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008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5      字数:3455
  王氏微微蹙眉,没想到男人一来就问如此刁钻的问题,让她之前准备好的许多想法全部作废了。
  “大王……”王氏斟酌着语句,正想为步六孤氏分说几句时,却被邵勋打断了。
  “依制,此与叛乱无异,该如何处置?”他直截了当地问道。
  王氏沉默。
  步六孤眼神闪烁不定。
  银枪右营的军士顶盔掼甲,虎视眈眈。
  银枪中营将士则死死盯着对面的代国侍卫亲军。
  代人看了看人家的器械,看了看人家的士气,看了看人家的杀气,再看看自己,顿时有些气馁。
  “大王,不若罚些人丁、牛羊。”王氏终于反应了过来,只见她走到邵勋身边,仰起脸,用略带些嗔意和羞意的语气说道:“此番大战,步六孤派了三千精骑,与段文鸯将军一起防备乞伏袁池的贼人,还是有功的。罪,固然难逃,却可念其初犯,从轻发落。”
  说到最后,看了眼步六孤,道:“就罚他一千帐人丁、三千匹马、两万头牛、十万只羊,如何?”
  邵勋沉吟许久。
  跪在地上的部落贵人们以目示意,气氛有些紧张。
  王氏笃定地看着邵勋,仿佛知道他会做出什么选择一样。
  果然,邵勋很快便道:“也罢,小惩大诫,以后记得这遭便是。”
  步六孤有些不甘心,左右看了看,见没人为他求情,心中大恨,却不得不低头,道:“遵命。”
  “若阳奉阴违,回去后便反悔,那便不是现在这点惩罚了。”邵勋说道。
  说罢,他又来到另一人面前,静静看着他。
  此人心下一个咯噔。
  “大莫干氏(一作大莫于氏)的人,不应在太罗水么?这么远也跑过来,忠心可嘉啊。”邵勋冷笑道。
  大莫干见邵勋皮笑肉不笑的,顿时有些紧张,讷讷道:“翳槐无道,自当弃他而去。”
  “可我怎么听闻丘敦氏仓皇渡河之际,你部为其搜罗船只、提供牛羊了?”邵勋问道:“计有一万一千人渡河西逃,你帮了不少忙吧?”
  大莫干下意识想要起身,不过很快被邵氏亲兵按住了。
  “大王莫要听信谣言,此必是有人中伤。”他叫起了屈。
  “此为王夫人告予我知。”邵勋说道。
  大莫干下意识看向王氏。
  王氏低头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莫干绝望了,又看向邵勋,道:“大王,胜负未分之前,我仍是翳槐之臣,帮他何错之有?今已知错,痛改前非,大王何必穷追猛打?若一一追究,此间诸人又有几个没帮过翳槐?甚至还为他出兵厮杀过呢。”
  此言一出,众皆惊怒。
  邵勋大笑,道:“还胡乱攀咬,你欲陷诸君于不义乎?”
  大莫干脸色阴晴不定,不知道该继续求饶,还是干脆煽动其他人一起反。
  邵勋看着他,又道:“放心,我不杀你。但你部落中那些助纣为虐之辈,这会应该已经被料理了。”
  大莫干闻言失色。
  “我已调岢岚劲兵及义从精骑至太罗水。”邵勋拍了拍他的脸,举步离开。
  随后看向众人。
  众生相各有不同。
  有人低头垂视地面。
  有人直接和他对视,毫不退让。
  有人平视前方,无悲无喜。
  “打了三年仗,日子可还过得下去?”邵勋突然问道。
  众人有些不解。
  那当然损失很大啊!这还用问?
  别的不谈,牧场是被踩得一塌糊涂,今年牧草肯定不够繁盛,如何过冬是个问题。
  说不得要宰杀一部分牲畜,而连年战争之下,牲畜本来就不是很多了,明年的日子会更困难。
  “大王要拨出军粮赈济尔等,还不快谢恩。”王氏上前,大声说道。
  众人恍然大悟,看在粮食的面上,更看在阵列于侧的银枪甲士面上,陆陆续续拜道:“谢大王赏赐。”
  邵勋饶有兴致地看了王氏一眼。
  王氏转过了头去,似乎在表示不满。而她的目光无意间与不远处的刘野那对视在了一起。
  不知道什么时候,此女竟然离开了会场。
  此时正骑着一匹马,臂上挽着弓,身后跟着大群羯骑,逡巡不定。
  王氏仔细打量了她一下,果有几分姿色,就是对她的敌意有些大,几乎不加掩饰了。
  她暗暗叹了口气。
  ******
  穹庐之中,邵勋解下金甲,置于一边,然后安坐在毡毯上。
  王氏遣散了帐中侍女,然后板着脸,坐到邵勋怀里,委屈道:“你何必在人前下我面子?大莫干这种首鼠两端之辈,我早晚要料理。”
  “别来这套。”邵勋冷冷看了她一眼,道:“直接点,我不想和你兜圈子。出兵至今,只俘得兵士四千余,丁口妇孺三万,委实不太够。”
  王氏一窒,看向邵勋,见他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便收起了脸上的伪装。
  只见她沉默了一会,轻声说道:“前年北伐,前后被你弄走了六七万人,平城为之一空,还不够么?”
  “数年大战下来,诸部死伤无数。有些部落见打来打去没个头,干脆迁徙远离。”
  “漠北诸高车部落,往年还时不时进贡,从去年开始,贡赋断绝,显然已不把拓跋氏放在眼里了。”
  “便是如今攻取了盛乐,国中亦不足五十万人,比起当年鼎盛时百万之众,不可同日而语。”
  “你非要把代国都作没了才甘心么?若国中动乱,我和力真当如何自存?”
  说到这里,眼圈微红。
  邵勋凝神看着她,知道这是半真半假,不全是演的。
  “拓跋氏被人掀翻在地对你有好处么?”王氏注意到了邵勋的动作,掉下两滴眼泪,扑在他怀中,哽咽道:“你一走就是两年,孩儿生下至今都没来看过,对我们母子不闻不问。这还不算,甫一来到盐池就耍威风,你让那些部大们怎么看我?”
  “草原没了拓跋氏,还会有其他人。”王氏继续道:“卑移山以西还有拓跋匹孤的后人,你道没人投过去么?一旦让他们滋生野心,悍然东进,一统草原,真的是好事么?”
  邵勋脸色稍缓。
  王氏更委屈了,道:“昨日还在清算翳槐旧人,得一万健勇之士,并其家人,共五万余众,别立一部。”
  “此部做什么用?”邵勋问道。
  “你对力真不闻不问,我做娘亲的却不能如此。”王氏吸了吸鼻子,道:“这五万余人都是力真的部众,长大后要交给他的,是他的立身之本。你若不放心,可派一些官员过来帮着管治,我也会遣人照看。”
  邵勋微微颔首,道:“此事我会考虑。”
  王氏伸出手,搂住了邵勋的脖子,将脸埋在他胸口,轻声道:“你是力真的父亲,他是你的孩儿,你当然要管。回平城后,你多看看他。他两岁了,长得很像你,再大一些,恐要问我阿爷在何处。”
  邵勋被这么一说,脸终于不再绷着了,道:“是我疏忽了,将来会给你们娘俩一个交代的。”
  “什么交代?”王氏闷声道。
  邵勋将她的脸转了过来,看着她的眼睛,道:“如果将你们娘俩接到中原呢?”
  王氏心砰砰直跳,眼神有些复杂。
  “在我面前要说实话。”邵勋说道。
  王氏刚刚止住的眼泪又流出来了,这一次是真的难过。
  “舍不得大权在握的感觉?”邵勋问道。
  王氏别过脸去,良久之后才幽幽道:“三年多前,我带着什翼犍至平阳。彼时什么都没有,被人羞辱、嘲笑,心若死灰。”
  “正月你送了我一个骑帽,我别提有多高兴了,至今仍记得,仍时时戴着。”
  “有些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别人进献上来的宝玉、美珠、绫罗绸缎,半分都打动不了我,随手就赏赐出去了。只有那顶骑帽……”
  邵勋静静看着她,仔细分辨。
  说这话时,王氏是真情实意,没有表演,没有虚假。
  一个十七岁的女人,朝夕不保,心情大起大落之下,每一根救命稻草都会死死抓住,每一点感动都会无限放大。
  即便她现在已品尝到了权力的甘美滋味,人有些变了,但三年多前那一刻的感动,却也是真的,历久弥新。
  而说完这段话后,王氏便陷入了沉默之中,久久无语。
  “怎么不说了?”邵勋问道。
  仿佛得到了什么鼓励一般,王氏突然直视邵勋的眼睛,问道:“我现在配得上你了么?”
  邵勋一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王氏自嘲一笑,眼底情绪复杂,似乎有失望,似乎有庆幸,似乎有恼怒,似乎还有点释然。
  “我是胡女,我知道。”王氏幽幽叹了一口气。
  她内心的一切情绪,都袒露在邵勋面前,没有丝毫遮掩,也没有表演的痕迹。
  她很清楚,在邵勋这么精明的人面前,掩饰、表演什么的只会弄巧成拙,只会让他厌恶、让他警惕,没有任何意义。
  他不是那种一哄就找不着北的男人,他分辨得出虚情假意。
  与其那般,不如大大方方地说出心里话。
  要想让他相信,你先得骗过自己。
  “你拥众五十万,便是一户出一丁,也有十万骑。”邵勋无奈道:“比我的骑军还多,我该问问自己配不配得上银铃你。”
  “无胆之辈。”王氏状似生气地说道。
  邵勋无言以对,只能转移话题道:“你既然给吾儿准备了部众,草场可划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