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291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8 字数:3443
拓跋克辅等贵人们刚刚吃完早饭,正聚在一处窃窃私语呢,就见跟他们过来的勇士们突然像发了疯一般,四处追逐起了猎物。
没过多久,一名不知道哪个氏族的壮士飞马驰射,将一只大雁射中。
大雁哀鸣一声,摔落地面,勇士在马背上伸手一抄,将大雁抄在手中,然后拨转马首,奔向远处的那个红袍男人。
众人都看了过去。
红袍男人被百十人围在正中央,身边跟着王夫人以及一位牵白马的“马夫”?
红袍男人对着来人指指点点,谓左右大笑。
勇士在十余步外停马,然后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将大雁高举过头顶。
红袍男人上前,将大雁接过,随从取来一段锦,直接披在勇士脖子上。
男人又说了几句什么,远近众人次第欢呼。
片刻之后,更多的诸部勇士策马奔出,纷纷寻找猎物以献。
红袍男人慷慨无比,锦缎、瓷器、弓刀纷纷不断赏出。
拓跋克辅暗暗叹了口气,突然感觉有些不对……
每个首领来觐见,少的带百十人,多的带几百上千人,基本都是部落里最能打、最精锐的勇士。
勇士们纷纷向梁帝卖弄武勇、技艺,以期求得赏赐,这个时候梁帝张个口、说句话,想要把勇士留下,部落首领们怎么办?
拒绝?不但忤了梁帝,还让亲随勇士离心。
不拒绝?那勇士就走了,和你没关系了。
如此一来,之前他以为的打完仗后部队解散之事悬了。
培养一个勇士容易吗?
从小好吃好喝,吃掉的肉奶盐果几乎都堆成山了,不然能长那么壮。
从小习练骑术、箭术、刀枪,消耗掉的器械足以让一个氏族为之肉疼。
人家梁帝一文钱没出,直接把人要走了,不心疼是假的。
“走了,去觐见陛下。今日如何操练,还得陛下拿主意呢。”拓跋克辅看向众人,说道。
众人自无异议,纷纷上马,朝梁帝所在方位驰去。
行了数百步后,又纷纷下马。
这个时候,邵勋的声音远远传来:“诸君来得正好。今勇士已集,计有万人,皆一时之选,甚好。然蛇无头不行,还得有大小将校。”
拓跋克辅心下一个咯噔,感觉更不对了。
果然,邵勋的声音接踵而至,只听他说道:“千人之军,在无遮无挡的草原上厮杀,奇计难施,唯在勇武耳。自昨日以来,朕已见得不少弓马娴熟、勇烈破阵的壮士,欲一一授予官职,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
人是他们提供的,军官按理来说该由他们指派,但梁帝说不行,他看到了好多武勇难敌的壮士,要给他们授予官职,这……
“行不行?”邵勋加重了语气,问道。
在另外一侧,许多壮士披红挂彩,显然刚得了赏赐,正目光灼灼地看向这边,看向他们曾经的氏族头人、部落大人们。
“陛下既有意,自无不可。”拓跋克辅沉默片刻后,率先说道。
说话间,还拿眼睛瞄向王夫人,但王氏并未有什么表示。
“陛下之令,仆/臣自当遵行。”拓跋克辅带头后,其他人纷纷应道。
王氏轻声说了一句,受赏勇士们欢呼不已。
邵勋哈哈大笑,让人牵来另一匹马,道:“随朕操练。操练完了,便给朕出去撒欢,将贼人的头颅带回来。他们的财货、女人、牛羊都是你们的。”
说罢,掣出角弓,拉至满月,朝前方一箭射出,大声道:“去吧!”
勇士们纷纷上马,朝箭矢射出的方向冲去。
邵勋又搭上一箭,瞄准另一个方向,看向诸部贵人们,一箭飞出。
贵人们纷纷策马而出。
见此情状,他快意地大笑一声,然后将草原上最尊贵、最美丽的女人一把拉上马,环于胸前,策马慢跑。
所过之处,尽皆俯首。
第十八章 追猎
拓跋什翼犍站在山坡上,偷偷看着远处。
柳树之下,母亲与邵勋并肩而坐。
山风凛冽,邵勋将自己的假钟解下,披在母亲身上,然后亲手炙烤着猎物。
偶尔拿起一块烤好的肉,递到母亲面前,这时候母亲往往对他甜甜一笑。
晚上两人同宿一个帐篷,什翼犍还看到过邵勋端着木盆出来倒水。
你贱不贱啊!你是皇帝,你怎么能这么放下身段,讨好女人?
再这么下去,母亲她——
无能狂怒之间,王氏将头悄悄靠在邵勋肩膀上,并伸出一只手,轻揽着他的腰。
什翼犍脸都绿了。
他突然发现自己也挺贱的,明知道那狗贼哄骗女人很有一手,为何每次都忍不住要偷看呢?
他摇了摇头,悄然离开。
山坡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比起往年,其实是稀疏了一些的。
山下也差不多。
“都这样了,还要践踏牧草!”什翼犍看着那些正在操练的诸部勇士,咬牙切齿道。
“又不是你家的草场,用得着心疼?”一个略带点稚嫩的嗓音突然响起。
什翼犍猛然回头,失声道:“力真。”
元真身边跟着数名全副武装的军士,个个手抚刀柄,定定看着什翼犍。
什翼犍有些害怕,不过硬挺着没后退,只冷冷看着元真。
哪知元真没理他,反而在山坡上坐了下来,然后托着腮看向远处的操练场景,有点——孩子气。
不过正常,毕竟他才八岁啊。
“魏司马,哪边的是凉城兵?”元真突然问道。
“那边,西北角上,昨日傍晚抵达时,就扎营在那个河滩旁。”凉城国中尉司马魏鸿说道。
魏鸿是武学生,今年二十三岁,巨鹿人,之前在禁军历任队副、队主、督伯,武艺出众,军略扎实,于是调任凉城中尉司马,顶替得了急病暴死的前任。
凉城中尉羊权即将卸任,传闻要担任马邑太守。
不过中尉之职肯定轮不到魏鸿,他太年轻了,资历也不够,还得沉淀沉淀。
“这次来了多少人?”元真问道。
“两千。”
“他们都长成了吗?”
魏鸿闻言笑了,道:“神龟十年(326)就有凉城国了,六年过去了。”
“哦,那都长大了。”元真高兴地说道。
凉城国比较特殊,其国民以被打散的各部落孑遗为主,后来也没让他们重新整合成一个部落,而是由朝廷派出官员,编户齐民。
国中或有宗党,以氏族为单位自动结成,但已经没有部落的组织架构了。
最开始的时候,凉城国大多数人都是老人、妇人、小孩、少年,成年丁壮很少。
羊权出任凉城中尉时,也是拣选少年,编练成军。如今六年过去了,当初的少年已经长大,各自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国家人口结构算是在朝正常的方向发展。
这三千少年每年都有至少两个月的时间一起训练,六年间人员变动很少,相互间已经非常默契了。
大梁朝廷送了不少器械过去,偶尔还发一些绢帛赏赐,王氏则通过平城朝廷发放部分粮食、牛羊给他们充作军赏。对她而言,凉城国军非常可靠,每年夏天最热的那阵还会去凉城宫避暑,顺便检阅军队。
这三千兵训练没有问题,而今需要见见血。
“什翼犍,快来看看我的兵。”元真招了招手,状似快乐地说道。
什翼犍沉着脸,不过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最终还是移步上前,默默看着。
凉城国两千兵里有一半是步兵,不过这会都带着马,马儿不快不慢地跑着,步兵手撑着马鞍,一会上马,一会下马,而且是从左右两个不同的方向上下马。
很明显,这是在练习骑兵技术。未必是要真当骑兵了,更大原因是熟练骑术,毕竟在草原上作战,不会骑马真的难受。动辄几十里、上百里没人,不骑马怎么赶路?
而且这还是水草相对不错的地方呢,如果是那种比较干旱的沙漠草原,步兵不会骑马就等死吧。
什翼犍数年来一直在请教打仗的本事,对这些再清楚不过了。
凉城国军旁边是新编成的部队。
他们多以一千人为单位,小范围演练。不用多说,定然是之前不熟悉,现在让他们凑在一起,知道各自本事,了解各自脾性,以更好地配合厮杀。
战场正中央,单于府大都护王雀儿站在高台上,偶尔发下一道命令。只有在这个时候,各个千人队才会相互间配合,演练战术。
其实这些人底子都很好啊,骑术卓绝,箭术通神,更有那身强体壮的,可直接披重甲破阵冲杀。
邵勋若在中原招募兵员,前几年光习练骑术和箭术了,不知道要多花多少“冤枉钱”,还不一定有眼前这些人熟练。
“什翼犍。”元真突然站起身,走到他面前,轻声说道:“小时候你老欺负我,扇我耳光,还把我推在雪地里。我那时候很生气,一度想找把刀捅了你。后来去了洛阳,阿爷很喜欢我,哄我睡觉,给我讲史书上的故事,还带我出去骑马打猎,我突然就觉得你很可怜,也不想报仇了。”
说罢,最后看了一眼什翼犍,走了。
什翼犍愣愣地站在那里,只觉被人扇了十七八个耳光,想找回场子都觉得无力。
******
场中气氛愈发热烈了。
从高台上望去,一支骑军先小步快跑,然后慢慢提速,朝远处的草人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