆场搏杀多年,想必比我清楚。”
  “些许小心思,都收起来吧。”说到这里,王氏凤目含煞,语气也严厉了起来:“梁王已率二十万大军,如潮而来,须臾可至,尔等却还推三阻四,是何道理?不念宗亲族人乎?”
  众人心神大震。
  就连王丰都第一次认真审视这个妹妹,她怎么变得这么快?
  刘路孤欲言又止。
  王氏看向他,道:“刘将军可是觉得马瘦粮少,将士们怨言颇多,不愿出征?”
  刘路孤叹了口气,道:“可敦明鉴。”
  “既如此,我这便随将军去营中一观。将士们若有难处,宫中服完器物,可径搬出估直,赏赐下去。”王氏毫不退让地说道:“或曰纥豆陵部战力强横,我可随众军亲往善无,要死一起死好了,怕什么?”
  刘路孤猛然抬头,与王氏对视片刻后,竟然移开了视线,眼角余光瞥了下规规矩矩坐在案几后的什翼犍,暗暗叹了口气。
  见众人没什么意见了,王氏令其罢散,加紧整备粮草,集结兵员。
  临走之前,她又让辅相王丰、长孙睿、镇东大将军刘路孤、镇南大将军普骨闾留了下来。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不解其意。
  “贺兰蔼头突入马邑了。”王氏说道。
  众人先是一惊,继而若有所思。
  王氏不待他们提出什么逆天的想法,立刻说道:“普骨将军可速速南下新平,召集壮士堵截其众。”
  普骨闾一愣,很快应了声是。
  王氏停顿了一会,悠然道:“昔年祁氏母子弑君作乱,纥豆陵部首倡义举,窦勤、窦于真父子并非不可救药的逆徒。若能劝其来降,则国中亦能多保留几分元气。”
  说到这里,她扫视了下几人的神色,道:“金正固然勇武绝伦,却也酷烈无比。若被他痛下杀手,纥豆陵等部将元气大伤。自己人死得多了,将来如何——”
  刘路孤神色间既惊且疑,慢慢地有些惊喜。
  “如何自存……”王氏轻声说了句。
  刘路孤、长孙睿对视一眼,又都不着痕迹地看了眼什翼犍。
  “发兵吧。”王氏说道:“亲军四卫出动两卫,再集结丁壮三万余,自武周川西进。”
  “遵命。”刘路孤、长孙睿齐齐应下,声音似乎比以前大了一些,又真诚了几分。
  ******
  邵勋收到消息时已过石岭,进入了新兴地界。
  他立刻让人拿来地图,直接就在路边查看起来。
  幕僚们也围了过来,左一言、右一语,瞬间将局势分析了个通透。
  他们掌握的消息比身在局中的金正更全面,因为平城王夫人也遣信使送来了信。
  大体来看,金正算是没等大军聚齐,就甩开行军速度较慢的银枪右营,飞速抵达马邑,侦查一番后,果断发动了进攻。
  他在马邑征集了五千丁壮,并左飞龙卫府兵及部曲近二万人,外加刘闰中部六千骑,沿着狭长的山道北上,直扑善无。
  恰好在前后脚,贺兰蔼头抵达善无,兵分三路。
  第一路:其自领一万五千骑逆吐文水而出,攻入马邑地界。
  第二路:窦勤、窦于真父子领八千骑,与金正迎头相撞,前锋被击败。而山间地形破碎,又崎岖无比,不利骑兵厮杀,于是退后数十里,至善无城下。
  这是他们一贯的打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窦勤父子可能派了小股轻骑迂回绕至后方,试图攻打金正的辎重部伍,而主力大军在善无城外围攻突进而至的两千多步骑,结果竟然吃不下。
  第三路:据闻有七千骑,暂无消息,却不知身在何处。
  己方兵力主要是已经抵达雁门关附近的银枪右营,以及刚刚进入雁门郡地界的左骁骑卫三千人——该卫三千部曲还在赶路,处于新兴、雁门之间。
  阴馆方向有六百左飞龙卫府兵、六百部曲,外加数百刘闰中部老弱,前者守城,看顾粮草,后者负责放牧。
  征集自并州各地的役徒往返于马邑、阴馆、雁门关之间,不停转运粮草军资。
  最后,王夫人当机立断,率三万六千余步骑西行,并得到了单于督护王雀儿的配合,试图与武周镇军汇合,自东而西攻打窦勤父子——或许还存着招抚的心思。
  这仗,敌我可谓犬牙交错。
  金正这一莽,其实莽出了战机,比坐镇马邑保守地等待索头三路大军围攻要更好一些。
  邵勋思虑良久,觉得事情未必如此简单。
  贺兰蔼头有没有预备队?在哪里?
  金正如果后路遭袭,能不能顶住?如果顶不住,那就只能背靠平城、武周方向,仓皇东撤了。
  更关键的是,金正到底想怎么打?他会不会继续狂飙突进?
  这个学生!邵勋笑了笑。
  他教出来的学生,多多少少带点老师的风格。
  比如王雀儿就十分稳重,控场能力强,思虑周全。
  侯飞虎心思缜密,不如王雀儿那么稳,却比王雀儿想得多、想得细,喜欢打巧仗,但整体也是遵循“先为己之不可胜,再为敌之可胜”这个兵法原则的。
  金正喜欢放大自身的风险,来捕捉更大的战机,有些时候看起来就是赌。
  这种打法,让邵勋想到了一个此时尚未出现的人,一个本来已经回家种地,又被李渊骚操作逼反的名将:刘黑闼。
  此君也是一个赌徒,一路爆捶李唐名将,最终因为时势不再,底子太薄,又遭腹背夹击,与李世民长期相持之后战败。
  金正若能达到刘黑闼的水平,那真是做梦都要笑醒。
  思虑完毕后,邵勋霍然起身,注意到幕僚们的目光后,笑道:“既委前敌之权,如何不信之?传令,邵慎统左骁骑卫、银枪右营火速出雁门关,为金正遮蔽后路,并寻机歼敌。代国马邑、云中二郡当征集丁壮牧人,四处围堵,争取把贺兰蔼头留下。”
  “再给全军传令,昼夜兼程,至雁门再行休整。”
  “遵命。”随军将佐齐声应道。
  命令很快下达至各部。
  很快,奔行在原野上的各支部队加快了进军速度。
  骑兵被临时允许骑马赶路。
  步兵可随身携带五日干粮,甩开辎重部队疾进。
  还在慢吞吞赶路的河北诸镇将们也先后接到信使传令,整个战场沸腾了起来。
  第一百五十八章 乱战(上)
  五月二十二日的善无,有点前年广武之战的意味了。
  所不同的是,纥豆陵部没有主动进攻,只是分派骑兵,四处监视。
  金正立营于南山之上,当机立断派出两支部队从城西、城东两个方向迂回,试图绕至敌后方。
  东路冲到一半就退回了。
  地形开阔之处,敌骑四面八方围来,先与羯骑交战。
  左飞龙卫府兵下马结阵。
  但索头并不与他们交手,只攻击羯骑,连冲两次之后,将其迫退,然后一部骚扰列阵前进的府兵,一部绕后,袭扰府兵的驻马处,试图掠夺他们的马匹。
  金正果断派出第二批府兵,刘闰中亦派出第二支骑兵迎战,索头没有过多交锋,迅速脱离接触。
  金正看了半天,道:“索头在拖延。”
  刘闰中也看出来了,道:“许是在为老弱妇孺断后,善无城内应没多少人了。”
  “窦勤父子身为一路统帅,逡巡不进,可耶?”金正问道。
  刘闰中沉默了下,道:“都督却有所不知。草原打仗就这个样子,打得过就如群狼围猎,四面八方扑过来,狠狠撕咬;打不过就四散而逃,寻找战机。至于会不会破坏整体战局,那就要看单于威望如何了。单于威望高,自然无人敢随意退却,单于威望低,那就怪不得其他人了。此与中原迥异。”
  “在善无城下厮杀,贼骑优势太大,府兵亦难以独自力战。与其这般纠缠,不如——”金正死死看着破败的善无城墙,道:“眼看要入夜了,不如派一支兵马趁夜攻打城池,你部亦主动出击,夜袭敌骑。冲不动不要紧,动静闹大了就行,越大越好。”
  “都督你这是……”刘闰中似乎想到了什么,大惊失色。
  金正没有多说,只道:“把战场上的伤马、死马拾掇一番,熏点干肉出来。”
  吩咐完这一切后,金正找来了之前立功的拓跋六狗。
  他和许艺一起逃了回来,传递了重要军情。
  许艺受伤,这会跟着辎重部队行军,六狗除了鼻青脸肿之外,无甚大碍,继续随军当斥候、向导。
  “梁王都知道你的名字了。”对这种勇士,金正难得和颜悦色,笑道:“说‘六狗’二字太难听。”
  拓跋六狗也是机灵的,立刻问道:“大王要给我赐名?”
  其实,他的名字叫六狗,没有姓。
  拓跋这个姓还是跟着氏族头人得来的。
  头人原本是拓跋氏分支中的分支中的分……
  他下令整个氏族三百余户统统以拓跋为姓,六狗这是被批量赐姓。
  “大王说你投过来没多久,就忠勇恭顺,立下大功,故赐名‘拓跋思恭’,你觉得如何?”金正问道。
  “多谢大王赐名。”拓跋六狗喜道。
  “你可熟悉这一片山岭?”金正问道。
  “东边算是熟稔,西边只来过几次,不算很熟。”拓跋思恭老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