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316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8 字数:3158
有晋兵自门上方探出头来,直接被精准的箭矢射毙当场。连杀数人之后,再也没人敢出头了。
而木门本体形同虚设,被下马的梁兵手提刀斧一顿猛斫,直接就倒了。
虞节甚至听到风中传来的得意笑声。
完了,梁贼入城了!一整个晚上过去了,不知道建邺城中有没有得到消息,如果没有,怕是惨不忍睹。
虞节不敢逗留,匆匆返回司马昱休息的民宅,将情况说了一遍。
“北篱门有贼,不能入,这可如何是好?若绕道东篱门、西篱门,那可太远了。”司马昱惊道。
他现在哪都不想去,就想先回城再说。如果能混进台城,那就再好不过了,他甚至连理由都想好了:汇报紧急军情。
虞节不知道司马昱在想什么,只无奈地说道:“大王,外城很高吗?”
“与孤一般高……”司马昱很快明白了。
竹子做的一人高的篱笆墙,只能挡君子,防不住小人。
那伙梁人其实压根不用攻北篱门,砍破一段篱笆,直接就冲进去了。
“向南,直趋大夏门,从华林园入台城。”司马昱很快做出了决定。
几乎与此同时,渡江南下的梁军已达百余骑,大部分人舍弃了其他目标,直往建邺城冲去,其亢奋之处,竟连命都不要了。
第四十二章 篱笆城(下)
天亮之后,建邺城中已是谣言满天飞。
怀德令王遐刚要出门上直,就见大街上有人胡乱奔跑。
他脸色一变,当场退了回去。
“轰!”王府大门很快关上了。
“将大门死死堵上。”王遐返回中堂后,取出步弓、佩剑,下令道。
僮仆们立刻搬来杂物,堆在门后,将大门堵得死死的。
堵完正门之后,他们又去堵小门。
杂物不够,直接把案几、卧榻都弄了过来,甚至去后花园取土,灌入沙袋之中,堆砌在各处。
府中僮仆总共三十余,不论老幼、强弱,尽皆配发器械,就连几个膀大腰圆的健妇都举起了木棍。
大儿子王恪练过一些武艺,这时已然披上了铁铠,腰悬弓刀,手持步槊,站在父亲身后。
王遐又取了一把刀,递给二儿子王臻,道:“若事不可为,你持此刀,径入后宅,将女眷尽数诛杀,勿使其落入贼人之手。”
“啊!”女儿王简姬刚来到前院打探消息,就听到父亲说这话。
王遐看了她一眼,然后又看向王臻,道:“太原王氏与邵贼有灭门之仇,晋阳祖业已然毁于一旦,王氏女眷若落入他手,会是什么下场?”
“是。”王臻愣了愣,硬着头皮应下了。
父亲的意思是连母亲带嫂嫂、妹妹一起诛杀,这……
他真怀疑自己下不下得去手。
王简姬眼圈一红,转身离去。
父亲、邵贼两个词在她脑海中不停旋转,转着转着,洒落了一地小珍珠。
王遐叹了口气,让人取来长梯,登上墙头,瞭望四周。
昨晚下了一夜的雪,白天停了,到处一片白茫茫。
王遐仔细看着。
大街上有很多惊慌失措的人,他们向南涌向潮沟上面的石桥,试图进入台城与内城之间的地界——潮沟位于台城以北,又称城北堑,东吴时期开凿,通过玄武渊、青溪等湖泊水系,与运渎、淮水(秦淮河)连通,进而沟通长江,形成台城天然的护城河。
“向南走,怎么想的。”王遐叹了口气,道:“人心乱矣。”
“阿爷,丞相何时出来主持局面?”王恪问道。
王导最近没有上朝,一直在家静养,原因是他的长子王悦病故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天子体谅,特令其居家休养,但一应政务依然会送到王导府上让他过目,即便他多数时候不发一言。
以前或许争权夺利,谁也不服谁,但值此危急时刻,人们需要一个主心骨。
谁行谁不行,一看便知。而这,往往是和平时期看不出来的,因为很多能力、心志有缺陷的人并不一定会接受到生死局的考验。
“丞相应该会出来了。”王遐说道:“他站出来后,东府城的王处明也就该有动作了。”
东府是先帝司马睿任镇东大将军时居住的旧邸,最近两年进行了一番扩建,并圈了城墙,形成了一座小型城池,中领军王舒王处明就住在此处——城池位于台城东南,内城、外城之间。
而在台城西南角的运渎对岸,还有西州城。
这也是一个新改建的小型城池,乃扬州刺史驻地。
台城以南、淮水南岸、乌衣巷北,还有丹阳郡城。
这三座城都不大,平日里住个千把人就顶天了,但却是除台城之外的实权机关,且不易被小股敌军攻破,难以陷入混乱。
他们不乱,收拾局面就不难。
所以王遐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也对整体局面比较乐观。
父子二人说话间,北方的地平线上涌来一股轻骑。
他们跟在溃兵及逃难百姓身后,速度不快不慢,偶尔抛下一轮箭矢,让人群陷入更大的恐慌之中。
王遐目之所及,不知道多少人自相践踏,又不知多少人被挤入冰冷的潮沟之中。
贼骑打着打着,还有一批人下马,嚣张地站在大街上,拿箭射两旁的建筑,时不时有人栽落墙头,更有人家心胆俱丧,直接被十几个、二十几个贼人爬过墙头,顿时响起一片惨叫哭号之声。
“唉!”王遐叹了口气。
太惨了。若他家被攻破,也是这般下场,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宁可杀了,也不能让女眷被贼人凌辱。
******
乌衣巷中,人声鼎沸。
未几,三百名扈从护卫走了出来。
他们顶盔掼甲,各持刀盾、步弓、长戟,威风凛凛。
紧随其后的是一面又一面幢幡,在寒风中肆意招展。
前部鼓吹手们有的步行,有的骑马,还有人坐车,行进之间,钟罄齐鸣,远近可闻。
这些都过去后,便是一辆金碧辉煌的马车。
大辂羽葆、朱轮华毂,美轮美奂,几乎是天子排场——事实上也是先帝所赐,规格与帝者无二。
马车旁跟着四十名班剑士,皆着锦衣,昂首挺胸。
班剑士旁有两名家将,一人持御赐黄钺,一人捧金印紫绶,象征着丞相的滔天权势。
车驾过后,则是后部鼓吹。
后部鼓吹之后,则有三百甲士。
车马之众盛矣!
威风之势扬矣!
出得乌衣巷后,聚集在外面的百姓、官员、军士见了,心下乃安。
“丞相上朝了!”
“丞相出来主持大局了!”
“这般排场,我还第一次见。”
确实,王导一直有这些东西,但他从来不用,而是乘“短辕犊车”上朝,非常简朴。今日这般作态,有着很明显的政治考量,意在稳定人心,让所有人都知道在这个混乱的时刻,丞相驱车上朝了。
人心定下,些许贼寇不值一提。
王导高调上朝的同时,还派出信使前往东府城、西州城、石头城传令。
都督石头水陆军事、谯王司马无忌领三校尉营兵四千步骑固守石头城,不得轻举妄动。聚集在江边的水师舰船尽快出动,巡视江面,令贼寇不得潜越。
中领军王舒巡视左卫、右卫禁军大营,发放赏赐,安定军心,然后驱禁军各部上街,封锁各条道路,设置街垒,层层清理。
扬州官佐即刻至西州城点名,然后分至各处,安抚百姓,令其居家自守,敢有乱跑乱走者,以通贼论处。
做完这一切后,王导便安心坐在大辂车内,无悲无喜。
车队向西过淮水,折而向北,沿着御道前行。
过太庙时,一些零散军士汇集了过来。
过官员聚居区时,各级官吏汇集而来,跟着一同上朝。
他们家中大门紧闭,僮仆部曲登上墙头,刀出鞘、弓上弦,一如王遐家。
车队很快来到了宣阳门以南。
东面的青溪方向隐有混乱,似乎有贼骑在冲青溪桥,肆无忌惮,嚣张至极。
王导恍若未见,径入宣阳门,进了台城。
他特别嘱咐,勿要关闭台城诸门,免得人心惶惶。
戍守台城的禁军兵士可多加人手,设置拒马、强弩,外松内紧即可。
一切井井有条,忙而不乱,体现了王导对局势的了解以及对人心的把控。
这个破朝廷,没有他得散。
******
宫城之中也有一定程度的慌乱。
毕竟谣言满天飞,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被传递进来后,总能放大人心的恐惧。
最先坐不住的是天子司马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