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085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6 字数:3244
“晋武帝司马炎诸子食邑多少?”邵璋突然问道。
乐玄看了他一眼,道:“成都王司马颖食邑十万户。”
“为何单说司马颖……”话说一半,邵璋作势要打乐玄。
乐玄连连讨饶,笑道:“蜀、犍为、汶山、广汉四郡约十三万编户百姓,合力出十万户为成都国。”
“让你胡言乱语。再说一个。”邵璋没好气道。
“司马——”
“你知道我想听哪个?”
“秦王司马柬——”乐玄拖长声音道。
“说。”
“邑八万户。”乐玄说道:“京兆、扶风、始平三郡编户八万一千,几乎全给他了。”
“晋国的王才叫王。”邵璋听完,轻叹道。
“晋国实封,我朝虚封,不一样的。”乐玄说道:“不过王府诸官应该尽快辟用,大王欲用何人耶?”
“精明干练之人。”邵璋说道:“尤其是大农,需得真本事,先替孤把粮帛收上来。”
“我回一趟南阳。”乐玄不废话,立刻说道。
“要有真本事。哪怕出身低一点,孤都会给官。”邵璋又强调了一遍:“那种喜服散纵酒、游山玩水的还是算了。”
“好。”乐玄道:“我先回去准备一番,明日便走。”
“辛苦了。”邵璋说道。
乐玄点了点头,行礼退下。
他知道,封王之后,各位皇子可置属吏。天子一定在观察各位皇子培养臣属的能力,因为这是为君者必备的能力。
如果这都不行,即便是嫡长子,也不可能继承大宝。
乐玄走后,邵璋将图籍收好,然后又拿出一本书,细细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刘氏走了进来,奇道:“乐淳和呢?”
“他走了。”邵璋将书合上,道:“我在衙署用过饭了,明日——”
刘氏坐到他身边,轻声问道:“可是又要外出公干?”
“嗯。”邵璋点了点头,道:“去给左金吾卫诸府发过年赏赐,陛下定了一千二百员额,此千人可领赏,我准备多走几个军府。”
“八个人里才有一人可领赏。”刘氏惊讶道。
“已经不错了。”邵璋说道:“既要出门——”
“我让人从库里支取钱粮。”刘氏说道。
邵璋看着她,道:“明年秋后我就能收租赋了。”
“夫君。”刘氏倚到他怀里,道:“我既嫁给你了,便会为你着想。只要你不在外面乱来,我什么都听你的。”
刘氏现在是齐王妃了,她都不敢想象沛郡的姐妹、好友们知道后会怎么羡慕。
每每想到这里,她就觉得仿佛什么委屈都没了,毕竟有时候人就活一张脸嘛。
“你怎么又扯到那些破事了。”邵璋不太高兴。
刘氏察言观色,低声道:“你若真想,也不要随便找。我幼妹年方十六,可以——”
邵璋心下一动。
说实话,刘氏长得还不错,容貌清秀,还知书达理,就是善妒。能允许妹妹那啥,已经是她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刘氏的妹妹自然不能像买婢女一样随意,至少要给个夫人名分,这事他得先找母亲,再让母亲去和父亲说。
他没法自己做主。
不过,刘氏如此“通情达理”,倒让他有些惊讶,更起了些改观。
低头看到刘氏衣裳内雪白的山峰后,心中一热,暗道自己糊涂,王妃这姿色不比山里买的氐羌少女强?
咸菹固然可口,但终究没有鱼肉香啊。
刘氏也感受到了他的目光,俏脸绯红。
邵璋轻咳一下,道:“晚上陪我说说话。令妹之事,不急,我们还没孩儿呢。沛郡那边,若有亲族子弟,确有才干者,找几个过来,先把王府僚属充实起来。”
刘氏脸上浮起喜色,嗯了一声。
……
第二天,邵璋神清气爽地起了身。
王妃刘氏比他起得还早,指挥仆婢把行礼打包完毕,又给亲随宾客、护卫军士准备了食水。到最后,又亲自给丈夫端上早餐。
邵璋感觉自己以前更糊涂了。
吵架能吵出什么名堂?越吵越没用。
经历了昨晚,他悟了。
腊月初,大梁齐王邵璋在百名甲士的护卫下,抵达汴梁。
这个时候,改朝换代的消息已在此酝酿了大半个月。
府兵们喜气洋洋,纷纷询问何时调发他们西征凉州。
而令人惊讶的是,邵璋在汴梁馆驿遇到了二弟邵珪手下那个叫盖厚的将校。
他带了三十骑至此,神神秘秘的,迎接一个名叫祖道重的人。
第二十七章 祖氏
“什么?祖氏已经有人在洛阳了?”邵璋听到这个消息时很是惊讶,因为他居然不知道。
虽然不知道也很正常,毕竟你只是个左金吾卫长史,刚刚受封齐王,王府都没来得及组建,没进入核心机密圈子再正常不过了,但……
“是谁?”他问道。
盖厚瞟了他一眼,不想多说了。
“休秃,你伯父已在洛阳购了一宅院,以后可以住在那。”盖厚看向祖道重,说道:“正旦那会,你姐夫也会来看你。”
说是姐夫,其实还没成婚,只是刚下了聘礼,祖氏也答应了。
这里的“伯父”是祖逖三哥祖应,原为大将军府军谘祭酒,今年六十六岁,身体不太好,本来给他准备了新朝要职的,但他谢绝了。
复授散骑常侍,最终接受了。
这个职位乃天子垂问之近职,无具体执掌,其实就是顾问。
天子优恤祖应无需每日上直。
所以他大部分时候在洛阳自宅中休养,不理国事,专门联络、通传祖氏家事——在这关头,其实也是国事。
祖应小女儿年方十八,本来已经有意嫁到冀州了,但现在起了变化,明年就将嫁给邵珪,成为楚王妃。
他们家算是有点天上掉馅饼、后来居上的意思了,不过细究起来,终究还是南渡的祖逖三兄弟混出了名堂,有了统战价值。
前往联络之人是祖逖的妻弟许柳,一直跟在祖逖身边做幕僚。
祖逖死后,身上一时间没有官职,比较自由,于是偷偷来了洛阳。
许氏姐弟出身高阳许氏。
大哥许遐原为晋朝侍中,被邵勋逼迫着去关中,最后在蓝田“忧惧而死”。
二哥许式“豁达大度”,主动投靠,在攻伐河北时立过功劳,现在是黄门侍郎(正四品)。
老三便是这个许柳了。
兄弟三人,一投晋帝司马炽,一投邵勋,一位跟着姐夫祖逖南下,极其标准的操作。
祖道重听了盖厚的话后,点了点头。
周围人都对他说自己是幽州人,应该和幽州人、冀州人亲近,但他出生在吴地,对河北没有丁点印象。
叔父说其他兄长都有官职在身,盯得紧,他一个年幼庶子平日住在远离城邑的庄园里,没人在意,不如先来洛阳住下,万一将来“有事”,其父不至于连个子嗣都留不下。
道理是这个道理,他依稀懂得,但“有事”是什么事,他就不懂了。
不过现在也没人讲给他听了,面前这位齐王正盯着他看,让他微微有些不自然。
许柳眉头一皱,上前两步,将祖道重护至身后,深施一礼,道:“高阳许柳见过贤王。”
邵璋回了一礼,道:“既是二弟亲眷,便是自家人,君等自便。”
“天色不好,可能又要下雪了,最好今日便走。”盖厚抬头看了看天,说道。
“将军所言甚是。”许柳看了看身后包括祖道重在内的十余随从,道:“收拾行囊,即刻上路。”
除二三人之外,剩下十余人皆一脸精悍之色,都是祖逖生前的僮仆部曲,大部分来自幽州,其中甚至有高鼻深目的羯人,少数几个乃南下江东的流民精壮。
他们听到命令后,默不作声,开始整理车驾、驮马、食水、器械。
邵璋看了许久,暗暗和自己手下的南阳精兵对比,发现不相上下,顿时有些惊讶。
大舅给的兵可都是在南阳、襄阳一带厮杀多年的,祖氏僮仆看样子也上阵过多次,不遑多让,有点意思。
******
自汴梁离开后,一行人便往荥阳而去。
道途之上,盖厚与祖氏僮仆中几个人打招呼,看样子以前都认识,这让祖道重印象十分深刻,更认识到他可能真的是北人,家族基业都在幽州。
“楚王食封一万户,却不知邑在何处,能养活多少宾客?”许柳骑在马背之上,眼珠转动,问道。
在这个时代,谈论封地、食客、私兵太正常了,也不用避讳他人,盖因就连皇帝都要臣子带私兵为他打仗呢,何须遮掩?
不过盖厚还是比较谨慎的,只说道:“据闻在南阳湍水左岸,南阳、顺阳二郡交接之处,外加新野西北穰县一带。”
许柳心下稍安,又问道:“邑万户,然则实有几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