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249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7 字数:4005
龚春闻言,心突然间就跳了起来。
“当啷!”龚壮从草庐内取出一把刀,扔在龚春脚下。
龚春愣愣地看向叔父。
“四郎,拿着这把刀,去向梁人报信,告诉他们有这条小路,引他们来宣汉。”龚壮低声说道:“将来——你就拿着这把刀杀上成都,将李特后人尽皆屠戮,以报家仇。”
“立得此功,你将来亦可入梁为官,龚氏亦有生发之机,取代罗氏大有可能。”
“宕渠板楯蛮十余万众,三巴賨人数十万口,而今听闻还有下山的人?”
龚春愣了愣,又点了点头。
这些下山的被称为“獠人”。
汉末其族始出谷北迁,分布颇广,南起越巂,北至汉中,无处无夷獠踪迹。
但獠人多居山中,很多蜀人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宛如黑户,历史上成汉“(李)势大赦境内,蜀土本无獠,是始从山出,自巴至犍为、梓潼,布满山谷,十余万落,不可禁制,大为民患。”
去年李雄也赦免了獠人的“罪过”,令其出山居住,一方面是充实郡县户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人愚昧野蛮,敢打敢拼,悍不畏死,想抽其丁壮当兵打仗,以御梁军。
龚壮说的就是这些人。
见侄儿点头,他立刻说道:“三巴就有数十万賨人,他郡亦有。今复有数十万獠人下山,未出山者不知凡几。将来平定蜀中,梁帝总要人为他镇守一方、安抚部落的,这便是机会了。”
龚春听着听着,着魔般地捡起了刀……
******
就在成国尚书右仆射罗演征调板楯蛮和獠人大军的时候,李寿则带着六郡子弟兵二万余人东行,抵达了巴郡治所江州县(今重庆市区),并在此汇集了征调而来的郡人、蛮獠兵三万,合计五万众。
一时间,巴郡附近兵甲耀日、旌旗遍野,倒有几分军威雄壮的意味了。
五万大军自然不可能屯驻在江州一县。
从腊月初十开始,他们分散至各个要戍,据险而守。
水师则顺流而下,不断打击梁军舰船,令其无法用水路运粮,将其进兵的脚步放缓、粮道拉长、损耗加大。
这个时候,李寿得到消息:丰都已被梁人攻取,聚集在枳县境内的梁军将旗越来越多。
他没有说什么。
丰都兵不多,枳县也只有两千余六郡子弟,外加部分豪族兵、蛮兵,估计也守不了多久。
双方决战的地点,只在江州。
江州大胜,则可趁势追击,收复一部分失地。
江州若败,下一个战场搞不好就到成都了,那将毫无胜算,因为敌军的骑兵可发挥作用,当年吴汉率骑军反复冲击公孙述的事情就要重演。
江州是不能败的,一败大势去矣。
这个时候,他也微微有些恍惚。
梁军即便大败于江州城下,也只是溃退而已,他都不一定能趁势收复巴东。而成军一旦大败,就要开始打成都保卫战,双方之间的这场战争,一点都不平等。
第一百八十七章 将军走此小道
其实李寿收到的消息有误。
抵达枳县城外的梁军只有千余人而已,乃趁夜渡江抵达南岸的,只不过携带了很多金鼓旗号,看起来很多罢了。
目的是吓一吓守军,看能不能把他们吓跑。结果守军硬顶着没跑,这就没办法了,于是又退回了北岸。
这个时候,成军水师主力赶至,屯于枳县城下的鸡鸣峡中。
成国征东大将军长史、水师都督罗恒登上了四层楼船的顶部,瞭望远方。
昨日水军先锋抵达鸡鸣峡,与梁军水师战,败之,沉其船十余。
但这个战果并不能让罗恒满意,因为他发现梁军水师成长得非常快,自下游打上游,还没什么大舰,居然也杀伤了他们这边百余人,力战之后退走。
虽然打赢了,但好像没以前那么容易赢了……
长江北岸,梁军已经扎下营盘,但并没有停留,仍在一刻不停地前进。
罗恒遣水师抵近观察,发现梁军的旗号自西向东依次是:左金吾卫、右羽林卫、银枪中营、黑矟右营、右金吾卫、左羽林卫、质子军、武强镇兵……
再往后应该还有,只不过太远了,东西绵延数百里,军威赫赫。
按理说如此漫长的粮道,应该很容易袭击才对。奈何也正是如此煊赫的军势,让北岸那些部落不敢造次,眼睁睁看着梁军步步西进。
梁军下一步目的地,应该是阳关了,位于江州城东二十里,蜀汉所置,同时也是古关,巴国拒楚三关之一,扼守着通往江州的大道。
征东大将军集兵于江州,实则战于阳关也。
“开船,向东搜索梁军水师,击破之。”罗恒收回目光之后,下达了出征的命令。
很快,第一艘战舰驶出了鸡鸣峡,接着是第二艘、第三艘……
而在枳县下游的石宝城外,梁军水师船只云集,正在催促大大小小的运输船赶紧卸下资粮。
杨宝上了岸,找了个背风处坐下,一边捶着腿,一边不住地絮叨:“年一过五十,就各种腰酸背痛,再不复往日。偏偏巨鹿郡王还催得那么急,粮草怎么送都不够,真是一刻不得安生啊。”
襄阳度支校尉桓温陪他坐着,目光则在江浦码头上逡巡着。
随军而来的丁壮头顶像蒸笼一般,来来回回,将各种资粮奋力卸下,送到城中储备着。
其实,如果按照最省力的做法,他们就该开船溯流而上,将资粮送到陆师所在之处。无奈水师刚刚小挫一阵,巨鹿郡王下令荆州而来的船只统一在南浦、石宝卸货,尽量远离敌军水师活动区域,然后组织人手陆路转运。
辛苦就辛苦点,总比船沉入江底,连人带粮食一起喂了鱼鳖强。
现在驻守于石宝附近的有步骑万余,其中最精锐的当属右骁骑卫二千四百府兵,易京镇兵、并州诸杂胡兵也还凑合。不过其中很多人这几日就要随辎重部队西行了,不会在石宝停留太久的。
桓温耐着性子听杨宝念叨了一会,打断道:“都督可知北路军如何了?”
杨宝沉吟了会,摇头道:“数日前听到上庸辗转而来的消息,大军已将下桃城围了起来,急攻两日,未能轻取,恐要调集丁壮胡兵上来猛攻了。”
“成贼在下桃城派驻了重兵?”桓温皱眉道。
“应无疑了。”杨宝说道:“听闻下桃城东南过一座山,地势就较为平坦了,故成贼十分重视。若不攻克此城,后路始终受到威胁。即便突入汉中,若野无所掠,也只能退兵。有些城,修建起来就是让你打的,不然成贼也不会费那劲筑城了。”
桓温默默点了点头。
看样子,北路军无法取巧了,只能一路打过去。
不过想想也是,三国时那边打了多少年?什么奇计没用过?早就不新鲜了。要想取得突破,还是得踏踏实实拿下敌军,或者等待南路军取得突破,他们本来就是佯攻嘛,巨鹿郡王这一路才是灭成主力。
“都督可是要寻成军水师决战?”桓温又问道。
这话一出,把杨宝给干沉默了。许久之后,他叹了口气,道:“世间富贵有凭乎?嘿,说不得,是要寻成贼大战一番了,不然怕是交代不过去。”
“水师成军两年有余,天子寄予厚望。这么多资财砸下去,若还畏缩避战,便是老夫都看不起自己。水师西去之后,元子于江上行走之时小心一些。你等是运兵,终究不是水师,遇到成贼恐难以招架,好自为之。”
“可若前线乏粮,无论多么艰难、多么危险也要出动,尽一切可能把粮食送上去。陆师不乏粮,成贼不值一提。陆师若因缺粮而被迫退兵,没人能逃脱天子责罚,切记。”
“受教了。”桓温躬身一礼,道。
见他如此严肃,杨宝哈哈一笑,道:“放心,北地二十余年混战都打过来了,还怕成贼?放宽心,最迟明年年中,你便可常驻襄阳,与景福公主相聚了。”
提到妻子,桓温突然有些思念。
再有数月,他们的孩儿就要降生了,桓温非常想立下一些功勋,以便日后在妻儿面前能直起腰来。
可惜他现在没有上前线立功的机会。所有人都劝他别着急,才二十岁,有的是机会。
但机会真的还有很多吗?他不知道。
******
腊月十三,桓温率船队返回了南浦。
这不是计划中的停泊,而是江面上出现了成国水师的舰队,为了避免被敌人抓住,他们这些不利水战的漕船被悉数拉进了内河港汊之中躲避。
桓温没法,只能暂时熄了返回江陵乃至襄阳的念头。
南浦现在也是一个大兵营。
来自并州诸郡的胡汉杂兵近两万人聚集于此,嘈杂无比,各自等待着下一步的命令。
看着那些瘦脱了形的骡马、满脸疲惫之色的丁壮以及因伤病而安置在城外的士兵,桓温只能叹息一声。
哪里的兵都不容易,战争本身就是一件很累人、很危险、很残酷的事情。即便是辉煌的大胜之役,光芒万丈之下,亦有角落里的阴影存在。
傍晚时分,军士们在河边抓了两只鳖,桓温让人收拾一下煮汤喝。
就在此时,出外樵采的军士回来了,一到河岸边就嚷嚷道:“胡老三抓了两只鳖,我等出门砍了会柴,竟然也抓回了几只‘鳖’。”
蹲在甲板上的运兵们见了那几个灰头土脸的俘虏,哈哈大笑,道:“以前吃过,不好吃,不过许久未食肉了,杀了炙烤吧,把脑子去了就行。”
俘虏们一听,浑身跟筛糠似的,因为这些梁人不像是说笑的,他们可能真的吃过人肉。
“审过了吗?”桓温站了出来,问道。
军士们也停止了说笑,只看着岸上几人。
“校尉,路上打过一顿,他们不肯说实话。”樵采军士答道。
“他们说什么了?押上来。”桓温问道。
运兵们一拥而上,将三名俘虏押进了船舱。
“校尉,他们说是巴西板楯蛮龚家的,有个叫龚青,世居于宕渠,前来投顺大梁。”樵采军士说道。
桓温眉头一皱,仔细打量了下几个人。
其中一人见到桓温穿着戎服,还是什么校尉,立刻激动了起来,大声道:“校尉,我便是龚青。家兄龚春,已率军奔汉丰去了。来的路上我看过,汉丰几无守兵,可轻取之。一旦汉丰丢失,板楯蛮就直奔南浦而来了,校尉——”
“什么?”桓温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战前他了解过三巴大族。比如他就知道巴东郡朐忍县有个姓徐的巴人首领,曾受毌丘奥重贿,出兵助守巴东。
宕渠板楯蛮以罗氏为首,龚氏势力也很庞大,不可小觑。
如果此人真出身龚氏,且诚心投顺,那可真是不得了。
“我说的是真的。”龚青急道。
说完,许是想到了什么,大声道:“校尉可敢借我把匕首?”
“你要匕首作甚?”桓温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