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099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6 字数:3534
钟球脸色一紧。
老兵欲言又止,道:“钟官人很尽心。”
邵勋点了点头,不再追问此事,又随口道:“令郎在做什么?”
“在后山跟人调墨。”老兵说道:“这还是当年陛下交办下来的事,这么多年了,人都换了好几个,还在调。”
多年来,金门坞后山一直有人在研究如何调制适合雕版印刷的墨水,比少府搞得还早。
到了这会,产品已经迭代很多次了。说实话,还有很多不足,但比起最初那款产品好太多了。
邵勋甚至想过全国悬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盖因这玩意需要一点运气、一点新思路,参与的人多了,说不定哪个人撞大运,就搞出来了。
今年二月洛阳太学重开,对雕版印刷的需求愈发迫切,现在就卡在墨上面,始终搞不出来。
需要一点运气!
“看到你能安度晚年,朕就放心了。”邵勋站起身,说道:“年轻时为朕拼杀,若晚景凄凉,朕又有何面目安享醇酒美人?”
说罢,拍了拍手,让亲兵拿来绢帛。在场之人各两匹,作为见面礼。
众人千恩万谢。
“无需谢我。”邵勋亲自把老兵搀扶而起,道:“二十年前你很勇猛,不避锋刃,冲杀在前,这些都是你应得的。”
说完,又问道:“和二十年前相比,朕可有变化?”
“变化大了。”老兵笑道:“身边跟着一群天上人般的嫔妃,老朽几以为看错人了。”
邵勋哈哈大笑,道:“当年和你们在一起,被臭脚熏得睡不着觉。”
众皆大笑。
“今日请尔等吃酒肉。”邵勋说道:“全堡两千家,人皆有份。”
众人听了,兴高采烈。
天子请客,说出去多有面子?于是乎,钟球立刻派人去传令,让坞堡丁壮下山,收拾场地,准备柴禾。
邵勋转身离开后,看向跟在身后不远处的几个儿子,问道:“方才之事,可有所得?虎头,你先来。虎头?虎头呢?”
虎头已经溜到了墙边,手里拎着一个大石锁,正在尝试翻墙,听得父亲呼唤,吓得将石锁一扔,小跑过来,道:“阿爷,儿方才认真听了。洛阳周围,就得多安排这样的人。将来若有贼人造反,也没人响应,反倒会奉朝廷之命,诛杀贼人。”
说到最后,声音一低,嘀咕道:“便是出外打猎,被人关了城门,也可以跑宜阳来召集忠勇之士。”
邵勋右手高高扬起,想要打,最后又放下了,笑骂道:“话糙理不糙。”
“春郎,你说。”邵勋看向这个一直没太多存在感的儿子,问道。
“可令阿爷声名远播。”春郎紧张地说道。
“也不算错。”对这个儿子,他期待不高,因此较为宽容,话里话外都是鼓励,只听他又道:“你几位兄长都曾管过禁苑。过几日你就带着王府属吏去檀山坞吧,那里有两千户坞堡民,好好管起来。明年秋收后,我会遣人巡查。若管得好,这两千园户以后就是你的食邑了。”
老五被封为韩王,食万户,封地在上洛郡卢氏县。
三家分晋之后,卢氏、宜阳这一片便在韩国疆域之内。
晋末以来,卢氏县因为地处山间,且有一片不算太小的河谷平原,聚集了很多流民,三千户左右,全给老五做食邑了。
周边山林地带还划了一大片,其实没多少百姓,千余户的样子。
檀山坞有两千户,未来一并划拨给他作为食邑,这样就有六千多户了——其实最终数字也就只有这么多,户口再清查下去,也没什么潜力了,自然禀赋就这样。
不过,因为在山里,财货运出来损耗较大,老五实际收到的钱粮会更少。比起其他几个兄弟,他是真的穷。
“梁奴,该你说了。”邵勋又道。
“阿爷,儿只看到‘信服’二字。”梁奴说道。
“何解?”邵勋问道。
“阿爷收拾旧山河,还让他们过上了太平日子,衣食无忧,故愿意为阿爷拼杀。”梁奴说道:“这样的人越多,大梁基业就越稳固。”
“书读得不错。”邵勋点头道:“你今后治理一地时,要谨记今日之语。”
随后又问了老七、老八,他们各自只有十二岁、十一岁,回答和老六梁奴差不多,都是读书时读到的道理,至于自己明白多少,那就不好说了。
读书读来的,和做事感悟出来的,其价值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上的。
等到三人实际任事时,再观察一番。
反正邵勋这种开基之主,从来不看一个人嘴上说得多漂亮,而是看他实际任事之时如何。
梁奴等人,还需要等待机会证明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当天夜里,邵勋宿在金门坞。
“当年就是在这扇窗前,被你骗去了童男之身。”推开窗户之时,邵勋看向贵人乐氏,笑道。
乐岚姬轻轻拍了一下他,脸上也多有怀念之色。
二十年了,为眼前这个男人养育了一儿一女。前尘往事,早就如乱世之中的种种,消逝在了晚风之中。
“我当初差点也被你骗了。”乐岚姬轻声说道。
邵勋用询问的眼神看向她。
“你是第一个愿意哄我的男人。我满心欢喜,一度起了奢望,你或许会娶我为妻。”
“月色不错。”邵勋说道。
女人轻笑一声,仿佛非常喜欢看到男人局促的样子,因为这证明他还有良心,还在意她。
“要不,今晚试试?”邵勋突然说道。
乐岚姬先是惊讶,继而满脸通红。
四十大几的人了,你还来这个。
“罢了。”邵勋讪讪一笑,坐回案几之后,翻阅起了刚送来的军报。
侯飞虎已平定冯翊、上郡叛乱,斩首四千余,俘万人。
邵勋大笔一挥,将俘虏悉数发往汝阴,交给张硕。
那边需要大量炮灰,无论是打仗的炮灰还是后勤炮灰,很快就要用到了。
三月初八,邵勋没再去檀山坞,而是直接北上,再折向西,于三月十七日抵达了陕县。
稍稍停留两日后,继续西行,往潼关而去。
这个时候,祖约接到命令,正式出任淮南太守。
第四十章 寿春
从广陵、淮阴等地至淮南,虽是逆流,但乘船速度很快,至少比徒步行军快多了。
邵勋收到军报时,祖约已经赴任数日,待到三月二十五日,先锋部队三千人已经抵达寿春城外。
前任太守去宣城了,高高兴兴交割,并将自己的一座宅院,连带附属竹林、池塘、菜园,作价百万钱卖给了祖约。
祖约只给了二十万钱,剩下八十万约定半年后再给。
人家也理解,搬个家没这么容易的。
首先,财货没全部带过来。
其次,原本驻地附近的家产可能要清理一部分,筹集钱款。
最后,你要给祖约在淮南捞钱的时间嘛。
领了钱,高高兴兴前往宣城后,祖约终于住进了这座占地非常广阔的庄宅。
“我等皆成游军矣。”
“不知何时能归乡。”
庄宅之外,正在卸行李的军士们哀叹抱怨,见到祖约时,又纷纷闭嘴。
祖约面无表情地进了宅子。
“游军”是什么?既指居无定所,四处流浪的部队,亦指游动作战的部队,这里很明显是指前者了——“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说白了就是抛弃妻子、远离家人、四处就食的人马。
成游军了吗?好像对,也好像不对。
祖约不愿多想,径直入了宅院。
“主公。”许柳、桓抚、祖涣、殷乂四人上前,齐齐行礼。
“等不及了。”祖约先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见众人不明白,苦笑道:“我那兄弟,兴许看出朝廷对我不满,于是在建邺中伤我,说我有反意,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好多人都知道了。”
众人一惊,这是在说祖纳啊。
他不是醉心于围棋了么?怎么祖车骑(祖逖,死后追赠车骑将军)一薨,镇西将军(祖约,镇西将军领淮南太守)一走,他就跳出来了?真是小人!
“我亦不知朝廷会不会信他,而今须得万全之策。”祖约说道:“季祖,路上就在钻研了,可有所得?”
“主公,仆方才与诸位同侪商议了下。”许柳胸有成竹道:“寿春之重,在于外,而不在于内。”
“仔细说说。”祖约坐了下来。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说重点。”祖约咳嗽了下,道。
“好。”许柳不再废话,摊开地图,指着寿春周边的地势,道:“主公请看,寿春北滨淮水,河面开阔,水势雄浑,可阻北方劲骑南下。城东北有淝水流经,折向西北,汇入淮水,此河极为紧要,乃南北战守之资。”
“寿春城北、淮水以南,有硖石山、八公山。硖石山在寿春西北二十五里,八公山在寿春东北五里,与寿春夹淝而峙,此皆要地。纪思远(纪瞻)镇寿春时,在硖石山、八公山筑城,以为寿春屏障。”
“主公若想守寿春,硖石先不论,八公山须得屯驻重兵。淝口(淝水入淮河处)营垒亦得分兵屯驻。”
“若有余裕,洛口(洛涧入淮水处)、钟离亦得分兵。事有不谐之时,可接应北兵南下。”
说完,许柳便看向祖约。
祖约默默看着地图。
简单来说,如果是针对北方防御,那么淮水是寿春的第一道防线。
位于淮水南岸自西向东分布的硖石山、淝口营垒、八公山是第二道防线。
这两道防线失守之后,说明敌军至少已经抵达了淮水南岸、淝水东岸,从北、东两个方向威胁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