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135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6      字数:3167
  因为驿道被遮了一半,行走起来非常麻烦。
  一支自关中往西的商队车马甚至避让到了旁边的林谷之中,让一群衣衫褴褛的人率先通过。
  “看了这么久,数出来多少人头了么?”邵勋抓紧每一次机会培养儿子们,这会就在考较他们判别敌军人数的本领。
  “五千人。”梁奴想了想后,答道。
  “得有六千了。”虎头说道。
  梁奴皱了皱眉,有点不自信了。
  邵勋又看向老五春郎、老七斗牛。
  兄弟俩站在一起,这时候有些紧张,下意识齐声道:“六千人。”
  邵勋不置可否,再看向老八阿冠。
  阿冠今年才十一岁,若非他母亲羊献容是随驾嫔妃之一,他也不会过来。
  这个时候,他平复心情,道:“阿爷,大约有五千五百人。”
  邵勋有些惊讶,问道:“你数过?没有金鼓旗号,怎么判别人数?”
  “儿仔细数过。”阿冠说道。
  说完,低下了头,似乎因为父亲不信他而有点难过。
  邵勋起身摸了摸他的头,道:“你娘也是的,山间清冷,也不多准备些衣物。”
  羊献容正在不远处饮茶,闻言白了他一眼。
  邵勋心虚地避开了羊献容的眼神。
  昨日游览山川,他和羊献容聊起昔日之事,有些冲动,于是又自称“臣”,将大晋皇后的股间弄得一塌糊涂。
  事后很后悔,万一……
  他不敢想象,他还想羊献容陪着他一直走下去呢。
  邵勋将御袍脱了下来,披在儿子身上。
  对这个孩子,他缺少关心,偏偏他娘亲也不怎么关心,于是就有点愧疚——有愧疚,但不多。
  “黄正,你来告诉他们有多少人。”邵勋说道。
  “陛下,此为金城窦氏一部,计八千二百四十余人,方才已过五千七百。”黄正大声道。
  几个儿子听完,面色各异。
  邵勋却很开心,这一项基本都算合格了。
  梁奴算是最差的,但也在合格线上。
  “方才考了军事,今却要考民事。”邵勋说道:“少府请置苑囿,朕准了。这些氐羌去了淮上,该如何使用?虎头,这次你先来。”
  “阿爷你这么说,我就不客气啦。”虎头嘿嘿一笑,道:“先挑寿春左近的空地。没空地就把人赶走,换地。置武库、邸阁、军营,精壮者编为世兵。农忙时节不论,每月集中操练几天,令精壮识旗号、知进退、明军纪。如此,便可用来守城。”
  “羸弱者编为民户,每户年给粮一二斛,拨给世兵,让其吃饱,或可多操练些时日。如此数年,则淮南兵逾广、粮逾多,大事可成矣。”
  “为何挑寿春左近之地?”邵勋问道。
  “不易受贼人滋扰。”虎头答道。
  邵勋微微有些失望,但不死心,追问道:“没别的原因了?”
  虎头眨巴着眼睛,许久后才道:“没了。”
  “梁奴,你会怎么做?”邵勋问道。
  “阿爷,儿亦会挑寿春左近屯田。”梁奴说道:“原因有三。”
  “其一便是四兄所言,不易受贼人滋扰。合肥、寿春几近三百里,有大梁天兵在,吴人断难袭至寿春城下。”
  “其二,寿春东有淝水,南有芍陂,西有黎浆水,北有淮水,灌溉便利。昔年邓艾屯田,亩收三倍于西边,可获大利。”
  淮南的土地是十分肥沃的。
  开发程度很低,千万年积累下来的肥力全淤积在土壤中,有点处女地的意思。
  灌溉十分便利,几乎所有田地都可以成为上田——一般而言,水浇地多为上田,旱田多为中田、下田。
  如果搞稻麦轮作,那粮食收成会非常不错。
  “其三,寿春乃楚国旧都,名区奥壤。秦汉以来,率为重镇。司马晋灭吴之后,回迁淮南百姓,优先安置于寿春。按《风土病》一书来说,寿春疫病更少,园户更容易活下来。”
  邵勋听完,敲了敲虎头的大脑袋,道:“整天打打杀杀。《风土病·扬州篇》读过没?”
  “没有。”虎头老老实实答道。
  “好好读书。”邵勋训斥道:“打打杀杀得不了天下。”
  “父亲你不也打打杀杀么?”虎头说道。
  邵勋一怔,又敲了两下,怒道:“为父的本事,你见得少了。”
  “是。”虎头低声嘟囔道:“你还会刻砖。”
  “你在说什么?”邵勋疑惑道。
  “我在说阿爷你还会做买卖,比别人做得都兴旺发达。”虎头说道。
  邵勋狠狠瞪了他一眼,又看向六子,问道:“梁奴,可还有经营淮南之策?”
  “虎头方才说了,做买卖。”梁奴说道:“淮南水路纵横,四通八达,往来贩货可大得其利。”
  “贩哪些货?”
  “北货南贩,南货北运。”梁奴说道:“淮南应还产茶。将来可由少府圈一些山岭,专司种茶。”
  邵勋唔了一声。
  六子军事稍差,其他方面却很细心。
  四子军事稍强,其他稍弱——其实未必弱,就这混小子不当回事,不好好说话。
  到现在为止,他没有放弃一个儿子。
  都在有针对性地要求他们补足各自弱点,强化优点,把整体能力提高一些。
  如此,将来才有能力出镇一方。
  山下的俘虏很快过完了。
  秦州民壮刚刚甩开膀子,继续修建关城,结果西边又出现了一支队伍。
  那是秃发氏的人丁,总共六千余。
  听闻石虎在秃发鲜卑某个部落,邵勋立刻遣人去查,最后发现人已在数月前跑了。
  于是罚了秃发推斤一千帐人丁。
  秃发推斤犹豫了大半个月,仔细权衡,最后认罚。
  倒不是这点人的事,主要是威望受损。
  但他能怎么办?
  凉州张骏这么大的势力,刚刚覆灭。在这个节骨眼上,哪个部落首领会跟着他反?失心疯了?说难听点,就算要反,也得等邵勋回了洛阳再反啊。
  这六千多人,一并交给少府。
  这是历朝历代的故智了,抓了胡人奴隶,流放南方——依照南方开发程度不同,目的地也不一样,早期是淮南,中期是吴越,后期则是岭南,用他们的皑皑白骨开发处女地。
  邵勋突然转过身,看向羊献容,脸上笑得像一朵花一样。
  “说吧,要多少人丁、钱粮。”羊献容拿起一块点心,放进秀气、紧致的小嘴中,轻轻嚼吃着。
  “你去淮南建一个庄园,最好既种粮食,又养牲畜,还产茶、丝、果子、药材、皮子,每年的账列清楚。收多少,支多少,赚多少,一一列明。”邵勋说道:“朕要让北地士人看看,南方庄园到底是什么样子。”
  羊献容慢条斯理地吃完,方才说道:“那就从广成泽调人了,他们会种稻子,会养牲畜,会侍弄菜地、果园、竹林,你再予我一些奴婢。”
  “好。”邵勋一口答应了。
  如果把南方土地看做待售商品房的话,羊献容的淮南庄园就是样板房,走上正轨之后,可以组织一波波的“买房客”(北地士人、将官)去看房。
  下定决心后,邵勋立刻让人拟旨,发往淮南,然后便带着大军,返回关中。
  七月初十,张硕在施水北岸收到了诏书。
  这个时候,他刚刚下达撤兵的命令。
  只能打到这里了,甚至于,他撤走之后,施水北岸、西岸、东岸很多土地还会回到吴人手中。
  但这不是没效果的。
  通过这一仗,梁晋双方自然会产生一个有些模糊的停止线,各自默认哪边归谁,直到下一次交战。
  施水河道上,晋军水师云集。
  南边不远处,合肥岿然屹立。
  很显然,到了这里,他们不会退了,除非你将其大败,彻底赶走。
  山遐在城头走来走去,良久之后,吩咐道:“给建邺报捷。”
  第七十三章 补救(上)
  大晋太兴元年(328)七月十三日,陆玩带着水师抵达历阳。
  历阳(今和县)本是淮南一属县,晋惠帝时期,析淮南东南部的历阳、乌江二县置历阳郡,治历阳。
  原因无他,这个地方太关键了。
  历阳对岸就是著名的采石矶,长江上的重要渡口,故置历阳郡——京口、历阳并称建邺东西锁钥。
  司马睿登基前,就在此筹建水师,开国之后,再众筹一把,设历阳水陆都督,一般兼领历阳太守之职。
  下船之后,陆玩先回了趟家,褪下戎装,沐浴更衣,然后踩着木屐,峨冠博带,乘坐牛车直奔江边。
  “都督。”雷明、雷典兄弟齐齐拜倒。
  “今日单为你二人送行,无需多礼。”陆玩摆了摆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