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208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7 字数:4062
“马确实不太好。”獾郎看了看邵勋,斟酌语句道:“脾气太大了,动辄踢人。儿还在想办法育新种,若父亲再等几年,或许便有新耕马出来了。”
祖氏抱着孩子站在不远处,一边和修容卢氏说着话,一边听着那边父子二人的对话。
夫君昨日还在家中抱怨,他完全被束缚在左国苑,束缚在牧监,束缚在单于府了……
“新马培育之事,太仆寺会另行选人。”邵勋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儿子的理由。
当然,他猜都能猜到,实际原因更复杂。
比如鲜卑人、乌桓人自己就有马,他们愿意花钱采买除了擅长耕田外一无是处的新马吗?
再比如,很多鲜卑人还觉得穄才是他们的传统作物,没有必要太过抢农时,春小麦收获后还要用石磨磨,很麻烦,不想种。
推广一项新事物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就是那么轴、那么偏执、那么不愿改变,更别说其中可能还夹杂着其他感情因素——你汉人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啊,凭什么?
“都水监掌管全国陂池河堤事,你为佐贰之官,同样重任在肩。”邵勋又道:“襄阳新复之地,尤为紧要,你优先处分。第一站便南下巡视沔水,为阿爷分忧。”
“儿一定会用心。”獾郎看着父亲,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微笑。
父亲的目光很复杂。
獾郎隐约感觉到其中有试探,也有威压。
一旁的卢薰、祖氏嘴上说着话,其实都有些心不在焉,注意力始终放在父子二人身上。
庾文君感觉到了微妙的气氛,笑着来到卢氏、祖氏身旁,说起了孩子,将两人注意力拉了回去。
“差遣可能比较苦,届时会有都水使者二、河堤谒者四为你分担,他们会稍晚几天。”邵勋又道:“沔水有不少支流,须得一一查看。”
“是。”獾郎应道。
“不——”邵勋想了想,叹了口气,道:“你先去南阳巡视一番,十月中以后再南下襄阳吧。出门在外当点心,不要喝生水。看见有钉螺的河段,也不要随意触碰河水。”
“遵命。”獾郎面色没有丝毫变化,沉稳地应道。
邵勋看着他,笑了。
他说了这么多,二郎脸色都没多大变化,沉稳确实是够沉稳了。但有那么一瞬间,他发现獾郎脸上的笑容都没怎么变,看起来就像是精心设计的一般。
思及此处,他又看了看儿子的装束。
远游冠簇新无比,一尘不染。
明明是很轻松随意的家庭场合,却还穿着绛纱袍——邵勋自己就只穿了一件凉衫。
腰间玉带、佩饰一样不缺,非常庄重。
看完之后,他收起笑容,道:“獾郎,好生做事,勿要多想。”
“儿知道了。”獾郎点头应道。
******
辞别父母妻儿后,邵珪带着楚王友鲜于屈、中尉盖厚、右常侍段辽、舍人田洎,在王府护兵的簇拥下出了城,至东阳门外汇合了那五百府兵子弟,一起南下。
楚王府护兵的规模不大,只有二百人,但架势不小,盖因其中百人一人两马,一马驮载器械甲胄,一马较为神骏,是为战马。
他们此刻牵马步行,围护在楚王马车四周。
另有百名步卒,此刻正行走在数十辆牛车旁边,看起来像在押运货物一般。
事实上也差不多。
车上所载多为安家所需的各色物品,一并运至襄阳。
天子有令,诸王每人都得遣人南下竟陵、江夏、南郡建一座庄园,人员自行招募,钱粮自筹一部分,少府贴补一部分。
楚王邵珪也不例外,他选定了江夏郡曲陵县的一处荒芜之地,与卫家庄园毗邻。
楚王文学郦怀已经先行南下了,准备拜访江夏太守和曲陵长,先把地确定下来,顺便借用下官府的力量,以利开荒。
至于那五百府兵子弟,说实话只是顺路,到南阳后就会分道扬镳。他们要去江陵。
但江陵也非其最终目的地。
别人不清楚,邵珪还是知道的。这些有一定战斗力的府兵子弟会在江陵接受整顿,然后寻机乘船前往巴东——如果江面上没有晋军水师战舰阻止的话。
晋益州刺史、巴东监军毌丘奥得蜀地商徒密报,说李成大军已自南中班师,尽取宁州之地。对于上一次失败,成都上下耿耿于怀,最近又在筹集粮草、整训部伍,二攻巴东的意图十分明显。
因此,毌丘奥请求“大梁天兵”驰援巴东,助其守城。
说实话,毌丘奥手头的兵力确实太可怜了。
数月前的那番厮杀,郡兵损失三一,诸部蛮兵损失也不小,花了毌丘奥不少钱来发抚恤。如果李成再来攻打,他是不是还要毁家纾难?说不太过去了啊。
如果他不愿意花自己钱,而大梁朝廷又没表示,那么毌丘奥也就只能向武昌的诸葛恢求援了。诸葛恢现在确实可以抽调援军,但很显然会增添变数。
最简单的一点:如果诸葛恢觉得巴东军力孱弱,于是决定增派数千兵马长期守御,毌丘奥还能反吗?多半不能。
所以,于情于理,大梁朝廷都不能坐视不管。
这五百府兵子弟只是援军的一部分,六郡都督邵慎还会抽调一部分兵马驰援巴东,确保这个锁钥之地牢牢掌控在大梁手中。
当然,这样又会引起连锁变化。巴东那边又不全是瞎子,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外地援兵,稍稍一接触就知道他们是哪里人。如此一来,有些事就很难瞒下去了。
邵珪方才还与王府属吏们讨论了一番,众人都觉得事情非常棘手。
中尉盖厚最沉不住气,他觉得干脆让毌丘奥举义旗归正好了,连带着把宜都、建平二郡的江北部分也拿下。
那一片多崇山峻岭,素为蛮夷聚居区,盖厚觉得蛮人未必对晋廷多忠心,说不定可以武力恫吓、政治招抚双管齐下,化其为梁土——之前朝廷懒得搭理这些穷山沟里的蛮人,现在需要拿稳巴东,自然不能再忽视了。
道理是不错,邵珪一度也有些心动,想上疏建议这么做,旋又想到有些越界了。
六郡都督邵慎才是做决定的人,轮得到你吗?真这样做了,不但得罪从兄,还会在父亲那里大大失分,不值得。
不过通过此事,邵珪有点迷恋上了这种指点江山的感觉。
这才是男人该做的事啊!
培育耕马、推广马耕乃至新接手的巡视陂池、河道、堤坝,都是极其琐碎的役门事务,最是熬人不过,还不容易出成绩——一口气尽夺宜都、建平二郡江北之地,这功劳真的太显眼了,也不容易让人质疑。
但这事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了,他现在还真就只能巡视河防。
八月十五,邵珪一行人抵达了南阳,借住于黑矟左营曾经屯驻的军营内。而那五百人则继续南下,且加快了行军速度,于八月二十日抵达了襄阳。
六郡都督邵慎传令:度支校尉桓温押运资粮、兵员,乘船南下江陵,不得有误。
桓温得令之后,心中窃喜。
最近公主来了蔡洲,日子一言难尽。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杨口掠影
符宝慵懒地靠在金线软枕上,侍婢们来来回回,如穿花蝴蝶一般,捧着各色妆奁,为她梳妆。
桓温坐在一旁,看着妻子精致的妆容,说道:“官船运不了许多货。我找习家借了些船,应该够用了。这些船就跟在运兵船后面,一路上可保无碍。”
“习家愿意借你船乃至船工,这人情可不小了。”符宝说道:“你笨啊!欠了人情了不知道么?”
桓温沉默片刻,道:“陛下不许官船私用。”
符宝无话可说了。
父亲是宠她,但有些事情也不会毫无缘由地迁就。
乘坐官船,你随身带一些行李乃人之常情,不会过多苛责。
朝廷为了贴补运兵,还允许每人携带一个固定大小的箱子呢。箱子里放什么不管,一般都是装一些紧俏的货物,到目的地后找相熟的商徒卖掉,赚取两地间的差价。
运兵如此是明文规定可以这么做,官员没有这项便利,但随身带几个箱子也没人苛责,一般都不会说什么。可堂而皇之地载运货物,确实过分了一些。
侍婢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鎏金香盒,香味顿时弥散开来。
此为龙涎香,一般来说都是西域胡商长途转运而来。至于他们从哪里得到的,却无人知晓了,兴许他们也是二道贩子。
这会符宝所用的龙涎香是合香,即调和其他香料后的成品,但依然价比黄金。若非她讨人喜欢,也不会得到这么一整盒。
香盒打开后,符宝取了一点,涂抹在手上。想了想后,又往肩颈、耳后抹了一点。
桓温在一旁默默看着。
龙亢桓氏可没这么奢侈,一个是他们家族是刑家,颇受打压,另外他们确实也没渠道买龙涎香——魏晋之时,不但女人用龙涎香,男人也用,甚至用量更大。
娶了一个公主回家,好养吗?
“家令刘渺会跟你一起过去,还有许昌来的五十个人。”抹完香料后,符宝站起身,走到桓温面前,轻笑道:“香吗?”
桓温扭头看了看,侍婢们纷纷低头。
看着符宝逼视的目光,桓温笑了笑,轻声道:“娘子玉骨冰肌,暗香自生,胜却兰麝龙涎。”
符宝噗嗤一笑,轻轻抱住了桓温,道:“有我父几分火候了。”
桓温听了只能尬笑。
“行经杨口之时,把货交给宛城赵家的人即可。赵氏以前是南阳国的,受家舅(刘泌)简拔之恩,他会想办法与吴人联络的。”符宝松开手,轻声说道:“夫君,我日常用度很大的,以后货殖之事要多勤勉一些哦。”
桓温点了点头。
娶了公主,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明摆着的,坏处则是花销真的大。
不过符宝也没花他的钱。以龙亢桓氏这个财力,怕是有点困难,最现实的方法还是通过货殖多多赚钱,然后再想办法营建庄园,细水长流。
不过,做买卖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诸葛恢出任荆州都督后,晋廷很快罢湘州,诸郡悉数并入荆州。
又以光禄勋陆晔为荆州刺史,聊为制衡。
不过在这种边防重地,即便不是不领兵的单车刺史,陆晔也控制不住诸葛恢。于是乎,边境贸易就慢慢展开了。
这是一桩双方明面上都不支持,但又都乐见其成的灰色贸易。
目前知道的人不多,还没大范围传扬开来,符宝也是听父亲和舅舅说的,于是让家令刘渺想想办法。
刘渺的办法是召集一批许昌商徒,让他们准备货物,然后跟着运兵船南下,等于是蹭运兵的安全保护。抵达地头后,再依靠田曹尚书刘泌的关系搭上吴人做买卖,条件是事成后分润好处。
当然,符宝的庄园(景福苑)也准备了一些财货,一起发送至杨口,与吴人互市。
这项买卖现在很有赚头,参与的人多了以后就没那么赚了,所以符宝打算趁着现在狠赚几笔,把建庄园的钱弄出来——她本来就是一个小财迷。
二十一日,桓温带着一千运兵离开了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