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028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5      字数:3411
  靳康很尴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刘粲听闻,欲纳靳康女。靳康只能宣称他女儿为刘曜守寡,刘粲思虑再三,犹豫再三,最终放弃了。
  靳准还有一个从妹,给皇太弟刘乂当孺子,因为与仆人通奸被处死。
  屠各刘全是色中饿鬼,就不肯放过一个漂亮女人。如此羞辱,怎肯罢休?
  当然,这也说明靳氏基因不错。
  靳准堂妹被刘乂纳走,两个女儿差点被刘聪、刘粲父子争抢,第三个女儿差点也保不住,就连从弟靳康的女儿也被刘曜看上了,说明女人长得漂亮也是一桩祸事,尤其是这种身份较高的贵族女子。
  在外人看来,靳准女儿是皇后,他本人是车骑大将军,多插手国事,富贵至此,应没有造反的理由了。
  不!你不懂抽象人的思维。
  在一般人看来,这些事确实会让靳准恼火,但真的足以构成造反的理由吗?好像不太够,可靳准觉得够了。
  我他妈就是要干屠各刘,怎么着吧?
  不仅要杀刘粲,还要把刘聪的尸骨挖出来斩首,刘氏子弟一个都不能活,这就是他复仇的“最低标准”……
  靳明只知道兄长靳准要反,但不知他要做多大的事,反到什么程度。
  此刻他只把呼延实的话当做耳旁风、犬吠,压根不想理他,整队完毕之后,就带着人马走了。
  至于呼延实接手北城之后,谁来开城门之事,呵呵,无需操心。
  愿意跟着靳氏反的还有人,比如綦毋氏,这也是匈奴一大贵族,且和靳氏一样,以往多受欺凌,挤不上去。
  “沙沙”的脚步声在城内响起。
  两千人自北城撤出后,一路向南,再折而东,过端门时,与驻守此地的百余兵士交接了一下。
  原守兵奔赴北城,到呼延实那里归建,靳明留心腹百人于此驻守。
  大队人马继续向前,抵达西掖门时,再度交割。
  随后,靳明便带人自西掖门而入,一部分兵马则继续向东,至东掖门等地。
  长安比洛阳稍小,但宫城却比洛阳宫城大,虽然非常破败。
  宫城多历战火,刘汉又有所营建,目前大体分为两部分,即西侧的皇宫以及东侧的太子宫,亦称东宫。
  西掖门直通皇宫,东掖门可入东宫——东宫内住着刘粲的太子刘元公。
  进入西掖门后,靳明又分派人手,前往武库、太极殿、建章殿、禁中、后宫等地,将最后一批侍卫换走。
  他则亲自带人巡查神虎、云龙、中华等皇宫内部的门,确保都换上了自己人。
  至于宫城内的亭台楼阁等地,则放弃了,没那么多人手。
  做完这一切后,他亲自入太极殿,请求觐见天子刘粲,结果被告知天子宿醉未醒,遂作罢。
  这个时候,靳明也不由地暗自冷笑。
  大军围城,天子非但不亲上城头鼓舞士气,反倒一副灰心丧气、行将灭亡的模样,有何面目统御万方?
  既然你自己都觉得胜算渺茫、放弃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我就帮你做实,让你真的完蛋。
  二十日夜,城外的战斗不但没有停止,反倒愈发激烈了。
  双方将士在城西、城南、城北舍生忘死,杀戮不停,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
  后半夜,三千余人排着整齐的队列,来到了端门外。
  未几,端门大开,将这批人尽数放入,随后又关上了大门。
  端门内除了亭台楼阁外,还有武库。
  数十人站在武库大门外,连声催促。
  三千余人在武库外列好了军阵,排队入内领取铁铠等器械。
  寅时,车骑大将军靳准入了端门,一场突如其来却又意料之中的叛乱,即将爆发。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复仇
  靳准最后看了一眼在武库前列阵的军士。
  一共三千三百余人,皆精壮之士,此刻换上崭新的铠甲,手握步槊、刀盾、强弓,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当初刘粲下令诸部拣选精壮至长安,很多部落要么不来,要么随便点了些人过来凑数,但谁都没想到,靳准选了最精锐的三千余人。
  这些人训练多年,曾跟随他西征过秦州,战阵经验非常丰富。
  最后一次战斗是半年前,他们自安定出击,到卑移山一带劫掠,斩首两千余,俘牛羊丁口数万,大胜而回。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把甲胄之类的装备都留在了部落里,过来时器械非常寒酸,与大部分人差不多,故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
  此刻得了宫城武库内的精良器械,感觉一下子就变了。
  靳准也觉得非常满意,在亲兵的帮助下,披上了甲胄,然后试了试腰间的步弓,大手一挥,道:“诛除屠各贼子。”
  第一队军士手持刀盾、步弓,当先而出,接着是第二队、第三队……
  大队人马一路向北,很快抵达了中华门。
  门外有十余军士,见得大军后,立刻开门。
  城墙上也有数十人,没有任何动作,只举着火把,默默看着鱼贯入内的靳部私兵。
  过了中华门后,便是被称为“殿中”的地方了,乃宫城内一块相对独立的区域。
  三面有围墙,正南是中华门,西侧是西中华门,东侧是东中华门,正北是宫殿建筑群,乃前朝后寝的模式,前为太极殿,后为建章殿,两侧还有一些湖池园林及附属建筑(刘粲近臣办公的地方)。
  大军蜂拥而入之后,立刻有几名军校得到命令,各领一二百人,分至各处。
  靳准继续往前走。
  两侧衙署之内,渐渐响起了询问声。
  须臾,这种声音变成了质疑、呵斥乃至怒骂。
  惨叫声随之响起。
  靳部私兵一句话都没有,只默默砍人。他们得到的命令是,没有己方将校带兵护住的地方,见人就杀,逢人便砍,一个不留。
  衙署们住着不少通宵办公的官吏,有的在执筹计算、分拨粮草,有的在商量重新划分防区,有的则在商量如何派人溃围而出,催促勤王兵马……
  当他们听到外间的呼喊呵斥以及惨叫声后,下意识停住了,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有那联想丰富的,更是脸色一白,猜测是不是晋军杀进城内了。
  “嘭!”几扇大门被同时推开。
  十余名弓手自外涌入,一句废话都没有,各自找人,拈弓搭箭。
  “啊!”惨叫声立刻响起。
  强劲的箭矢轻易穿透了这些官吏的身体,将其钉死在了地上。
  弓手之后,二十余名刀盾手涌入,挥刀便砍。
  署内众人狼奔豕突,但就这么大地方,你能跑哪去?当最后一人推开窗户,半个身子刚刚探出窗外,就被一箭射死后,数十名官吏已被尽数诛杀。
  其余各处场景大体类似。
  太极、建章二殿两侧、前后的附属建筑内,血光冲天,死者枕籍。仅有寥寥十余人,运气较好,仓皇躲进了园林内,免于刀斧加身的厄运。
  靳准已经进了太极殿。
  他放慢了脚步,冷冷看着这个正朝之所。
  靳家兵站满了太极殿各个角落,几个宦者被揪了出来,手起刀落,尽数死于非命。
  一群殿中执戟武士宿于左近,闻讯赶来,很快就被靳家兵围了起来。
  他们手里多为仪仗性质的器械,如何能与靳家军手里的真家伙比,很快就被斩杀殆尽,少许几人趁着夜色仓皇奔窜。
  靳准冷笑一声,很快自御座旁的侧门而出,又入建章殿。
  刘聪败退关中时,曾卧病于此,最终病逝于此。到了这会,建章殿又成了刘粲的寝殿,不过此时他并未住在这里。
  建章殿内的宫女、宦者见到大军前来,惊骇欲叫。不过还没等到这些人冲过来,身旁的侍卫就下了杀手,将他们尽数毙于刀下。
  片刻之后,靳准踩着满地的血泊,走了进来。
  他先看了看有没有漏网之鱼,见手下人杀得十分干净之后,才来到了刘粲的书房,看着案几上的笔墨纸砚,突然压制不住心中的愤懑,抽出腰刀就斩了起来。
  桌案、帷幔、珠帘皆被其斩断,甚至连刘粲睡的卧榻都被他斫了几刀。
  众人用惊惧的目光看向自家大人,下意识觉得他可能——疯了。
  于是纷纷退到外面,静静等待。
  靳准喘着粗气发泄了一会之后,慢慢平静了下来,然后又放声大笑。
  “刘元海,你家基业完了!”
  “刘聪,你等着,我马上就砸碎你的陵寝,咱俩还有很多话要说呢。”
  笑声渐渐平息之后,靳准脸上的疯狂之色一收。
  他收刀回鞘,整了整铠甲、姿容,大步而出,挥手道:“去后宫!”
  ******
  建章殿后有黄龙门,出此门即到一处名为“禁中”的地方。
  这里有不少规模较小的殿室,是刘粲平日里召集大臣议事、问对的地方。
  此时并无官吏在场,唯有宫人。
  靳准赶到时,这些人已横七竖八躺了一地,血流得到处都是。
  靳准目不斜视,脸上带着病态的潮红,呼吸渐渐粗重了起来。
  出禁中,过两道围墙,便是后宫了。
  走到半途,右卫将军靳明前来拜见。
  “兄长,天子在椒房殿,呼延贵嫔那里。”靳明闻着南边传来的浓郁血腥气,很是惊讶。
  兄长一路走来,怕不是见人就杀,所过之处,几无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