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358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8 字数:3805
曹嶷回道:“历来如此。”
邵勋没说什么。
东吴三大造船基地,曰横屿船屯(临海郡)、温麻船屯(晋安郡)、番禹船屯(南海郡),前者造内河船,主要供给长江水师,后两者造海船。
但无论内河船还是海船,其实区别都不大,直白点说,东吴的海船带着浓浓的内河船气息。
他叹了口气,或许是要求太高了,这年代的技术水平就这样。
不负责任地讲,人家马来人带些椰子、水稻,乘坐独木舟都能横渡印度洋,殖民马达加斯加,维京人乘坐十几吨的小船去斯瓦尔巴群岛捕鲸,多翻船就多翻船呗,能咋地,不就海难多一些吗?没事的……
想要提高造船技术,将内河船遗毒从海船上尽数剔除,尽量少沉船、少死人,你的要求疑似太高了,航海本来就是把脑袋别裤腰带上的搏命行为,一千年后都是走投无路之人最后的赚钱门路。
“就这样吧。”邵勋说道:“朕没造过船,就不胡乱评判了。只有一条,造出来后,尽量贴着海岸走,不许去深海。”
“是。”曹嶷应道。
“走,用饭去。”邵勋说道。
曹嶷道了声谢,与邵勋一起来到龙鳞殿偏厅中。
尚食很快端来了早饭,很简单:饼,各种饼。
“束广微曾言冬日‘充虚解战,汤饼为最’,朕早上练了武,就喜欢来一碗汤饼。”邵勋招呼道。
除汤饼外,案几上还摆了其他许多饼。
比起束皙所在的年代,这会又多了豚皮饼、鸡鸭子饼、截饼、膏环等,几有二三十种饼,邵勋喜欢吃鸡子饼(鸡蛋饼),这会便摆了一大摞。
“昨日太官署有人言,安定之麦用洛阳之磨磨之,辅以河东之葱、枹罕之羊、陇西之牛、仇池之椒、济北之盐、新丰之鸡,制成肉饼,放在金铫中煎,则色香味俱全。”吃完汤饼后,邵勋又夹起一枚煎饼,说道:“卿可尝此物。”
曹嶷见了,也拿起一块煎饼,吃着便觉美味,下肚之后,擦了擦嘴,叹道:“今日始知天家盛馔之美。”
邵勋大笑,道:“非欲君艳羡。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分之。若能将诸州物产广输各地,让诸州百姓互通有无,又岂独天家受益?昔者,先民不过食黍饭而已,调以盐梅,滋味寡淡。而今则有诸多饼物,胡麻油、椒、豉、酱佐食,葡萄美酒盈樽,岂非天壤之殊乎?”
“譬如那扶南之甘蔗,一丈三节,可榨许多糖。若能广输北地,百姓亦能食之,岂非大赞?三十年前,便是北地士人欲食甘甜之物,不过饴、蜜而已,若能得蔗糖,定然供不应求。”
曹嶷闻言,拱了拱手,道:“陛下思虑深远,臣佩服之至。”
邵勋摆了摆手,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而今第一步尚未迈出,早呢。”
其实邵勋也不知道扶南甘蔗能榨出多少糖,大概产糖率很低。
后世的甘蔗产糖率很高,但那是育种过的。欧洲人大航海去到塔希提岛,发现上面的甘蔗产糖率极高,吊打当时已发现的所有甘蔗品种,且提升得不是一星半点,故引种至各处,21世纪的甘蔗基本都带有塔希提甘蔗的血统。
但——凑合着用吧。
便是冷地方种的甜菜(前身海甜菜,在地中海,此时已扩散至西亚),这会也更像蔬菜,而不是可以榨糖的经济作物,产糖率低得可怜。
没有育种、杂交、提纯过血统,啥玩意都不好使。
“朕有很多想法,欲造福天下士民,奈何掣肘颇多。”邵勋说道:“思来想去,唯有一招,以利使之。听闻曹卿诸子无心仕途,但货殖而已,可真?”
曹嶷心下一跳,这话什么意思?
他儿子很多,却只有长子在做官,其他人要么在家读书,要么治产业。
难道天子指责他心怀怨怼,不愿让诸子出仕新朝?
“曹卿无需多想,朕如今见着一人便劝他们多多经营产业。”邵勋说道:“可曾去江南看过?”
“臣已托人去建邺了。”曹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昔有东莱刘氏、麴氏子弟随苏峻南渡,今愿售卖田庄,这会应在谈价钱了。”
“你倒是厚道。”邵勋笑道。
“都是乡党,不能做得太难看。”曹嶷说道。
“庄园在何处?”邵勋问道。
“临海郡。”
“若有产出,如何运至北地。”
曹嶷有些迟疑,最终说道:“或经邗沟、泗水输往河南。”
“海运岂非更便捷?”
“便如陛下所言,有覆舟之忧。”
担心风险是人之常情,这个问题直到明清时期都没解决,那时候航海技术进步很多了,但因为海运沉船的风险远远高于内河运输,再加上形成利益团体后不好掉头,所以漕运仍然走大运河。
只有元朝胆子最大,搞过海运粮食,不过他们把沉船损失转嫁到江南百姓身上了——我不管你在海上沉了多少船,我只管要多少粮食,沉一艘船,你再给我补一艘过来,毕竟是我大元包税制啊。
邵勋感觉有点陷入死循环了。
海运有风险,所以走内河。内河一直走,一直爽,航海技术进步缓慢……
或许,只有那些没法内河运输的地方才能发展出海运,比如交州。且要有利润足够惊人的商品,足以抵消海运沉船的损失,或者你干脆搞个海上保险,但保险业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的。
但交州又有个问题,即便交州产糖,你怎么开展贸易?人家需要你的商品吗?或者需要一些,但要得不多,即交州出口足够数量的糖,但你没有相对应的商品来平衡贸易额,长期逆差,只能输出贵金属,可贵金属又严重匮乏,久而久之生意就做不下去了——总不能加145%关税吧?
破局的办法也有,即单纯的殖民掠夺,不考虑贸易平衡的问题,但这又会造成离心力,使其脱离大梁朝的统治。
世上没有简单的事情,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先从贡品运输开始吧。
交州这破地方,直到五代十国独立之前都一副半死不活的羁縻模样不是没有原因的。
送走曹嶷后,邵勋先回忆了一下往年交州给晋廷进奉的贡品种类及数目,然后亲手拟了一份诏书。
“敕交州刺史。”
“门下:朕膺天命,抚临万方,遐迩率宾,咸修职贡。交州地控南溟,物华天宝,犀象珠贝,素称珍异。今特敕尔州,依循旧制,岁输方物,以彰臣节。”
“其贡品如左:翠羽五十对,务择鲜丽,无得滥充;”
“象牙二十梃,须长三尺以上,莹白无瑕;”
“玳瑁甲三十斤,择厚实者;”
“龙脑香十斛,勿杂他香;”
“藤簟百领,织造精良,勿令粗陋;”
“蕉布三百匹,须织造细密,无杂疵缕;”
“鲛革五十张,择坚韧完厚者,勿以薄脆充数;”
“犀角、翡翠、金银、孔雀尾、蚺蛇胆之属,酌量进奉。”
“所贡之物,限明岁十月前舟输至东海郡,沿途郡县一体护送入京,不得稽迟。若玩忽职守,亏欠数目,必按律究问。主者施行。”
写完后,轻轻吹了吹,置于案上,一会自有人来取。
他随即起身,轻轻舒了口气,又放下一桩心头之事。
其实他知道,晋朝时交州送往洛阳的贡品大部分是走陆路的,毕竟贡品数量就那么点,堆在船上也就只放一个角落罢了,陆路运输完全可能。
现在逼着他们走海路,看看效果如何。
日上三竿之时,邵勋离开了龙鳞殿,前去少府织染署,查看刚从河州、广成苑、左国苑以及拓跋鲜卑那里送来的一批羊。
第八十五章 视察
养牲畜不是什么好活,爱洁的人可不一定愿意干,尤其是以前出身高门,而今沦落尘埃的人。
司马晞现在就在养少府名下的挽马、耕牛以及部分专门用来取羊绒的山羊。
结果一觉醒来,发现又多了几十只羊,人手却一时没有增加,顿时抱怨不已。
结果嘛,自然是吃了几鞭子。
“陛下,羊毛还是短了些。”
“比以前的羊长了一些吧?”
“精挑细选的,自是长了。”
风中飘来了两个声音,一年轻,一略带沧桑。
司马晞一边喂马,一边偷瞄,发现其中一人便是梁帝邵勋,另一人则是少府少卿、齐王邵璋。
“贼父子。”他心中唾骂,恨不得现在就有一头发狂的马奔出去,把二人撞死。
司马晞是真的没想到,作为先帝之子,他居然都没能免罪。四人之中,竟只有天子司马裒一人得免,其余三个都是罪人。
喂马、喂马,浑身臭烘烘的,比杀了他还难受——呃,真杀他时又不愿意了。
“人有高矮胖瘦,羊亦有。”邵勋又道:“广成苑、左国苑的羊其实已经精选培育多年,为父记得初时毛又短又硬,纺都不好纺。快二十年了才有今日之成就。河州、代国送来的羊毛长这么长,纯属天赋异禀了。”
陪同在父子二人身侧的官员、军将们凑趣笑了几声。
陛下真会玩笑!
人有高矮胖瘦不假,有人天生力大无穷,有人天生跑得快,有人天性聪慧,有人不容易生病,这也不假,但马牛羊也这样吗?
若这般,如果尽找长得高的人配种,互相通婚几十年,岂不是比旁人高一大截?唔,好像也有道理啊,但牲畜可以,人不能这么做。
“阿爷若想要好羊,还得去西域找。”见邵勋自称“为父”,邵璋便也换了称呼,说道:“长毛羊越多越好,隔得越远越好,如此或有惊喜。”
邵勋“唔”了一声,道:“吾儿历事多矣,懂得为父分忧了,甚好。”
邵璋低下头,道:“平日总见阿爷凝眉,便知国事繁杂,故总想着为父亲分担些事务。”
邵勋看了他一眼,笑道:“你知为父所忧何事?”
“伐慕容鲜卑,收复平州。”邵璋回道。
邵勋不置可否,只问道:“伐慕容你可有建言?”
“卢龙道年久失修,最好能从海路运兵运粮。”
“万一覆舟了呢?”
“史书上……”
“没成功的可上不了史书。”邵勋说道:“此番成功渡海了,史书上载一笔,下一次能保证成功吗?”
邵璋无言以对。
见儿子那样,邵勋缓和了下语气,道:“不过你说得也没错。”