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318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8      字数:3691
  “台城好几千人呢,谁攻得破?”山玮没好气地说道:“半途遇到朝使,丞相有令,丹阳郡两千郡兵出动,至乌衣巷、长干里一带布防。”
  杜乂恍然。
  长干里算是建邺比较繁华的商业区,位于建邺南部最外围,与真正的沼泽荒野只有一道篱笆墙间隔。
  昔年祖逖为筹措军用,就在南篱门外的野地里扮作匪徒劫杀商旅。
  看样子,丞相不需要他们丹阳郡兵,只令他们封锁住南部主要通道,不让贼骑肆意逞威即可。
  杜乂暗叹一声,熄了各种小心思。
  王导的应对非常得体,没给他们任何机会,除非不顾一切,热血上头直接开干,但这种人又到哪里去找?
  片刻之后,隆隆不绝的鼓声在郡城内响起。
  五百军士出了北门,往乌衣巷而去。随着还有大量辎重,一看就是拒马、鹿角之类,意在堵住巷口,不让贼骑冲突。
  骑兵冲不起来,步兵就没那么怕了,躲在鹿角、拒马后面,以大盾护体,再布置远射的强弩,在人多势众的情况下,勉强可堪一战。
  这五百人后,又是千人自城外军营出发,由山玮亲自统率,往长干里而去。
  杜乂领五百人留守郡城。
  就这样,初十白天的建邺似乎渐渐缓了过来。
  临近正午时分,杜乂甚至听到有人报捷:一股贼骑袭至青溪中桥附近,因不辨道路,被人堵在了巷中,十五贼骑决死突围,冲出去了三人,余众被斩杀当场。十二贼骑的头颅已被悬于青溪附近,鼓舞满城军民士气。
  杜乂暗道这次是谁领兵的?也太莽撞了一点。
  过河这些骑兵,若还坚持在房屋鳞次栉比、地势复杂的城市里转悠,怕是一个都活不了。
  长吁短叹间,小吏们把午饭端了过来,喜气洋洋道:“杜公,方才太庙那边传来消息,禁军用弓弩将一股贼骑逼入巷中,前后围攻,斩杀贼军校一员、骑卒十人。这会首级都剁下来了,还得了几匹好马。”
  杜乂“欣喜”地笑了笑,道:“王师还是能战的。”
  而就在此时,丹阳郡城南门外,闹哄哄的溃兵一波接一波涌来。
  城门守卒飞报至郡府:建邺令钱凤举兵造反,带着自家僮仆部曲千余人,自南篱门外突入,打得山府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
  杜乂“愤怒”起身,道:“钱凤找死。”
  在你以为局势走向稳定的时候,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第四十四章 还有高手
  杜乂很快打开了城门,将山玮部数百败兵放了进来。
  众人惊魂未定,各自嗟叹。
  “钱凤怎么就反了呢?”杜乂惊讶道。
  山玮的铠甲上插了一支箭,还好没伤到里面,卸甲之后,他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水,叹道:“这人有病。”
  杜乂想笑,但忍住了。
  “钱凤一人反还是钱氏皆反?”杜乂又问道。
  不过他很快摇头失笑,时日尚短,钱氏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这就是钱凤自己一个人瞎折腾造反。
  山玮说得没错,这人就是有病。
  当年还在王敦帐下时,就有传言说钱凤屡次劝王敦造反,王处仲则因国仇家恨而与梁帝拼命,拒绝了。
  王敦死后,幕府成员有跟陶侃的,有回乡的,也有到别处当官的。
  因为王敦实在过于忠君爱国,他的幕府僚佐们前途都不错。
  钱凤连个门第都没有,吴兴土豪罢了,族人钱璯还有过造反的污点,照样得到了建邺令一职——司马睿先派五千淮南兵北上,后在上党全军覆没,又派钱璯率吴兴豪族兵北上打匈奴,璯畏惧不前,严令催促之下最终造反,被镇压。
  但他居然反了。
  杜乂很气。气的不是钱凤造反,而是这厮摆明了没跟家里联络,或者联络了但还没来得及传回讯息,然后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了,这不找死吗?
  山玮路上就想明白了这点,道:“我已遣人飞报东府城。淮水边就有禁军,钱凤若顺道北上,保管迎头撞上。”
  “府君所言甚是。”杜乂随口敷衍了一句,脑子已经急速开动了起来。
  要不要找个机会去城外,集结自家庄客部曲呢?
  建邺就这样,宿卫七军(实有三军),编制齐全是有一万六千步骑,五校尉营兵(实有三营)四千步骑,东宫二卫还有四千,这两万四千步骑是建邺地界上绝对的核心武力——今留在建邺的还剩一万七千,来源大部分是青徐兖豫南下百姓子弟,整训多年,有一定的战斗力。
  而在这核心武力之外,就是公卿将相、高门豪族的私兵了。
  比如西阳王司马羕就是一千步兵、一百骑兵,还是朝廷帮他养的,这些加起来大概有好几千,战斗力不如禁军,大部分也就摆个仪仗,吓唬吓唬贼匪而已。
  钱凤不过千余兵,纵勇猛敢战,怕是也很难与禁军碰撞。
  至于大梁天兵——
  杜乂仔细回忆了下收到的信息,今早似乎有一批人登陆,昨天后半夜有没有人登岸不清楚。他们船只似乎并不多,不然的话首批上岸的人不会那么少,他往大了猜测,这会突进到江南的梁军骑兵也就三百上下。
  江面多半已经被封锁了。
  一时疏忽让你上岸了,不代表不会亡羊补牢。石头城的水师虽然比不了京口、历阳、荆州水师,但放弃一些不甚重要的江段,全部聚集到百姓俗谓之“五马渡”附近巡视,封锁江面,却也不难。
  过了午后,江北的梁军大概没法增援江南了。
  这么一想,杜乂热切的心情又被浇了一盆凉水。他要再等等,再看看,最好有别人先出头,他观望之后再决定跟不跟。
  “整顿一下兵马。府库中值钱的物事都拿出来,发放赏赐,提振军心。再去左近搜罗大族僮仆部曲,编入军中。”歇了一会后,山玮叹了口气,道:“李都尉战死了。弘治,此事你来办。我先带兵——”
  山玮看了看,道:“原留守郡城的兵我带走了,你好好整顿。”
  说罢,点齐五百军士,在隆隆鼓声之中,自北门而出。
  而此时的乌衣巷口,战事激烈无比。
  钱凤站在一处民房顶上,气得跳脚大骂,连瓦片都踩破了。
  集结了千余兵,路上又煽动了一些乡党,总兵力突破一千五,却拿固守乌衣巷的五百郡兵没办法。
  要知道,他从城外庄园起兵后,第一时间就奔乌衣巷而来,半途偷袭击溃了傻不愣登的山玮,依然初心不改,就是要乌衣巷那帮伧子好看,结果居然打不进去!
  再搞下去,禁军多半要来了,山玮那大傻子估计也要来增援。钱凤盘算了下,最终长叹一声,道:“放火,给乃公放火!”
  下达完命令,又麻利地从屋顶下来,骑上一匹马,道:“放完火就撤。”
  “叔父,我们抓了义兴周氏的贼子。”一骑自不远处驰来,指着身后踉跄奔行的十余人,大声道。
  钱凤一听,怒目圆睁,立刻下马,道:“好贼子,全都杀了。”
  部曲们闻言,一拥而上,将十余名周氏老弱妇孺尽皆屠戮。
  钱凤犹不解气,又亲自上前,对着尸体乱砍,直到被侄子钱守拉住为止。
  “叔父,快走吧。日后有的是机会报仇。”钱守劝道。
  钱凤回过神来,不再犹豫:“走,去江乘县,动作快点,别让人反应过来。”
  千余人遂乱哄哄向东而走。
  一路走,一路放火,将建邺东南部搞得乌烟瘴气。
  山玮跟在后面,一面灭火,一面追击,渐渐丢失了踪影……
  ******
  建邺城东,一支骑兵悄然脱离了战场,向东行去。
  监军孙松板着一张脸,不是很好看。
  他是今天上午最后一批渡江而来之人,而且是他主动要求的。
  他不来,仆固忠臣那莽汉就要亲自来了。
  没办法,黄甲营督军丘孝忠已经在江南了,仆固忠臣再来,显然不合适,只能由他这个连官都没有的临时监军渡江了——当然,没有官身也是一个原因。
  分批渡到南岸的人超乎想象,足有四百之众,经历昨夜及一上午的战斗,已然战死四十余人。
  丘孝忠是比较理智的,他发现在房屋众多的建邺城区战斗实在吃亏,于是在冲杀一番之后,便开始带人向东撤。
  而晋军似乎也有所畏惧,只沿街设垒,缓缓推进、步步清除,这给了他们充足的撤离时间,甚至还把抢来的财货及抓获的重要俘虏——比如司马宗室——装上牛车,一路东行。
  孙松是打前站的。
  丘孝忠无条件相信他的话,并给了他百五十骑,一人双马快速前行,目标则是——
  申时末,百五十骑已横穿整个江乘县,抵达了其北部,一座城池已然遥遥在望。
  不知道是没接到消息还是怎么着,金城竟然还在过节……
  不过他们反应很快,远远看到骑兵奔来,立刻派人上前呵斥,同时遣人回报王府。
  王府同样陷入了过节状态,找来找去只有郎中令石稹还在当值。
  石稹闻讯之后,立刻出城,准备交涉。
  他只点了百名军士,因为没更多的兵了。
  琅琊国原只有临沂一县、一千多户百姓,兵也只能从百姓中征发,即世兵也。
  这会大过年的,你上哪去征发?
  去年年底朝廷又说要将怀德县转隶琅琊国,并割江乘县金陵乡及相邻的句容县琅琊乡(新设的侨乡)为怀德县土,即把怀德县由虚化实,成为琅琊国下属又一侨县——这是检户土断的阶段性成果。
  但还没来得及施行。
  如今的琅琊国,也就百余名王府侍卫罢了,由郎中令石稹统率。
  出城之后,石稹抬眼一看,顿时呆了。
  “石稹。”孙松策马上前,大喝一声。
  石稹眯起眼睛,又确认了一遍,失声道:“你不是淮南羊氏庄园的孙——”
  “孙松。”孙松一边回话,一边挥手。
  骑兵一拥而上,顺着大开着的城门冲了进去。
  “唉,你们……”石稹有些懵逼。
  城内已经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惨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