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286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8      字数:3810
  一下子涌过来了五六万人,一副大打出手的模样,但阴馆县上下并不担心,自马邑太守张通(乌桓豪强)、郡丞王辉(武学生)、郡都尉田秩(鲜卑豪强)、阴馆令苏坤(部落首领、辅相苏忠顺之子)以下官员、地方耆老数十人,神色恭敬,言笑晏晏。
  邵勋见了也很高兴,笑道:“马邑风物,几与岢岚无异。”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马邑郡与岢岚郡无异是什么意思?
  张通等人心下思索,脚下却不停,紧紧跟在邵勋身后,聆听玉音。
  “田卿。”邵勋突然喊了一声。
  “陛下,臣在。”田秩从张通身旁挤过,应道。
  “你家就是阴馆县的吧?”邵勋问道。
  “陛下好记性。臣祖上乃齐国田——”
  “好了。”邵勋挥了挥手,指着远处阡陌纵横的农田,问道:“哪些田是你家的?”
  “都是。”田秩回道。
  “有人唤你‘田半县’,果真?”
  “都是瞎传的。”田秩汗颜道。
  “另外半个县呢?”邵勋压根不听他辩解,继续问道。
  “分属两个乌桓部落、一个匈奴部落,都是小部落。”田秩说道。
  “还有匈奴人?”
  “有的,不过三十年前他们就跟拓跋猗卢了,还和屠各小儿打过仗。”
  “他们以何为业?”邵勋问道。
  “山间游牧、山下游耕。”
  “再怎么游牧、游耕,也离不了阴馆县吧?”
  “是。”
  “他们为什么不和你家一样,建庄园募庄客?”邵勋奇怪道:“广宁、代郡乌桓在汉时也是游牧,汉末就慢慢局限于一处放牧了,曹魏年间已然半牧半耕,后来更是开建庄园,分划田地,变成了地方豪强。王夫人家便是此类豪强,你家亦是,为何这两三个部落不改?”
  “有两个是新迁来的,不到二十年。”田秩说道:“还有一个太过痴愚、顽固。”
  “张卿。”邵勋又唤了一声。
  “陛下,臣在此。”张通肩膀不着痕迹地撞了一下田秩,挤到他前面。
  “你当太守这么多年了,就没想过让这些部落安定下来吗?”邵勋问道:“代公难道没有下发命令?”
  “陛下,此乃臣之疏忽,这便去做。”张通立刻说道。
  “给他们划分好田地、牧场。给氏族头人、部落大人建庄园,列入马邑郡士族谱牒。”邵勋不容置疑地说道:“没有木料,朕许你至恒山采伐。没有砖瓦,朕给你烧制。今年务必完成此事。”
  “遵命。”张通应道。
  “你们啊——”邵勋拿手指了指,脸上露出点笑容,道:“你们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故朕愿意看到你们有富贵。定居下来不比到处乱窜强?雁门关外之地,或曰苦寒,是也,但也不是不能生活。”
  “你们祖上只会放牧牛羊,一处草场啃光了就转去另一处,若天降灾害,牧草不丰,深秋就得杀羊,或者干脆南下劫掠。打赢了大掠而回,渡过难关。打输了也不要紧,少了许多吃饭的嘴。但这日子是人过的吗?”
  “朕也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开始种地的,你们自己都说不清楚,但这显然是好事。雁门关外不同于关内,只种地或只放牧都不行,耕牧并举才是正途,你们做得很不错。但还有些穷兄弟,不教教他们?你们先富起来了,带一带他们嘛。”
  “再者,部落游牧、游耕,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有时候就跑去啃你家草场了,大打出手的时候也不少吧。这么多年下来也死了不少人了。今日朕就做个主,把田地、草场、山林划分清楚了,谁都不许越界,可好?”
  邵勋一副询问的语气,但显然是有了决定,众人自不好当面拒绝,只能应下了。
  “王辉。”邵勋直接喊了一人名字。
  “陛下。”郡丞王辉应道。
  张通往旁边让了让,方便王辉回话。
  “你是朕的门生。”邵勋拍了拍王辉的肩膀,问道:“来这几年了?”
  “前晋神龟八年自沔北幕府掾调任此处。”王辉答道。
  “郡丞不好当吧?”邵勋笑道。
  县丞、郡丞都不好当,甚至不如县尉能管事。只要县令、太守在,丞就管不了什么事,这就是没有分管业务的“副县长”、“副市长”,憋屈得很。
  不过王辉不至于这么惨,至少太守张通还是要尊重他的意见的,至于能听多少,就要看两个人之间的博弈了。
  “还是方才那件事,给还没划分农田、草场、山林的部落分好地,再给他们建好庄宅,然后就回来吧。”邵勋说道:“汉中太守空悬,朕给你留着,办完事就去赴任。”
  “臣叩谢陛下。”王辉直接拜倒于地。
  郡丞官不高,只是从七品而已,还没县令大,而太守却是正五品,这是一下子升了五级,真不枉他在马邑这个苦寒之地奋斗八年之久。
  一切都得到回报了,王辉心下翻腾不已,暗道邵师还是念着他们这些门生的。
  “昔年还有个阴馆续氏,人去哪了?”将王辉搀扶而起后,邵勋左右看了看,问道。
  张通等人有些支支吾吾。
  邵勋一看,知道有隐情,但他不动声色,只静静看着众人。
  王辉禀道:“陛下,昔年贺兰蔼头兵马突入马邑,续氏族人不备,庄园被攻破,宗党罹难,只余居于郡城的续和之子续顺一家得存。”
  “可惜了。”邵勋叹道:“其田宅呢?”
  “已发卖。”王辉答道。
  邵勋不再问了,道:“给续氏重立宅园,被发卖的田产想想办法,拿回来一部分,有愿意重归续家的庄客部曲,亦听,不得阻拦。”
  “是。”王辉应道。
  张通、田秩等人暗暗松了一口气。
  谈完这些后,邵勋又和众人聊起了马邑郡四县的受灾情况,得知因为气温相对温暖、播种较早,导致损失过大之后,叹息不已。
  遂下令拨发首批赈灾粮二十万斛,助百姓渡过难关。
  张通等人千恩万谢,欢喜离去。
  邵勋将王辉留了下来,问道:“朕若将马邑并入梁土,设为羁縻郡,如何?”
  邵勋身边还有不少随驾官员,如秘书监卢谌、侍中刘闰中、给事中桓温、黄门侍郎阴元、议郎邵球、御史中丞陆荣、鸿胪寺丞荀序等。
  王辉迎着众人的目光,说道:“陛下,臣以为马邑与岢岚无异,可羁縻之,但不可升为正郡。”
  “为何?”邵勋先点了点头,问道。
  “马邑四县乌桓户口过半,匈奴、鲜卑及诸杂胡亦多,中夏之人较少,故语言、风俗颇为不同,当徐徐图之。”王辉说道。
  “马邑县豪强、酋帅如何看待你,以及单于府官员?”邵勋继续问道。
  “初时冷落,然八年下来,见识到单于府带来的诸多好处之后,热情多了。”王辉说道:“其豪族多有往来于晋阳者,对大梁威势有所了解,心中畏惧。但若直接升为正郡,恐不妥也。可先羁縻之,待社情、风气大变之后,再升为正郡。”
  “马邑与岢岚,你觉得哪个能先升为正郡?”
  “岢岚虽为梁土,但诸部习俗改变不多,定居之情形也不如马邑,臣以为马邑可先升为正郡,岢岚还得移风易俗。”
  邵勋看向卢谌,笑道:“子谅,和你说的一样。”
  卢谌拱了拱手,道:“臣只是随口一说,然王郡丞却深耕马邑,见识比臣深刻多了。”
  刘闰中听了有些不好意思,道:“陛下,犬子无能……”
  邵勋摆手止住了,道:“朕用令郎,纯为军事耳。其守岢岚多年,未曾出错,此非能臣干将耶?再者,岢岚山势连绵,利于放牧,不利耕作,马邑的平地可比岢岚多多了,不能一概而论。”
  刘闰中稍稍放下了心,转而看起来王辉,此人年纪比天子小不了多少,可能已经有孙辈了,又或许有尚未成婚的儿女。
  一个武学生出身的太守,值得他联姻了。
  老刘别的不多,就是儿女多,有机会可私下结交一番。
  当然,这是后面的事情,当务之急是赶紧给儿子写封信。
  和上党一样,岢岚郡是刘家经营多年的地盘,自设立起太守就没变过,岢岚郡的主力部队也是以“刘家军”为主,杂以山间诸部,大发之下两万骑还是有的。
  刘闰中吃不准天子提到岢岚是什么意思。
  唉,话都不说清楚,你让我怎么猜?
  左思右想之下,刘闰中眉头皱得愈发厉害了。
  莫非是要削藩?
  刘闰中下意识看向天子,却见邵勋已和王辉谈及了鲜卑内情……
  你倒是给个准话啊!
  第十四章 卖命的门路
  邵勋停留于阴馆县期间,第一批押送粮草的部队已经抵达了新平城。
  此为桑干县治所在,也是普部的老巢。八年以来,县令要么是普骨氏子弟,要么是他们的姻亲,总之就没旁落过。
  简而言之,部落酋帅或豪族掌握地方政权,彻彻底底的豪强化,比江东还彻底,人家至少还有很多流官呢,虽然流官要和地方豪族打商量,但代国这边是装都不装了,豪族亲自上阵。
  不过,本地人面对普氏恭恭敬敬,外来人则未必,比如押运十万斛粮草抵达桑干县的大梁府兵右骁骑卫的将士们。
  “那里——”高头大马之上,一身绿袍的拓跋思恭摇摇一指,道:“那就是我少时居所,后来送给了我姐夫。”
  右骁骑卫的军士们纷纷转头望去,只见那是一座土坯、大木混合建成的房屋,顶上盖着茅草。许是被大风摧残过,屋顶重新修缮了,换上了芦苇,颜色看着就比较新。
  “稍等我会,回家看下。”拓跋思恭一拨马首,说道。
  众人纷纷抱拳道:“将军请便。”
  拓跋思恭现在升任尸乡龙骧府副部曲将了,此为从八品,比正九品别部司马高了一级。
  其实还是个芝麻绿豆官,但前途更光明了。
  大梁朝府兵上直或出征,如果只调动一防三百人,那么由别部司马带兵。
  如果调动一防以上,那么一般会派高级一点的官员带队,如部曲将、副部曲将、部曲长史,甚至部曲督亲自带队。
  所以,拓跋思恭其实已经脱离军府最基层的别部司马(正九品)、队主(从九品)、队副(无品)三级了,上升到军府中层。
  这样的中层军官,带六百人冲锋陷阵再常见不过了,而这是很有可能继续立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