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027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5      字数:3432
  靳明恍然大悟,道:“我若是梁王,就收降一部分人马,令其与关中杂胡互相监视。”
  靳准轻声一笑,道:“便是此理了。况且,梁王声言‘夷夏俱安’,显然不会对匈奴诸部斩尽杀绝,必无忧也。”
  说完,又叹了口气,眼圈微红道:“其实,若非山穷水尽,天子又实在不像样,我也不愿降啊。”
  “兄长何必如此作态。”靳明放松了许多,居然又端起酒碗,饮了一口后,大着舌头道:“其实我早想降了,兄长你也是一般想法吧?何必——”
  “住口!”靳准脸色一寒,斥道。
  靳明哈哈一笑,道:“我懂,我懂。”
  靳准无奈摇头。
  确实没必要演了,靳氏、卜氏、兰氏、乔氏等匈奴大族,真有必要为屠各氏陪葬吗?
  就靳准看来,他们似乎都有异心,只不过一时没人挑头罢了。
  真正跟着屠各氏一条道走到黑的,可能也就呼延氏那些傻蛋了。
  他们向与屠各氏联姻,好处拿得太多,此时却不好轻易离散。
  对面的侯飞虎也是会打仗的,居然就挑着屯于城北的呼延部猛攻,消耗其兵力,挫伤其士气,让其他各部看看,跟着屠各氏有没有好下场。
  这个人不简单啊。
  会打仗的人多了,但同时能考虑到匈奴内部情况的,就少之又少。
  离开城北后,靳准又去城西、城南、城东看一看。
  傍晚时分,城西又攻了一场。屠各部骑军冲垮了围城而来的数千贼人,但他们也没追击,士气低落得可以。
  听完这些汇报后,靳准便准备入宫探视一下天子,不料却被负责宫城守卫的呼延实拦住了。
  还好皇后靳月华悄悄传递出了消息:天子时而长吁短叹,时而默泪不已,时而烂醉如泥,已然斗志全无。
  靳准在宫城外站立许久。
  算算时间,再过两三日,便可把靳明部调去戍守宫城了。
  不过,他还得提前联络一下晋军。
  ******
  八月十八日,渭水北岸旌旗林立,军士如雨。
  “大将军邵”的帅旗远远立在高陆城头(今高陵),得知此消息,之前没提前谒见的诸部酋豪纷纷渡河北上表忠心。
  邵勋温言安抚,令其各归各营,但有一点,严格约束部伍。
  破城之后,他会在长安城内派捐,发放赏赐,但不许私下劫掠——这也是他一贯的要求,劫掠可以,但要有组织地劫掠,绝不允许乱来。
  另外,在侯飞虎处监军的大将军府参军裴湛也悄悄汇报了靳氏联络之事。
  邵勋听完后,淡然一笑。
  树倒猢狲散,还能怎样?
  他手下这五万人马抵达后,围城大军有二十余万,各个部落丁壮、豪族庄客还在日夜不停地转输粮草。
  军威之盛,几可比拟二十多年前司马颖自邺城攻打洛阳那回——上百里鼓声不绝。
  “告诉靳准,孤百万大军下长安,马鞭投于渭水,几可使其断流。”邵勋意气风发地说道:“靳氏若首倡义举,自有官爵赏赐,有功无罪。若犹豫不决,三心二意,那就接着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设使氐羌死,正可减冯翊贼;鲜卑死,减并州贼;匈奴死,减关中贼。卿若杀之,无所不利。若举城而降,关中便为我土,尔等皆我国人,无需枉死也。”
  说罢,舒舒服服地坐在胡床上,静等城破。
  第一百八十六章 换防
  八月十九日开始,对长安的攻势陡然激烈了起来,但大多数集中在城北。
  闻知梁王来了,没有再傻到偷奸耍滑。即便是做做样子,也要发奋努力一下,不然鬼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梁王声言“夷夏俱安”,但他在河南河北打匈奴的时候可不留情,攻伐拓跋鲜卑时手也黑得很,万一让他抓着错处,拿你这个部落开刀,可未必有多少人为你打抱不平啊。
  十九日上午,冯翊氐羌率先发起进攻,与呼延部反复厮杀,被击败。
  这一次,真的有人喊“我军败了”。
  还好这是围城战,各部有营区,且互相独立,一部溃散只能引起小规模骚动。
  最主要的,有那上进之心迫切的人主动出击,比如氐酋蒲洪。
  他亲率五千步骑攻了上来,将匈奴人的攻势击退。
  羌人姚弋仲部趁势掩杀,抢在蒲洪之前斩杀汝南王刘咸,呼延部残存的两千人放弃营垒,在城下鼓噪,要求入城。
  光禄大夫胡勋奉命前来输送粮草,闻讯建议将残兵放入城内,屯于逍遥园即可——严格来说,逍遥园并不属于长安城的范畴,这只是一个供皇室游玩的所在罢了,虽然其有围墙。
  守御北城诸门的靳明压下骚动,以逍遥园直通宫城为由,坚决不放人。
  呼延部绝望之下,骑上马匹绕至东城,在清明门外遭到梁勋部截击,死伤过半,余皆就擒。
  战斗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蒲洪对姚弋仲抢功的行为非常不满,甚至可以说气愤异常,为此当场射了姚弋仲一箭,不中。
  当然,事后他否认了,姚弋仲也没提,这事就当没发生过。
  至于是不是真的没发生,有没有怀恨在心,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当天下午,城南也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沉寂多日的赵固驱使帐下兵马,在那片密密麻麻的居民区中与匈奴人反复搏杀,试图推进至安门和西安门外。
  赵固当年菜得抠脚,比王弥还不如,部队还被重创过好多次,但经历这么多年的战火历练,进步很大。
  尤其是一批积年老贼跟着赵固活到现在,军事经验相当丰富了,他们充当各级军官时,能教导新丁如何打仗。再加上这些年赵固所部没遭受毁灭性打击,新丁也慢慢成长起来了,于是真实实力相当不错,可能与黄头军是一个级别的。
  守御城南的须卜部五千人在居民区打不过,于是派出骑军抄截赵固部后路。
  赵固派出第二批人马,结阵前进,将这股匈奴骑兵迫退。
  部分杂胡骑兵顺势追击,颇有斩获。
  战至傍晚,匈奴人又退回了城南营垒,再不出击。
  入夜之后,城西的屠各部拣选了两千精卒夜袭,围城杂胡溃散了上万人。
  卢水胡谨守营垒,既不逃跑,也不出击。
  安定、新平等郡豪族兵一般无二,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混乱。
  直到天明后,他们才派兵出营,撞到了夜间走散的数百匈奴兵,将其尽数围杀。
  人头堆在阵前,一副耀武扬威的模样。
  与此同时,彭天护遣使至渭北,将昨夜率先遁逃的几个部落贵人名字报了上去,请诛之。
  邵勋压下了,没有回复。
  但彭天护的这种行为,说明胡人之间的矛盾非常大。毕竟关中就这么点地方,各地的胡人还在不断涌入,人口日渐增多,人均资源日益减少,没有矛盾才不正常呢。
  十九日一整天,长安四周唯东城没有发生战斗。
  梁勋严阵以待了一整天,探查到匈奴人鼓噪许久,要求城内派出援兵,或者放他们进城,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不知道是东城守将的决定呢,还是车骑大将军靳准不肯。
  二十日,战斗继续。
  有人提议将蒲津关、潼关收降的匈奴兵数万人调过来,同样被否决了。
  这几万匈奴兵被甄别了一下,征发自关中士族的庄客放走,减轻粮食压力。
  杂胡兵分情况,有的放走,有的被看管起来。
  真·匈奴人一个都没放,由黄头军及府兵一部看管。
  长安之外,劫掠行为愈演愈烈。
  邵勋派出使者,分至诸郡,要求部落兵解散,各归各家。
  有人听了,见好就收。
  有人不听,邵勋一时半会也没打算找他们麻烦,只暗暗记下,待攻破长安后再做计较。
  ******
  长安城内的情况愈发混乱了。
  呼延部数千人几乎全军覆没,下场凄惨无比。
  换防之时,呼延实几乎把眼珠子都瞪出来了,恨不得吃掉靳明。
  “你还记恨当年之事!”呼延实手抚刀柄,看着满嘴酒气的靳明,怒道。
  靳明压根不理会他,只下令军士列阵,准备接替宫城的防务。
  他知道呼延实说的是什么事情。
  准确来说,其实不止一桩。
  靳准鼎盛之时,当过中护军,统领匈奴大军抄掠河南,结果为邵勋击败。
  那一次真是跌了大跟头。
  屠各宗室和呼延部的人落井下石,把靳准贬去管理马政,差点再也起不来。
  若非主动投靠刘粲,并且生了两个国色天香的女儿,靳准是真没机会了。
  另外就是将作大匠靳陵之死了。
  为刘聪督造温明、徽光二殿,因为动作稍慢,直接就被斩了。
  其实还有一桩十几年前的旧事,即靳冲、卜珝二人率军出战,吃了败仗,结果靳冲诿过于卜珝,将他杀了。
  刘聪闻讯大怒,将靳冲也杀了。
  靳准、靳陵、靳冲都是靳氏家族头面人物,结果一贬、二死,你说人家恨不恨?
  如果再深挖一下的话,刘粲听闻靳准最小的女儿即靳月光、靳月华之妹靳月明风姿最为美丽,欲纳之。
  靳准只能对外宣称此女病逝,这才作罢。
  刘曜也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靳准从弟靳康的女儿,于是念念不忘,欲纳之。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出手,就死在了上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