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045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6      字数:3319
  所以,他对乐、刘二人有股发自内心的景仰,甚至是骨子里的自卑。
  “莫左将军奉——奉命南下耶?”乐凯指了指远处扎堆的鲜卑骑兵,问道。
  “正是。”莫含说道:“正旦朝会这等大事,代公自然要亲来朝贺。故十月中我率精骑五千,护送代公南下洛阳。”
  “哦?代公也来了?”
  “来了,暂居于金谷园内。”
  “代公深明大义,是个有福之人。”乐凯赞道:“太夫人如何了?”
  莫含闻言一顿,道:“太夫人有恙在身,不便南下。”
  乐凯眼神一凝,忽然联想到了什么。
  拓跋力真或者说元真之事他还是知道的,他更知道有人私下里称呼元真为“邵真”。
  虽多捕风捉影,但未必是假的,因为梁王就是喜欢这个调调,他偏执地喜欢把仇敌妻女的肚子弄大。
  王夫人“抱恙”,别是怀孕了吧?
  刘耽在一旁没有插嘴,只默默观察。
  他注意的重点和乐凯不太一样。
  梁王征服拓跋代、刘汉之后,治下胡人数量暴增,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军事实力颇为强劲的群体——别看梁王打胡人这么轻松,你换个人来搞不好就大败了。
  他们被纳入统治后,自然要分享好处,天下局势就又会起变化。
  正旦朝贺为什么把这些人喊来?刘耽隐隐猜测到了一些原因——
  在最初的时候,梁王依靠士人的支持,养兵征战,但当他建立功勋、威望之后,又大力培植武人势力,并借其与士人讨价还价。
  到了现在么,胡人势力正式登上舞台,为新朝将来能够有效统治幽、并、雍、秦、凉、梁及河南地打好基础。
  从地域上来说,并州及关西加起来胡人人口占多数,其他地方汉人占多数。
  两块地域内部又各有胡汉。
  要想将国家弥合为一个整体,不令其分裂,胡人势力登堂入室已是大势所趋。
  梁王作为胡人、士人、武人三股势力的共主、仲裁者而存在,其中士人仍然占有较大的优势,但优势已经没以前那么大了。
  梁王的后继者,必然也要执行三大势力共存的政策,直到化夷为夏完成的那一天。
  从这个角度考虑,士人对后继天子的影响力似乎会被大大削减,因为有人与他们抢食吃了。
  想到这里,刘耽不由地苦笑。
  还有人想在天子后继人选上使劲呢,如今看来并没有那么简单,梁王行事总是出人意表。
  ******
  腊八节过后,汇集至洛阳的各地官员越来越多。
  聚集在城外的大军无疑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有人来时谈笑风生,意气昂扬,见了无边无际的大军后,就变得有些沉默。
  有人气度沉稳、不喜不悲,但在看到铺天盖地的胡人骑兵,以及武人将校与胡人酋豪一起打猎、摔角、痛饮后,也脸色一变。
  更多的人则沉默不语,似乎已经不想多说什么了。
  改变天下的利益格局有多难,可见一斑矣。
  洛阳城墙四周的民居、集市、官署早年在战争中损毁,从十一月下旬开始,便有军士在此清理。
  进入腊月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武人、胡人抵达,清理进程大大加速。
  数年前河北暴水三年,冲下来数百万株大木,挑挑拣拣有很多能用的,其中相当一部分送到汴梁存放阴干,也有一部分送来了洛阳。
  现在这些巨木派上用场了。
  城外清理出来的废墟改成了里坊,与汴梁那边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原本的皇宫变成宫城,原本的洛阳城变成皇城,皇城以外则是外城。
  只不过现在没条件给外城修城墙,但里坊可以先规划起来,朝廷也可以趁机修建一大批宅院,赏赐给将官,或充作高级官员的临时官邸。
  腊月十二,五兵曹遣官吏至,给聚集在城外的武人、胡人发放赏赐:不多,人手一件冬衣(非成衣,以布、绵充抵)。
  彼时邵勋登临城头,一时间,山呼万岁之声此起彼伏。
  “壮哉!”他高兴地看着城外的营垒和军士,笑道。
  大老婆还没来,这会他左手牵着刘野那,右手握着靳月华,意气风发。
  刘野那小腹微微隆起,不过有厚实的狐裘,倒也看不出来。
  靳月华面容平静。
  不过在邵勋看向她的时候,总能恰到好处地看到倾慕的笑容,情绪价值给得足足的。
  冗从仆射郑世达站在不远处,低声禀报着:“大王,臣今早入宫,闻王至,天子大惊失色,吐血卧病。”
  邵勋松开二女的手,转过身来,看向郑世达,问道:“可有人知晓?”
  “不会传到外间的。”郑世达保证道。
  邵勋眉头微皱。
  司马炽也太不经事了吧?我都没对你怎样,你就倒下去了?
  这么多年好吃好喝供着,即便闹饥荒赈灾那些年,也只是降低了供应的标准,但绝不至于饿肚子。
  自己吓自己!
  你死无所谓,但问题是——黄泥巴掉进裤裆里,说不清啊。
  即便司马炽真的是自己病死了,民间一定会有人写野史——很狂野的那种——说是他邵勋毒害了天子,并且绘声绘色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连他恐吓天子、天子慷慨激昂的对话都有,泥煤的。
  “大王……”郑世达欲言又止。
  靳月华拉了拉刘野那的手,悄然远去。
  “说。”邵勋道。
  郑世达左右看了看,低声道:“大王,晋帝病倒了也好。直接写一份禅位诏书,梁皇后用玺即可,无干晋帝之事。后宫、禁中、殿中皆老实可靠之人,绝不会有差池。”
  邵勋沉吟了一会,问道:“三日后望日大朝会,天子可能升座临朝?”
  “那要看大王你想不想了……”郑世达眼神闪烁,道。
  “好好说话,别自作聪明。”邵勋被他这副态度气乐了,道:“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太子端何在?”
  “尚在东宫。”
  “我去见一见他。”邵勋说道。
  “大王不妨将太子请来城头,观阅诸军。”郑世达建议道。
  “无需如此。”邵勋有些不高兴地看向郑世达,道:“你做好分内之事即可。”
  “是。”郑世达一个激灵,连忙应道。
  “你安排一下,我明日入宫探视天子。”邵勋又道。
  “遵命。”郑世达老老实实应道。
  邵勋点了点头,挥手让郑世达退下。
  片刻之后,靳月华又拉着刘野那的手回来了。
  听闻邵勋要入宫之后,刘野那还没说什么,靳月华却劝道:“大王身负天下之重,凡事自应小心。这些年来,王不是在外征战,便是居于平阳。宫城执戟武士,与王疏远多年,未必——”
  说到这里,她停下了话头。
  邵勋沉默片刻,道:“说得也是。从今往后,该完善府兵轮番宿卫之制了。明日便由部曲督刘宾率濮阳府兵入宫,我自领亲军入见。”
  “大王乃真英雄,不该为小人所趁。”靳月华上前一步,替邵勋理了理袍服,道:“妾居平阳、长安时,刘聪、刘粲父子便十分小心。彼辈乃亡国暗夫,都如此谨慎,大王乃开基圣主,雄伟之处,聪、粲难比也,更应谨慎一些。”
  邵勋听得极为受用。
  这小妖精,年纪不大,却真懂哄男人。
  这样也好,舔了十几年女人,现在有女人来舔他了。
  第二百零三章 入宫(下)
  洛阳正在进行改建。
  车队往端门前进之时,一路上有许多靠近宫城的官邸正被改为衙署。
  端门内的宫城也在进行改建,不过当邵勋车驾抵达时,役徒们很快被带走了。
  守卫宫城的侍卫尽皆拜伏于地。
  这些大部分是当年司马越召集的东海老乡,共千人,后来陆陆续续增补,今有不下千五之数。
  按照往常邵勋进宫的标准流程,濮阳府兵首先入内,占据各个角落。
  随后便是亲军簇拥着他的车驾,直接驶入宫城,但今天有了些变化。
  冗从仆射郑世达面色不豫地来到东宫,将正殿昭德殿内的执戟武士撤走。
  他不知道是哪个贱人进的谗言。
  宫城执戟武士与侍卫不同,他们多为忠心耿耿的府兵家眷子弟,手里的也不是真家伙,人数更是少得可怜。非朝会期间,大部分殿室没有执戟武士,少数正殿才有几人而已,连寝殿内都没有。
  就这些几乎没有武器的人都不放心,简直乱来。
  当然,郑世达再不满,也要为梁王遮护颜面。
  他给出的理由是去领取赏赐:梁王谓诸人辛苦,去云龙门领取赏赐。
  众人兴高采烈,很快列队离开了。
  郑世达则站在东宫正殿昭德殿前,静静等待——平阳宁朔宫亦有昭德殿,不过却是后宫主殿之一。
  他没等多久,就远远看到大队兵士护卫着一辆庞大的金根车驶来——金根车,天子法驾,驾六龙(御马曰龙)。
  金根车是朝廷赐予梁王的,毕竟他中兴之功太多了,“一应威仪皆如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